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幸存者”赖汉英:活到96岁高龄,吐露出当年的一个秘密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残余势力也随之被彻底消灭。
十几年时间里,太平天国经历了兴起、繁荣、覆灭,太平天国的将领们也都命运多舛,在内部纷争和外部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大多落得悲惨下场并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这些将领中,“国舅爷”赖汉英却成了一个例外。
他是洪秀全妻子的弟弟,早年间就追随洪秀全征战,并作为西征军的主帅,为太平天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而这位如假包换的“国舅爷”的去向,却成了一个扑朔迷离的谜团。
自安庆之战后,赖汉英仿佛在历史中消失了一般,失去了踪影。
传说赖汉英并没有死,而是以假死之名逃走,最后回到广西老家,一直活到了96岁,甚至还透露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这位与太平天国发展息息相关的核心人物,究竟掌握着怎样的秘密?这个秘密又是什么,能揭开太平天国怎样不为人知的往事?
天王妻弟到西征主帅
1851年,在广西桂平的金田村发生了一场震撼历史的起义。
原本的金田村像无数个普通的中国乡村一样沉寂着,可这份平淡却被洪秀全率领的数千“拜上帝教”教徒打破了。
1月11日,在经过一系列的筹备工作后,他们高举旗帜,向清 *** 的统治发起挑战。
洪秀全自称“天父第二子”,宣称要推翻清朝,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新世界。
在这些教徒之中,赖汉英赫然在列。
赖汉英何许人也?
在金田起义之前,他只是一个普通贫苦农民家庭出身的青年,靠做点小买卖和当赤脚医生为生,像万千个中国乡间的农民一样,劳碌一生。
他的命运可以说是被自己的姐夫洪秀全改变的。
自己这位多次应考科举,但都未能取得仕途的姐夫,在他看来,是一位大人物,必将成就一番大事业。
对于姐夫创立的“拜上帝教”,赖汉英不假思索就加入了,并深信不疑,帮助洪秀全“传教”,拉拢更多的信徒和力量。
当得知姐夫在秘密策划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时,他更是毫不犹豫追随洪秀全,成为其忠诚的拥趸。
所以,金田起义胜利后,赖汉英因为骁勇善战,再加上和洪秀全特殊的亲戚关系,一跃成为重要的统军将领。
可以说,太平天国的兴盛离不开赖汉英。
在之后几年的战斗中,起义军不断壮大,势力逐渐蔓延至广西、湖南、湖北等地。
这时候,洪秀全决定组建一支西征军扩大地盘,赖汉英作为副帅,主帅则是大名鼎鼎的胡以晃。
二人率领重军从天京出发,浩浩荡荡往西而去。
尽管西征军在南昌遭遇挫折,无奈返回,当时这一支军队仍然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安徽、江西、湖北……这些地方都一一被攻克,为太平天国建立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这一时期的太平天国,也达到了十几年“生命”中的全盛期。
除了掌控面积逐渐扩大,机构、制度也渐渐趋于完善,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响应和支持,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建树,著名的《天朝田亩制度》就是这一时期颁布的。
随着局势的相对稳定,这一时期的赖汉英被洪秀全委以重任,任命为东殿户部尚书,负责
管理天京的政务和经济事务。
可是,在一片繁荣的表象下,危机正在慢慢酝酿着摧毁这个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农民起义政权。
赖汉英发现,政权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派系之争也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时天王与将领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洪秀全虽然是太平天国的领袖,但他的权力和地位却被逐渐削弱,并受到了其他将领的挑战,而其他将领的权力欲望也在不断膨胀。
洪秀全发觉此事后试图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一面宣扬天王神话,加强对信徒的洗脑,使自己在信徒心中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另一面加强对军队的整顿,削弱将领的权力,但收效甚微。
作为洪秀全的妻弟,赖汉英理所当然地倾向于站在洪秀全这一边,这并非赖汉英自己能够选择的,他与“天后”的血缘关系就注定了他无法在这场派系之争中作壁上观。
后来一些将领们也对洪秀全的统治产生了不满,他们觉得自己为太平天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理应得到更多的回报。
以杨秀清为首的部分将领开始秘密串联,酝酿着推翻洪秀全的统治。
这时的赖汉英越来越感到担忧,他担忧太平天国的命运,担忧自己姐夫的命运。
与此同时这个政权此时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不甚乐观。
目睹天国由盛转衰
赖汉英目睹了这场危机。
清军的脚步越来越逼近天京,天京仿佛有四面楚歌之势了。
“狡猾”的清军还进行了利用封建礼教进行舆论宣传,宣扬“忠君爱国”的思想,以动摇天平军的民心基础。
而洪秀全则处于不理政事的状态,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所谓的天王神话中,几乎要走火入魔,他对自己“上帝之子”的身份深信不疑,认为凭借着这一重身份就可以保证政权长盛不衰。
其余的时间,洪秀全整日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对于国家大事日渐疏远。
宫中的美女如云,使得洪秀全沉醉于其中,无心再顾及政治上的种种纷争。
这时的洪秀全差不多成了一个宗教领袖,一个吉祥物,政治大权旁落。
此时一些实力派人物开始对洪秀全产生不满,他们觉得天王沉溺于享乐,无法承担起领导国家的重任。
于是诸王将目光投向了皇位,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一场血腥的权力争夺战正在悄然酝酿,各个势力暗中较劲,争权夺利,其中以杨秀清势力更大,几乎对其他人呈碾压之势。
杨秀清的势力和野心为什么会愈来愈膨胀?这还要从永安建制说起。
政权建立后,给有功之臣封王,当时洪秀全就宣布以东王杨秀清为尊,诸王归其节制。
在逐年征战中,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也殒命于战场,杨秀清的权势随之越来越大。
当年的一件事更是扩大了杨秀清在天国中的影响力,其狼子野心也暴于人前。
此事发生在1956年,这也是太平天国的一次危机,当时天京已被清廷的江南大营围困三年之久了,重压之下,天平军殊死一搏,终于打破江南大营,取得了胜利。
就在天京的诸人还沉浸在天京之围已解的喜悦中时,正在宫中的洪秀全却突然接到了一条消息——“天父显灵了!”
