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代名臣刘墉,果真配称“好官”?其实,他比贪官和珅还可恨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01-22)690

前言

“清名臣刘墉,配称为好官”吗?这个问题困扰着后人很久。刘墉和和珅分属两类典型,一生中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起起伏伏,他们的故事充满戏剧性,令人扼腕叹息。

那么,刘墉这个在电视剧中被塑造为幽默风趣的官员,真的配得上“好官”的美名吗?和珅作为“千古之一贪”的代表,他的一生中有过怎样波澜壮阔的传奇?

家世攀附 功名思虑

1723年,刘墉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官宦世家。他的父亲刘统勋是当时极有威望的官员,后来更加担任兵部尚书之职,是皇上的左膀右臂。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刘墉自小就学习诗书,立志要在科举中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1730年,7岁的刘墉就开始在府中识字习文。他的老师严厉要求,每天都让他背诵古文和讲解典籍。刘墉聪明好学,进步神速。他渴望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实现他的官场梦。

1740年,18岁的刘墉中了秀才,遂升任为童生,供职于清朝重要部门。此后数年,他考中了许多级别的进士,在朝中逐步升迁,以他的家世和实力,理所应当受青睐。

与此同时,1737年,与刘墉差不多同龄的和珅也诞生了。他并非出身顶级权贵家族,父亲是康熙帝的侍从官。和珅少年丧父,家道中落,从小便努力读书,渴望有朝一日在仕途上取得荣誉。两人家境和人生轨迹截然不同,难以想象他们的命运会有怎样的交集。

步步攀升 刀尖求荣

1745年,刘墉终于在22岁的时候如愿以偿地考中进士,他跻身为翰林院庶吉士,正式进入仕途的门槛。3年后,他晋升为翰林院编修。因为其父刘统勋的关照,进展顺利。

1753年,31岁的刘墉继续晋升,成为殿试读卷官。他开始在朝堂上崭露头角,展示自己的才华与识见,获得皇上的赏识。这些年来,他利用父亲的影响力,在朝堂上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而此时的和珅,也正在为自己的仕途打拼。1755年,19岁的他以优异成绩通过各级考试,获得翰林院庶吉士资格。和珅天赋聪颖,举止稳重,渐渐得到重视。他后来因才华出众而受命进入内务府工作,日益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两人在朝中都逐渐崛起,各自聚集起自己的势力,互相之间充满警惕和戒备之心。

1759年,刘墉晋升为侍读学士,继而升为侍讲学士和詹事府詹事。他凭借家世的光环以及自己的钦察力和口才,在朝中擢升得如火箭般迅速。

其间,乾隆皇帝曾经微服私访,行踪不定。刘墉凭借过人的眼力一眼就识破了他,受到嘉奖。这更使他在皇帝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成为受皇帝信任的臣子。

处理文字狱 铲除异己

1761年,刘墉39岁时遇到了人生的之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发生了著名的“文字狱”案件,牵扯到许多重要官员,案情引起皇上极大震怒。作为朝中得力大臣,刘墉主动请缨要求处理此案。

在与老师的讨论中,刘墉意识到这是展示自己才能与决断力的大好机会。于是,他决定要严厉地惩处此案的相关人等,以示自己的忠心与果决。

在朝会上,刘墉向乾隆皇帝明确表示,此案应该“严惩不贷”。乾隆皇帝对他的做法非常赞同。这使刘墉的声望进一步提高,被皇帝寄予厚望。

而在朝堂的一角,此时已经是重要官员的和珅也在静静地旁观着,他对刘墉的作为充满戒备之心。

刘墉借此案子的机会大肆铲除政治对手,同时也树立起自己果决严厉的形象,使乾隆信任有加。但这些举措也让他在文人中间恶名远扬,被视为冷酷残忍之徒。

失势谪官 晚景凄凉

1770年,一个重要事件改变了刘墉的命运进程。他的父亲刘统勋去世,失去了后台最强大的靠山。同时,他遭遇谗言暗算,被迫离开京城谪官到外地。这对渴望在朝中崛起的他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

在江苏担任学政期间,刘墉郁郁寡欢,对自己的亲信频频发牢骚。他一心想重返京城,重新崛起。为了再次赢得皇上的信任,刘墉又利用文字狱的手段打击异己,重新获得乾隆皇帝的嘉奖。但这也让他在士大夫阶层的名声跌入谷底。

1800年,刘墉终于在77岁高龄时重新回到京城,但他的权力和地位已经大不如前。在朝野的权力游戏中,他已显老迈和力不从心。最后,他默默地在家中去世,享年85岁,政治生涯在晚年黯然谢幕。

贪婪执政 千古骂名

相比之下,和珅的一生波澜壮阔得多。1763年,他开始担任总管内务府大臣一职,正式进入权力核心圈层。此后20年内,他几乎把持朝政大权,被称为“国中之国”。

凭借过人的能力与手腕,和珅主持修订了《四库全书》,在文化上也有建树。但与此同时,他滥用职权,大肆积累财富,被视为清朝最腐败的官僚之一。

和珅与刘墉在这些年的政治生涯中,彼此都心怀戒备,互相看不顺眼。1785年,在一次宴会上,刘墉假意奉承和珅的才华,而后者也只是虚与委蛇地应对过去。两人的敌意藏都藏不住。

