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首次北伐,就失去了11位大将,光看名单就知道败的有多惨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提及三国时,不禁浮现出各路谋士智谋的对决,以及顶尖武将之间的英勇搏斗。当然,还有一系列激动人心的战役,包括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长坂坡之战,以及诸葛亮北伐等等。
我们今天就来深入讨论一下蜀汉的北伐。诸葛亮为蜀汉倾注毕生心血,将克复中原视为己任,不断精益求精。然而,最终因病魔在第五次北伐的征途上离世,这一不幸使得蜀汉失去了支柱,也成为了蜀汉灭亡的导火索。
然而,在诸葛亮多次北伐的过程中,之一次北伐被认为是最为接近成功的,却也因此付出了最为沉重的代价。单从之一次北伐损失的十一名将领这一点来看,就可窥见这次失败的惨状。同时,根据《出师表》记载,赵云之死也正是因北伐。
首次北伐背景
这段历史背景的主线可以概括为:关羽败走麦城后,刘备为了复仇,不顾诸葛亮的劝阻,起兵攻打东吴,结果遭遇陆逊火烧联营,全军覆没,也因此消耗了蜀汉大部分的力量。刘备在两年后病逝,临终前将重任托付给了诸葛亮,期望这位忠诚的丞相能够协助刘禅。
在刘备死后,诸葛亮首先进行了一系列的休养生息政策,修复了与吴国的关系,并平定了南方孟获之乱,从而消除了后顾之忧。然后,为了报答先主刘备的知遇之恩和白帝城托孤的信任,诸葛亮高举“克服中原”的大旗,开始了之一次北伐。当时正值曹丕去世,新帝曹睿继位,人心不稳之时,诸葛亮抓住了这个有利的时机,开始了他的北伐大计。
在这次北伐中,他提出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战略,旨在通过平定南方的叛乱和获得更多的战略物资,为正式进攻曹魏做准备。这一计谋不仅表现了诸葛亮深思熟虑的智慧,同时也显现了他对曹魏内部矛盾的准确洞察。他深谙,要打败曹魏,仅仅凭借军事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采纳明智的战略方能够赢得胜利。
然而,尽管诸葛亮用心良苦,但蜀汉的实力毕竟有限。虽然有过几次成功的北伐,但最终还是未能实现中原大一统的梦想。诸葛亮的忠诚和才智令人敬佩,但历史的进程却无法逆转。
首次北伐
这次北伐发生在刘备去世后不久,诸葛亮为了实现先主刘备的遗愿,决定对曹魏发起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在这次北伐中,诸葛亮制定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战略,他派遣赵云和邓芝作为疑兵,吸引魏军主力,而自己亲自率领蜀军主力北上岐山,发动对陇西的进攻。这一战略旨在分散魏军的注意力,使其难以准确判断蜀军的实际进攻方向。
最初,这一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赵云邓芝的指挥下,成功吸引了魏军主力,夺取了南安、安定、天水三郡。这些地区都是曹魏的关键领土,因此蜀汉此次进攻堪称一场重大的胜利。
然而,在蜀军即将取得更大进展之际,街亭的失守扰乱了诸葛亮的整体计划。曹魏的大将张郃带领援军前来支援,迫使诸葛亮需要派遣一位将领去阻止援军。在这个紧要关头,马谡主动请缨前往镇守街亭。尽管诸葛亮对马谡的能力有所怀疑,但出于某些私人原因,他还是决定让马谡去镇守街亭。
然而,马谡到达街亭后并没有按照诸葛亮的部署去行事。他自以为熟读兵法,非常刚愎自用,不听劝告,结果导致街亭失守。街亭的失守使得曹魏援军得以进入陇右地区,这对蜀军的形势非常不利。
街亭失守,首次北伐失败。
马谡公然违背了诸葛亮的命令,将大军扎营于孤山之巅,声称“居高临下者,势如破竹”。尽管副将王平竭力劝阻,但马谡仍执意独断。结果,魏军杰将张郃抓住时机,断绝了马谡大军的水源。蜀军失去水源,陷入极度困境,马谡被迫仓皇撤退。
街亭的失守让曹魏大军长驱直入,直接威胁到诸葛亮主力部队和赵云的偏军。面对腹背受敌的险境,诸葛亮果断决定放弃刚刚到手的陇西三郡,紧急撤军回蜀。撤退途中,诸葛亮遭遇了魏军的追击。这时,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空城计事件。
