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末死局真的无解吗?

中国历史11个月前 (11-16)800

01

当时明朝面对的困局不止是李自成和后金。

西南的“奢安之乱”,前后持续了17年,比李自成反的时间都长,其规模不比西北匪乱小,祸及 四川、重庆、贵州,这三个地方一直到清朝时候还没恢复元气,基本上收不上来税。

云南的 “沙普之乱”,前后持续了36年,这个持续时间更久,从崇祯四年开始反,一直持续到顺治年间,明朝都灭了,这个地方还没平定,吴三桂被封到云南之后才搞定的。

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也一度发生旱灾而产生民乱,当然,没有做大,很快被平定了,但对经济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而且整个东南也深受倭寇的影响。

崇祯朝,两京十三省中,唯二太平的两个省份是两广,广东和广西,为啥这两个省份太平,是因为这两个省在崇祯继位之前已经反过了,100年间,反了三次,杀的是人头滚滚,朝廷对这两个省也不敢太过苛刻,没准啥时候就又反了。

02

如果我们把时间点再往前挪一挪,你就会另有发现!

比如说万历三大征?是不是很猛,都打赢了!

但真正了解ZZ的人应该明白,如果力量足够强的话,很多东西是可以在战场之外解决的,一旦诉诸于战争,那么就说明你已经走向衰落了,让别人觉得有机可趁!!

三大征始于哱拜之乱,也叫宁夏之役,宁夏这个地方是明朝防御鞑靼的重点地区,一防就是两百多年,明朝也花了大力气在这个地方。

但是这个地方的人造反了!虽然被平定了,但已经说明问题了,明朝出了很严重的问题,在最不应该造反的地方,竟然有人造反了。

之后是播州之役,造反的是遵义土司杨家。

杨家的历史比朱家的历史还要早,从唐朝开始,这个地方一直是杨家当老大,700多年来也没造过反,但是在万历时期,杨家突然就反了。

仔细想想肯定不是脑子抽风,一定发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呢?估摸着是想把土皇帝换成真皇帝当当。

在之后,日本也来凑热闹,想要分一杯羹。

虽然这三场叛乱都被平定了,但此时的大明已经千疮百孔了。

所以接下来,奢崇明反了,安邦彦反了,日本人又接着闹腾了,万历三十年入侵台湾,

万历三十一年西班牙在马尼拉屠华,

万历三十二年荷兰入侵澎湖列岛,

万历三十七年西班牙二次屠华,同时林丹汗公然称成吉思汗试图一统蒙古,并开始持续进攻明朝边境,这一年努尔哈赤反了,

万历四十五年日本再次入侵台湾。

所以,有些史学家说,明亡于万历是没有问题的,正是万历当政时期,局势才持续恶化,以至于不可逆转。

如果天启时期能够及时扭转的话,还有机会,但到了崇祯上位的时候,已经彻底没辙了。

03

经济方面就更不用说了,崇祯想的 *** 是让大臣捐款。

但又有多少大臣愿意捐出一半身家用于剿匪呢?

崇祯也想过逼捐,但干不了。

崇祯之所以是皇帝,是因为地主乡绅认他是皇帝,如果现在要搞他们,他们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你,换皇帝比逼他们捐款简单太多。

李自成为啥占领了西安之后,短短三个月时间就把崇祯给灭了,原因就是崇祯开始让北京的大户捐钱了,因为大家都看出来了,崇祯是真没辙了,下一步肯定是拿他们开刀,那就开城门迎闯王吧,谁做皇帝不是做。

结果李自成来了之后,还是逼捐,那就把李自成也一块送走,迎来了满清朝廷。

04

崇祯皇帝上位的时候,明朝基本上处于失控的边缘,文官阳奉阴违,武将打得过比划两下,打不过扭头就跑。

东南清流恣意诽谤朝廷,钱谦益招了一大帮人对朝廷指手画脚。

张家口晋商八大家无视朝廷禁令,暗自与皇太极通商。

就像当年李鸿章所说的一句话,这就是一个破房子,他所做的不过是糊裱匠的活,崇祯做的也是这个,拆了东墙补西墙。

其实崇祯这个糊裱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所熟知的一些能臣干吏比如袁崇焕,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杨嗣昌等,他都用了。

有些人会说,虽然用了能臣,但不长远,动不动就撤职、砍头。

如果认真读一下明史,就会发现,其实撤职也好,砍头也好,都不是心血来潮,而都有很深层次的原因。

比如大家津津热道的袁崇焕。

袁崇焕之所以被杀主要原因是因为战略构想跟朝廷发生了分歧。

袁崇焕当时主和,希望跟皇太极和谈,趁谈和期间练兵富国,等强大了之后再去消灭皇太极。

他的战略构想可以说是比较正确的,但是在当时而言不合适。

为啥呢?

