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之后,为何中原王朝都不再将长安作为都城?有三个主要原因
上古时期,华夏文明主要在黄河流域一带,从五帝时期到商朝,华夏政权的都城都不是固定的,而是迁来迁去的,大概地域在黄河南北到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带,也许上古时期就没有都城的概念,从西周开始,都城逐渐固定下来。
周人最早居住在陕甘黄土高原及渭水流域一带,西周的都城在丰镐二京,也就是今天陕西西安市长安区沣水两岸,之所以定都丰镐,这是因为周人一直生活在关中,周武王灭商后,又回到了丰镐,不久命令周公旦在天下之中兴建洛邑(今洛阳),作为西周的陪都。
西周晚期,周幽王被犬戎所杀,新继位的周平王担心犬戎的威胁,于是把都城迁到了洛阳,这就是东周的开始,到了战国时期,秦国强大起来,最统一了六国,建都咸阳(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及咸阳市东)。
周朝疆域
秦人最早居住在秦地(今甘肃天水),其都城一步步向东迁移,汧邑(今陕西宝鸡陇县南)、平阳(今陕西宝鸡眉县西)、雍城(今陕西宝鸡凤翔)、泾阳(今陕西咸阳汉阳县北)、栎阳(今陕西西安北),最后才是咸阳,并且一直到秦朝灭亡,咸阳都是都城。
秦人定都咸阳,是因为他们世代居住在关中地区,从栎阳迁到咸阳,是秦孝公时期迁都的,一方面是为了变法避开国内的守旧势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梦想,秦人的梦想是东出函谷、统一华夏,而咸阳在地理位置上最合适,还有关中四关为咸阳守护。
刘邦灭秦又打败项羽后,准备定都洛阳的,手下群臣大多数人也赞同定都洛阳,只有娄敬和张良两个人建议定都西安,刘邦起兵手下群臣大多是丰沛人或者原关东六国的后人,洛阳离得近,但张良认为关中地势更险要,易守难攻,而且土地肥沃,比洛阳适合当都城,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定都长安。
秦朝都城在咸阳
自此,长安很长时间成为中原政权的都城,王莽建立的新朝都城也是长安,刘秀建立的东汉都城则是洛阳,这是因为刘秀起兵于南阳,发迹于河北,一生很少涉及关中,其部将也多是关东及河北人士,刘秀在洛阳与长安之间选择了洛阳。
东汉末年,由于董卓烧毁了洛阳城,强行迁都长安,造成了严重的灾难,董卓被杀后,汉献帝东归,曹操选择许都作为都城,到曹丕代汉建魏时,又将都城定在洛阳,其原因也与刘秀相似,曹操起家于兖州,发迹于中原,其政治势力在中原及河北一带,所以定都洛阳。
西晋取代魏朝,仍然定都洛阳,直接沿用前朝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传统,西晋灭亡后,中原陷入混乱,晋室南渡在南京建立都城,只能是偏安一隅,北魏统一北方后,定都于天下之中的洛阳,北魏分裂后,东魏定都邺城,西魏定都长安,后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到北周统一北方之后,定都长安。
西汉都城在长安
北周势力的基本盘是关陇贵族,是北魏的六镇贵族演化而来,长期盘踞在关中,当然定都长安了,杨坚取代北周后,仍然定都长安,一方面是延续关陇贵族的基本盘,另一方面延续前朝的传统。
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在太原起兵,然后立即率军打进了关中,定都长安,李渊是关陇贵族的一员,关中东有函谷关(潼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有险要的地势,又易守难攻,在乱世之中就是创立基业的绝佳地盘,所以李渊要进关中定都长安了。
唐朝灭亡之后,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定都开封,后迁都洛阳,后唐灭亡后梁,定都洛阳,后晋灭亡后唐,定都洛阳,后迁都开封,契丹灭亡后晋,后汉崛起,定都开封,后周灭亡后汉,定都开封。
隋朝定都长安
北宋建立后,定都开封,北宋被金灭亡,南宋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被蒙古人灭亡,元朝建立,定都北京,明朝灭亡元朝,先定都南京,靖难之役后迁都北京,清朝灭亡明朝,也是定都北京。
从历史来看,唐朝之后,中原政权的政治中心是先东移,后北移,位于关中地区的长安再也没有成为中原政权的都城,这是为什么呢?
