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向晖被毛主席批评:没有我,中国人民就不能取得成就?
1960年5月,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700多名外宾朋友,齐聚北京参加劳动节盛典。
毛主席在会见完来自非洲的友人后,特地喊来外交部负责人熊向晖,叮嘱他把自己与外宾的谈话内容总结概括,准备发表出去。
向来向来稳重、深受毛主席信任的熊向晖,迅速将稿件起草完毕,交予毛主席阅览。
谁知,毛主席看后一脸严肃的批评道:“没有我,中国人民难道就没办法取得成就吗?”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从“党国栋梁”到地下党员
熊向晖,中国 *** 隐蔽战线领导人之一。
1936年才投身革命的他,同年12月便开始接受 *** 的领导,成为一名光荣的无产阶级战士。
这是因为早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熊向晖就接触到了进步思想,成为学生抗日团体的骨干。
在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熏陶的过程中,熊向晖从一名富家子弟蜕变成为进步青年。
入党的第二年,熊向晖根据周总理指示,悄悄打入 *** 胡宗南部,主要任务是为 *** 提供情报工作。
彼时的熊向晖,不过是胡宗南麾下一个普通情报人员。
但因优异的工作表现,熊向晖很快被送至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接受军事教育。
1939年毕业后,熊向晖被安排至胡宗南身边工作。
从处理日常事务的副官,到处理机密文电的秘书,熊向晖一点一点取得了胡宗南的信任。
蒋介石发给胡宗南的电令,全都由熊向晖代为签收;胡宗南给南京的回电,也都是熊向晖代笔起草。
深谙军事指挥与政治智慧的熊向晖,很了解胡宗南的脾气,写出的稿子完全符合胡的口味,这让他收获了胡宗南的完全信任。
与此同时,熊向晖也在认真履行着自己的任务——悄悄观察 *** 高层的动态。
时间来到1943年,国内抗日大局已定,野心勃勃的蒋介石开始筹谋内战事宜。
这年6月1日,老蒋在官邸召开高层会议,决定取消 *** 武装和根据地政权。
他密电胡宗南,命对方趁 *** 不备,发起对延安的闪电战,一举拿下陕甘宁边区。
接到密令后,胡宗南部闻风而动,将对陕甘宁的进攻时间定在了7月9日。
然而就在袭击打响的5天前,胡宗南突然接到朱德总司令的电报。
电报中,朱老总直接点破了老蒋趁机剿共的计划,并呼吁其暂时搁置两党矛盾,共谋团结抗日大计。
眼看计划败露,进攻延安计划只能宣告破产。
而 *** 之所以能提前察觉老蒋的阴谋,避免陷入国军的闪电绞杀,就得益于熊向晖的提前通风报信。
经此一事,熊向晖收获了“一人顶几个师”、“情报后三杰”等荣誉称号。
1949年初冬,在 *** 隐蔽长达13年之久的熊向晖,总算得以光明正大回归 *** 中央。
建国后,熊向晖走上新中国外交岗位,成为我国早期外交事业的核心骨干之一,颇受毛主席、周总理的重用。
帮毛主席起草文件
1960年5月, *** 中央在北京召开了隆重的国际劳动节庆祝典礼。
700多位来自60多个国家的外宾,受邀出席典礼,并前往全国各地参观新中国的新气象。
毛主席与京津当地民众、外宾们欢度庆典后,乘坐专列前往南方视察工作。
预定途径郑州时,主席会见在那里参观的外宾。
为此,由中华总工会主席刘宁一临时组成的工作组,提前来到郑州进行准备工作。
彼时的熊向晖,就是工作组的一员。
5月7日下午,毛主席在会见了来自12个国家的54位友人后,与大家进行了合影留念。
傍晚时分,待毛主席将宾客送走后,熊向晖也跟随众人一起去食堂吃饭。
谁知这时刘宁一突然急匆匆找来,告诉他说:“毛主席有指示,今天和非洲友人会见的谈话,要发表出去,主席正等你过去写。”
熊向晖马上跟着刘宁一走进主席办公室。
此时,忙碌一整天的毛主席正靠在大躺椅上抽着烟休憩。
熊向晖向主席问好,主席微笑着招呼他:“今天就别握手了,都坐吧。桌子上有烟,自己抽,增加点你的灵感。”
熊向晖坐到办公桌后方的木椅上,刘宁一坐在旁边的沙发上,毛主席开始给大家讲这篇稿子该怎么写。
“写上非洲朋友讲话的要点,写上我讲话的要点,表明我们的反帝立场。不需要太长,半个钟头够吗?”
