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国军女将领终身未嫁,曾与陈毅定下白首之约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12-14)520

在抗战时期,胡兰畦和陈毅曾经是至交好友,两个人同时出身于巴山蜀水之地,在政治上两人也有相同的思想主张。胡兰畦辗转多个战场,做出了十分突出的成绩。也正因为此,她被选为民国时期之一位女少将。后来,惺惺相惜的两个人定下了白首之约,相约白头到老。然而,一生痴爱陈毅的胡兰畦最后却终身未嫁,这是因为什么呢?

国军女少将胡兰畦

1926年,前身为黄埔军校的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开始招收女学员,这是

黄埔军校之一次招收女学员

,后续由于多种原因,这也是黄埔军校唯一一次招收女学员。这份招生告示几经波折才被胡兰畦看到,她十分欣喜。所幸,胡兰畦成为仅有的

213名黄埔军校女学员中的一员。

在校期间,她们同男子同样操练,学习各种实战理论与枪械实操等军事课程。同时,胡兰畦也在军校中结识了许多无产阶级革命人士。早在川南当教员时,胡兰畦就已经加入了恽代英在泸州组织的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在进步的思想理念下,胡兰畦找到了自己的事业方向。军校期间,胡兰畦也结识了

赵一曼等党内进步人士

。那么,这样一位女军官是如何与陈毅元帅结识的呢?

陈毅

,是当时《新蜀报》报社的主笔。此后,胡兰畦每次拿到《新蜀报》,首先就会寻找陈毅的文章,于是,胡兰畦决定亲自去报馆找陈毅,见面后,两人相谈甚欢,成了志同道合的好友。这时她与陈毅元帅还只是两个同样拥有报国情怀的年轻人,并无其他想法。

因为1925年,胡兰畦就与同样具有革命意识的川军,青年军官陈梦云结婚了。虽然最后陈梦云朝着资产阶级的方向走去,与胡兰畦的理想背道而驰。有趣的是,虽然胡兰畦的之一段婚姻以悲剧收场,但是两个人平时最常读的就是陈毅的诗。后来胡兰畦做通了自己丈夫的工作,她们夫妻二人为陈毅作掩护,

帮助陈毅在 *** 军队中做了大量的掩护工作。

胡兰畦德国被捕

胡兰畦可以称得上是近代中国,最成功的女性之一了。但无奈天妒红颜,这样一位集万千光环于一身的女子感情生活却很坎坷。而胡兰畦却为他终身未嫁,她爱慕陈毅一生。 她靠着这份爱意,孤独地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陈毅当了市长。胡兰畦写信想见他一面,但是来的却是副市长潘汉年。

他对胡兰畦说:

“陈毅都儿女成群了,你还找人家干啥?”

胡兰畦只是一个劲儿地哭个不停。因为1947年, *** 报纸大肆宣传“陈毅阵亡”并详细报道了,

“陈毅追悼会

”的经过。胡兰畦看后十分伤痛,拿出自己在成都的房产,赡养陈毅的二老。结果发现一切都是蒋介石搞得心理战,就这样胡兰畦与陈毅元帅错过了一生。

在抗日战争期间,胡兰畦

被蒋介石授予少将军衔,是近代中国之一位女将军

。如果你认为她只是一个军人那就错了,她曾经还因为形象好,气质佳,以时尚女郎的身份登上时尚杂志《良友》的封面。

胡兰畦因为和陈毅等人交往甚密,也因此也受到蒋介石的通缉,于1929年12月赴德留学,在那里她通过 *** 党员何香凝介绍,加入了德国马克思主义协会。胡兰畦到德国之后,正是纳粹法西斯势力猖獗之时,希特勒上台之后,更是大肆逮捕 *** 员和进步人士。有一天,胡兰畦与报社人员在街上发传单,宣传反纳粹思想,结果被捕入狱。

1931年,

宋庆龄母亲去世

,胡兰畦在经组织同意后,护送宋庆龄回国奔丧。谁曾想,这一去竟被德国马克思主义人士当成了叛变,胡兰畦在未被告知的情况下被开除党籍了。返回德国后的胡兰畦对此事进行申诉,但组织并没有把党证发给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胡兰畦又不得不以,

*** 民主人士的身份

进行革命活动,与陈毅元帅再度重逢。

胡兰畦与陈毅

女人当将军?在当时十分鲜见,自然引起了非议:“胡兰畦是个女的,任公委她做少将,外面很多闲话呵!”抗战期间,胡兰畦辗转多个战场,做出了十分突出的成绩。也正因为此,她被选为民国时期之一位女少将。时任军事委员会领导的李济深回答说:“正因为她是一个女的,所以很多人都大惊小怪。

但拿她参加革命的历史来说,要是男的,中将都当上了。”

陈毅元帅一家

其实,无论是民国时期,还是当下,女性的付出和成就,往往会被质疑。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胡兰畦利用她特殊的身份为新中国成立做了许多的贡献,但党籍问题却一直悬而未决。全面抗战爆发后,

