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人儿子来投靠,杜月笙妻子故意扔钱试探:如果捡了,就打发他走
1937年,上海杜公馆门口来了两个人,一个年轻男子搀扶着一位老太太,老太太两鬓斑白,步履蹒跚。
门卫见两人衣衫褴褛,误认为是两个乞丐,正准备驱逐之时,老太太急忙开口说道:
“麻烦您通报一声,就跟这屋子的主人说,门外有一个老太太,万家的,请他出来见一面。”
“老太太,您可知道这里面住的是谁吗?”
“我知道,劳烦您通报一声吧!”
“等着吧”
门卫见老人坚持要见,于是便留下一句话,转身向屋内走去。
他原本以为就是一个穷老太太来要饭的,没想到刚通报后,杜月笙立即放下手里的东西,急忙起身出去迎接。
他这一举动不仅让来通报的下人大吃一惊,就连他的夫人也满脸疑问,到底是什么人能让他立马起身跑出去迎接呢?
年少时的恩人
跑出门迎接的杜月笙还亲自扶着老太太走进家门,妻子看着这一幕,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眼前的老太太衣衫褴褛,不像是大富大贵之人,杜月笙也少有这种年岁的亲戚,即便是有,也不会如此尊敬。
即使心中带着疑问,沈月英出于对丈夫的尊重,依旧让人先为两位贵宾看茶。
她听着丈夫喊眼前的老太太为“姑妈”,她也就跟着喊了声姑妈。
看眼前两人似乎还要聊些家常,沈月英亲自准备了些点心端了上来,没想到她再出来之时,丈夫亲自起身送走老人,之后便眉头紧皱,坐在桌前。
送走老人后,少年人留了下来,管家好奇的问:
“老爷,这怎么安排?”
杜月笙没说什么,使了个眼色,让管家先给他找了一个住的地方。
之后偌大的客厅里只剩下他们夫妻二人,杜月笙主动开口介绍了这位老妇人。
“她是我姑妈,一个远房的姑妈。”
沈月英给丈夫倒了一杯茶,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小时候,我家里没几个人待见我,亲戚朋友们也都觉得我是个累赘,只有这个姑妈不嫌弃,她经常接济我,小时候吃的那点儿好东西,几乎都是姑妈给我的。”
沈月英一瞬间就明白了丈夫为何对那个老妇人如此尊敬,杜月笙一向是一个有恩必报之人,碰到自己的恩人,他自然是毕恭毕敬。
“小时候,我体弱,经常生病,好几次,差点儿病死在床上,是她带我去看病,还偷偷给我买了药,当时的药多紧俏啊,价格也贵,为了这事,她跟我姑父经常吵架。”
“那场差点带走你命的病就是她帮你治好的?”
沈月英对丈夫的儿时并不是一无所知,她曾听丈夫说起过,小时候生一场很重的病,医生都束手无策,是家里一个亲戚背着他四处找医生,花高价请了名医看病,这才捡回一条命,没想到今天那位衣衫褴褛的老太太就是那个救他命的亲戚。
“如果不是我姑妈,我没命活到今天,更不可能有现在这一切。”
杜月笙说着,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我也不是忘恩负义之人,之前,我一直想将姑妈接过来,可人海茫茫,姑妈搬了新家,我实在找不到人。”
“如今人家自己找过来了,那多好啊”
沈月英又给丈夫斟了一杯茶随后说道:
“老人家既然自己找上来了,您想报恩,那就报呗!”
“愁也就愁在这里!”
杜月笙一句话,沈月英瞬间明白了为何他满面愁容,联想到之前留下来的少年和管家的询问,她开口问道:
“老太太让您帮帮她儿子?”
