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统计一下全国耕地数量,为何差点让国家崩溃?扒一扒刘秀度田事件

中国历史8个月前 (02-24)830

统计一下全国耕地数量,为何差点让国家崩溃?扒一扒刘秀度田事件

公元39年,已经彻底平定天下的刘秀,忽然下了一道命令。他要求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土地和人口普查。

按照刘秀的要求,这次统计的数据主要有三个。一是全国范围内,到底有多少已经开垦的耕地。二是当时全国范围内,到底有多少家庭,每个家庭具体有多少人。三是每个家庭的人,具体都是多少岁。

对于这件事,正史上记载的也非常有限。在《后汉书》当中,只记载了一句‘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仅仅只是一句话代过。

而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似乎也不是啥大事。作为一个皇帝,下令数一下全国有多少人,有多少耕地,这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吗?这要是放到今天的话,估计直接去国家统计局查一下就行了!还用得着在史书上专门提这么一句吗?

还真用!

实际上,刘秀下令统计耕地和人口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其实还真是一个大事!在后来的历史上,这件事叫做‘刘秀度田事件’。而这个事的影响,其实也远超我们的想象!在刘秀下令统计之后,当时好不容易统一的中原,差点就直接崩了!

最后,还是刘秀主动让步,只是统计清楚一个大致的情况之后,就不再继续深究,这才算了事。而这个结果,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也直接导致了此后近千年里,一大堆世家大族的屹立不倒。后世所谓‘六朝何事,只为门户私记’,严格来说的话,其实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度田事件,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刘秀只是下令统计一个人口数据,就会导致国家差点崩溃了呢?

这事,我们其实可以从之前刘秀刚刚统一天下的时候说起。

公元36年,随着四川的公孙述政权战败,东汉政权彻底统一了天下。从这一年开始,东汉就彻底从战时状态,转变为和平状态了。

而进入和平状态之后,国家最重要的任务,其实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生产!只要大家都去努力种地,努力生产,种出足够多的粮食,老百姓才有饭吃。老百姓有饭吃,他们才不会造反,国家才不会乱!

这样一来,对于 *** 来说,查清楚全国有多少耕地,有多少种地的人,这就很重要了。因为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数学问题。只要查出有多少耕地,然后乘上平均亩产量,再减去每年受灾减产的粮食总量,就能算是每年全国大致的粮食产量。

然后,再统计一个全国总人数。用总产量除以总人数,就能得到一个平均每人占有的粮食数量。只要这个数字,大幅高于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那么百姓整体上就能吃饱饭,国家整体上就不会乱。

所以,很多人说古代官员不懂数学,这其实就是更大的误解。其实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我们古代的统治阶层,就已经开始用数学工具,来治理国家了。到了西汉时期,类似的统计和计算工作,更是已经成了流程。

但问题是,当刘秀开始统计各地的耕地数量,以及人口数量的时候,他很快发现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各地的豪强家族,往往都会存在瞒报漏报的情况。而且,这个瞒报漏报的数字,往往可能会很大。

比如说,一个家族有一百亩地,二十个人。那么在上报的时候,他们可能就只报家里有五十亩地,十个人,直接打个对折,甚至有可能会更少。

对于这种情况,从小就出身于南阳豪强家族,而且早年还上过太学的刘秀,自然知道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其实就是为了少交税!

在古代的时候,国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基本上就是收税。而在一个农业文明的管理体系当中,税收最主要的大项,其实就只有两个。一个叫土地税,一个叫农业税。

简单来说,就是先看你家有多少土地,然后根据土地数量,每亩地收多少税。然后看你家有多少人,每个人再交一定的钱。

那么这样一来,如果一个家族在统计的时候,可以少报一些土地数量,少报一些人口数量。这些不在国家统计账册上的土地和人口,以后就不用交税了!这笔钱省下来之后,这个家族完全可以拿去购置更多的土地,或者改善家族其他人的生活。

但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事情。

如果每个豪强家族都这么干,那全国的税收,就会直接少一半!没有足够的财政收入,拿什么去养军队?拿什么去赈灾办教育?拿什么给官员发工资?刘秀和他媳妇不要吃饭的吗?

