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860. 明末风云(42):洪承畴向顺治调兵,为什么只挑选陕西、山西、辽东、河南籍的兵员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11-13)940

作者简介:

小院之观

,本名

王旭

,江苏无锡人。幼时曾攻青史,长成亦无权谋。主要创作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偏重明清)与军事历史。出版作品有《南明那段日子》,另一套五卷本明朝题材的作品,将在明年出版。

全文共4985字,配图3幅,阅读需要15分钟,2022年6月10日首发,2023年11月13日重发。

有这样一个朝代,说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人说是1644年,有的人说是1645年。

有这样一个朝代,说不清是什么时候结束,有的人说是1662年,有的人说是1683年。

有这样一个朝代,说不清有几位皇帝,有的人说有五位,有的人说有四位。

有这样一个朝代,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它是一个朝代,但之后偏偏又不被承认为是一个朝代。

它就是南明。

本章节节选自《南明那些事》,作者授权发表,欢迎共同研讨。

《南明那段日子》之四十二

李定国两厥名王后,声望达到了顶峰,同时也触动了孙可望敏感的神经。要控制李定国,硬拼显然不可取,那就智取。

孙可望进行密谋,召李定国来沅州参加军事会议,只等他一到就将他拘捕,同时安排冯双礼接收他的兵马。只要刘文秀、李定国一除,其他人就不足虑。

孙可望是安排明白了,可他忽略了人心的重要性,即使在原来的大西军内部,对他不以为然的还大有人在,只是摄于他的 *** ,不敢表现出来。

明面上不敢表现,不妨碍暗中活动,孙可望的方案很快就透露出去,知情人赶往李定国军中告密,阻止他去赴这出鸿门宴。

李定国知情后长叹:“我与抚南弟(刘文秀)同起云南,一旦絓误,辄遭废弃。忌我,当必尤甚。本欲共图恢复,今忌刻如此,安能成大功乎?”

为了避免与孙可望发生冲突,李定国放弃湖南,率领部下五万多人撤回广西,几十年的兄弟情谊也就此一笔勾销。短短时间,一起出生入死的三个好兄弟变得形单影只,这都是孙可望的私心所导致。

免了刘文秀,走了李定国,孙可望要在湖南独自面对清军了。

1653年(永历七年、顺治十年)三月十五,孙可望兵抵宝庆岔路口,屯齐正屯兵在此,明军先锋白文选、冯双礼、马进忠与清军在周家铺对峙,谁也不敢贸然先发动攻击。孙可望得知,连夜率领亲军赶到,第二天指挥人马全力攻向清军。

孙可望亲自上阵,表现得颇为勇猛。记载中他一马当先,阵斩数人,清军抵挡不住败下阵来,之一阵明军获胜。

但是孙可望犯下一个错误,他没有扎住阵脚等待手下兵力全部赶到,就急于与清军决战,之一阵的胜利更是让他踌躇满志。这似乎有点眼熟,是的,不久之前刚殒命的尼堪也是先胜一阵后兵败身亡。

图一 孙可望剧照

屯齐没有尼堪那样悍勇的名声,却务实许多,他调动兵力在正面拖住明军,却分出一支兵,由佟图赖率领,引军突袭孙可望中军。这是擒贼先擒王的计策,中军遭袭,孙可望没有防备,明军因此大乱被击败,伤亡极大,退回武冈,清军收复宝庆府。

顺便说一句,这位率奇兵立功的佟图赖有个女儿嫁给了顺治,成为孝康章皇后,他有个外孙叫玄烨,也就是康熙,另外他还有个孙女也是皇后。

之说以提这么一出,也是因为这是明军和清军力量对比的一个方面,清朝的宗室相当得力,个个都肯亲冒矢石,尼堪、屯齐这些都是如此,而明朝从朱棣起,宗室只是个符号,在这点上清朝确实比明朝做的更好。

虽说孙可望战败了,不过有一说一,清军在这场战役也损失很大,阵亡了两位正黄旗的梅勒章京韦征、武京,还有许多品级低一些的武官。由此可见,如果孙可望打得稳妥一点,宝庆之战是完全有可能获胜的,其实包括之前刘文秀的保宁之战也是这样,保宁之战清军也损失了正三品以上的武官十几名,同样伤亡不小。