“对,刚才那个年轻人,他叫万墨林,按辈分来说,是我表弟,老太太不远万里过来就是想让我帮他谋个差事,更好是在我身边呆着,他没读过书,在家里做铜匠的,我一时不知道该给他安排个什么位置。而且,亲戚这么多年没走动,外面的世道,乱的嘞。”
沈月英明白了丈夫内心的想法,万老太太对他有恩,所以没理由不收留这个孩子,但也正是这份恩情让杜月笙为难。
倘若安排一个普通的职位,显得他凉薄;倘若安排高位,一来,这个表弟没什么文化,对他来说没什么大的用处,二来,杜月笙这些年来在外树敌众多,这个表弟看起来亲近,实际上两人并不熟悉,万一是受人指使,利用他母亲对杜月笙的这份恩情,潜伏在杜月笙身边呢?
想到这里,沈月英当即开口说道:
“交给我吧,让他跟着我,在我身边工作,一来也不算怠慢,二来呢,我也方便查看他的底细。”
沈月英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她可不是杜月笙养在家里的金丝雀,相较于其他大佬们养在家中牡丹花似的夫人,沈月英是一枝带着刺的红玫瑰。
她不仅在帮派中地位极高,更是杜月笙与黄金荣的重要联系之一。
帮派大嫂——沈月英
沈月英的母亲是黄金荣夫人的姨娘,她与杜月笙的这门亲事也是黄金荣一手撮合,有了这样一层不远不近的关系,黄金荣也能放心提拔杜月笙。
沈月英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在帮派地位极高,杜月笙手底下的小弟也十分尊敬这位大嫂,甚至有不少人在二人分家之时选择追随大嫂,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杜月笙将人交给沈月英自然是万分放心的,毕竟妻子的能力,杜月笙还是十分了解的,他相信妻子能处理好一切。
沈月英对于这件事也不敢怠慢,除了查清人底细之外,沈月英还有一个想法,如果此人真的身家清白,来此只是投靠的,那丈夫对他算是有知遇之恩。
亲戚关系再加上这层知遇之恩,将他放到丈夫身边,说不定还会成为“一层安全保障”。
毕竟,雇来的保镖,随时有可能弃主人而去,但这种抱有感恩之心的亲戚不一样,说不定在关键时刻,他还能主动帮丈夫挡枪。
当然,这些话沈月英并没有对丈夫说。
她将万墨林调到自己身边后,先是给他安排了一些力气活,后来又给他安排了一些考验耐心的小细活。
几番试验下来,沈月英认为,此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一个能做事且重细节的人,而且他有耐心,做事也不容易放弃,性格方面是好的。
考验完性格,接下来就要考验人品了,她将一张面额不大不小的钞票放到楼梯拐角处,万墨林一定会经过的地方。
面额不大是防止万墨林起疑心,面额不小是想激起万墨林心中的贪念。
倘若他拿起那张钞票,偷偷私藏了,那自己明天就会给他一笔钱,一笔确保他们母子俩能安稳度过后半生的钱,然后请他离开。
倘若他将这张钞票还给自己,那自己另有安排。
她其实并不认为万墨林会将钱还给自己,毕竟穷了小半辈子的人,很容易锱铢必较。
令她没想到的是,万墨林刚捡到钱就立即拿到自己身前,双手奉还。
沈月英做戏做到底,她笑着接过钱说道:是我疏忽了,前些日子也掉钱来着,掉了也就掉了,多亏这次你捡到了,不然啊,肯定回不来了。
这次的考验结果让她十分满意,不久后,她派去打听万墨林情况的人也回来了。
万墨林的确如万老太太说的那样,成年后学了门铜匠的手艺,之后就一直在村子里做工,没离开过。
家世清白,人品也没问题,沈月英将这一切告知杜月笙后,杜月笙决定重新为他安排工作。
忠心无二
之后杜月笙将他安排在自己身边,处理自己的日常事务。
万墨林凭借自己的优秀表现,令所有人对他刮目相看,他虽然没什么文化,但胜在记忆力好,对于杜月笙的日常事务,他总能安排的井井有条。
跟在杜月笙身边时,不少人想贿赂他,让他帮忙在杜月笙那里多说说好话,但都被他一一拒绝,不论财物数额多么巨大,他都不曾心动。
