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大家戴逸逝世,曾以“勤、苦、乐、迷”总结为学之道
清史大家戴逸逝世,曾以“勤、苦、乐、迷”总结为学之道
戴逸在书房
澎湃新闻记者1月24日上午从相关部门获悉,著名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月24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公开资料显示,戴逸出生于1926年,江苏常熟人,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中国史学会会长。
戴逸1944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铁路管理系,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1948年进入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学习,后留校任教。戴逸1972年随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小组拨归北京师范大学,1978年人大复校后受命组建清史研究所。他最初从事中国革命史、近代史研究,后转入清史研究,是清史学科开创者之一。
据央视网此前刊文介绍,1958年,当戴逸携《中国近代史稿》出现在这条嶙峋山路上时,年仅32岁,时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这本38万字的专著以观点鲜明、分析深入、态度严谨,得到史学前辈范文澜、翦伯赞、尚钺、吴晗、邓拓等人的好评与赏识,也一举奠定了他青年史学家的地位。同年他成为人大老校长吴玉章的学术秘书。
1959年,受吴晗先生之邀,戴逸出任《中国历史小丛书》编委,当时那是一套趣味与品位兼具的畅销读物。 1965年,经董必武副主席提议、周总理亲自商议安排,中央宣传部作出决定:成立清史编纂委员会,戴逸为七委员中最年轻者。
此后,戴逸受命组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领衔主编《简明清史》之一、二册,被称为国内之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 *** 战争以前清代历史的专著,国家教委指定其为大学文科教材,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获吴玉章奖。
戴逸还曾主编了获“中国图书奖”的22卷本《清通鑑》和《中国通史·彩图版》,主编了9卷本的《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承担了“六五”社科项目10卷本的《清代人物传稿》(下);出版了《乾隆及其时代》等历史专著和论文随笔选编《履霜集》、《繁露集》、《语冰集》……
1987年至1997年,戴逸担任两届中国史学会会长。他以等身著述和极高的学术威望,支撑起人们常常称誉他的8个中国汉字:清史大家,史学重镇。
2002年8月,戴逸受命担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2011年,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先后赴越南、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地讲学。
201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特别策划《先生》,播报《戴逸:半生心血,一部史书》。2018年,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栏目 *** 专题纪录片《半世清史——戴逸》。
据央视网此前报道,成为学界名人,被人最常问及的便是:“成功法则”,戴逸教授曾著文总结为“四字境界”:勤、苦、乐、迷。平日谈吐中,他又合并简化为两项:志趣和投入:“干自己喜欢的专业,有废寝忘食的投入,投入愈大获得的乐趣愈多,再激发起更大的投入,循环反复其乐无穷”,他的经验是,视专业如同恋情人,“全部思想感情专注在她身上,每时每刻都惦念她,一往情深如痴如呆,在其他问题上则心不在焉……”
正所谓“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探讨“戴逸先生的成功之道”,他的几位学生有不同角度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前任所长罗明教授认为:“戴老师的学术成就得益于两个字,一曰精一曰通,精是说他有非常结实的文史底子,阐发见识有厚度,青年时代就得到诸位史学前辈的赏识不是偶然的。通是说他学识广博,不狭窄,目前高校的学科教育就存在窄的问题。”
他的另一位学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前任总编辑王俊义认为:“戴老师的独特之处在于两个方面的贯通,一是纵向的前后通,按史学界通行的划分,清史以1840年为界划归两端,之前为古代史,之后为近代史,以往是两批人分头搞,戴老师则前后都搞。二是从横向左右通,他编撰《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把清史放到世界背景下思考、讨论,学术视野开阔。”
戴先生的博士黄爱平教授认为:“戴老师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学术大家,他的旧学功底深厚,但又和完全的旧学不一样,他接受、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理论 *** ,但又和我们这些在新中国长大的学者也不同,我们没有那种坚实的文史哲功底,这也是后来人无法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