所以,查清全国的土地和人口数量,势在必行。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就在刘秀刚想统计数据的时候,在山东那边,发生了一件很有代表性的‘小事’。

当时在山东这边,刘秀把自己的一个侄子,封到了这边,建立了一个北海国。同时,东汉开国之后,刘秀延续了西汉的政策。虽然封国,但是用人权力都掌握在中央 *** 手里。

当时刘秀就给自己这个侄子,派了一个很可靠的助手,名叫董宣。这个董宣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之前做官也一直都比较敬业,所以刘秀才会派他,去山东那边管事。

而这个董宣到了山东之后,很快就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想象的更复杂。在山东这边,很多地方豪强家族,势力极大!他们往往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家里又有很多族人,还养了很多奴仆。在他们的家族领地内,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王国。

所以,董宣上任之后,虽然不喜欢这些地方豪强,但是也不得不做出妥协。他必须得召集各大家族的带头人,让这些大家族的带头人,在当地 *** 做官。只有这样,地方 *** 的政令,才能真正贯彻下去。

不过接下来,当时有一个公孙家,却很快给董宣出了一个难题。据说当时公孙家的带头人,盖了一个新房子。但是请风水先生算了一下之后,人家说风水不好,必须用尸体冲一冲晦气。所以在这之后,公孙家直接杀了好几个人,扔到这个新房子里去了。

对于当时公孙家杀的人,后世有争议。有人说,公孙家当时杀的是路过的路人,也有人说杀的是他家的奴仆。反正不管杀谁,这时候公孙家是犯了人命官司了。要知道,之前刘秀已经明确下令,禁止私人杀奴婢。所以就算他家杀的是自己家的奴仆,也是不行的。

于是在这之后,董宣就按照东汉法律,直接逮捕了这个公孙家的带头人。

但是在之后,很奇葩的一幕出现了。

得知自己家的家主被抓了,当时公孙家直接纠结了三十多个人,拿着武器,公然跑到董宣的办公衙门外喊冤,聚众闹事。一堆人拿着武器喊冤,这其实已经不是单纯的聚众闹事,根本就是造反!

面对这种架势,董宣也没惯着他们,直接按照当时的法律,让人逮捕了他们。后来,公孙家又通过各种渠道,向董宣施压。但这样一来,反倒是激起了董宣的怒火。后来董宣直接下令,严格按照法律执行,把这三十多个公孙家的人,全都给直接处死了。

这一下,这事算是彻底闹大了。

要知道,公孙家在山东一带,虽然不算是最顶级的豪门,但至少在所在的郡县内部,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如果公孙家铁了心要造反,单凭他家的族人,再加上他家的奴仆,凑个几千人肯定没问题。当年刘秀在南阳起兵的时候,也就这水平了。

所以接下来,当地的官员很快就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董宣在激化矛盾,滥杀无辜。另一派认为,董宣做的没毛病,他只是依法办事,杀那三十多人完全合法。

因为当时董宣在山东这边,已经是郡国国相级别的官员了。要是放到其他地方,基本上相当于副太守这个水平。所以后来,这事很快就闹到了刘秀面前,由刘秀来做最终决定。

所以,这个时候问题来了。

如果我们是刘秀,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判这个案子呢?

如果坚持依法治国,那就必须得判董宣无罪。但这个判决结果,一定会造成公孙家直接造反,然后刘秀就只能派军队去镇压。要是当时只有公孙家自己闹腾,刘秀倒是也不介意杀鸡儆猴,拿公孙家立威。可当时的情况是,几乎此时汉朝的每个郡每个县,都有一个像公孙家这样的豪强家族!

而如果听从公孙家的诉求,处理了董宣,那以后东汉的法律,就成了一纸空文,以后谁还会帮刘秀管事呢?