学家有一种观点认为,司马懿早已洞悉了诸葛亮的空城计。然而,他对于诸葛亮死后曹魏可能对自己产生威胁感到忧虑,因此刻意选择放过了诸葛亮。这使得诸葛亮得以安全撤离,但也宣告了之一次北伐的失败。
赵云和邓芝,由于街亭失守,为了保护大军的撤退,被迫将次要战场转化为主战场。赵云在这场战斗中耗尽了自己的力量,在大军撤回后病故。这一事件导致蜀汉的五虎上将全部陨落,标志着蜀汉一个时代的终结。
作为罪将的马谡因违反军令,街亭失守,自缚于军帐之中。诸葛亮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含泪下令将马谡斩首以正军纪。与马谡一起斩首的还有他的两位副将张休和李盛。
人才尽失
“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
——《后出师表》
由于马谡的傲慢,不仅导致了这次北伐的失败,更间接导致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十一名大将的牺牲。
这些武将并非寻常之辈,都是以赫赫战功和小有威望而著称的将领。这足以说明蜀汉这次北伐的惨痛程度。
赵云
虽然赵云并非真的在战场上殉职,而是在参与之一次北伐后突然辞世,这位英勇威猛的赵云最终却面临了这样的结局,而其中的主要原因不可避免地与马谡紧密相联。
除了关羽和张飞,赵云算是最早跟随刘备的亲信之一。赵云最初追随刘备的初衷一直是为了拯救汉室。
当时刘备坚持要讨伐东吴,导致蜀军损失惨重,赵云已经对形势产生了深深的失望。然而,得知诸葛亮为了复兴汉室而北伐时,已经年届六旬的赵云依然毫不犹豫地成为之一个加入北伐行列的将领。这足以表明他对复兴汉室的渴望有多么强烈。
阎芝
继张飞之后,巴郡太守阎芝成为蜀国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虽然在《三国演义》中并未以亲身形象登场,但在陈寿的《三国志》中,他的事迹被详细记载。阎芝在刘备夷陵战败时展现了引人注目的个人力量,凭借一人之力成功征集了五千兵马,为刘备提供了重要支援。他还亲自派遣马忠前往前线,成功扭转了蜀军在战场上的颓势,显示出了他在关键时刻的决断和勇敢。
阳群
原本归属于益州主公刘璋麾下的将领,与庞德之弟庞寿一同在刘璋的统领下负责守卫城池。然而,由于刘璋的眼光不行,未能充分赏识他,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刀客。
随着刘备和刘璋关系恶化,刘备率领军队进攻西川。在庞统牺牲于落凤坡后,诸葛亮亲自前往西川支援。在与由阳群镇守的城池对峙期间,诸葛亮曾派遣赵云出战迎战阳群,两者的交锋竟然势均力敌。
邓铜
以使用长柄铜锤著称。尽管缺乏与他人交战的详细记录,但他却荣获了一个令人生畏的称号——川中无敌将。虽然这个称号或许有些夸张,甚至显得略带中二,并且并没有与他人进行过实战的相关记载,但仅凭这一封号,足以彰显他的非凡实力。
马玉、丁立、白寿、刘合等人却没有在正史上留下什么痕迹,但是能在出师表留下姓名之人能是无能之辈嘛?
蜀汉北伐为何输是必然
之一次北伐的失败可以说是蜀汉初期的一次重大打击。那时,蜀军刚刚经历了街亭的失守,十名大将的阵亡以及赵云的离世,让本就兵力不足的蜀汉更是雪上加霜。此后,尽管诸葛亮一心想要通过北伐来兴复汉室,但国力的疲弱和人才的凋零让他的愿望变得遥不可及。
其实,即使之一次北伐没有失败,蜀汉也很难取得最终的胜利。因为那时的曹魏已经稳固,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基础。相比之下,蜀汉的国力明显不足。此外,诸葛亮一生宿敌司马懿也加入战场,他的存在对蜀汉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从战略角度来看,北伐并不是蜀汉的唯一出路。然而,偏安一隅会意味着默认曹魏的存在,时间久了,便失去了大义。而蜀军的后勤补给不足,注定需要长期作战,但长期作战对蜀汉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因此,无论诸葛亮如何神通广大,他都无法改变北伐失败的命运。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 ***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之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