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却从不清点,也不拦住呢?
前言
古人为何饭后仅放下碎银就走?店小二又为何从不清点、不拦住?
当我们欣赏那些描绘古代生活画面的影视作品时,是否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何剧中人物吃完饭后只需放下一块碎银,店小二就挥手让他们离开,从不清点账单,也不设法拦住他们?这看似漫不经心的习惯,背后是否隐藏着某些我们不为所知的因素?
一块碎银,值得放任来者离去吗?
我们首先不妨来看看,在古代社会,银子到底意味着怎样的购买力。
北宋治平年间,当朝鼎盛,工商业发达,北方数万民户靠绸缎茶叶谋生。他们用布匹换米,用丝绸买盐,用铜钱和白银采买日用百货。于是,河北城里的集市上总是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集市上,有两家相邻的饮食店面。一家是张老板开的酒楼,出品盖浇米饭、回锅肉、当地特色面点。另一家是李掌柜的小馆子,主打牛羊肉汤面,配上自制油条和葱花。两家生意都不错,座无虚席。
这一日里,酒楼里来了位满脸红光,长身玉立的年轻公子哥。他身着水袖长袍,头戴短弓巾,双手各戴一只金镶玉的玉镯,看着就价值不菲。这是张老板头一次见到这样的客人光顾。
那青年甫一落座,便大手一挥,要了十几个冷盘凉菜,一大桌子的烤鸭、烧鹅,外加数壶好酒。张老板忙不迭地一一照办,心想今儿要好好招待这位客官。
那公子吃来毫不客气,三两下就吞了一只鹅,又斩下一翅膀大快朵颐。见他吃得起劲,张老板又上了几只老鸭,和本地最有名气的臭鳜鱼。那少爷原来就是个大胃王,把一桌子菜肴吃了个精光。
这时,那公子抬手招来张老板,作势要买单。张老板忙接过小厮呈上的账单一看,加起来不过几十文钱。他正暗自惊奇,只见那少爷随意从怀中摸出一块碎银,重重拍在桌上,竟然是粗略看去有几两之重!
张老板急忙上前拦住,作揖说道:“客官,您给的太多了,这碎银我先拿去称称......”
那公子似乎有些不悦,挥手道:“无妨,你拿去吧。我还有要事在身,告辞!”
话音未落,他已大步流星地走出酒楼。张老板连忙追出门去,向他遥遥作揖致谢。
这一幕,还是头一次在张老板的店里发生。他低头再看了眼手中的银子,上面精致的纹路显示它的纯度极高。这少爷当真是手腕宽裕啊!
在古代社会,一两白银的购买力非同小可。以北宋时期为例,一两白银可以买四至八石大米。一石约合59.2公斤,按每斤2.5元人民币计算,一公斤大米价值5元。那么一两银子折合价值约1500元。可见,在当时,它的购买力非比寻常。
然而,铸造成锭的白银,多以五十两、二十五两、六两等计量。最小的六两银锭,也相当于九千多人民币。在生活中,这些大小银锭并不方便流通使用。
于是,人们用剪刀将元宝裁下碎块,通过秤量度量价值后使用。一块碎银价值介于几百至上千元。它成为了民间交易中常用的通货。而日常较小额消费,多用铜钱支付。一贯铜钱当一两银子,相当一千个铜钱。一个铜钱约值今天的1.5元。可见,它与一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已十分相近了。
那么,这样价值不菲的金银,是否在当时的市场交易中被滥用?我们不妨举一个更为典型的例子——北宋徽宗时期的盛况。
徽宗好大喜功,开支极大。他不仅广造宫殿,大兴土木,还用重金收藏古玩,向外族输送大量金银。这直接导致市面上白银泛滥,价格飞涨,一直到靖康之难时,银价比治平年间涨了五六倍之多。
身为国君,徽宗对金银的挥霍,足以说明在当时市井生活里,这些通货的流通使用有多么泛滥。我们再举一个含银量极高的成语典故为例,“筵开五百席,羊杀三百头”中的筵席,用的是纯银 *** 的桌椅器皿,数量之巨大可见一斑。
那么,当武松这样的汉子径自在小馆子里消灭了五斤牛肉和十八碗烈酒,却放下数千元的碎银离去时,小二们是否对此见怪不怪了呢?