这本是一桩大喜事,可是,天父却上在了东王杨秀清的身上。
接到天父传召,哪怕是太平天国的领袖也不敢怠慢,洪秀全立即来到东王府。
此时洪秀全面临两难,自己假托天父之子,焉有不向天父行礼之礼?但是,自己是君、杨秀清是臣,君怎么能向臣行礼呢?思忖再三,洪秀全只好恭敬地向杨秀清行礼。
杨秀清并没有见好就收,反而继续假托天父之口,声称杨秀清的天父的第二个儿子,应与洪秀全并列同称万岁。
此后,杨秀清尝到了甜头,数次假借天父之口扩张权力,其他人也都敢怒而不敢言。
随着杨秀清的动作越来越大,其他诸王与他的矛盾加剧,并引起了其他诸王的警惕和 *** 。
北王韦昌辉就曾暗中向天王进言,要防患于未然,提早诛杀杨秀清,以免酿成大祸。
但洪秀全却不以为然,当耳旁风一般。
此事之后,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蓄谋已久的动乱正待爆发,阴霾渐渐覆盖在太平天国首都的上方。
后来按捺不住的杨秀清,先是以战事为由将韦昌辉和石达开调离天京,企图夺权。
九月,洪秀全知晓了杨秀清的阴谋,立即派人传密招给韦昌辉、石达开和燕王秦日纲。
之后韦昌辉秘密回到天京,先是来到东王府,在杨秀清猝不及防之下,将其斩首。
随后,韦昌辉在城中大开杀戒,先是血洗东王府五千余人,后又大肆搜罗“东党”,丧命之人多达两万余人。
赖汉英对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也是感到惶恐,他目睹了十数日的血腥屠杀,目睹了声势显赫的东王府一夕之间化为人间地狱,目睹了城中的混乱、天王的式微。
在混乱中,赖汉英想到了逃跑,逃离已经日暮西山的天国。
随后他乔装一番,带着细软,逃出了天京城,并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埋在心底。
人生暮年揭开秘密
赖汉英的离开只是一个小插曲,可天京的动乱并没有随着他的离开而有改变。
专权擅权的东王死了,又来了一个篡位的北王,天京城的所有人都在为自己前途未卜的命运担忧着。
后来石达开也回到了天京,当看到满目疮痍的天京,石达开非常愤怒,他不加掩饰地对韦昌辉的行为表达了不满,二人不欢而散。
随后,石达开想到以韦昌辉的为人,必不会善罢甘休,于是连夜离开了天京,往安庆去。
果不其然,石达开前脚刚出城,韦昌辉就命人抓捕他,在知道他已经出城的消息后,将石达开的家人全部杀死。
石达开听到这个消息悲愤不已,到达安庆之后,宣布起兵勤王。
韦昌辉的行径引起了众人的愤怒,石达开在安庆振臂一呼,号召众人反对韦昌辉的暴行,杀韦昌辉以谢天下,军中之人大都响应。
然而,韦昌辉的贪欲并未满足,他又宣布洪秀全废黜,并派人攻打天王府,企图杀死洪秀全。
没想到,天王府固若金汤,韦昌辉大败,首级也被斩下,其党徒也都被尽数歼灭。
另一边,在石达开的带领下,军队士气高涨,以势如破竹之势回到了天京,天京事变到此告一段落了。
这场事变虽然被解决了,但是原本强大的太平军却实力大损。
此后,尽管洪秀全努力挽回败局,但终究无法扭转局势。再加上石达开等人的出走,太平天国可用之人越来越少。
要知道清朝 *** 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太平天国的动向,在得知天京事变后,清朝趁机发动了对太平天国的进攻。
面对外敌的压力,洪秀全深感力不从心,国家的命运岌岌可危。
1864年,洪秀全病逝,太平军逐渐式微,领土也被严重压缩。
清 *** 趁机加大进攻力度,面临内忧外患,太平军士气低落,战局愈发不利。
最终,太平天国在内外交困中走向了覆灭,这场持续了十四年的起义也宣告失败。
而此时的赖汉英早已回到了广西,隐姓埋名,再也不提当年的太平天国往事。
十几年后,20世纪初的赖汉英已经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者了。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将自己亲身经历的杨秀清之死对着一个孩童以讲故事的形式和盘托出,也让人们知晓了杨秀清被韦昌辉所杀而并非是洪秀全。
历史的车轮总是无情地向前滚动,赖汉英以亲身见证,揭示了这场政治斗争的残酷。赖汉英或许也希望有人能从这段历史中吸取教训,警惕权力腐蚀。
结语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许多将领英勇善战,为天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他们的命运却各不相同。
有的将领在战争中英勇牺牲,有将领在权力斗争中失势被杀,也有的人及时抽身,安度晚年保下了一条性命。
他们的命运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残酷,也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无奈。
而天京事变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权力斗争往往带来国家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一个政权要想取得长期的稳定和发展,必须维护内部的团结和统一。
当然,太平天国覆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们对社会制度的认识不足,领导层的腐败和权力斗争;
也有内部派系纷争,使得太平天国领导层无法形成统一的决策,导致战局不断恶化;还有外部势力的干预,清朝 *** 与外国势力的联合进攻,使得太平天国腹背受敌,最终失败。
尽管如此,太平天国仍然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一笔。
它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激发了民众对平等、自由、民主的渴望,也为后来的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