1、地理位置。
从秦汉到隋唐,长安作为都城的时间都很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安的地理位置,长安处于相对封闭的关中平原,北边是黄河与黄土高原,南边是秦岭,东边是函谷关(潼关),西边直达河西走廊。
唐朝定都长安
长安北有萧关,南有武关,东有函谷关(潼关),西有大散关,长安面临的主要威胁一般来自三个方向,分别是北、西、东,西边和北边主要是游牧民族的威胁,比如匈奴、突厥,东边主要是内部政权的威胁,比如绿林军、赤眉军、安史叛军、黄巢起义军等。
长安虽然坐拥险要地势,但并非牢不可破,随着历史的发展,越往前,长安被攻破的次数越少,比如整个战国时期,函谷关只被攻破两三次,越往后,长安被攻破的次数越多,绿林军、赤眉军、安史叛军、黄巢起义军都曾攻破长安城。
这是因为历史越往后发展,地理得到极大的开发,进出关中的路就更多,比如秦朝时期,最西边的过境是陇西郡,根本不知道河西走廊,也没有外敌从这里打进来,到了汉武帝打通河西后,才有了河西走廊。
关中平原及四关
再比如战国时期,关东六国联军攻打秦国,只知道傻傻地攻打函谷关,到了唐朝时期,突厥人从北方南下已经能越过河套地区,直接攻入长安附近的渭水,这种在地理上不断开拓的新路,导致关中之地也不再封闭,而是变成了条条大路通长安的开放之地。
也就是说长安的天险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可以绕过去了,关中天险实际上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与中原地区差无太大的差异,定都险要之地与关东在地理上的差异并不多,既然如此,何不定都天下之中的河南之地呢?
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黄巢攻入长安城之后,烧杀抢掠,由于不断的战火破坏,长安城早已不是当初的都城,繁华不在,天险不在,一片残破景象,朱温在建立政权后,把都城设置在了开封,后又迁都洛阳,相对来说,洛阳与开封位于天下之中,又比长安少一些战火破坏,再加上长安失去天险,所以朱温定都开封与洛阳。
长安城历代都城
2、粮食原因。
从隋朝时期开始,长安地区的经济规模开始不断缩小,主要是因为人口急剧增加,自然环境不断被破坏,关中平原产出的粮食无法养活都城的人口。
长安作为隋唐时期的都城,鼎盛时期有100万以上的人口,关中平原差不多有10万亩耕地,古代的一亩地一年只能养活2~3人,整个关中平原可以养活20~30万人,还不包括关中除长安的其他地区的人口,因此关中生产的粮食是不够当地人生活的。
粮食有很多的缺口,只能从全国其他地区调粮,主要是三个方向,一是从南边的蜀地调粮,二是从东边的洛阳调粮,三是从东南地区调粮,蜀地的粮食越过茫茫秦岭,运输极为困难,东南地区和洛阳两个方向其实靠的都是水运,通过运河先从东南地区运到洛阳,再沿着黄河和渭河运输到长安。
西汉未央宫
这是一项极大的工程,隋炀帝为什么会跑到洛阳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长安粮食不够吃了,整个唐朝时期也是缺粮的,武则天、唐高宗也喜欢到洛阳办公,名为办公,实为吃饭,这得益于隋炀帝开拓的大运河。
《资治通鉴》:永淳元年(682年)四月,关中饥馑,斗米三百,将幸东都(洛阳),留太子监国。五月,东都霖雨,乙卯,洛水溢,溺居民千余家。关中先水后早蝗,继以疾疫,米斗四百,两京间死者相枕于路,人相食。
公元682年就是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关中饥饿,一斗米三百钱,皇帝到东都洛阳,留下太子监国,五月东都洛阳下大雨,洛水涨水漫过河堤,淹死了千余家居民,关中地区先是水灾,后是蝗灾,再加上瘟疫,米价又涨到每斗四百钱,西都长安与东都洛阳死的人很多,被丢弃在路上,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情况。
唐朝长安城
长安都养不活朝廷的人了,当然就要另想办法了,虽然洛阳的耕地也不足以养活庞大的都城人口,但洛阳好歹离东南地区近,又有京杭运河,运输方便,吃饭也相对方便一些,因此在唐朝之后的朝代,都没有再定都长安。
3、前朝影响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后世建立的朝代大多沿用前朝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还包括都城也会沿用,除非受到严重破坏,比如汉承秦制,新承汉制,都是定都长安,再比如唐承隋制,也是定都长安。
到了朱温建立后梁时,长安被严重破坏,又吃不饱饭,因此后梁太祖朱温把都城定在了开封和洛阳,后面的时代就跟着朱温一样,整个五代时期,都城不是开封就是洛阳,包括北宋也是,南宋因为被金人赶到南方,所以只能定都临安。
五代十国政治中心在洛阳和开封
蒙古人定都北京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政治中心,这是因为蒙古人来自北方草原,北京离北方近,再加上北京曾经是辽国和金国的都城之一,元朝承袭了这一传统,定都北京,明朝则先定都南京后定都北京,这是因为燕王朱棣起兵成功,要不然元朝都城还是南京,清朝定都北京的原因与元朝类似。
这样一分析,唐朝之后的朝代因为各种原因的叠加就不再定都长安了,长安就不再作为都城在历史上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