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本能活83岁,为何只活53年?因做错了这3件事被折阳寿30年
前言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四句豪情万丈的《蜀相》描绘了诸葛亮那一生波澜壮阔的经历,然而,在辉煌之后,也有着一系列让人唏嘘的遗憾。在三国历史的舞台上,诸葛孔明如同流星划过,留下短暂而灿烂的光芒。
建安十二年,这位千古传世的军事谋士,以其无与伦比的智谋和政治眼光,应刘备之邀辅佐于荆州,帮助刘备确立了自己的根基。然而,命运的捉弄使得这位卓越的谋略家并未能亲眼见证刘备一统三国的壮丽时刻。
蜀国风云突变,当时才五十三岁的诸葛亮,于五丈原遗憾离世,一生豪情壮志未尽。有人认为,他曾经犯下了三大错误,致使自己阳寿不长。
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呢?诸葛亮究竟做错了哪三件事?
火烧藤甲军,智谋初露锋芒
早在刘备入川之日,诸葛亮便已显露其过人之处。然而真正让天下瞠目结舌的时刻,还是在刘备平定蜀地之后。当时以南蛮为首的孟获势力庞大,屡次骚扰边境,令蜀汉多次出兵均无功而还。诸葛亮遂奉命设谋图之。此时年仅三十有余的他,却已精通兵法,环环紧扣,以巧胜劣。
孟获势盛时,向乌戈国求援得藤甲兵三万人助阵。藤甲军以藤制甲胄,轻便坚固,刀枪难以穿透。诸葛亮观察其铠甲极易被火燎烧后,遂命魏延多次引诱深入,再从两侧点燃油车,藤甲军顿时陷入火海。惨叫声四起,烈火中焚尽三万藤甲兵。
蜀汉大军欢呼雀跃,率先奏捷。此战彻底打击了南方势力的气焰,为日后平定南方打下坚实基础。然而烧毁藤甲兵的黑色污浊之烟,也深深影响着这位年轻的军师。入夜,营帐中传来他难以自已的叹息与 *** 。
那一日,在盘蛇谷中烧死的,本是与自己素无怨愤的三万藤甲兵。他们的惨死,全因诸葛亮的一计出手。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胜利吗?为罪行祸国的孟获,夺去无辜者的性命,难道不失过当吗?年轻的相国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阴云密布的天空,没有半点点点星光。
赤壁之战,动心相印之后遗症
长久以来,刘备在下辈子的原乡荆州征战多时,多数精锐部队都在此编组。然而曹操以中原之众,势如破竹一举占领荆州。面临这等不利局面,刘备则依赖孙权的力量,在赤壁王命诸葛亮设计水火之计,重创曹操水军。
这一仗,奠定了三国格局的基础,也是诸葛亮政治生涯的转折点。他与曹操等人的比肩而立,已成定局。然而胜利的背后,却是无数生命的践踏。曹操征调的水军,为保证运转及补给还带了许多船工渔民,他们都被困在火海中难以脱身。诸葛亮在惊涛骇浪中呆立,黑烟包裹下的江面遍布惨烈场景,他泪流满面。
那一日,在赤壁江上幽魂一般飘荡的,也正是数以万计的非战斗人员。他们无辜流离,赴此生最后之途。诸葛亮清晰记得在烈火烧云起处,一个十来岁的船童双手交握,泣不成声叫喊着“娘,我死得其所,你一定要活下去啊”这一幕。
也许,这一刻便有什么东西永远改变。为建立一个太平盛世,我又在无形中使多少百姓丧命?由衷的痛彻心扉之余,这位军师的心中,或许已然悄然萌生退意了。
火烧新野,万人困火之祸
赶走曹操军的荆州刘备方军,刚刚解围襄阳回到新野时,便遭遇新一轮曹操大举进攻的压力。虽然身经百战,刘备内心深知若被围困在此风餐露宿,势必是走投无路。
此前在刘备身边许久的诸葛亮,早已心中有数。新野一帮百姓老小尚且温饱无忧,更不容易对这样的境遇镇定自若。想起赤壁之战中惨烈的教训,他犹豫再三还是决定采取极端手段。两个夜晚的时间,魏延和赵云分头在附近山谷两侧搭建起数道防火墙,并在背面燃起熊熊烈焰。
次日拂晓,十万曹军果然中计深入至此,后继无援。无奈之下,刘邦军队在谷口放火,熊熊烈焰顷刻间吞没整个谷地。曹军军心涣散,即便夏侯惇奋力砍杀,仍旧难以阻止溃退。最终仅余下曹军五千多人侥幸突围成功,新野之围也因此解除了。
望着火光冲天的深谷,耳边回荡着惨烈的哀鸣,诸葛亮的内心波涛汹涌。此战之胜宛若于无形中拯救了新野百姓,而稍有不利,刘备等人亦会身陷绝境,强弩之末难以自保。然而背后所造成的生命践踏,却将成为他此生永远的痛。
军中欢庆之声、蜀汉百姓赞誉之情,他已经听不清也觉察不到了。诸葛亮仓皇离开,在夜色笼罩之下茫然独行。天地之大,横亘其间的山川田野,平等接纳生与死。那一天夜里,这位天才相国在漫漫长夜里,彻底迷失了自我。
三重灾厄,深重颓废之凄凉
赤壁、藤甲、新野,三场中举足轻重的决策,都以悲惨的代价收场。经年累月的劳顿与思虑,让他本就秀气的身躯愈加疲惫不堪。再加上久居深宫恩威并存的氛围,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这位心性孤高的相国之心。
他的一生,莫不皆为那么一句誓言,辅佐汉室中兴。如今天下霸业虽已初具雏形,他却已无力为继。只因生命,绵密细长如丝。
几经生死风雨,早已历尽沧桑。如今心中所想,不过一处幽居清静之地,读书抚琴遣将度日而已。再无斗转星移,再无成败荣辱。化为尘埃,随风而逝。
为何英才如此,遭逢如斯羞辱?正是因为,他是见过了太多生离死别的惨状的缘故。战胜敌人,却战胜不了自己。此身为国效命,此心为民奔波。独独那万千条性命,将成为他永世的枷锁。
天妒英才,抑或英才自招凄凉?历史的答案恐永远也不得而知了。我们能做的,只有铭记和缅怀这位心怀天下的大智囊,以及他无法挽回的无数生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