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孝庄问索尼:你孙女多大?索尼稍一琢磨立马道:已到大婚年纪!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11-22)870

公元1665年,52岁的孝庄皇太后召见首辅大臣议政,岂料,鳌拜进殿便嚷嚷道:“皇上已11岁,臣恳请太后恩准皇上秦政。”

孝庄一愣,随即明白鳌拜的深意,这是一种宫变前的试探,如何解除这场危机,孝庄脑子飞速旋转着,突然她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孝庄把头转向闭目养神的索尼:“你孙女多大了?”索尼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弄愣了,略一思索,便明白孝庄的意思了。

他睁开双目,朗声道:“臣孙女已12岁,但臣以为十一二岁,大婚尚可,其他事情都还做不了。”孝庄满意地点点头:“哀家同意索老的意见。”

公元1661年,顺治帝病薨,临终前和孝庄商议,念及康熙年幼,无法处理朝政,故任命三旗元老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

顺治和孝庄有自己的算计,如若按照清朝传统旧规,皇帝年幼,理应将朝政交由宗室诸王主政,但是这样做有一个弊端,就是宗室诸王的权力太大,会威胁皇权。

当年顺治就吃过这个亏,为避免重蹈覆辙,顺治和孝庄两人商议后决定任用外姓重臣辅政。

虽然他们也会位高权重,但毕竟都是异姓臣子,他们除了和爱新觉罗家族之间的君臣关系外,还有旗主和旗员之间的隶属关系,所以他们不会轻易夺权。

于是以索尼为首的四位顾命大臣上任了。但让孝庄万万没想到的是异姓臣子的权势后来也大到了不可控的地步。

按照孝庄太后的设想,索尼性格温和,排在辅政头位,权势即使过大也不会威胁到康熙,另外他温和的性格也可以很好的协调上下的关系。

这种安排可谓是毫无后顾之忧,但她万万不会想到,她看重的优势在另一个人的面前便成了劣势。

此人就是鳌拜,鳌拜战功赫赫,无人能超越,又精于权谋,性格刚硬,这些都促使他不能久居人下。

很快温和有余,凌厉不足的索尼在几次交手中就落了下风,鳌拜扶摇直上,整个朝堂他一家独大,朝堂成了他的一言堂,连孝庄太后都不放在眼里。

而索尼也索性明哲保身,对鳌拜的行为听之任之,沉默不语。

转眼康熙就到了11岁,按照旧例,顺治是14岁亲政,如此看来康熙离亲政的年龄也不远了,鳌拜暗暗盘算,他想试探一下孝庄的态度,好为将来长期霸权做个准备。

于是就有了开头一幕,孝庄召见辅政大臣议事,鳌拜到来后不给孝庄开口的机会,直接提议,拥立康熙亲政。

孝庄何等精明,自然看出鳌拜不过是一种试探,如若她应允,备不住鳌拜背地里会做出不利康熙的事情,如若她不应允又给将来康熙亲政埋下障碍。

何况,此时朝野上下几乎都以鳌拜马首是瞻,有反对的也势单力薄翻不起大浪。

眼下 唯独能与鳌拜抗衡的就只有索尼一人了。而索尼此时却明哲保身,总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

眼下拉拢到索尼,一起抗衡鳌拜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拉拢到索尼,孝庄飞速盘算着,忽然她想起一招,于是把头转向索尼问道:你孙女多大了。

索尼立马猜到了孝庄的心思,于是答到:“我孙女12岁,已到大婚的年龄,但臣以为,十一二岁的孩子大婚可以,其他的事情还不行。”

孝庄立马就坡下驴:“哀家同意你的意见。”

鳌拜见孝庄借索尼的口说出了答案,知道再试探下去也无益,只得暂时打住,过后再筹谋。

一场事关朝廷危机的试探就这样被孝庄不动声色解除了。

索尼的孙女12岁,孝庄这一问,无疑是释放出了一个信号,要和索尼联姻,将荣辱绑在一起。

索尼自然明白孝庄的意思,让自己和孝庄成为一家人,一起制衡鳌拜。自己今后不能再袖手旁观,明哲保身。

而鳌拜见孝庄和索尼联手,此时对方的势力已和自己达到一种平衡,他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

孝庄太后的这一招,立刻就将倒向鳌拜一方的势利,拉到了一个平衡点,暂时保证了大清朝局的稳定,也为后续铲除鳌拜做了准备,孝庄太后的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

1665年,康熙和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大婚,此时康熙11岁,赫舍里氏12岁。