因为崇祯皇帝刚刚即位,皇位还没坐稳,你现在就想搞和谈,皇帝的面子往哪搁?

而且朝堂之上都是死战派,不允许谈和。

袁崇焕就是因为这个死的,所以他死的时候,孙承宗都没有求情。

05

一直到崇祯十年的时候,朝堂上才有一部分人意识到“攘外必先安内”,必须要跟皇太极谈和了。

因为如果不谈和没法搞,朝廷的兵力就那么多,如果派去西北剿匪,通州这一带就会防御空虚,皇太极就趁机而入直捣京师了,把剿匪的兵派到京师防御,西北的乱民就会趁机做大,双拳难敌四手,摁起葫芦起了瓢,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搞定一个,再搞定另一个。

但是呢,卢象升坚决反对,死战到底,绝不言和,搞的崇祯皇帝很没面子。

后来崇祯皇帝让杨嗣昌跟卢象升聊聊,结果卢象升把杨嗣昌臭骂了一顿。

没办法,所以崇祯皇帝授意下,杨嗣昌收了卢象升的兵权。

卢象升只剩下本部人马三个总兵一万多人,结果他依旧铁杆抗清,朝廷索性又调走了一镇总兵,最后卢象升麾下只剩下杨国柱和虎大威两总兵五千多人马,朝廷想着5千多人你总该不会折腾了吧,结果没想到卢象升帅着这五千人马朝清兵发起了自杀式攻击。

这个是谁也没想到的结局,卢象升一死,而且死的那么悲壮,和谈自然搞不下去了,所以一直到明朝灭亡,明朝始终陷于两线作战的困局。

06

再说说洪承畴,有人说洪承畴的死是崇祯催战导致的。

那崇祯为啥催战,因为不催不行了,再不催,李自成和张献忠就称帝了。

洪承畴再崇祯十三年出兵解祖大寿之围,全国最精锐的兵基本上全被他带去了,但是一直跟清兵处于僵持状态,洪可能觉得打不过清兵,另外,他手下的那些总兵也不敢打,所以一直对垒到崇祯十四年八月,才被崇祯催着出兵,但崇祯催的也不是很急,而是希望他持重的情况下主动出击。

可就在这时候,李自成打下了洛阳,杀了福王,围困开封,执杀明总督傅宗龙。

张献忠大败左良玉,刘士杰、郭开力战死,并攻克襄阳,杀了襄王和贵阳王,明军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大败。

杨嗣昌也兵败身死。

再不派重兵围剿,河南和湖北就彻底丢了,而重兵全在洪承畴这边,所以才令洪承畴持重的情况下出击,刚开始打的还算可以,锤爆多尔衮,让皇太极才带病出征,结果皇太极一拼命,明军扛不住了!

洪承畴本来还想死战呢,因为清军这个时候也不好受,拼的就是最后一口气,谁能抗住谁胜,但是明朝那些总兵不想拼命,力主各自突围,结果十几万大军,一哄而散,洪承畴被抓!

这场战争之所以败得那么惨,主要原因,武官已经不怎么受控制了,只想着自保。

崇祯十四年其实昭示了明朝的灭亡,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明朝的将领开始公然的不听调令,朝廷的权威荡然无存。

07

有人说推广番薯、玉米种植,缓解灾情的。

想法是好的,但未必能实现。

为啥?如果能实现的话,为啥徐光启没去做?

徐光启是受到朝廷重用的,官拜内阁次辅,甚至自己尝试过种植番薯,而且也推广过,但收效甚微!

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至于说屯田养兵的,这不是啥新鲜事,孙传庭、卢象升、孙承宗都干了,虽有成效,但不足以解决明朝的困局。

还有说收商税的,明朝不是没收,但解决不了问题。

有人说惩治贪官,让谁去惩治?不还是要靠官员去惩治,但去惩治的官员有可能就是贪官,你让贪官去惩治贪官,你不是开玩笑嘛?

当然,你说你找清官去惩治,这里面要涉及一个概率?什么概率?贪官有多少?

你朝廷天天打仗,如果大规模惩治贪官,必然会造成一段时间的权利真空,这段时间可能收不上来税,可能会爆发动荡,但是朝廷需要的钱一刻都不能少,少的话,前线士兵就哗变了,爷不陪你玩了,打开大门迎清兵,实在不行迎闯王。

08

崇祯年表:

崇祯元年七月,浙江台风海啸,卷死数万人;

崇祯元年至二年,各地久旱,陕西流贼大起;

崇祯三年,各地久旱;

崇祯四年,大旱,朝廷求雨;冬,陕西暴雪;

崇祯五年六月,河南洪灾,河水决堤;

崇祯六年,山西大旱一年不雨;

崇祯七年,山西大旱,安徽洪灾;

崇祯九年,山西大饥荒,人相食;

崇祯十年,全国旱灾;河北、江苏、山西大旱;河南、山东蝗灾;

