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迁都北京后,陪都南京的更高职务是什么?
明代自永乐迁都以及宣德朝之后逐步形成了“两京制”,即首都北京和陪都南京。南京作为故都,除了没有皇帝之外,其他衙门基本都有设置。南京距离北京较远,那么朝廷是如何加以控驭的呢?
南京守备
早在永乐十一年成祖北巡时,便下旨让靖难功臣永康侯徐忠协助太子留守南京,协助太子处理南京军务。也就是从徐忠开始,便有了“守备制度”的雏形。
成祖最后一次北征于途中驾崩,仁宗充满即位,当时的形势十分紧张,为了确保南北两京的局势稳固,尤其是南京不驻皇室,故仁宗认为需要派遣勋戚留守以体现皇权的存在,这也是南京守备制度形成的根本原因。
把南京交给勋戚只是权宜之计,皇帝并不完全放心,需要采取制衡策略。仁宗以勋戚守备南京的同时,还派出数名守备太监,及由文臣充任南京参赞机务的制度。
也就是说,南京的更高军政长官共设有
守备大臣、守备太监、参赞机务
三个岗位,以达到彼此牵制的作用。
当然,职务设置也需讲究主次,仁宗朝南京诸守备大臣中,名义上政治地位以守备勋臣更高。正常情况下守备勋臣之下还会设置一个协守勋臣,作为守备勋臣的副手。
大明历史上之一个南京守备勋臣是襄城伯李隆,根据文献的记载,李隆镇守南京的时候上下官僚无不敬畏,政治地位极高,权力也极大。
仁宣两朝,只要是被派往南京充当守备大臣的,都是皇帝最信任的心腹勋臣。如成化、弘治年间的守备大臣成国公朱仪,就是两朝皇帝的绝对亲信,南直隶所有的军政、民政以及漕运等事,只要朱仪上奏,皇帝无不允准。
然而,守备勋臣只是南京名义更高的军政长官,实际上从明中期开始,作为皇帝最直接的代表守备太监才是真正的一把手。
重用宦官是明代一个基本的体制,在京有司礼监牵制内阁,在边疆有监军太监监督大将。同样南京作为陪都,守备太监代表的是皇权,自明中期以后,风头完全盖过守备勋臣。
南京参赞机务最初的时候,不过是守备勋臣的佐贰。参赞从字面意思上就不难理解,明显带有辅佐、谋划的意思。明初时很多文臣都以参赞的头衔,被派到军中参佐。
随着明中期“以文统武”的制度在全国逐步推行,统兵文职大臣主要领总督、巡抚、提督等高等级的钦差官衔,或兼领“赞理军务”职衔,文臣有了这个兼衔就从法律层面被赋予了节制各级武职的功能,这与后来总督兼兵部尚书衔的性质是一样的。
自明代督抚制度正式建立后,南京参赞军务一般由南京兵部尚书兼领。而且明中期以后,南京参赞机务的权势也在不断提升,并在很大程度上压过守备勋臣。
比如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江南的官僚集团以史可法为首暂领军机,当时的史可法就是兵部尚书兼南京参赞机务。
操江提督
成化二年,朝廷正式在南京设立武职操江提督,专门负责南京周边长江下游一带的巡防缉捕,以及保障盐政。操江提督自设置的那天开始,一直到明代灭亡,都是由勋臣担任的。
操江提督权责亦重,当排在第四位。皇帝对操江提督的人选十分慎重,从前几任的名单来看,他们除了勋臣这一身份外,其家族还多与英宗、宪宗父子两代皇帝有某种特殊的亲近关系,甚至在特殊时期为皇室做出过重大的牺牲与贡献。
比如陈韶的哥哥绥安伯陈埙于正统十四年扈从英宗死于土木堡,陈韶后来袭了爵位,并在成化即位后成为皇帝重点培养的年轻勋贵,之后委任为操江提督。
又如成山伯王琮原是成山侯王通的儿子,王通在永乐朝督建长陵,又在土木堡之变中护卫天寿山陵寝,对保障皇明祖宗贡献颇大。
王通死后,其子王琮被英宗封为成山伯,并准子孙世袭,王琮后来也被派往南京担任操江提督。
皇帝选任亲近勋臣担任操江提督明面上是加强南京江防,实际用意是确保盐政带来的巨大赋税。盐课对于历代王朝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成化初年长江下游盐贩横行,是故朝廷设置了操江提督一职沿江缉捕,以保障朝廷财税。
从以上的大致介绍中就可以看出,陪都南京鞭长莫及,皇帝采取了多种方式加以制衡,以守备大臣、守备太监、参赞机务三人共同管理南京的大小事务。同时,又单独设置了操江提督,以确保盐政的正常运行。
至于南京的六部和其他衙门,则基本上都是闲曹,没有什么太多的紧要的政务。一般情况下,担任南京六部尚书的大臣,都为在朝失势者,讲得体面一点就是把他们放在南京养老,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发配南京让他们远离更高权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