所以这个问题,不管怎么选,都是不对的。

而刘秀这边,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相当的头疼。而最后,刘秀选了一种从当时来看,最有智慧的解决方案。他选择先把董宣免职,并且关进了大牢,安抚公孙家。但是董宣入狱之后,他一直拖着不判。拖了两年之后,等到公孙家气消的差不多了,他再把董宣放出来,并且对董宣委以重任!

所以最后,董宣就成了东汉初期,最有名的一个清官,后来在史书上留下了‘强项令董宣’的美名。

但就算是这种已经把智慧,用到极致的解决方案,依然算不上完美。

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刘秀的这个处理办法,依然是有很大后遗症的。

反正不管怎么说,董宣和公孙家这个事,当时极大的触动了刘秀。此时的刘秀,原本正在积极准备人口普查。但这件事的发生,却导致刘秀对地方豪强的实力,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所以这时候刘秀知道,此时的东汉,绝对不能搞普查!在搞普查之前,他得先把国家内部的其他问题理顺。比如说开国功臣的册封,南阳派和河北派的对立,四川和陇西等地的稳定……这些问题,刘秀得优先解决。因为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刘秀才能真正集中精力,去解决最难的土地问题。

于是在这之后,接下来的几年里,刘秀就开始着手解决帝国的一系列矛盾。而几年之后,经过刘秀的努力,这些事情基本上都被大致解决。到了这个时候,刘秀终于可以开始着手解决土地问题了。

公元39年,刘秀正式下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人口普查和土地普查。

对于接下来的普查过程,史书上记载的非常隐晦。但我们结合同时代相关人物的传记,我们能得出一个大致的过程。从整体上来说,刘秀这次普查行动,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之一个阶段,叫做地方反弹。

刘秀下令普查之后,自然要派一些官员,代表他下去监督地方。同时,刘秀还给下面的那些郡守和县令下旨,务必要彻底算清辖区内的人口和土地。

但结果,这批人下去之后,基本上没几个能完成工作的。要么灰溜溜的报个假的数字回来,要么直接被当地豪强杀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敢杀钦差大臣的事情,其实非常少见。而像这种大范围同时杀钦差的事情,放眼整个中国古代史,似乎也就这一次。

与此同时,很多地方郡守和县令,这时候也开始怂了。要知道,如果他们坚持执行命令,那些地方豪强,极有可能会顺手把他们也干掉!而且,这些地方豪强,基本上都会给他们送钱送土地,他们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既然这样,那他们为啥还要彻底执行刘秀的命令呢?

而对于这个结果,刘秀其实早有预料。所以在得知各地的反弹情况之后,这场度田事件,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叫做铁腕镇压!

当时的刘秀,直接从全国范围内,开始深挖保护伞,彻查所有伪造田亩数据的官员。在地方上,光是郡守级别的官员,刘秀就杀了十多个。而到了京城这边,刘秀更是一路顺藤摸瓜,最后直接把当时的大司徒欧阳歙,也下狱处死了。

在东汉开国的历史上,这个欧阳歙没啥剧情,很多人可能压根就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实际上,在度田事件发生的时候,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简单来说,东汉开国之后,继承了西汉的三公九卿制。不过西汉后期给三公改了个名,当年秦汉时期的御史大夫,这期间就改叫了大司徒。

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权力排序,欧阳歙此时在西汉高层的权力排名,应该在第四第五这个位置。而且在东汉时期,大司徒基本上是教育、监察、财政、土地等几个领域的更高负责人。

除了官职极高之外,这个欧阳歙本人也是一个名望极高的学者。欧阳歙的老家在今天山东淄博一带,属于典型的地方大族。而且他家祖上欧阳生,当年在西汉初期的时候,就已经是有名的大儒了,曾经和晁错这种人做过同学。此后上百年里,欧阳家都是最顶尖的文化世家。

所以刘秀统一天下之后,才会请他出来做司徒,掌管全国教育和财政。

但就是这样一位顶级大学者,在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时,依然身不由己,只能帮助下面的人造假。