杜月笙得知后,万分欣慰,于是他开始让万墨林跟随账房师傅学习管账,万墨林学成后,杜月笙并没有让他继续管理明面上的账本,而是将“暗账”交给了他。
众所周知,杜月笙发家靠的是走私和 *** ,这些生意不仅上不了台面,还是当时 *** 明令禁止的,所以这类生意的相关账目一般都是与主账本分开来算。
杜月笙将这两种生意的账本交给万墨林,不难看出他对万墨林的信任,万墨林也没有辜负他的信任,他管理账房期间,账房从未出现任何问题。
几年后,万墨林也由之前的小跟班变成了杜月笙的心腹。
当时整个上海滩都知道,杜月笙油盐不进,他的心腹随了他,是钢筋铁骨。
日本占领上海后,日军一直不满杜月笙的作为,想尽办法想要处置他,可杜月笙做事从不留话柄,眼看没有处置他的条件,日军就开始了自己最擅长的“创造条件”。
他们将上海伪 *** 市长的傅筱庵的死与杜月笙联系起来,一番所谓的证据调查后,日军逮捕了万墨林,美名其曰“配合调查”。
万墨林进了监狱后,所有人都替他捏了把汗,毕竟日本人心狠手辣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将万墨林带进监狱后,日本人打算来个屈打成招。
毕竟在外界看来,万墨林和杜月笙一体同心,万墨林说了什么,那杜月笙一般就做了什么,只要万墨林承认,哪怕没有证据,他们也有理由直接逮捕杜月笙。
可令日本人没想到的是,即使在他身上用尽了刑罚,万墨林依旧不松口,他坚称杜月笙没有做任何违法犯罪的事情。
眼看硬的不行,日本人打算来软的,他们将成箱的金银珠宝送到万墨林面前,只要万墨林承认杜月笙做过违法之事,那这些珠宝都将是他的。
可即便如此,万墨林也不曾心动。
日本人对他没了耐心,开始用各种残酷的刑罚进行逼问,先是辣椒水,然后是老虎凳,后来日本人直接用滚烫的烙铁烫他的伤口,一根一根的拔下他的指甲。
在行刑期间,万墨林多次因疼痛昏迷不醒,后来又多次在另一种新的疼痛的 *** 下被迫醒来。
一连几天的刑罚让他丢了大半条命,可即便是如此,他也未曾说过杜月笙半句坏话。
日本人彻底对他失去了耐心,准备直接了结他之时,杜月笙带人赶到。
当初杜月笙得知万墨林被抓之时,心急如焚,可再着急也没用,打通人脉需要时间。
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他想过无数种结果,毕竟日本人的卑劣手段大家都见识过,倘若在日本人的胁迫下,万墨林背叛了自己,自己也不会怪他。
令他没想到的是,万墨林受尽折磨,丢了半条命,也没说自己任何坏话。
出狱后,万墨林地位更上一层,他成为了帮派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也成了杜月笙打从心底里承认的兄弟。
杜月笙让自己的所有孩子喊万墨林“叔父”,从那时起,万墨林所说之话,所做之事,杜月笙从不过问,一律认同。
万墨林也从没让杜月笙失望过,跟随杜月笙多年,他从来没做过任何损害杜月笙利益的事,甚至杜月笙因 *** 败退,搬到香港之时,万墨林也毫不犹豫的随他而去。
杜月笙生命的最后时光也是在万墨林的陪伴中度过,他死后的相关事宜也是由万墨林亲自处理,杜月笙的孩子也如父亲一样信任这位叔父,全部听他安排,不曾过问。
杜月笙死后,万墨林将所有财产按杜月笙生前交代分给他的子女,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万墨林也没有留下,他平等的分给了自己外甥们,孑然一身,离开了香港。
用万墨林的话来说:
他这一生,原本可以碌碌无为,是杜月笙信任他,提拔他,他才有了今天,这辈子他已经满足了。
总结
乱世之中,万墨林的这份忠心,难能可贵,他一生都不曾背叛杜月笙,只求一个问心无愧。
而杜月笙恐怕在当初收留万墨林之时也不曾想到,这人会伴自己直到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