八旗官兵在几场大战里伤筋动骨,开国王爷们又或病或亡,顺治用人一时有点捉襟见肘。经过讨论,顺治十年(1653年),清朝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任命洪承畴出任五省经略。

对洪承畴来说,总督数省这种事,他早在崇祯四年就干过,那时候是接替被罢免的杨鹤。此后他又总督蓟辽,在松锦统帅八路总兵,经略五省这种事也算得上轻轻松松。

图二 顺治剧照

不过对清朝来说,这是大事。

从顺治入关到现在,地方军政一把手这种事,从来都是由旗人担任,汉军功劳再大,如李成栋,最多也就是当个提督,当不了总督。现在任命洪承畴一下子经略五省,就有点吓人了,虽然洪承畴只是总督军务,但如果他有异心,那麻烦就大了。

别急,仔细看看这五省,会发现这里面还有名堂,这五省是: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这时满打满算,存在清朝军事力量的只有湖广、广东、广西三省,云南和贵州是大西军大本营,所以洪承畴名义上是总督五省,实际是总督三省。话说回来,就算是总督三省,也已经权力很大,相当于明朝的三边总督,这在清朝历史上也是破天荒头一遭。

更为重要的,是调兵,因为这时既缺统帅,又缺兵力。调哪的兵呢,八旗总共就那么点人,还要留人拱卫京畿,经过李定国等人这么一折腾,能派出去的真心不多了。

洪承畴上疏给出了建议,“选调堪战将兵以期剿抚奏效”,条件只有一个——“堪战将兵”,也就是说,只要你能打,别管什么旗兵汉兵了,统统调给我。

经过吴三桂等人在保宁打了一场反击战,顺治逐渐放松了对降将的戒心,另外也是实在没兵可调了。靠八旗这么点人要扫平全国现在看来不现实,往往是按下了这头那头又翘了起来,反而是八旗兵被日渐消耗,这样下去很危险,只能重用汉军了。

图三 洪承畴画像

洪承畴的调兵条件看似简单,其实很苛刻。

首先是有地域限制,“其北直、山东、江浙腹里弱兵不得混入”,只能挑选陕西、山西、辽东、河南籍的兵员。

其次必须是精锐中的精锐,不要数量只要质量。

洪承畴本身是福建人,他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并不是看不起南方军队。更大的原因,还是他看到了南北兵之间存在的问题。

南北之争在大明朝堂上历来存在,反映到军事上,就是南北兵之争。

如万历二十三年的“蓟州之变”,几千援朝南兵没有倒在抗倭的战场上,却倒在了自己军中同僚的刀下,纵容此事的蓟镇总兵王保却没受到什么处罚。

此事之后,朝廷已很难在江浙征召到足够兵源,能征善战的浙兵逐渐沉寂。天启元年(1621年)的浑河之战,算是戚家军血脉的最后一抹余晖,亦成浙兵绝响。

然而,南北兵矛盾只是一时被掩盖,始终没有解决。

清初三顺王: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再加上吴三桂、李成栋。这几人是为清朝南征北战,扑灭了弘光、隆武、绍武、永历等明朝政权的主要汉将。他们所统带的兵力,主要都是自己在辽东和西北的旧部。

在他们率部南下后,南北兵恩怨再起。

比如:福建人施琅,起初跟随郑鸿逵,郑鸿逵降清后,施琅被划拨到李成栋麾下。

李成栋重用的是自己的亲信,施琅这样的南方将领无法得到他的信任。

非但不信任,还要想办法清除。

李成栋反清归明后,下令施琅率部远征福建,却在路上埋伏下部将郝尚久搞偷袭,施琅在饶平坚守月余,两位从弟战死,自己侥幸逃生。

不管是在李成栋,还是尚可喜、孔有德等人眼里,南兵都是“脆弱不堪,无资战守”的存在,根源还是在于积累已久的南北兵矛盾导致的不信任。

洪承畴是什么人,历事万历、天启、崇祯;再到皇太极、多尔衮、顺治,又长期执掌领军作战,对这些问题他是门清。

因此,他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本身清朝收编的绿营,已经把投降的明军沙汰了一遍,十个人里只能留二三个人。洪承畴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大浪淘沙,精挑细选之下,最终选出了一万一千多名合格的兵将。按照比例来说,相当于在绿营里再取十之一二,确实相当精锐。