康熙撅着嘴走入洞房,闭着眼扯下赫舍里氏的盖头,心里告诫自己,不管多丑都要接受,当他缓缓睁开眼睛,一下愣住了,眼前的少女不但美,而且还脱俗出尘。

康熙一下就看中了赫舍里氏。赫舍里氏也不负孝庄所托,在康熙执政的那些年里,为其解决了不少忧虑,可谓是难得的贤内助。

没想到孝庄的一个临时起意的举动竟然成就了一段美满婚姻的佳话。

康熙也确实按照孝庄太后的设计没有在11岁亲政,因为那时时机还不成熟,而索尼在孙女成为皇后之后,立马精神抖擞,开始为康熙亲政提前布局。

3年后,孝庄见时机成熟,立马宣布14岁的康熙正式亲政。

鳌拜还不想把权力交出来,索尼家族重拳出击,协助康熙夺权,康熙也顺利地从鳌拜手中夺回了属于自己的权力,鳌拜被抄家,下狱。

按大清律法,鳌拜犯30条罪状,足够斩立决,但康熙仁政,念及鳌拜年老体衰,又曾经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因而对其进行宽大处理,而康熙也因自己博大的胸怀,宽仁施政,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盛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11/550487.html

“孝庄问索尼:你孙女多大?索尼稍一琢磨立马道:已到大婚年纪!” 的相关文章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为何会如何欣赏关羽?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为何会如何欣赏关羽?

曹操素来非常爱惜人才,为了留住人才甚至可以受辱被骂。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蜀汉大将关羽曾有过投降曹操的经历,且在曹操那过得相当不错,因为曹操特别喜欢关羽,“曹公壮羽为人”。并且,在曹操对关羽的态度上,尽显大度之态。在知道关羽有坚定地继续投奔刘备的心思后...

冯太后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她相关的轶事典故?

冯太后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她相关的轶事典故?

冯太后(441年~490年10月17日),名字不详,祖籍长乐郡信都县,北魏王朝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文成帝拓跋濬皇后,献文帝拓跋弘嫡母,孝文帝元宏嫡祖母,辽西郡公冯朗之女。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北燕王室长乐冯氏。北燕灭亡后,没入太武帝拓跋焘掖庭,充为奴婢;正平二...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庶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庶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徐庶(?—约230年),字元直,豫州颍川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门。 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

白起当年要是不受君命,直接在长平之战灭掉赵国会怎样?

白起当年要是不受君命,直接在长平之战灭掉赵国会怎样?

历史上,白起曾经提出一股作气灭赵的建议,当时秦王未采纳。那么白起当年要是“不受君命”,直接在长平之战后灭掉赵国会怎样?历史会改写吗?秦国攻击韩国野王,使得上党郡变成了一块“飞地”,韩国为了破财免灾,向秦国请求割地求和,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但是上党郡郡守冯亭不尊王命,主动献城给赵国。赵孝成王采纳平原君...

崇祯皇帝生前都没有修建陵墓 崇祯是怎么葬在十三陵的

崇祯皇帝生前都没有修建陵墓 崇祯是怎么葬在十三陵的

对崇祯生前并未修建陵寝,他自缢而亡后,是谁将他葬于明十三陵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末帝崇祯皇帝自缢殉国时他并没有给自己修建陵寝,但是他死后还能归葬于明十三陵中,这件事说起来还真得感谢逼得他自缢殉国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和清朝的顺治皇帝。崇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崇祯是...

刘玄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成为皇帝的?

刘玄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成为皇帝的?

公元23年,刘玄在绿林军拥戴下,成为皇帝,年号更始。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玄是汉朝宗室后代,与刘秀兄弟同为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直系后裔,世代居住舂陵(湖北省枣阳市)。他为给屈死的弟弟报仇,广交宾客豪杰,后因宾客犯法受到连累,鞋底抹油逃匿至平林(今湖北省广水市...

太史慈在投降孙策后 为什么突然间就销声匿迹了

太史慈在投降孙策后 为什么突然间就销声匿迹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威名赫赫的太史慈,在投降孙策后,怎么突然就“销声匿迹”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政治腐败不堪,天灾人祸频发,立国数百年的大汉朝再也无法维持自己的统治,中原大地陷入了一片混乱的战火之中,在乱世之中无数英雄豪杰趁机崛起,或是征战四方,或是雄霸...

后世对张温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对张温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三年(224),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孙权原先害怕诸葛亮会有意留难张温,但张温不担心。在呈...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