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 在陕北的阅读生活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12-03)600

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 *** 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年,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 *** 、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的前途命运。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程中,为适应中国革命发展新形势, *** 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鲜明提出克服“本领恐慌”,带头学习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报刊,结合中国革命实际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论思考,写出了许多经典名篇,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引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

提倡一面工作,一面看书报

新的斗争需要新的理论指导。一落脚陕北, *** 就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书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阅读了当时能找来的马列原著和大量的哲学、军事、历史、文学等书籍和各类报刊。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陕北保安采访 *** 时发现,他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有一阵子,斯诺每天晚上都去采访他。有一次,一位客人带了几本哲学新书给 *** , *** 就要求斯诺改期再谈。 *** 花了三四夜的工夫专心读那几本书。后来,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他读书的范围不仅限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而且也读过一些古希腊哲学家、斯宾诺莎、康德、歌德、黑格尔、卢梭等人的著作。”

当年的陕北,缺书少报,书籍只能相互传阅,之一个人看完送第二个人看,第二个人看完再送第三个人看。1936年9月, *** 致电在前方的彭德怀、刘晓和李富春,表示:“(一)同意富春办法,组织流动图书馆。(二)明日即开始寄之一次书十本,先交富春,停三天转寄彭刘,停一星期。(三)各同志务须按时寄回,以免散失。(四)以后将一星期或十天寄一次。”

*** 说:“一面工作,一面要提倡看书报。”1936年10月,为了提高学校与部队干部的政治文化水平,他专门写信给在西安做统战工作的同志,让他们购买一批通俗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哲学书。

克服“本领恐慌”

1939年5月, *** 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讲道:“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我们干部的‘进货’,就是学习本领……”

加强全党理论建设、理论武装是提高本领的重要一环。根据相关历史文献整理,延安时期, *** 阅读过的哲学书有:《 *** 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拿破仑第三政变记》《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法兰西内战》《政治经济学论丛》《马恩通信选集》《〈资本论〉提纲》《国家与革命》《辩证法唯物论教程》《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大纲》《哲学与生活》《哲学选辑》《思想 *** 论》《逻辑与逻辑学》《街头讲话》《乡村建设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经济学大纲》等,既有马列经典,也有大众哲学……有泛读,更有深研细读。

*** 说:“不关心哲学,我们的工作是不能胜利的。”读哲学可以学到科学的世界观和 *** 论,可以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工具和 *** ,这是 *** 强调读哲学书的原因所在。在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时, *** 写下这样的批语: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 *** ;在读《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时, *** 写下“实践是真理的标准”的批语。大量的阅读并结合中国革命实际进行深入思考,极大地提升着 *** 的理论素养,也为他创作《矛盾论》《实践论》《新民主主义论》等经典名篇做了理论准备。

李达的《社会学大纲》,是中国人写的之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 *** 曾多次阅读。他还把这本书推荐给延安哲学研究会研究,推荐给抗大作教材,并在六届六中全会上,号召党的高级干部都来读这本书。为了学习世界革命的经验,认真研究理论和研究历史,1944年初, *** 又提出要集中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 *** 宣言》,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斯大林主持编写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这5本马列书籍。

同时, *** 多次强调:“不应当只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而应当把它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不仅要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所得出的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还应当学习它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 *** 。

研读军事理论和军事战略书籍

作为伟大的战略家和军事家,博览群书的 *** 在读军事书时,重点研读的是军事理论和军事战略。

1936年9月上旬, *** 致电负责联络红军和东北军的同志,请其购买军事书:“前电请你买军事书,已经去买否?现红校(指红军大学)需用甚急,请你快点写信,经南京、北平两处发行军事书的书店索得书目,择要买来,并把书目付来。”9月下旬,他再次致电,提出不要买普通战术书,只买战略学书、大兵团作战的战役学书,中国古代兵法书《孙子》等也买一点。

*** 后来回忆:到陕北,“我看了八本书,看了《孙子兵法》,看了克劳塞维茨的书”“还看了苏联人写的论战略、几种兵种配合作战的书等等”。他后来还说:“我从来不研究兵器、战术、筑城、地形四大教程之类的东西,那些让他们去搞,我只研究战略、战役。” *** 认为,写战略,应找必要的参考书看,如黄埔的战略讲义、日本人的论内外线作战、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鲁登道夫的《全体性战争论》、蒋百里的《国防论》、苏联的野战条令等,其他可能找到的战略书,报纸上发表的抗战以来论战争的文章、通讯也要搜集研究。

为“把军事理论问题弄出个头绪来”, *** 专门组织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研究会,成员有萧劲光、罗瑞卿、滕代远、莫文骅等。他们采用边读边议的 *** ,每周讨论一次,晚上七八点钟开始,常常讨论到深夜十一二点钟。