而最后,当刘秀下令要杀他的时候,京城内出现了非常奇葩的一幕:当时在刘秀的皇宫外,有上千个读书人,联名跪在宫门口,给这个欧阳歙求情作保。不过这个举动,非但没有让刘秀妥协,反倒是让刘秀更加强硬,直接把所有涉案人员都杀了。

靠着这种大范围杀人,刘秀终于镇住了下面的这些官员。在这之后,下面很多官员开始意识到,如果继续糊弄事,自己肯定必死无疑。反倒是努力去做统计,就算得罪了那些地方豪强,但自己背后有军队罩着,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于是接下来,各地的官员,终于开始认真执行政策,开始认真统计国家的土地和人口了。

但是这样一来,那些地方豪强家族,就彻底不干了。要知道,他们之前给这帮官员送钱送地,各种搞关系,就是为了能瞒报。如今一点效果都没有,而且以后利益受损,那自己还怕什么?

所以,公元40年,很多地方开始同时乱了。据史书记载,当时在青、徐、幽、冀这四个州,乱象最为严重。很多地方的豪强家族,直接公然起兵,大范围杀当地的官员。但是每次刘秀派军队过去之后,这帮豪强家族,却又可以迅速把闹事的人化整为零,直接藏了起来。就算是军队来了,也根本没辙。

面对这种乱象,刘秀也是有心无力,所以不得不做出一定的妥协。后来刘秀宣布,只要有五个人,能举报揭发一个之前犯事的人,就可以免罪。组织犯罪的豪强家族头目,也不会直接被杀,只是会被迁往其他地方生活,而且还给你很多耕地。

同时,之前镇压不力的地方官,也不再问责。只要接下来继续好好干活,剿灭当地的盗匪,就可以将功赎罪。

在这些政策执行之后,那些地方豪强家族,总算是也退了一步。既然朝廷不再追究他们造反的责任,土地数量和人口数量,自然也就能多报一些。总之最后,双方各自妥协了一些,那些地方官,总算是搞清楚了大致的土地和人口数量。

而随着这些数据不断汇总,等到京城那边,之一次统计出了一个完整数据之后,这次度田事件,才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

客观来说,刘秀的这次统计行动,还是挺有效果的。至少自此之后,国家到底有多少土地和人口,中央可以大致弄清楚了。而且,有了之一次就有第二次,后来每隔几年,或者每隔一个皇帝,东汉 *** 都会进行大规模的普查工作。

到了东汉中期的时候,这种工作,更是推进的极为细致。据说到了汉安帝在位时期,各郡各县的土地数量,可以直接精确到个位数。就连全县多出几亩零头,都能报上去。

虽然这期间,地方豪强依然会存在瞒报漏报的情况,但能做到这一步,其实已经是极限了。想要再进一步杜绝这类现象,别说刘秀了,换同时代的耶稣来都没用。

顺便说一句,历史上的刘秀,和耶稣还真是同龄人,刘秀应该比耶稣大个五六岁。之前刘秀平定蜀地,刚开始准备统计全国土地数量的时候,万里之外的耶稣,正好因为传教,被钉上了十字架。所以刘秀搞统计工作的时候,耶稣还是想帮他都没法帮他。

而从后来的历史来看,刘秀的这次度田行动,进行的也是相当不彻底。因为在接下来五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到隋朝统一天下之前,都再没有任何一个皇帝,有刘秀这么强的能力。后来东汉一百多年的历史上,没人能超过刘秀。而三国和南北朝,都处于分裂状态,自然没人能算清算过的土地和人口数量。

而两晋时期,两晋的那些皇帝,那就和刘秀更没法比了。

所以历史上下一次这么大力度,统计全国土地和人口数量,要等到隋唐时期了。

如此一来,在接下来几百年的历史上,那些地方豪强家族,瞒报漏报土地和人口数量,几乎就成了一个惯例。而这些地方豪强,手里要地有地,要人有人,本身就相对独立。此后国家想要太平,中央高层就必须得安抚好这些豪强家族。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来历史上‘皇帝和豪强共治天下’的局面,就是从刘秀这次度田事件之后开始的。自此之后,这些家族在各自所在的地方,就开始有了相当强的控制力,甚至比当地衙门还强。换谁做皇帝,他们在当地的生活都没啥影响。