崇祯十一年:河北、江苏、河南、山东,大旱灾、大蝗灾;陕西山西旱灾;

崇祯十二年: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旱灾、蝗灾;

崇祯十三年:各地久旱灾,朝廷求雨;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山西、陕西,旱灾、蝗灾,人相食;

崇祯十四年:朝廷久旱求雨;全国大鼠疫。北京疫病死二十万;大名府疫病死亡50%~60%;天津大疫;河南全省大疫,部分县人近乎死绝;山东大疫;安徽大疫;庐州府病死90%;

崇祯十六年:北京鼠疫大疫,日死万人,丁户尽绝,十室九空;死尸遍布北京城,而无人收尸,恍如鬼城。

就是说,明朝到了崇祯这,已经积重难返,他不是说只有一个问题,而是所有问题一齐来了,就好像一个重病患者,全身都是病,没法治,治这个病,加重了那个病,治那个病,加重了这个病,下一剂猛药,一块治,结果,卒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1/547988.html

“明末死局真的无解吗?” 的相关文章

吕公将吕雉嫁给一无所有的刘邦,到底是因为什么?

吕公将吕雉嫁给一无所有的刘邦,到底是因为什么?

刘邦汉太祖高皇帝,汉朝开国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高祖刘邦在起兵之前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不入流的小吏),而且好酒好色,不事生产,家庭状况也只能算是一般。而吕雉虽算不上千金小姐,确绝对算得上小家碧玉。家境、相貌、年龄样样都比刘邦强,吕雉全家到沛县躲避仇人投靠沛县县令,沛县令看...

李继勋为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继勋为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继勋,北宋名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他因为年龄最大,所以为十兄弟之首。李继勋也在十人之中升职最快,最先成为节度使。那李继勋是如何为后周与北宋建功立业的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早年从军李继勋早年从军,跟随后汉天雄军节度使郭威,在他手下担任护卫。广顺元年(...

韩信在攻下齐国之后 韩信为什么还要向刘邦求封假齐王

韩信在攻下齐国之后 韩信为什么还要向刘邦求封假齐王

还不知道:韩信攻下齐国,为什么向刘邦求封假齐王?为何说戳中了刘邦痛点?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向刘邦求封假齐王,一是为了更好统治齐地,二是为自己争取利益,他这样做无非是想说明齐地的重要性他自己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其一,韩信求封的理由也...

庞统要是没有死在落凤坡 庞统能辅佐刘备打赢司马懿吗

庞统要是没有死在落凤坡 庞统能辅佐刘备打赢司马懿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庞统如果没死在落凤坡,继续辅佐刘备,能打败司马懿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作为汉朝的宗亲,他一生的理想就是兴复汉室,但一直到死也没有成功。刘备手下人才济济,一度同时得到了卧龙、凤雏两位当世名人。只可惜庞统早早的就死在了入...

鳌拜被抓后康熙是如何对待他的?

鳌拜被抓后康熙是如何对待他的?

在康熙登基之前,鳌拜是当之无愧的能臣、忠臣。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康熙在扳倒鳌拜,处理鳌拜事件的时候,有一件事情显得非常奇怪。就是他对作为主谋的鳌拜,比较善待,只是把鳌拜抓来关了起来,并没有进一步的打击。后来,在康熙五十二年的时候,康熙赐予了鳌拜一等男爵,算是给了他一个优待。不过,康熙对鳌...

朱元璋为什么要折磨叶伯巨?让他下狱饿死?

朱元璋为什么要折磨叶伯巨?让他下狱饿死?

叶伯巨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官员,曾经提出未来藩王作乱的问题,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不听他的,反而要折磨叶伯巨?让他下狱饿死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到了洪武九年的一天里,突然出现了异常天象,朱元璋以为这是老天爷不满自己的统治,所以便赶紧下了一道诏书,恳求天下的所有文化人都能够秉笔直书,指...

孟光:三国时期蜀汉大司农,个性耿直,心直口快

孟光:三国时期蜀汉大司农,个性耿直,心直口快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阳人,是东汉太尉孟郁的族人,三国蜀汉大司农。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灵帝时为讲部吏。后因董卓之乱而逃入蜀,刘焉父子待其以宾客之礼。孟光博览群书,无所不读,尤其喜欢读三史,精通汉家旧典。喜欢春秋公羊传却嘲讽左氏春秋,来敏因此常常和孟光发生争论。刘备定益州...

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是开明的君主 两人谁的治国能力更高

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是开明的君主 两人谁的治国能力更高

对同样都是开明的君主,赵匡胤和赵光义相比,谁的治国才能更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两个,都是大宋朝较为开明的君主。就治国才能来说,兄弟相比,赵匡胤更突出一些,更优秀一些,是大宋王朝体制的建立者,奠基人,并基本完善了有宋一朝的治世格局,是开国之君。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