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不知道,本地人不清楚:哈尔滨这个名字翻译过来有多高贵、美妙、好听?
南方人不知道,本地人不清楚:哈尔滨这个名字翻译过来有多高贵、美妙、好听?
被南方小土豆“攻陷”的哈尔滨大火了一把,但是当她们问起“哈尔滨”一名的由来和含义时,估计十个东北大哥有八个不知道,还有一个知道一些但是会说错。
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存在的哈尔滨,是直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才在官印《黑龙江舆地图》上正式定名为“哈尔滨”。
提起哈尔滨,不熟悉的人往往会想起“还珠格格”中的“福尔康”,并认为“哈尔滨”也是满语,也就是“晒网场”的意思,但是我们查阅史料就会发现,那是日伪的一个阴谋,他们宣称“哈尔滨”是满语“晒网场”的意思,完全是伪满的杜撰:满语词汇里根本没有“哈尔滨”这个语音,其含义满族人也没人理解。
早年的沙俄比日伪还可恶,他们无中生有说哈尔滨是俄文,译成汉语是“大坟墓”,据说这是沙皇尼古拉二世派来修铁路的工程师希尔廓夫发现这个地方后取的名字。而事实是所有俄语词典都没有这种说法,连相近的发音都没有——这明显又是杜撰。
沙俄在1898年曾想把哈尔滨改名为“新哈美”,哈美又叫哈马,是当时俄占叙利亚的一个城市,他们想把哈尔滨变成“新哈美”,其用意当然不言自明。
“新哈美”遭到强烈反对,他们又想把哈尔滨改名为“新尼喀来斯克”,这就更险恶了:尼喀来斯克就是现在尼古拉耶夫斯克,而那地方原本是我国北疆重镇,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名字,叫做“庙街”。
那两个沙俄想启用的名字,都暴露了他们的吞并野心,在哈尔滨百姓的一致反对下,他们退而求其次,将哈尔滨改为“松花江市”,结果老百姓根本就不叫,于是沙俄在1903年7月14日撤销松花江之名,又恢复了哈尔滨的本名。
哈尔滨之名历经波折才得以保留,估计很多人,包括哈尔滨人,都没有看过那本八万字的《哈尔滨考》,但是上了年纪的人一看就知道那本书说的才是真的——老年间,包括三十多年前,笔者还听到有人把“哈尔滨”称作“哈勒滨”,这不是大舌头,而是哈尔滨原先的名字,就是这么发音的。
哈尔滨人其实不用对金兀朮有太大敌意,因为哈尔滨之名,原本就是起源于女真语“阿勒锦”,这个名字有多美妙,我们翻阅史料就会知道。
女真语是满语的古语,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同属于阿尔泰语系的女真文和满文已经有了很大差别,所以对“哈尔滨”的含义产生误解,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仅仅是哈尔滨,很多东北的地名,都是起源于女真语,译成汉语都很美好:“松花江”是“天河”,“牡丹江”是“曲折奔腾之水”,“太阳岛”是盛产“太阳鱼(俗称鳊花,现在还这么叫,该鱼肉质细嫩肥美,内脏更肥,清蒸最香)”的地方。
哈尔滨阎家岗(笔者1995年卖粮的地方离该地不远,站在高处可以望见)等地发掘出的石器、骨器、角器、晚期“智人”头骨化石残片、古人类的营地和屠宰场遗址可以证明,哈尔滨在两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居住,五千多年前就有穴居村落(四五十年前还有“地窨子”和半地下的“马架子”)。
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当然应该有一个美好的名字,事实上女真语的哈尔滨起源“阿勒锦”,是名誉、荣誉、声望、声誉、光荣的意思,这才是哈尔滨地名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