清朝开始真正重用汉军,就从这里开始了。

以上内容节选自小院已出版的实体书《南明那段日子》,目前在各大平台都已上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11/546464.html

“860. 明末风云(42):洪承畴向顺治调兵,为什么只挑选陕西、山西、辽东、河南籍的兵员” 的相关文章

为什么说明朝亡于万历?他到底做了哪些事?

为什么说明朝亡于万历?他到底做了哪些事?

话说当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那么为什么大家都说明朝亡于万历?他到底做了哪些事?明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

明朝皇帝大多数都平庸 明朝为何还能延续三百年

明朝皇帝大多数都平庸 明朝为何还能延续三百年

还不知道:为什么明朝的皇帝大多平庸,明朝却能存在近三百年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王朝有秦朝、汉朝、新朝、西晋、隋朝、唐朝、武周、北宋、元朝、明朝、清朝。按照时间年限来看的话,秦朝15年,西汉210年,新朝15年,东汉195年,西晋51年,隋朝37年,...

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俘之后,是什么结局?

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俘之后,是什么结局?

朱祁镇,汉族,明朝第六位皇帝。年号正统、天顺。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1449年,瓦剌太师也先进犯明朝,时年22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蛊惑和煽动下,不顾群臣阻挠,匆匆率50万大军御驾亲征。然而,朱祁镇并没有像先祖们那么打得威风凛凛。他先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转...

诸葛亮打仗总是小推车上场 诸葛亮哪里来的底气

诸葛亮打仗总是小推车上场 诸葛亮哪里来的底气

对每逢大战,诸葛亮不坐战车,为何坐在小推车上?底气从何而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喜欢《三国》的朋友们应该都发现了,诸葛亮真的是一位‘神人’,才智暂且不提,单论他能在万军之前,仍能保持镇定这一点,就足以让人钦佩了。尤其是在战争的后期,诸葛亮每次出场,几乎都会坐在小推...

历史上许平君是怎么死的?与霍氏有何联系?

历史上许平君是怎么死的?与霍氏有何联系?

许平君,汉宣帝刘询的第一任皇后,汉元帝刘奭的母亲。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公元前75年,16岁的刘询终于脱单了。说起来,刘询虽是皇族之后,可他是卫太子刘据的孙子,在他出生不久,便受巫蛊之祸的连累,以罪人的身份被养在关押在监狱里。还是个不会说话的奶娃娃,被丢到监狱里,结果可想...

李自成攻下紫禁城后 崇祯后宫中的妃子和宫女是什么下场

李自成攻下紫禁城后 崇祯后宫中的妃子和宫女是什么下场

还不知道:李自成进入北京,崇祯的妃子和宫女后来怎么样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自成进军紫禁城建立大顺政权之后,皇宫中的妃子宫女被义军掳走,被欺辱被杀害甚至忍受不了被欺凌自杀。她们是否会后悔当初没有听崇祯皇帝的话一起去死呢?最起码不至于被欺辱至此,没有给自己留下一个...

朱标太子如果没有死的话 朱标能压制众多兄弟吗

朱标太子如果没有死的话 朱标能压制众多兄弟吗

对明朝太子朱标如果不死,能压制住众多藩王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标:朱元璋长子,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被立为吴世子,大明洪武初年(1368年)被立为皇太子,是继位早定的未来皇帝。由于一些文学作品和电视剧的渲染,我们对于这为太子的印象多是“仁弱”、“怕事”、“...

周文王请姜子牙出山的原因是什么?

周文王请姜子牙出山的原因是什么?

周文王姬昌是周朝历史上的明君,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的故事,在后世的很多典籍中都有记载。可以说,姜太公用直钩钓鱼,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非常成功的自我宣传包装案例。姜太公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当上了周文王的座上宾,进入了周文王的核心领导层。那么姜太公用直钩钓鱼,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