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初四大名将之一英布:兵强马壮,为何造反后很快被消灭了?

中国历史9个月前 (01-23)620

汉初四大名将之一英布:兵强马壮,为何造反后很快被消灭了?

前言

豪杰英布,名将之路是否也要经历种种起起伏伏?英布这个名字,与项羽、韩信、彭越并称为汉初四大名将。他跟随项羽起兵,率先锋立下汗马功劳;他又在刘邦怀柔下,背叛项羽,成就汉王天下。他被封为王,却也在权力博弈中丧命。

英布的一生,历经秦末民变、楚汉相争、建立汉朝等波澜历史事件,是一段传奇式的抛物线。那么,这位汉初豪杰的传奇经历,又蕴藏着怎样的故事和悲喜?

一、追随项羽,反秦作战

英布,本名黥布,是皋陶的后人,生于六安,因犯罪受黥刑,所以有了这个外号。

他生于秦末民不聊生的年代,秦政苛刻,百姓倍受压迫。英布年少气盛,性格直爽,看不惯官府的腐败,一次打架斗殴事件中打伤了地方官吏,因此被发配到骊山,和其他罪犯一起修筑秦始皇的陵墓。

在骊山上,英布与天下英雄豪杰为伍,相互结下了深厚情谊。修筑陵墓的艰苦劳作也锻炼了他雄健的体魄与顽强的意志。这些都成为他后来成就一代名将的坚实基石。

正是在骊山这片被秦政迫害和盘剥的土地上,英布对权力的腐朽和残忍有了深刻认识。所以,当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之变,天下响应,英布也加入起义军行列。他选择追随当时实力强大的项梁军。

项梁是个好战之将,他任用英布为先锋。果然,英布屡建战功,是项梁麾下猛将。一次,项梁率军攻下一个重要城池,英布之一个杀入城中,亲手擒获敌军主帅。项梁亲自设宴犒劳,英布豪情万丈,兴致高昂,两人痛饮到天明,成为挚友。项梁故去后,英布继续追随其侄子项羽。他深知项羽继承了项梁的衣钵,必将成就一番大业。

公元前210年,项羽准备渡黄河救赵。他派英布率先锋渡河攻秦,占据有利地形。英布与秦军激战三日,秦军屡攻不下,损兵折将。项羽趁机后发制人,会合英布歼灭秦军主力。

章邯见大势已去,只能投降。项羽任用他为向导,西进关中。在函谷关这处险要要隘,守军十分坚强。英布建议项羽分兵为两路,自己带领五百死士,绕过小道袭击关口守军。

深夜时分,英布奋力攀登陡峭山壁,杀入关口,守军大乱。英布连斩数名将领,打开城门,项羽大军如入无人之境。此战英布立下汗马功劳,项羽更加倚重他。一路攻至咸阳。

在项羽麾下,英布与之并肩作战,立下汗马功劳。他勇猛倜傥,足智多谋,正是项羽喜欢的好将。两人也成了莫逆之交。

二、背弃项羽,归顺刘邦

秦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残酷争霸。两军在彭城交战时,刘邦初战不利,心有不甘。

他注意到英布在楚军中的重要地位,立即派人前去招抚:“大王实力强大,必将统一天下。投靠大王,必有封侯饱食终老之福。”

使者数次哀告英布,并诚恳许诺厚禄封赏。英布也动了心,当即答应在关键时刻倒戈相向。

来使正遇上项羽使者到访,两边鏖战辩论。刘使狠辣地杀了项使,迫使英布一来归顺刘邦。项羽使者被斩,英布已然和项羽结下仇怨,只得归顺刘邦。

其实,英布早对项羽的杀戮之举和暴虐性情有所不满。他性格直爽机敏,也看出刘邦收买人心的手段了。再加上刘使强势表态,英布也就归顺刘邦了。

项羽大怒,亲自带兵五万来攻英布,英布仓皇带数百骑逃走。一路奔波跋涉,到达刘邦军中。刘邦亲自出迎,热情接纳,宴请三日,给他分兵统领,英布又收回旧部,势力大振。

在垓下之战中,英布奉命率领两万英勇突击项羽大营。他与韩信左右合击,使项羽军大乱。此战功不可没,奠定了江山归刘的基础。

三、功高震主,被迫反叛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英布的功劳也得到了封赏,他被立为淮南王,统治着包括九江、庐江等广大地区,实为一方之主。

英布在自己的封国中推行仁政,百姓安居乐业。他建立文武学校,招揽人才;组建禁卫军,防备外患;用心经营,国力日益强盛。

英布最初并无谋反之心,只想在自己的范围内安享荣宠。可惜汉初君主嗜杀成性,刘邦先后无故杀害了功高震主的彭越和韩信,手段残忍,饮血为欢。

英布性格耿直,他已经见识过项羽的残暴,现在刘邦也重演独裁霸道。他不禁担心这虎狼之君也会加害于自己,更担心自己辛苦经营的江山落入他人之手。

于是他暗中集结部队以防不测,并四处联络人脉,寻找同盟。英布的举动已让刘邦皇帝心生猜忌,敕令监视淮南的一举一动。

就在双方针锋相对之时,偏偏有一位谄媚小人贲赫,恰好加速了英布的灭亡。贲赫本是汉廷御医,投靠英布希望出人头地。他私下送钱给英布的爱妾,妄图拉拢英布的心腹左右。谁知英布误会爱妾与贲赫通奸,大怒之下要杀贲赫泄愤。

