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他发动靖难之役时,三个哥哥为何不阻拦?
燕王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他发动靖难之役时,三个哥哥为何不阻拦?
前言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取得帝位。这看似历史的必然,但其中蕴含着太多“如果”。如果朱棣的三哥——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还在世,还会有靖难之役吗?他们若在,朱棣还能顺利夺权吗?
一、三哥齐去世,朱棣得以称帝
谁能想到,朱元璋苦心孤诣创建的大明王朝,竟在他驾鹤西游仅一年后就陷入了空前危机。这场危机的导火索,则是四弟燕王朱棣发动的震惊中原的靖难之役。
然而事出有因,燕王之所以敢举兵反叛,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的三个哥哥——太子朱标、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都已相继去世。否则的话,朱棣必定不敢这样目无法纪。
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悲痛欲绝。作为长子,朱标深得皇帝的宠爱,朱棣等人对他也极为敬重。他性格温和有礼,深得民心。若他在世,以朱棣的性格,断然不敢动任何反叛之心。
可惜天不遂人愿,朱标在视察陕西返京的路上染病,英年早逝。朱棣得知大哥病故的消息时,悲痛至极,甚至在丧期内每日只进素食来哀悼。
秦王朱樉性残暴,在西安藩地作恶多端,最后被百姓下毒谋杀。他与朱棣关系并不好,若还在人世,必然会全力支持小辈朱允炆,与朱棣水火不容。
晋王朱棡则比较聪明强干,但也好残杀。朱元璋曾一度想废其王爵。他若在世,定不会眼睁睁让朱棣称帝。
可三哥的英年早逝,让朱棣看准时机,趁机发难。否则,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三哥会出手相救,朱棣也必定会三思。
二、朱允炆连番招惹诸王,燕王危如累卵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故后,朱元璋立其孙朱允炆为储君。八年后,朱元璋驾鹤西去,这位皇太孙顺利登基为帝。
然而,此君并不如人意。朱允炆刚即位,就开始削弱藩王权力。他先后罢黜多个藩王,又下令收回藩王的护卫禁军。这让朱棣等藩王倍感忧虑,担心自己难保性命。
尤其是在朱允炆废黜湘王朱柏后,这位老臣惨遭 *** ,带领全家自焚殉节,朱棣震怒交加。他意识到,皇帝迟早会削减自己的权力,甚至会被软禁起来。自己必须举兵,否则性命难保。
“君不君,臣不臣”,朱棣心中对朱允炆早已满腹怨憎。更何况,他手握重兵,背靠蒙古,实力强大。在三哥相继离世的情况下,朱棣鼓起勇气,决心不再忍气吞声。
1399年七月初十,燕王朱棣正式举兵,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讨伐朱允炆,一场轰轰烈烈的内乱由此展开。
三、慈父严君,燕王自视高明
燕王朱棣之所以敢于反叛,其胆量和实力来源于何处?这必然与他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朱棣是开国皇帝最宠爱的儿子之一。朱元璋对他既严又慈,让他从小就具备了超强的自信和野心。
朱棣少年时就跟随大将军徐达出征漠北,立下赫赫战功。他军事天赋异禀,很得徐达赏识。徐达更多次在朱元璋面前称赞朱棣“纵横驰骋,胆力过人”。
此外,朱元璋故意派朱棣等儿子镇守边疆要地,一是防备元廷残余势力,二是希望他们在锤炼中成长。朱棣受封燕王,节制数十万大军,权力巨大,让朱棣自视甚高。
朱元璋一心扶持长子朱标,却也对其他儿子寄予厚望。他希望诸子能在各自封地励精图治,为大明江山立下汗马功劳。这更助长了朱棣的野心。
