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国运来了谁也挡不住!100年前北洋 *** 随手签条约,100年后赚麻了

中国历史11个月前 (12-17)570

文丨山水史记

编辑丨山水史记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2018年,国务院发布了白皮书——《中国的北极政策》,使得国内公众重新审视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

北极地区

北极的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能源、矿藏与生物资源。目前勘探出来的数据显示,北极地区潜在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各占全世界潜在储量的30%,而目前北极地区每年产出的石油、天然气在全球的油、气产量中占到了25%。

在矿藏资源上,北极有包括金、铜、铁、铅、镍等多种矿产资源,煤炭的储量占全世界潜在储量的9%。

在生物资源上,北极是世界上更大的生物蛋白库之一。

而北极地区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蕴藏了海量资源上,北极圈是地处亚欧北美三洲大陆的要冲。和平年代可作为船只往来贸易的航线,战时也有军舰出入的重要通道,其战略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随着全球变暖,北冰洋作为联结亚欧北美三大洲的大洋,战略地位也不断上升,倘若有一天北冰洋能够完全解冻,那么其地理价值必将一举超越联结欧亚非三大洲的地中海。

因此,北极圈腹地之中的斯匹茨卑尔根群岛更是世界上各个大国在北极圈的战略重心。

而早在百年前,斯匹茨卑尔根群岛就成为了中国在北极圈的唯一一块“准飞地”,但直到32年前,中国享有该群岛的共同开发权益才重新被中国人发现。

为什么中国会有这样一块“准飞地”呢?又为什么中国人会遗忘掉国家在该地区的权益呢?这就要从《斯匹茨卑尔根群岛条约》(又称《斯瓦尔巴条约》)的缔结说起了。

斯匹茨卑尔根群岛最早的记录见于1596年登上该岛的荷兰探险家巴伦支,巴伦支将群岛命名为“斯匹茨卑尔根” (Spit *** ergen),在挪威语里意思是“冰原上的尖峰”。

1800年以后,旧世界的列强们逐渐发现了北极圈丰厚的资源,竞相要求在该地区的权益,同时列强们对该岛屿的归属权各执己见,因此纷争不断。

一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召开巴黎和会重新建立国际秩序,斯匹茨卑尔根群岛的争端再次被提上了谈判桌。最终在法、意、美、英四国的主导下,与会各国签订了《斯匹茨卑尔根群岛条约》,将该群岛的 *** 划归挪威,但缔约各国依约享有在群岛进行开发的、除军事之外的权益。

而该条约中赋予了法国邀请其他国家缔约的权力。

斯匹茨卑尔根群岛

1925年,法国向中国北洋 *** 伸来橄榄枝,邀请中国加入《斯匹茨卑尔根群岛条约》。

北洋 *** 外交部收到法国的邀约,出于中国近代以来签订的条约大多丧权辱国、剥蚀利权,时任外交部长沈瑞麟对此异常谨慎。沈瑞麟先是致电中国驻法大使深入讨论条约事项,又通过了国务会议讨论,最后才提交临时执政的段祺瑞批复。

1925年7月1日,中国驻法国公使陈箓亲自前往法国外交部签押、署名、加盖公章,中国在斯匹茨卑尔根群岛的缔约国权益正式生效。

而法国之所以主动邀请中国成为缔约国,有两方面的考量。

一是法国当时在巴黎和会上公然切割战胜国土地的行为导致法国作为大国的国际声誉以及地位大幅下跌,法国试图借此修复国际形象。

二是彼时中国国内局势动荡,国力贫弱,中国 *** 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加入斯匹茨卑尔根群岛的开发当中,也就无法与西方列强争夺岛上的资源。

因此,对于当时的法国来说,邀请中国入约百利而无一害。

不过当时段祺瑞 *** 并没有在国内宣扬这一外交成就,毕竟当时国内局势动荡, *** 没有太多的精力关注海外事务。

1925年9月,北洋 *** 对外公布《斯匹茨卑尔根群岛条约》的签订及其相关文件,但彼时国内战乱频仍,国内只有少数的新闻媒体刊登了这一则新闻,而国人即使得知该消息无心也无力前往该群岛进行开发,这一则消息自然没有在国内溅起多少的水花。

而随着北洋 *** 倒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国人民更是全身心投入到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战斗当中,中国在斯匹茨卑尔根群岛享有缔约国权益的消息也就此埋没在历史当中,为国人所遗忘。

直到1991年,我国的大气物理学家高登义受挪威叶新教授的邀请,奔赴北极进行科学考察。

考察途中叶新教授赠予高登义一本《北极指南》,里面附有《斯匹茨卑尔根群岛条约》的原文,高登义这才惊讶的发现中国早在1925年时就已经成为了缔约国,依约享有在北极进行科考行动、工业采矿等权利。

