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英国飞翼机尝试,HP.75概念机,略显保守的设计
二战前夕,英国展开了飞翼布局的技术尝试,那时候世界几个强国都或多或少的接触了这一领域,而且基本都处在探索阶段,毕竟飞翼布局和常规布局有着很大的不同,为此英国设计建造了Handley Page HP.75 Manx概念机。
HP.75概念机并非一款纯粹的飞翼布局飞机,它的身上残留着很多常规飞机设计,因此它既有飞翼布局的气动特性,又具备一定常规飞机的气动特性,这种设计虽然保守了一点,不过在技术上更容易实现。
飞机仍然有一个纺锤形的主机体,而不是现在飞翼机那种翼身融合的结构,前部驾驶室可以容纳2名飞行员,他们有封闭的玻璃座舱,主机体尾部还安装有一扇小小的垂尾。
机体两侧是一段平直翼,这段机翼还融合了发动机舱,左右各安装一台140马力的直列风冷四缸de Havilland发动机,各驱动一副双叶螺旋桨,螺旋桨向后安装,采用向前推的方式运行。
在机体两侧的平直翼外侧则是一段带后掠角的机翼,这才给人有点飞翼布局的感觉,而设计师又在机翼的末端又安装上了另外两副垂尾和控制舵面。
飞机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主起落架位于平直机翼段下方,可以向上收起,而前起落架位于机鼻下,为固定不可收放式。
样机在二战爆发的1939年建造完成,虽然前期经过了大量的测试,样机仍然出现很严重的问题,机体太重、机翼前缘结构不合理等,随后重新设计后在1940年中期准备完毕。然而当时正值二战焦灼时期,英国的主要精力投入到战争中,HP.75的相关试验工作实在没法安心的继续下去。
正式的试飞工作在1943年6月展开,飞行期间还曾出现座舱盖脱落这样的事故,所幸直到1946年4月结束飞行时没有出现十分严重的事故,期间总共飞行了约30次,总的飞行时间约17个小时。相信英国在该机的基础上获得了很多关于飞翼布局方面的技术,二战后英国长时间钟情于飞翼结构设计(例如火神轰炸机)就能说明问题。
HP.75只生产了一架样机,它在停飞后继续保留了一段时间,在1952年才被彻底放弃拆除。
HP.75飞翼实验机空重1361千克,总重1814千克,机长5.59米,翼展12.19米,飞机巡航速度192千米每小时,更大飞行速度236千米每小时,更大飞行高度约4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