武松这个人物,性格十分热情奔放,做事不拘小节。他本是孤儿,自小在涿州长大,后被林教头收为徒弟习武。他生性直爽,为人重情义、轻财利,后来还替师父报了血海深仇。这次上京赶考,一路上豪饮恣睡,到了景阳岗前打算尽兴大吃一顿。
他轻车简从,入住这里已经很多年的小馆子。掌柜的李二是本地人,从小耳濡目染父老本事,馄饨面做得十分地道。李二连忙接待起这个彪形大汉,把自己最得意的特色菜肴一样样端了上来。
谁知武松吃相极其豪迈,基本上掀翻桌子的架势。他单单点了五斤上好的牛里脊肉,外加十八碗烈酒,一抬手就干翻了一碗。李二心说您也太能吃了,赶紧端上新酒,还要赔笑脸地劝。
那牛肉很快就见了底,酒也所剩无几。武松打了个酒嗝,大手一挥,整整抓出一大把散碎的银子!那点击在桌上,噼里啪啦作响,十几块碎银在桌上跳跃。李二只觉得眼前一亮,他父亲开馆几十年,还没见过这样豪气的大快人。
李二忙作揖道:“客官您给的太多了,这顿饭不过几两银子,我可拿不起这么多......”
没等他说完,武松已经站起身子,拍拍肚皮道:“无妨,你拿去吧!我这人最爽快。你店面的东西不错,我还会再来的!”说完他转身就走,李二连忙追到门口,远远再拜了一拜。
李二回头,几块碎银在桌上闪着光,他不禁嘴角上扬。今年丰收,银子正值全盛时期呢!
酒馆算账,价格真的不值一提吗?
有了以上对古代货币价值的认知,我们再来看武松在景阳冈前小馆子就餐的故事。
武松是个吃量极大的汉子。他独自一人,就消灭了五斤牛肉,十八碗烈酒,饮食总价也就三四百元而已。然而他抬手拍出的,是价值数千元的一块碎银。
这让人不禁想到,在其他一些影视作品里,主角们吃一碗面,就象征性地掏出一整块银元宝。其中差距,大抵超过了几十至数百倍之多!
店小二们向来淡定从容,更像默认了这一行为。他们是否真的视价值千金的银子如草芥,任由客人带走?我们不得不怀疑,这里面是否还隐藏了什么我们不知晓的缘故。
快速而有效,小二们的验银秘技
原来,这些顾客们支付的银子,早已过了小二们的快速审查。我们只是未曾注意到而已。
众所周知,金银之类的贵金属有极高的延展性。对小二们这类专业人士来说,辨别真伪,其实十分容易。
他们可以用指甲在银块上轻划,留下显而易见的抓痕;也可以用牙轻咬,见银色中露出鲜亮的蓝灰。这些行云流水的小动作,都足以在片刻之间完成。
再者,古代的冶炼技术并不足以 *** 出质量上能够欺骗专业人士的假银。小二们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运用他们的本领。
所以,当武松们准备起身离席之时,小二已使用自己的 *** 快速鉴别过银子的真伪。他自然不会辜负客人的信任,硬生生将人拦下。
这也许正是古人深谙“客户至上”的商业哲学,得到心理和行动自由,客人才会有再次光顾的念头。而一旦鉴别出问题,人尚未走远,店小二立刻便可追回。
所以,他们总是泰然自若,全然不把碎银放在心上。这也许可以说是一种职业态度上的淡定与信任。
结语
那么,当今社会中,我们又能从古人这种信任与包容中汲取到怎样的启示和反思呢?
或许我们可以联想,在现代的高级餐厅,服务生们同样会习惯性地相信客人会足额支付费用。他们不会厚着脸皮清点账单,生怕得罪了客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商业服务的基本尊严。
然而,当代人们在更多的时间里,却习惯了戒备和猜忌。我们整日提防电信诈骗,查看短信真伪。在各行各业中,坑蒙拐骗已经不绝于耳。这无疑让人际关系的信任鸿沟越拉越大。
而古人能够做到的相互信任与宽容,恰恰是当今社会所缺乏的素质。我们也许该反思,那种淳朴浓郁的人文关系,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当我们再次目睹那些古装影视作品时,也许可以对剧中人物的行为多些包容,少些怀疑。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交流,或许正是我们今日社会更需要珍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