归功于他,在国内尘封了六十余年的条约得以重现世间。高登义回国之后立刻将这个惊人发现告诉国人,中国在北极享有权益的消息才逐渐流传开来。

很快,国家就着手准备向斯匹茨卑尔根群岛派出科考队。

大气物理学家高登义

2004年,中国在群岛上建立了北极黄河科考站。

而当时北洋 *** 签订这一份条约时断然想不到,未来世界里斯匹茨卑尔根群岛竟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想不到它对中国竟有如此重要的战略意义。

北极黄河科考站

有趣的是,中国作为缔约国之一,公民前往斯匹茨卑尔根群岛不仅不需要签证,只要你扛得住严寒,保障自己能够活下去,在上面住上一辈子都是可以的。

不过,斯匹茨卑尔根群岛的 *** 在挪威手上,要永久居住得先向群岛总督申请登记注册,群岛总督还要综合考量你能不能保证自己在岛上活下去,不然他们是有权拒绝你在岛上居住的申请的。如果你通过了考察,那么只要在群岛上住满6个月就可以永久成为该地的居民啦。

参考文献:段鑫:《中国加入〈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史实考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2/560374.html

“国运来了谁也挡不住!100年前北洋 *** 随手签条约,100年后赚麻了” 的相关文章

楚汉之战刘邦出于弱势 刘邦是怎么战胜项羽的

楚汉之战刘邦出于弱势 刘邦是怎么战胜项羽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英勇善战的项羽为什么会输给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高祖四年(前203)十二月,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落下帷幕。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两个集团的楚汉之争以霸王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建立汉朝而告终。明明刘邦最初只是秦朝小小的沛县泗水亭长,在楚汉之争前...

李隆基为何不念旧情放过上官婉儿?

李隆基为何不念旧情放过上官婉儿?

唐玄宗李隆基,李旦第三子,亦称唐明皇。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隆元年(710年),唐中宗李显暴毙,韦后欲效仿武则天摄政夺权。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自然不允许李唐政权落在韦后之手,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及党羽。随后,李隆基不顾宰...

历史上曹彰的实力怎么样?与徐晃相比如何?

历史上曹彰的实力怎么样?与徐晃相比如何?

曹彰,字子文。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将领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彰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的第二个儿子,是曹丕的弟弟,是曹植的哥哥,曹彰勇猛善战,武艺高强,好为将,因为他的胡子是黄色的,被曹操称为黄须儿。曹彰在战场上表现勇猛,汉中之战时,刘备和曹操交战,...

公孙贺为何不愿担任丞相一职?汉武帝为何要处死他?

公孙贺为何不愿担任丞相一职?汉武帝为何要处死他?

丞相制度起源于战国,后明太祖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了丞相制度。丞相的职责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军国大事,即所谓的“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公孙贺,字子叔,北地郡义渠人。他从小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也正是如此,他屡立战功,他的父亲公孙昆邪平定七国之乱时立功封侯,也因为这层关系他便被选为了太子刘...

许褚为何要杀许攸?事后曹操是如何对他的?

许褚为何要杀许攸?事后曹操是如何对他的?

许褚是三国时期曹魏的武将,曹操的重要部将之一,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许攸背叛袁绍,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许攸来了,当时在睡觉,来不及穿鞋,赤脚跑出来迎接。许攸建议曹操奇袭乌巢,烧毁袁绍粮草,这一招釜底抽薪,使得曹操以少胜多,在官渡击败了袁绍,立下大功,也因为有功,所以许...

陆逊作为孙权的谋士 孙权为什么还要逼死他

陆逊作为孙权的谋士 孙权为什么还要逼死他

孙权为什么要逼死自己的谋士陆逊?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魏蜀吴三国争霸的过程中,每一个王朝都有属于自己的谋士,没有这些谋士的辅助,主公肯定是不会成就大业的。就拿曹操来说,没有郭嘉的辅佐,恐怕曹操根本统一不了北方。要知道当时的北方有袁术这样的大诸侯,没有谋略肯定是不行的。...

韩信和诸葛亮都要出川 诸葛亮为什么出不了这个地方

韩信和诸葛亮都要出川 诸葛亮为什么出不了这个地方

还不知道:韩信能出川而诸葛亮出不了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出川应战的是三秦败军之将,天下尚未安定,恢复的诸侯国各怀鬼胎。一盘散沙相对容易很多。诸葛亮面对的是安定了几十年的天下,魏国打输十次还有兵从容应对,蜀国败一次就伤筋动骨。韩信并非光用奇...

张俭是什么人?辽圣宗为何会为他打开国库?

张俭是什么人?辽圣宗为何会为他打开国库?

在封建社会中,民间对好官称为清官。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近3000年的封建历史中,不乏有弄权的宰相,这些人位极人臣,或仗着皇帝的宠信干预朝政,或利用手中的大权谋取私利。不过,除了这些让人诟病的奸臣之外,还有一些宰相清心寡欲,披肝沥胆,为国家和人民殚精竭虑,流芳后世。在古代,有一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