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女囚发配千里,为什么官差不怕苦、不怕累,争着要去押送?

历史文化1年前 (2023-11-12)830

看过《甄嬛传》的应该都知道里面有“甄嬛父亲被流放到宁古塔”的剧情。

依稀记得甄嬛在皇帝面前苦苦哀求到最后心如死灰的镜头,她清楚发配地宁古塔有多么荒凉恐怖,由此可见古代被发配的囚犯有多惨!

古时,一旦犯人被判发配刑罚,就等同于宣布其“死亡”,可想而知这种刑法有多残酷了!

试想,你被发配之地均是偏远荒凉之地,你要如何安然生活在此?

就算有很强的野外求生能力,那要如何避免自己不会遇到凶猛野兽,不会突发恶疾?

一旦被野兽攻击或是染上重病,那么结局肯定是无比凄惨的。

当然,比起犯人,那些押送他们的官差也好不到哪去,就算他们能回去但也得忍受一段时间的长途奔波。

然而当囚犯为女性时,官差态度就不同了甚至争着要去押送,这是为何?

不给人活路的流刑早在上古时期便有

当代一些年轻人看了几本穿越题材的小说就恨不得自己是那“天选之子(女),期盼现实生活中能出现一个契机,让自己穿越回古代生活。

然而当这类人要是能体验下被发配囚犯之苦,估计他们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

流放犯人到底有多痛苦呢?

在古代交通极为不便利的情况下,负责长期押送的官差们得同囚犯一起爬山涉水,度过漫长的徒步路程。

如果面对的只是险峻地理环境那可能要幸运得多,但若遇上沿途强盗就是“倒大霉”了,可能官差的小命也得“交待”在此处了!

即便有幸爬过了陡峭的山,避开了凶狠的歹徒,囚犯和官差还得面临途中的一个大困难,即遇上发配地的恶劣环境。

古代的流放场所基本上都是一些塞外荒漠,那里空气质量极差甚至瘟疫肆虐。

这时候的犯人们带着沉重的枷锁,一路上的风吹雨淋已让己身疲惫不堪,再碰上一场大瘟疫的话,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就会病亡在路上。

若侥幸活到发配地也基本和舒适无缘,因为他们会在当地进行无偿劳作,还得时刻挨官差的鞭打,可谓“生不如死”。

所以,流放的犯人随时随地都在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假如身体不强悍,心理素质不过关,则必定会使身体落下重疾,加上古代的医疗条件极差,很大程度上他们会痛苦地死在荒蛮发配地。

通常,古代的封建帝王如果想要把看不惯的“眼中钉罪臣”拔去又不能直接将他抄斩,就会判其“流放之刑”,如此不落人口舌的做法实属挺狠。

清朝时期有个叫吴兆骞的才子就曾被处以此刑,他在苦寒的宁古塔待了整整23年,尽管最终回到家乡,可两年后就患病去世了。

由此我们可知,流放地非人居之地,纵使你能“平安返回养老”,那身体素质也是大不如前。

这种“温水煮青蛙”似的慢慢折磨人的刑罚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考古历史,我们会发现它其实已存在中国历史上有千年之久了,早在远古时期就有相应的刑罚故事,譬如水神共工被流放到幽州。

而在《尚书·舜典》典籍中就记载了“流宥五刑”,即以流放之刑来“宽赦”被处以死刑在内的五类肉刑之犯人。

到了秦汉朝代,虽然有延续流刑这种刑罚,但实际使用的并不多。

这时候,它的意义较之后来有很大差别,一般是指将犯人发配到边疆服徭役而非“惩处流放之罪”。

时间线前行至隋唐,彼时才正式确定了流放之刑为五大刑法之一,是官方明文规定的惩处手段,其亦为酷刑且仅次于死刑。

至于流放之地的选择也有相应的规定:一定得是离国家政治中心最远、环境最恶劣及人烟最稀少之地!

