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上方谷,其实都是虚构的

中国历史9个月前 (01-17)600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上方谷,其实都是虚构的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好像跟“火”特别有缘,出山后打的之一仗,就是“火烧博望坡”,第二仗又是“火烧新野”,人生的最后一仗又是“火烧上方谷”。

但可惜的是,诸葛亮烧的这三把火,其实都是罗贯中虚构的,在历史上根本没有发生过,或者说,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功劳。

先来说“火烧博望坡”,被称为诸葛亮的初出茅庐之一功,原本对诸葛亮有意见的关羽、张飞,也佩服地说:

“孔明真英杰也!”

可以说,火烧博望坡,一举奠定了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的至高地位。

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这次战斗并不是诸葛亮的功劳,而是刘备指挥的。

首先,这次战斗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是在建安十二年,在时间上就对不上,诸葛亮怎么可能提前五年帮刘备打一仗呢?

其次,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

“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刘备奉命去博望县抵挡夏侯惇、于禁的曹军,设下伏兵,并烧掉了营寨,伪装出逃跑的样子,夏侯惇派兵追赶的时候,被刘备设下的伏兵打败了。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火烧博望坡”,是刘备亲自指挥的,而不是诸葛亮。

那么,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为什么要把这个功劳算在诸葛亮头上呢?其实就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兵如神。

在三顾茅庐时,诸葛亮高谈阔论,为刘备策划了一个伟大的蓝图,但是,关羽和张飞却嗤之以鼻,认为他就是在纸上谈兵,根本没有真才实学。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就急需要一次表现的机会,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因此,罗贯中就把刘备指挥的“火烧博望坡”安到了诸葛亮头上。

这段故事,罗贯中写得非常精彩,完美地塑造出了诸葛亮指挥若定、用兵如神的形象,让关羽、张飞大为叹服,彻底改变了对诸葛亮的偏见。

如果说“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的初出茅庐之一功,那么,“火烧新野”就是他的第二功了。

这两把火一烧,让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更加稳固,再也没有人敢质疑他了。

但是,非常遗憾,这个故事也是虚构的。

而且,火烧博望坡好歹还有故事原型,虽然是刘备的功劳,但放在诸葛亮身上也说得过去,毕竟人家是一家人,但火烧新野这个故事,却连原型都没有,翻遍了《三国志》《后汉书》甚至《资治通鉴》,都没发现这个故事的影子。

看来,罗贯中对诸葛亮实在是太好了,不光把别人的功劳都算在他头上,连没有的事都能给他虚构出来。

当然,罗贯中也不是完全自己虚构的,在元杂剧《诸葛亮博望烧屯》里面,就有这个故事的原型,说诸葛亮在博望坡烧了一把火之后,又派关羽在渡口放水,还派张飞在路口截杀,最后大获全胜。

罗贯中就是根据这个故事,分成了两个故事,前半段还是“火烧博望坡”,后半段就改成了“火烧新野”,一仗两打,一功两吃!

而且,后面这个故事写得更加精彩,先是火攻,再用水攻,还有半路劫道儿的,比“火烧博望坡”的故事更加丰富,再次体现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

还有诸葛亮的最后一战——“火烧上方谷”,又是什么情况呢?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设计把司马懿父子骗到上方谷,眼看司马懿父子就要被烧死了,却不料突然天降大雨,浇灭了这场大火,让司马懿父子逃出生天,诸葛亮只能仰天长叹: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别说诸葛亮失望了,就是一千多年后的我们看到这里的时候,也会扼腕长叹,要是这把火烧死了司马懿父子,也就不会有后来那些五胡乱华的事了!

不过,我们还是别为古人操心了,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个故事根本就没有发生过。

无论是《三国志》还是《资治通鉴》,也无论是写诸葛亮还是写司马懿,都没有记载过这个故事,只能说明,这个故事是《三国演义》虚构的。

其实,以司马懿的隐忍性格,他是不会冒这样的险的,这个人太过于求稳了,就连把诸葛亮包围了都不敢进城,何况是这次为了抢粮而身犯险境,是完全不符合司马懿的性格的。

罗贯中之所以要虚构这个故事,无非就是在诸葛亮临死前再神化他一次,最后体现一次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不过,罗贯中毕竟还是不能篡改历史的,就加了一个“天降大雨”的故事,没有让司马懿父子命丧上方谷,不然的话,历史就乱了。

而且,加上了这个故事,也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悲剧色彩,即使用尽了全力,终究还是敌不过“天意”!