胡兰畦在宋庆龄,何香凝的领导下做妇女工作

,慰问前线,捐献物资,组建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由于她对抗战做出的贡献,她成为了 *** 的少将。

沙场无眼,抗战时期发生了太多阴差阳错的事。陈毅元帅在战场上与胡兰畦彻底断了联系。就在两年后,陈毅元帅就在延安经人介绍,与进步女学生张茜结为了夫妻,但是此时胡兰畦并不知道陈毅元帅已经结婚。1939年夏,胡兰畦到重庆,被蒋介石任命为:

国民 *** 军事委员会,战地党政委员会少将指导员

。而在整个抗战年代,

被授予军衔的女性只有七人。

胡兰畦一直利用这一重身份,为党为国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离开新四军后,胡兰畦一直很惦记陈毅,一直到

1949年新中国建立

,胡兰畦奉令到上海参加迎接解放工作。建国后,

陈毅任上海市市长

1972年1月,正在劳作的胡兰畦,在广播里听到了陈毅将军去世的消息。在追悼会上,胡兰畦女士再次见到陈毅元帅,参加革命的这40年来,她之一次失声痛哭。尽管饱受磨难,但她始终矢志不渝。然而,对于一位女性来说,最遗憾的是,她一生都没有真正的稳定过一天,无时无刻的在为国家建设的路途上奔走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2/559513.html

“国军女将领终身未嫁,曾与陈毅定下白首之约” 的相关文章

李渊在位时期争夺皇位的有多少人?分别是谁?

李渊在位时期争夺皇位的有多少人?分别是谁?

李渊,中国唐朝开国皇帝,618年-626年在位。“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但是,争夺储位的却只有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三个儿子,李渊剩下的十多个儿子都没有参与进来。那么,为什么只是这三个儿子在争夺储位,其他儿子都没有参与呢?关于这个问题,我...

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 李渊真的是靠儿子的无能之辈吗

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 李渊真的是靠儿子的无能之辈吗

对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只是一个靠儿子开国的无能之辈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到唐朝历史的时候,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有着“天可汗”之称的李世民。虽说他只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但其开创的贞观之治却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唐局面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其在当时的影响力,还是后世...

霍显是什么人?霍光死后她做了哪些事情?

霍显是什么人?霍光死后她做了哪些事情?

霍显,西汉时期大将军霍光之妻。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霍显与人私通的目的不明显,但霍显不守妇道、骄奢放纵倒是真真要了霍家宿命。霍光娶了这样的媳妇,用今天的话说,死了也不瞑目,真是够够的了。如果上天再给霍光一次机会的话,我想他会说,绝不娶此等女人为妻。一、霍光与霍显霍光与霍显不是兄妹而...

雍正和十四才是亲兄弟 雍正为何对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

雍正和十四才是亲兄弟 雍正为何对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十四阿哥是亲兄弟,为何却和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十三子,也是被大清为数不多被工作“累死”的铁帽子王爷之一,而雍正明明和十四阿哥胤禵是亲兄弟,但一辈子中却是和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十三阿哥正是爱新觉罗·胤祥,清朝的第一任怡亲王。其实...

汉朝皇帝那么多 汉武帝是怎么脱颖而出的

汉朝皇帝那么多 汉武帝是怎么脱颖而出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汉武帝能在汉朝历代帝王中脱颖而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大家都知道汉武帝很出名,可以说几乎是和秦始皇齐名。但是汉朝的皇帝很多,为什么大家认为只有汉武帝和秦始皇齐名呢?细看汉朝的历史可以看出其实几代汉朝的皇帝都对待政务都很励精图治,像刘邦和项羽...

齐国公主:宋仁宗赵祯第八女,听见佛音,就会露出愉悦神色

齐国公主:宋仁宗赵祯第八女,听见佛音,就会露出愉悦神色

赵幼悟(1044年1月12日—1045年5月14日),宋仁宗赵祯第八女,母为温成皇后张氏。每当宫中建道场,公主听见佛音,就会露出愉悦的神色。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初入道,庆历四年十二月己亥(1045年1月2日),赐法号保慈崇佑大师,赐名幼悟;庆历五年四月辛卯(1045年...

官渡之战前,处于劣势的曹操为何能获胜?

官渡之战前,处于劣势的曹操为何能获胜?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官渡之战前,曹操其实处于绝对的劣势,一方面是曹操本身实力不如袁绍;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曹操除了需要应对袁绍,还要面对各方诸侯的虎视眈眈:东面刘备占据徐州反叛曹操,西面凉州刺史韦康观望,南面宛城张绣如芒在背...

历史上高阳公主与辩机之间有何故事?最后是什么结果?

历史上高阳公主与辩机之间有何故事?最后是什么结果?

高阳公主,唐太宗第十七女,深得父皇李世民的宠爱。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唐太宗李世民,在其众多的孩子中,最宠爱的就是高阳公主了。得益于李世民的才干,整个唐朝在他的治理下,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优越的环境自然也让很多国民生活的更加舒适,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