皇帝驾崩后,朱允炆削藩激怒诸王,朱棣认为这是上天给自己的机会。无论从胆识还是实力,他都自信能打败这个“不学无术”的皇帝,重振大明江山。
四、狡兔死良犬烹,皇帝削藩激起叛乱
707年前的南阳,已经是深秋时节。金风送爽,正是丰收的好时节。然而,这里的百姓却不见丝毫喜色。因为燕王朱棣大军已渡过黄河,正朝南阳城压来。
在燕军到来前,朱允炆便派人通告南阳百姓,声称朱棣意图谋反,叫百姓一概不得接济燕军。可惜命令并未被执行,因为燕王在民间口碑极好,百姓们自发前来迎接燕军。
“这批兵马不是来抢掠的,你们不用害怕。”将士们一面开进城中,一面告诉惊恐的百姓,他们是来“扶大明社稷”的。
其实,南阳百姓心目中早已对朝廷充满怨气。因朱允炆削藩过猛,各地赋税与徭役大增,百姓不堪重负。现在燕王来了,他们只希望一切能尽快回到从前。
“大王是真龙天子,早该登基称帝了!”有百姓高呼。
可惜,他们还不知道,接下来将是一场兄弟阋墙的惨烈内战。而这个国家,也注定再难回到从前。
五、悲壮一战,兄终弟及
北平城外,一场惨烈的决战正在上演。
燕军精锐尽出,以汪滶、李景隆为先锋,由东、西两面合击中军。
中军伤亡惨重,指挥有序。在都指挥使赵庸的指挥下,步骑齐出,奋力抵抗。
此战双方都是明军之流,可谓兄弟阋墙、骨肉相残。虽然彼此内心都不愿意与自己的“国人”相斗,但为了各自的主君,又只能舍生取义、鱼死网破。
“来人,再添箭!”
“快拿狼筅来填塹!”
“重整方阵,再战!”
指挥官的呐喊声此起彼伏,箭如黑雨,马如蛟龙......
最终,燕军依靠蒙古铁骑的优势击溃中军,赵庸壮烈成仁。兵败如山倒,朱允炆大势已去,只得仓皇出奔。一个时代落幕,另一个时代来临。
然而无论胜负,双方将士都是大明忠勇之人。他们或存或亡,都将成为这场兄弟内讧的悲壮注脚。
六、古已有之,今复再见
盛弘此役可以说古已有之、今复再见。当年秦二世夺权,项羽起义,刘邦入关;王莽篡汉,更始,光武中兴......历史上的兄弟夺嫡之争数不胜数。
人们也许会问,燕王发动靖难之役,到底是非曲直?这其中蕴含的宿命感又意味着什么?
或许,这只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必然。当朝廷积弊太深,国运已成枯萎之势时,总会有人站出来掀起变革浪潮,扭转乾坤,开创新天地。
无论手段对错与否,历史似乎总是偏爱那些敢于反抗、敢于创新的人。倘若燕王不举兵,或许大明早已在朱允炆手中颓废。
可惜的是,这场兄弟相残导致国力衰败,为后来满清夺门而入埋下了隐患。但燕王的野心与手段,也为这场历史剧本锦上添花——因为每个时代,都需要一些带领变革的非凡之人。
七、潮起潮落,由人促成
人生就像一场大梦。太子朱标不久便英年早逝,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也相继殒命。他们生前功成名就,却也无法阻止这场灾难降临。
而他们的弟弟朱棣,则在危难来时果断反戈,夺取了本该属于侄子的皇位。他虽手段极端,却也扭转了大明的颓势,开创出盛世。
这就是人生和历史的无常吗?
或许,我们不应质疑历史,而应默默接受。因为历史潮流的起落,永远取决于那些推动变革的非凡人物。
太子朱标仁德隆盛,可他意外折戟;燕王朱棣手段残酷,他却一统江山。正如历史不缺仁人君子,也不乏暴君弑父。我们能做的,只是站在历史长河中,审视、学习、思考。
结语
历史并不完美,但它就是历史。正因为它的不完美,才更显生动和多彩。这些曾经的英雄,也因为各自的选择,成就了他们不平凡的一生。
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也许不应该给出非此即彼的判断,而是应当欣赏这些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因为历史就是他们一砖一瓦堆砌出来的。这正如人生,不完美才更有价值,也才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