孙权几乎耗死所有劲敌 为什么没能一统天下
原因很简单,因为孙权根本就不想天下一统。在三分时代的大boss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中,只有孙权是坚决反对统一的。曹操希望一统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通过这个方式控制了整个国家60%的疆域,势力是强大无比,权利都掌握在他一人的手中,曹操统一天下的条件是最为成熟的,机会也是更大的。天下的统一对曹操也是有益无害的,因为他是事实上的的权利掌握者。
刘备也希望天下一统,他是刘姓宗亲,“兴复汉室”是他远大的政治抱负,而他生前的弼辅、死后的托孤重臣诸葛亮继承了他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以图天下归一。天下统一对刘备也是有好处的,他有充分的理由,也有冠冕堂皇的旗帜获得国家更高权力。
所以,在天下统一这个目标上,曹魏和蜀汉是完全一致的,矛盾主要在于由谁来统一,由谁来获得国家的更高权力。
而孙权则是最不愿意天下统一的。他统一天下的难度更大,利益最小,欲望最弱。
首先,东吴缺少支持统一的民意基础。
孙权所统治的区域是汉末三分时代经济条件更好的地方,这里地处南方,受到战乱影响最小,土地肥沃,气候温润,物产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民众生活水平较高。
想统一就必须打仗,要打仗就需要钱粮,要钱粮就必然增加老百姓的负担。而生活在这里的民众最不愿意看到战争,也不愿意为天下统一而付出降低自己生活水平的代价。
其次,东吴缺乏天下统一的军事力量。
东吴的国策是以防御为主,以江河之险为依凭,军事建设更偏重于水军。但要想北伐中原,必须要拥有强大的机动军事力量――骑兵军团,而地理位置则限制了东吴的骑兵部队的发展。
缺少马匹,想要建设强大的骑兵军团的难度就很大。而缺少骑兵部队,在中原广骛的原野上想战胜敌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再次,东吴缺少统一天下的政治口号。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当今皇帝的名义对各方发号施令,征伐“不臣”,旗帜鲜明,口号响亮。刘备以自己是“汉室宗亲”为籍口,要除灭奸臣,恢复道统,兴复汉家江山,理由也是很充分的,冠冕堂皇。
孙权有什么借口统一天下?他既不控制傀儡皇帝,也非刘姓后人,他要统一,唯一的理由就是自己想当皇帝,那不但会遭到外部敌人的反对,对内部都说服不了。
这样,我们就能解释东吴的种种行为。
当曹操与袁绍作战,欲统一北方的时候,孙策意图袭击曹操的后路,想使曹操陷入两面作战的境地,阻止他发展壮大。
当曹操率重兵南下之时,东吴又与刘备联手抗击,阻止曹操统一天下。
当刘备收取西川,夺得汉中,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关羽北征襄樊,锋芒正盛之际,东吴不惜撕毁盟约,偷袭荆州,擒杀关羽,阻止了刘备的扩张势头。
当刘备死后,蜀汉陷入“危急存亡之秋”,国力虚弱,风雨飘摇之际,孙权又迅速与其达成和解,重新恢复联盟,共同抗击虎视眈眈的曹魏。
因为不想统一,所以只要发现谁向统一的步伐多迈进一步,孙权就会打谁。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为什么诸葛亮非常坚决地拒绝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计”。
魏延欲兵行子午谷,奇袭长安,如果失败,蜀汉的损失将会十分惨重,即使是成功了,吴蜀联盟将会立即破裂,孙权决不会坐视不理,关羽败亡的前车之鉴尚且并不久远啊!蜀汉还经得起再一次的魏吴夹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