朝中上下都明白,和珅的贪污行径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这激起了许多朝臣的公愤,其中也包括刘墉。然而,和珅一度势如日中天,无人能制。

直到1799年,56岁的和珅才遭遇人生更大的打击——他突然被乾隆皇帝抓捕入狱,其家被抄,发现了巨额财富。这场令人震惊的事件成为了历史上的一大案件。最终,和珅以“千古之一贪”的罪名被判处极刑,就此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刘墉在得知对头的倒台后,内心五味杂陈。他虽然没有被牵连,但也明白自己的权力已经一去不返。两人最终都在政治生涯的最后阶段迎来了黯淡的结局。

结语

刘墉与和珅分别代表了清朝官场的两大典型:一个依靠家世权势,一个凭借天赋才能;一个冷酷严苛,一个贪婪放纵。他们互相竞争,你争我夺,却同样结局凄凉。

当年的权力争斗与算计,最终都转瞬即逝。而他们用冷酷无情与腐败手段获得的一切荣耀,也都化为乌有。这就是刘墉与和珅的人生悲剧,也是权力游戏的真相。

后人不禁要深思: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官”?麻木冷漠与贪婪放纵,又将何去何从?这些问题,仿佛一个个历史的疤痕,提醒着时代的良知。这就是刘墉和和珅给后人的警示,也是历史进程的无奈写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1/574209.html

“清代名臣刘墉,果真配称“好官”?其实,他比贪官和珅还可恨” 的相关文章

耿弇的一生都有哪些战绩?后世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耿弇的一生都有哪些战绩?后世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公元25年,刘秀称帝于鄗城,后定都于雒阳,延续“汉”的国号,史称东汉。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28年,渔阳郡守彭宠起兵反汉,攻陷蓟城,自称燕王,招降纳叛,为害一方。正在南方征战的名将耿弇(yǎn)接到光武帝“进攻渔阳”的诏令,陷入进退维谷境地:其父上古...

历史上夏侯徽是怎么死的?与司马师有何关系?

历史上夏侯徽是怎么死的?与司马师有何关系?

夏侯徽是曹魏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的女儿,司马师第一任妻子。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司马家为了谋权篡位之狠辣果决,历来为后世所诟病,司马懿隐忍诛曹爽、杀王凌,司马昭弑曹髦都是例子。《晋书》中更是记载了司马师的冷酷无情,他居然毒杀了为自己生了5个女儿的妻子夏侯徽司马师毒死夏侯徽的记载后雅有...

有哪些与蒋琬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蒋琬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蒋琬最初随刘备入蜀,为广都县长。因其不理政事,惹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免于一死。后重获启用,受到诸葛亮的悉心培...

长平之战结束后 廉颇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长平之战结束后 廉颇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还不知道:长平之战后,廉颇去了哪里?最终是什么结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进行了长平之战。此战,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强于赵,赵孝成王怕再拖下去对赵国更加不利,于是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并派出纸上谈兵的赵括。来到战场后,赵括选择...

乙弗皇后最后的结局怎么样?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乙弗皇后最后的结局怎么样?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乙弗皇后是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皇后,河南洛阳人。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古君王多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受很多清宫剧的影响,许多女生都想穿越到选秀时代的封建王朝,梦想成为后宫群芳的“领头雁”。只不过,古代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没有什么社会话语权,她们光鲜亮丽的背后,...

张齐贤:北宋时期名相,为北宋初期各方面都作出极大贡献

张齐贤:北宋时期名相,为北宋初期各方面都作出极大贡献

张齐贤(942年—1014年),字师亮。曹州冤句人,后徙居洛阳,北宋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张齐贤登进士第,先后担任通判、枢密副使、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司空等职,还曾率领边军与契丹作战,颇有战绩。为相前后二十一年,对北宋初期...

唐朝一共出现两次废王立武行动 最后为什么是李隆基失败了

唐朝一共出现两次废王立武行动 最后为什么是李隆基失败了

对时隔70年,大唐皇室的两次废王立武行动,为什么李隆基失败了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有位哲人说过,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永远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这话随着说得有点拗口和绝对,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成立的。历史总有有着惊人的相似,人们口口声声地说从历史中...

历史上刘陶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故事

历史上刘陶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故事

俗话说“苦口良药,利于病;逆耳忠言,利于行”。自古至今,劝谏纳谏之事,留下了许多君臣佳话。虽然部分臣子因为以国家利益为重,直谏行为会受到某些帝王的尊重,但是更多的臣子因为“批龙鳞”、“逆圣听”,会遭遇斥责、贬职、刑法乃至丧命的处罚。刘陶,一名伟,字子奇,颍川颍阴人,是济北贞王刘勃的后代。刘陶为人不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