*** 认为,战略指导者出于战略指导的客观需要,有必要“给战争趋势描画一个轮廓”,尽管这个轮廓所描画的东西可能并不完全符合将来的事实,须随时加以校正。回应指导战争的迫切需要, *** 以扎实的战略素养和深入的战略思考,在陕北的窑洞里,写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名篇。尤其是《论持久战》,既有对抗日战争的阶段性和最终结局的科学预见,也有“兵民是胜利之本”的科学论断,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并阐明了赢得胜利的战略战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读书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

*** 曾说:“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 *** 宣言》就翻阅过多少次。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于应用,要应用就要经常读,重点读。”

就读书学习的目的而言, *** 认为重在应用,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延安时期, *** 的读书写作,就是为了探索总结指导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取得胜利的新理论。1941年5月, ***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指出:“许多同志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所以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 *** ,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1939年底,曾志从白区调回延安后,向毛主席报告说:“我要进马列学院学习,组织上已批准。”毛主席说:“很好,你在红军、苏区、游击区、白区都工作过,经验是有了一些,但缺乏理论基础,经验不能提高。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很重要,要理论联系实际。”

针对有同志反映“工作忙,没有工夫读书”“看不懂”等问题, *** 提出读书要“挤”和“钻”。他指出, *** 员不学习理论是不对的,有问题就要想法子解决,这才是 *** 员的真精神。在忙的中间,想一个法子,叫作“挤”,用“挤”来对付“忙”。好比开会的时候,人多得很,就要挤进去,才得有座位。我们现在工作忙得很,就用“挤”的法子,在每天工作、吃饭、休息中间,挤出两小时来学习。看不懂,也有一个办法,叫作“钻”,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

凤凰山的窑洞陪伴着 *** 彻夜不眠读书,枣园的灯光映照着他奋笔疾书创作……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

中国 *** 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12/554976.html

“ *** 在陕北的阅读生活” 的相关文章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打仗从没有赢过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打仗从没有赢过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为什么刘备一死,诸葛亮打仗就从没赢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不但谋略过人,更是极具胆识,最为重要的是他还有诸多发明,影响了时局的走向。在他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刘备的势力改变巨大,从一支居无定所的流浪部队,发展成了一方不可小视的诸侯,甚至在巅峰之时,锋芒胜过...

王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为何会被杀?

王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为何会被杀?

王镕又名王矪,是五代十国初期赵国的君主。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末五代是中华历史上的一个混乱时期,各路枭雄则你方唱罢我登场,互相混战二百多年。成德节度使王镕不懂军事,也不会领兵打仗,为何能在唐末五代的乱世割据近四十年而没有被吞并一。年少袭镇王镕出身武将世家,为成德军节度使王景崇之...

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成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担任益州牧时,授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不顾朝令,前往奔丧。...

雍正上位后都没有对兄弟下手 雍正为什么先杀老爹的心腹

雍正上位后都没有对兄弟下手 雍正为什么先杀老爹的心腹

对雍正皇帝登基,没有着急处理夺位的皇子,却把康熙的心腹给杀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最勤勉,当政时间最长的皇帝恐怕除了康熙大帝之外没有人能胜过他的了,就连影视剧和小说传奇故事也特别热衷这段历史。尤其是关于康熙皇帝的继承人问题,更是带有很多谜团,至今也没有明确的答案...

楚汉之争转折点是因为韩信吗 此诸侯才是关键

楚汉之争转折点是因为韩信吗 此诸侯才是关键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双方实力转折关键不是韩信,而是这位诸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导语:论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始皇虽然费尽心机灭掉六国,一统天下但这份统一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秦二世时期,由于秦朝实施暴政。导致天下各地起兵反秦蜂拥而起。其中...

曹丕登基先后攻打三次东吴,一次蜀汉 最后的成果如何

曹丕登基先后攻打三次东吴,一次蜀汉 最后的成果如何

还不知道:曹丕在位时,三次进攻东吴,一次攻打蜀汉,最终都是什么结果?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母为武宣皇后卞夫人。延康元年...

历史上努尔哈赤的原配妻子是谁?她的一生有何贡献?

历史上努尔哈赤的原配妻子是谁?她的一生有何贡献?

努尔哈赤是明末清初的一代枭雄,他创立了后金政权,为后来大清的建立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清朝的奠基人,离不开十三副铠甲起兵的努尔哈赤。可是能让努尔哈赤有勇气起兵的底气,是努尔哈赤的原配妻子,这个女人对于清朝有着莫大的贡献,可是有关她的历史,却少得可怜。(一)努尔哈赤的原配18岁的佟佳氏,嫁给了19岁的努...

赵植:宋徽宗赵佶第十二子,在靖康之变中被俘

赵植:宋徽宗赵佶第十二子,在靖康之变中被俘

赵植(1108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二子。母亲是懿肃王贵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于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六月。九月赐名为赵植,并授封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官职,封为吴国公。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二月,改封安远军节度使,加封开府仪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