当然,具体的地点以各朝代各异的政治经济中心而定。

拿唐朝举例,流放之刑罚大致分三个等级,按照距离远近分别是被放逐两千里、两千五百里、三千里,惩罚期限一般是一年。

看到这里,一年在某些人眼里似乎也不是很长,就其后的朝代囚犯来说,唐朝这短短的刑罚时间仿佛是毛毛雨,因为往后一些朝代的期限并没有明文规定得是多少年,终身在发配地而横死他乡的比比皆是。

而接下来要说的,狱卒官差对女囚的行径更让人觉得此制度的存在只会激发人性的恶,令他们没有下限。

官差押送女囚,于他们而言省心又有利可图

即使到了重文轻武的宋朝,流刑仍然是封建社会很严厉的刑罚。

此时还“开发”出新的惩处花样,即对被处以流刑的犯人施以“刺字”惩罚:在他们的脸上刺上象征耻辱的字。

读过四大名著《水浒传》的朋友应该清楚,里面的宋江林冲等将被流放时,脸上都给刺上了字。

这种标志意味着他们的犯罪史将伴随自己一生,一辈子都是讨人嫌的“贼配军”而抬不起头。

说到这里,大家想必已清楚流放之刑的苦楚。

不仅在中国古代,在遥远的古希腊也有这种类似的流放之刑,形式万变不离其宗,最终目的是驱逐社会险恶而维护政治稳定。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权贵为一己私欲而滥用此刑罚。

回到主题,为何押送流刑犯的差事如此苦,还有人甘愿去押送女性囚犯呢?

这些混迹在衙门的人精官差可不是闲着没事干,自然有心中自己的“小九九”,因为押送女囚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大回报!

他们当然知道,那些被处以流放刑罚的罪人并非等闲之辈,而衙门也不会蠢到为了没啥油水可捞的人和事去浪费自己的现有资源。

这句话估计大家都听明白了,是的,流放罪犯并不是普通人更不会是贫苦家庭出身的人。

试想,穷苦老百姓本来就过得不如意,仅仅因为犯了错就罚去边疆做苦差,对他而言不过是换了个苦的地点,本质没什么区别,也不会令之意识到刑法的严苛性。

所以,朝廷当然聪明地想到了这一点。

我们如今有句很流行的话是这样说的:“什么最可怕?当然是穷病喽!”看似调侃实则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对穷苦百姓而言,死亡无疑是最可怕的,而流放的震慑力显然不如它。

因此,对封建社会的穷苦平头老百姓来说,更具威胁的自然就是死刑了,而流放之刑则是被运用在那些“犯了事儿”的达官贵人身上。

官差喜欢押送的女囚们也都是来自于这些富贵之家,很多并不是直接犯事而被羁押的,是受到家族牵连而入狱的。(丈夫、父亲或亲属为官员,贵族等,因犯罪而令自己被处以流刑)

女囚中除了有官家夫人和 *** 外,还有一些一并羁押的丫鬟,她们都是柔弱懂礼之人,对官差来说可比吹胡子瞪眼的凶恶罪犯好相处多了。

另外,由于她们是弱势群体,就算解开了其身上的枷锁,料想也不会逃到哪里去,官差不用时刻紧绷着一颗心。

最重要的是,对一些贪财的押送官差来说,被流放的女囚们身上可是不缺贿赂自己的银两的!

事实是这样的吗?

的确,一些女囚的其他未获罪的家眷或是朋友们,担忧女囚在流放途中会遭受虐待欺辱,就会拿出不少钱来贿赂当值押送官差,期盼他们高抬贵手,不要打女囚注意也可沿途多照看一下。

最不济,女囚们因此能少挨一顿打......

利欲熏心的官差会行使“人性之恶”

可想而知,官差通过这种途径能获取到多少油水?

运气好的,他们能遇上那种就算被流放也不差钱的大家族,通常给官差的贿赂可以抵得上其一年的工资了!