熊向晖点点头:“我试试。”
他略微沉吟一下,开始用圆珠笔白纸簿上写起来。
写完后,熊向晖前后仔细看了一遍,又做了几点删减。
“ *** 主席今天下午在这里接见了来华参观的各界人士,他们是...过程中,各代表团介绍了各自反帝国主义情况,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伟大领袖 *** 主席的敬爱... *** 主席代表中国6.5亿人民,对非洲人民反殖民主义、反帝国主义的应用斗争表示支持。毛主席感谢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情,祝贺非洲人民在反帝、反殖民的斗争中取得彻底胜利...”
在稿件的末尾,熊向晖写上了今天陪同参观的中央书记杨尚昆、工会主席刘宁一的名字。
熊向晖先把稿件交给刘宁一和杨尚昆,两人传看后改了几个字,再交予毛主席过目。
卫士打开躺椅后面的立灯,毛主席一面抽着烟一面看稿件。
坐在一旁的熊向晖原以为任务已经完成,殊不知因为这篇稿件,他竟会受到毛主席的当面批评。
跟毛主席学改稿
审阅中,毛主席一面看稿一面问熊向晖:“外宾代表团名单增补了没有呀?”
熊向晖答:“已经搞出来了。”
主席要熊向晖递给他,他看后问:“名单为什么这样排?”
熊向晖说明了理由,主席点点头:“排名单要能讲出道理,要不然人家会有意见。这样排可以,我赞成。”
随后主席夸赞道:“对非洲外宾的讲话,概括的不错,但我的发言有一句要不得。”
卫士递给主席一支圆珠笔,只见主席在原稿上划去几个字,又添了几个字。
之后稿件被传回熊向晖手中,主席让他通读一遍。
熊向晖发现,杨尚昆、刘宁一把原稿第三段末尾的“祝贺”给成了“并且确信”,“彻底”改为了“最后”。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变动。
主席的修改主要有两处,一是在“取得最后的胜利”前面加上“一定会”,二是划去了熊向晖对毛主席的修饰语“伟大人民领袖”。
熊向晖刚读完稿件,主席的声音传来:“没有我,难道中国人民就不可能取得成就了吗?”
主席的声音略显严肃,有了一些批评的味道。
熊向晖体会过来,这是责怪他太过强调毛主席个人。
毛主席语重心长的告诫熊向晖:“我们国家成立11年时间,有一定的成就不假,但还谈不上伟大。就算把成就拿来说,为什么一定是在我的领导下呢?这不是唯物历史观。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才是成就的取得者。”
随后毛主席又缓和口吻道:“我们现在的成绩,不仅包括我,也有你、有广大群众的付出,我们只是亿万人民的一份子。总之要突出全体人民,而不是我个人。”
熊向晖深有所悟,点了点头。
离开毛主席的办公室后,熊向晖马上找到新华社河南分社长,告诉他发文事宜。
社长本想将稿子拿回去誊发,可熊向晖表示:“原稿上有主席的批示,有对我的批评和指导,能不能请您另抄一份?这份我想留作纪念。”
还没等社长同意,刘宁一却赶了过来把稿子拿走,说:“主席还要看看,想再添一段话。”
一同回到办公室的熊向晖,看到主席仍靠在躺椅上,一面抽烟一面思考稿子的内容。
不一会儿,主席提笔在原稿第二段后面又添了一段话,并交给熊向晖朗读。
念完后,毛主席微笑着对众人说:“我们几个臭皮匠,凑出来一篇稿子了,你们看看还有没有意见?”
杨尚昆笑着回答说:“很好了,没有想法了。”
旁边两人也摇了摇头。
就这样,毛主席和外宾的谈话稿总算敲定。
而这张被主席三番两次修改的原稿件,也成了熊向晖珍藏一生的纪念品。
结语
据熊向晖的子嗣回忆,毛主席此次改稿对熊向晖触动很大。
毛主席对文字极为严谨的要求、十分恰当的把握,以及他那虚怀若谷的胸怀,都给熊向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受益良多。
此后毛主席两次会见外宾的新闻稿,熊向晖都参与了起草。
到最后一次写稿时,主席已经挑不出任何毛病,仅仅改动了一两个字。
后来,熊向晖多次对身边的亲友和子嗣提及此事,甚至专门就这次经历写过一篇文章,以示对毛主席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