这次失利后不久,诸葛亮就郁郁而终,他的北伐大业,也彻底失败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资治通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1/572465.html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上方谷,其实都是虚构的” 的相关文章

汉武帝在位时期如此折腾王朝 汉朝为何没有亡国

汉武帝在位时期如此折腾王朝 汉朝为何没有亡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统治相当折腾,为什么没有亡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都说“秦皇汉武”,这两位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皇帝,有没有什么联系呢?“秦皇汉武”一词最早见于《文心雕龙》:“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意思是说,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具有雄才伟...

孙綝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孙綝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孙綝字子通,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权臣。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权臣,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的一个存在。东汉末年,先有董卓,后有曹操,这都是大家最熟悉的。三国鼎立时的司马懿父子,有些诸葛亮的黑粉,认为诸葛亮是蜀汉的权臣,今天我们来聊聊三国最年轻的权臣——孙綝!宗室出身,年少掌...

司马家族作为百年贵族却被灭族 司马家到底得罪了谁

司马家族作为百年贵族却被灭族 司马家到底得罪了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家族到底得罪了谁?一个绵延百年的贵族,为啥被灭全族?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三国演义》的影视剧或小说,一说起它,人们就会想到一位经典的人物曹操。他有勇有谋,但身边还有一位文武双全的人,那就是魏国大军师司马懿。他出身于名门望族,在他之前的祖祖辈辈,...

胡善祥作为明朝第一个被废的皇后 太后为何还要同情她

胡善祥作为明朝第一个被废的皇后 太后为何还要同情她

明朝第一废后胡善祥,太后为何同情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402年,济宁锦衣卫百户胡荣家中有一个女娃降生,这个女娃便是胡善祥。公元1417年,朱棣降旨将胡善祥指给孙子朱瞻基做王妃。从朱棣择储来看,早就有意将皇位传给朱瞻基。换言之,胡善祥是朱...

霍弋:蜀汉至西晋初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霍弋:蜀汉至西晋初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霍弋(生卒年不详),字绍先,南郡枝江人,霍峻之子,三国时期蜀汉至西晋初时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时,霍弋为太子舍人。后主登基后,霍弋为谒者。诸葛亮北驻汉中时,霍弋被用为丞相府记室。诸葛亮死后,霍弋为黄门侍郎。刘禅立太子后,霍弋为中庶子。尽言规谏太子,甚为得体。后...

清朝既然受人诟病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雍正

清朝既然受人诟病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雍正

还不知道:清朝遭人诟病,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雍正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喜欢雍正呢,历史上文治武功强于雍正的皇帝是不在少数,可是为了国家和老百姓的利益敢于和士绅集团拼个你死我活的,开罪天下读书人,最后还能干成的,千古唯雍正一人而已,就这份勇气...

春秋时期的骊姬是如何反抗命运,一步步让自己儿子当太子的?

春秋时期的骊姬是如何反抗命运,一步步让自己儿子当太子的?

春秋时期,晋献公即位之后大肆屠杀公族,骊姬作为一名战俘来到晋国,虽然受到宠爱,但是一旦献公死亡,她也必死无疑,所以骊姬决心反抗命运,一步步让自己儿子当太子,可惜命运不曾垂爱她,最后儿子和她还是死于非命。骊姬入晋,她孱弱的肩膀背负着国恨与家仇骊姬本是骊戎首领的女儿,自小也是父母的掌中宝,她天资聪颖,性...

孙暠: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孙暠: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孙暠,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宗室,东汉末年东吴将领,孙坚之弟孙静长子。孙策死后,夺权未遂。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孙暠,东吴宗室,孙静长子。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旧仇吴郡太守许贡门客杀害。各地官员都打算奔丧,因时任富春长之虞翻在富春为孙策守丧,引...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