一路下来,虽然历经颠簸坎坷,但回到衙门时兜里鼓鼓当当的,谁不开心不乐意押送女囚呢?那些平时拿着死工资的衙役巴不得赶着去赚点外快。

从女囚这个角度来讲呢?她们通过亲眷或是自己贿赂了官差后就一定能保证在路上“过好日子”么?

答案是未必,主要看所遇的官差人品如何了。

遇上那些个见钱眼开不怜香惜玉的,照样想骂就骂想打就打,只要不打死人就行。

难得有几个同情心强的,最多让女囚多喝几口水多休息片刻,也“优待”不到哪去,反正最终归宿都是荒凉之地。

如此恶劣的境况下,一些体力太差的女囚会受不了折磨而暴毙,她们最终的结局不外乎三类:暴毙,瞒天过海被卖到青楼谋财,带到官差自己家隐姓埋名地安置下来。

似乎最后一种结局稍好些,但依然让人感叹古代女囚的身不由己。

至于那些家道中落无钱贿赂官差的女囚,沿途待遇更惨些,对她们而言,打骂是最轻的惩罚了,官差的肆意 *** 而让她们贞节不在才是最痛苦的事情。

官差更愿意押送女囚除了性别差距、钱财可图、不用费力外,究其深层次原因,和彼时的社会环境亦有着莫大的关系。

官场政治中,牢狱差人们显然是官吏更底层的存在,一直被封建上层人士给瞧不起。

而唯有在他们能掌控的囚牢这片天地里,官差方能行使自己更大的权力——他们对犯人那种呼来喝去的掌权感,那种似乎可以在押送过程中掌控所有囚犯生杀大权的满足感。

通俗一点说,就是更底层的官差在最弱势的女性囚犯跟前能更大程度的获得权力欲,凭借自己的虚荣和欲望来无所顾忌地行变态之事。

而押送过程中没有其他人严管官差的环境,更会放大“人性之恶”!

封建刑罚陋习不复存在,现代文明享人权

往日那些在官差面前们趾高气扬的大 *** 们,如今不得不拍官差的马屁以保安全,这种权力的转换让人唏嘘不已,这不禁令人联想到四大名著《红楼梦》中精明能干的王熙凤的下场。

曾风光无限的二奶奶沦为阶下囚后,生病无人管亦时常收到狱卒的唾弃,死后也不得安息,被狱卒用一卷草席给裹着随便扔了......

“我这人向来是不信阴司报应的——”她生前这句话到了如上这地步,似狠狠打了其一耳光。

封建制度支撑的繁荣大家族到最后不过是一场幻梦,不正如那些被流放的女囚在彼时彼刻的所思所想么?

她们之中或许有刁蛮任性的,或许有温柔如初的,可在流放刑罚面前都成不值一提的性格,殊途同归下有的是黄粱一梦的悲怆。

权力的可笑转换,人性的扭曲阴暗,都会在你日落西山时显现得清清楚楚。

女囚们当然想改变这一切,可在封建压迫的时代,她们的声音轻如鸿毛,无人重视,现代犯人应有的那些平等权力对她们而言简直是天方夜谭!

流放之刑在清朝也一度“流行壮大”,好在清 *** 终于连同这腐朽的无情的令人不齿的刑罚制度一同消亡了,我们再也见不到那种要仰仗他人鼻息而痛苦活着的女子了,她们变得更有自 *** 而不会成为别人案板上的鱼肉了。

在此,并不是突出同情犯错囚犯的主题,而是欣慰于那种“一人犯错全家受流刑”的封建制度的彻底灭绝。

欣慰于 *** 给了那些犯小错之人更多的改过机会;欣慰于犯人也拥有特定的公民权利,任何人不得肆意剥夺其尊严。

不管如何想说的还是请在当今宽松开明的政策指引下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不要因一己私欲让自己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纵使现代法律政策再如何得民心,你一旦涉入罪恶之河,依旧会得到法律的严惩和人民的唾弃。