于是,后来就出现了所谓的‘六朝何事,只为门户私计’。一段豪强世家做主角的历史,就此开始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2/584236.html

“统计一下全国耕地数量,为何差点让国家崩溃?扒一扒刘秀度田事件” 的相关文章

雍正上位后暴政残忍 雍正又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儿子的

雍正上位后暴政残忍 雍正又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儿子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在位期间,暴政残忍,对他的儿子们又是怎样对待的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雍正一生皇子甚少,而在他的所有儿子中,他最为疼爱的无非就是弘历了,一直以来他对这个孩子就特别宠爱,而相对来说另外二子就没这么幸运了,尤其是弘时,毕竟他二十几岁时,在被父亲抛...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的死和萧何有关系吗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的死和萧何有关系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的死跟萧何有何关系?为何世人都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这是萧何向吕后献计杀死韩信之后,流着泪水说出的一句话。在有的人看来,萧何计杀韩信的做法让人不耻,认为他是个十足的“伪君子”。而有的...

丁奉: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一生统兵与北方政权征战

丁奉: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一生统兵与北方政权征战

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丁奉年少从军,骁勇善战。太元二年(252年)东兴之战,丁奉大破魏军前屯,迁灭寇将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设计斩杀权臣孙綝,替孙休夺回了皇权,官拜大将军,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永安三...

范仲淹的后代范文程为什么主动给努尔哈赤表忠心?

范仲淹的后代范文程为什么主动给努尔哈赤表忠心?

范仲淹的后代范文程为什么主动给努尔哈赤表忠心?出生名门,血管里流淌着忠臣良相血脉的范文程,在后金攻打自己的国家时,却积极讨伐明朝,对大清建立新制建议献策。万历二十五年(1597),范文程出生于辽东沈阳,据《清史稿》记载:“其先世,明初自江西谪沈阳,遂为沈阳人,居抚顺所。”范文程的曾祖父范鏓曾担任兵部...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刘禅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刘禅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禅真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吗?他真的是一个“乐不思蜀”的皇帝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禅真的傻吗?我们常说:扶不起的阿斗!这里的“阿斗”指的就是刘禅。其说他傻无非就两件事,一件是蜀汉面对的邓艾的孤军,居然投降了。而另外一件指的就是乐不思蜀。咱们今天就...

宋福金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是如何逆袭成功的?

宋福金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是如何逆袭成功的?

宋福金,南唐烈祖李昪的皇后,鄂州江夏县人。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封建王朝,能成为统摄后宫的皇后,往往得具备高贵的出身、丰富的学识,贤良的品德……总之,就算有了这些,在后宫争斗中,也往往由于心计不够,败下阵来。但宋福金却是个例外,她本是个地位低贱的陪嫁丫鬟,后来却登...

徐达在明朝时什么地位?朱元璋为何要杀他?

徐达在明朝时什么地位?朱元璋为何要杀他?

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朱元璋的得力军事统帅。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徐达是明朝开国武将之首,深得朱元璋信任与喜爱,击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推翻元朝,横扫北元,为明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巨大功劳。朱元璋晚年猜忌功臣,大肆屠杀文臣武将,但徐达成功躲过朱元璋的猜忌,得以善终。那徐达为何能够躲过朱元璋对功臣的...

赵允初:周恭肃王赵元俨之子,勤于朝会,虽风雨不废

赵允初:周恭肃王赵元俨之子,勤于朝会,虽风雨不废

博平郡王赵允初,北宋宗室,宋太宗之孙,周恭肃王赵元俨之子。勤于朝会,官至宁国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天圣二年二月,赐名允宗,授右千牛卫将军。明道元年十一月,改左领军卫。二年十月,领光州刺史。景祐元年三月,改和州。二年十月,进汝州...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