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来到哈军工视察,在饭堂遇见熟悉的人,立刻停住脚步
1953年,彭德怀来到哈军工视察,当他发现一个熟悉的人坐在饭堂里,立刻停住了脚步,呼吸都变得不顺。
在1953年彭德怀带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踏入了哈尔滨的军事工程学院。彭德怀的到来,不仅是一次常规的视察,更是对这所年轻学院的鼓励和支持。
他首先听取了学院党委会的汇报,在会议室内,空气几乎凝固,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彭部长仔细询问了学院的教学计划、师资力量和学生情况,他的眼神里透露出对未来人才培养的深切期望。
随后,彭德怀转身走向教师办公室,亲切地看望了一些老教员和教授们。
在这些白发苍苍的学者面前,彭德怀表现出极大的尊重和敬意,他们谈论着学术,也谈及国家的未来。
紧接着,彭德怀巡视了刚刚建立的十个基础课教授会,这些教授们正致力于构建一套全新的教育体系,为的是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军事科技人才。
彭德怀在每个教授会前都驻足良久,仔细听取教授们的讲解和展示。
彭德怀又紧接着参观了学院的文庙图书馆,彭德怀在书架间漫步,轻轻抚摸着那些书脊,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仿佛看到了国家未来科技强国的希望在这里慢慢孕育。
当时钟缓缓走向中午时分,彭德怀将军步入了学校的饭堂。
这个饭堂,虽然装饰简单,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学生们围坐在一起,享用着简单而温暖的午餐,他们的谈笑声在空气中回荡,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彭德怀在拥挤的饭堂中缓缓行走,眼神在四处搜寻着一个空位,在这个朴素却充满活力的环境中,他的军装显得格外醒目。周围的学生们对这位威严的军官投以好奇而敬畏的目光,但彭德怀的注意力似乎完全集中在寻找座位上。
就在这时,的目光突然停留在饭堂角落的一张桌子旁。
在那里,彭德怀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一种复杂的情绪顿时涌上心头,那个身影原来是他的侄子,彭启超。彭将军的脚步慢了下来,他的眼神中既有惊讶,也有深深的亲情。
一天傍晚,彭德怀结束了一天的繁忙工作,回到了自己家中。
刚进门,他便看到了在哈尔滨军工学院读书的侄子彭启超,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眉头紧锁。平时彭启超总是带着一丝书生的恬静,但今天,他的表情中却透露着明显的不满和怒气。
彭德怀感到诧异,便问道:“启超,这不是放假的日子,你怎么回来了?”
彭启超气愤地站了起来,直视着伯伯:“伯伯,我对你有意见!”这样直接的 *** 让彭德怀一怔,但他平静地回应:“有什么意见就说出来。”
彭启超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愤怒:“我们学院最近评定军衔,我被压低了一级。我知道这是因为伯伯你的决定。作为国防部长,你为什么不遵循正常的政策办事?”
彭德怀微微一笑,示意侄子坐下:“别那么气愤,坐下来慢慢说,先让我理解一下你所说的‘政策’是什么。”
彭启超坐下后,情绪稍微平静了一些,但语气仍然坚定:“伯伯,我15岁那年就在延安参加了抗日战争,是老抗日干部。在解放战争中,我立过功,也受过伤。在来学院之前,我已经是副连长了。根据文件规定,我完全有资格被评为上尉。但是,学院只给我评了中尉。而我的一些战友,在其他单位都评上了上尉。将来我和他们并肩站立,岂不是显得我低人一等?”
彭德怀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沉重:“启超,你的分析没有错。实际上,陈赓院长在向我报告哈军工的军衔评定情况时,的确提到了你的名字。他说,按照你的实际情况,如果只授予中尉军衔,似乎有些不公。当他问我该如何处理时,是我提出要降低你的军衔的。”
听到这里,彭启超愤怒地站起来,不解地质问:“伯伯,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毕竟我也是你的亲侄子!”
彭德怀的脸上逐渐浮现出一种严肃而坚定的神情,他缓缓地说:“正是因为你是我的亲侄子,我才必须这么做。那些不了解你的人呢?他们一定会认为,你是依靠我的关系,才戴上了这个肩章。”
彭德怀的声音柔和而坚定:“启超,想想你的父亲吧。他在战场上英勇奋战,却未能等到最终的胜利就英勇献身了。我们这些幸存下来的人,有什么理由为了那些微不足道的个人利益去耿耿于怀呢?”
在次日清晨,随着天空逐渐亮起,彭启超匆匆整理好行装,准备返回哈尔滨。
他的心中充满了昨晚与伯伯彭德怀的对话回响,那些话语像晨风一样在他心中回荡,在这种沉重的情绪下,他选择了默默地出门,没有去和伯伯告别。
火车站人头攒动,彭启超在人群中安静地等待着火车的启动。
就在火车即将发动的那一刻,他突然听到有人在喊他的名字,他环顾四周,透过密集的人群,看到了他的妹妹彭钢。
彭钢气喘吁吁地从人群中挤过来,手里紧紧握着一条围巾和一封信。
“这是伯伯让我给你的。”彭钢边喘息边说,“他说哈尔滨的冬天很冷,特别让我送这条围巾给你。还有,这是他亲手写给你的信。”
火车开始缓缓启动,彭启超拿着围巾和信,走回自己的座位。
列车渐渐离开了车站,彭启超慢慢地展开那封信,开始阅读,随着字里行间的情感逐渐涌现,彭启超的眼眶开始模糊,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