孰轻孰重,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清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1/546113.html

“古代女囚发配千里,为什么官差不怕苦、不怕累,争着要去押送?” 的相关文章

皇象:三国时期书法家,其章草妙入神品,时有书圣之称

皇象:三国时期书法家,其章草妙入神品,时有书圣之称

皇象(生卒年不详),字休明,三国时期吴国广陵江都人,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善八分,小篆,尤善章草。其章草妙入神品,时有书圣之称。书法作品与当时严武棋、曹不兴的画并称“八绝”。章草学杜度,笔势沉着痛快,纵横自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皇象大约生于东汉末年,后来进入中枢,位至...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什么样的?与演义有何差别?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什么样的?与演义有何差别?

很多人自小学习四大名著,对于《三国演义》并不陌生。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刘备一直以仁义著称于世,在三国中,因为小说的渲染,显得非常软弱,总是喜欢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靠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等人辅佐才行。其实,正史中的刘备,可不是好惹的,刘备怒打督邮,还杀了曹操大将车胄和蔡阳,除此之外,...

在古代许多太监愿意前去侍候冷宫的妃子,是因为什么?

在古代许多太监愿意前去侍候冷宫的妃子,是因为什么?

俗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也可以享受人世间最好的待遇,后宫之中有着数不尽的美女相伴。然而,对于女子而言,这却是一件有利有弊之事,有些人能够通过入宫获得恩宠,从而为自己也为家族带来更为辉煌的未来,...

荀悦:东汉时期史学家、思想家,在文学史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荀悦:东汉时期史学家、思想家,在文学史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荀悦(148-209年),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史学家、政论家,思想家。名士荀淑之孙,司空荀爽之侄,其父荀俭早卒。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灵帝时期宦官专权,荀悦隐居不出。献帝时,应曹操之召,任黄门侍郎,累迁至秘书监、侍中。侍讲于献帝左右,日夕谈论,深为献...

古代将军镇守边关 皇帝为什么不担心将军手握大军造反

古代将军镇守边关 皇帝为什么不担心将军手握大军造反

还不知道:古代将军带领大军驻守边关,皇帝为何不怕他们造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将军带领大军驻守边关,手里面掌握了大量的军队。如果人品高尚还可以,可是一旦有了别的心思。皇帝高坐在京城,就不怕他的将军造他的反,自己做皇帝吗。在古代,边关经常的会发生战争,边关将士又...

古代皇帝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皇帝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吗

古代皇帝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皇帝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吗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帝的自律有多可怕?来看看古代皇帝的一天怎么过?做皇帝有多累?跟着清代的皇帝,了解古代皇帝的生活很多时候看古装宫廷剧,都会觉得当皇帝的一天天好像还挺自在,走到哪里都有人跟着,从早到晚想做什么,只要一张口,别人立马按照吩咐实行...

历史上真实的姚苌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姚苌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如何?

太元十一年姚苌称帝于长安,国号秦,史称后秦。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君臣相处之道,往往也是一个大学问。我认为,君臣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不外乎是“君君,臣臣”,更具体地讲,应该是君使君之权,臣守臣之本,不僭越却肝胆相照。但是,有人总会说:“不想当君王的臣子不是好...

古代最清廉的宰相是谁?穷到皇帝都看不下去了

古代最清廉的宰相是谁?穷到皇帝都看不下去了

想知道古代最清廉的宰相是谁吗?据说已经穷到皇帝都看不下去了,他就是唐朝的陆贽,他一生清贫,是百姓所爱戴的清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的生平,一起看看吧。皇帝重用陆贽出生在没落的江南望族里,吴郡陆氏一直是江南四大姓氏之一,只可惜在陆贽出生以前,这个庞大的名门望族已经人走鸟散,几近衰败。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