贲赫面临死局,心生一计。他向汉廷告发英布谋反的“证据”。英布见大势已去,被迫带领禁卫军起兵造反。起初英布军势如破竹,刘邦令人大惊。然而英布重情义轻戒备,他的部下吴回利用这点,设下毒计,终致英布兵败被杀。刘邦将英布的尸体搅碎,以儆效尤。

结语

英布作为汉初名将,他的功劳无人能比,然而他死于非命,实在令人唏嘘。刘邦嗜杀成性,英布担忧自己的命运,这是情理之中。而一语成谤的贲赫,也加速了他的毁灭。

人生的成功,需要运气的成分。英布如果不被迫造反,或许可以像韩信、彭越那样享受荣华富贵,成为汉王朝忠心耿耿的一臣。他本可以在自己的封国中长治久安,百姓富足。

然而历史无情,英布最终也难逃被人献媚的宿命。在残酷的权谋争斗中丧命,成为汉初异姓诸侯的典型代表。英布那传奇的武将人生,最终也在血雨腥风中落幕。留给后人的,是对那个动荡年代的复杂情感。也让人不禁想问,这样的结局,难道就注定是英布的宿命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1/574705.html

“汉初四大名将之一英布:兵强马壮,为何造反后很快被消灭了?” 的相关文章

司马懿晚年为何讨厌妻子张春华 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

司马懿晚年为何讨厌妻子张春华 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

还不知道:司马懿晚年为何讨厌张春华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常言道,少来夫妻老来伴,夫妻双方到了老年之后,按理说应该更加相濡以沫,感情也更加醇厚,但对于司马懿来说,这句话并不适用,因为他晚年时十分讨厌发妻张春华。(司马懿)帝尝卧疾,后往省病。帝曰:“老物可憎,何烦出也...

朱祁镇复辟成功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了于谦,为何这样?

朱祁镇复辟成功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了于谦,为何这样?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年号正统、天顺。明宣宗长子。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英宗上台后,立刻就杀了于谦,这是一件让人非常不理解的事情。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明英宗不该杀于谦。明英宗在“土木堡事变”中被俘,接着瓦剌的统帅也先用明英宗要挟明朝。于谦在那时候坚决支持把朱祁钰扶起来当皇帝...

李璮是什么出身?他要反叛元朝的原因是什么?

李璮是什么出身?他要反叛元朝的原因是什么?

李璮,一个鲜为人知的叛将之王。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中统三年(1262年),元朝益都行省长官李璮起兵反元。李璮为元朝世侯,还与元朝皇族联姻,经营山东三十多年,为何突然要反叛元朝呢一,归附元朝李璮为金末红袄军首领李全之子,因此自幼见识到战乱的残酷与人心的变幻莫测,有了割据自立的野心。...

韩信临死前一句话让刘邦背后发凉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

韩信临死前一句话让刘邦背后发凉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

韩信惨遭吕后杀害,临死前说的狠话,为啥让刘邦后背发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朝是一个传奇的朝代,它孕育出了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等,无数传奇的人物。然而最初,秦朝也是一个庞然大物,它是秦人奋六世之余烈,才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而秦朝的倒塌,也就使...

滕胤: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滕胤: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滕胤(?-256年),字承嗣,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北海郡剧县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滕胤仪表堂堂,少时有节操,后娶公主为妻。孙权称王后,滕胤被封都亭侯。其后历任丹杨太守、吴郡太守、会稽太守。孙亮继位后,出任太常、卫将军。诸葛恪被杀后,群臣推举滕胤为司徒,但遭权臣...

对于康熙皇帝来说 康熙是想传位给老四雍正还是十四子胤禵

对于康熙皇帝来说 康熙是想传位给老四雍正还是十四子胤禵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究竟想传位给谁?是雍正,还是皇十四子胤禵?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1月13日(农历),清圣祖康熙皇帝在北京病逝,终年68岁。康熙去世后,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不过,关于雍正皇帝继位的问题,从雍正年间一直到现...

刘备和孙尚香如果生下儿子 最后会被立作太子吗

刘备和孙尚香如果生下儿子 最后会被立作太子吗

刘备如果与孙尚香生了儿子,会因为东吴的关系立为太子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备如果与孙尚香生了儿子,一定会被立为太子,原因可能与东吴有关,但却不仅仅因为是东吴。历史记,刘备称帝后,刘禅被立为太子。因为刘备有五个儿子。大儿子没有记载,估计早夭,二...

徐晃在曹魏是什么地位?襄樊之战他的表现怎么样?

徐晃在曹魏是什么地位?襄樊之战他的表现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徐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遗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集团与刘备集团爆发樊城之战。关羽水淹七军,俘获曹魏名将于禁,威震华夏。曹操于是派徐晃救援樊城,抵御关羽。最后徐晃长驱直入,击败关羽,使得曹操集团...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