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元朝和明朝之间,其实还有一朝代,其后人现居海外,坚持说普通话

中国历史9个月前 (03-03)640

元朝和明朝之间,其实还有一朝代,其后人现居海外,坚持说普通话

元朝后期,政局动荡不安,社会危机四伏,另外,皇室内部的连年争斗削弱了国家的综合实力。

从元文宗也孙铁木耳驾崩(1328)到元惠宗妥懽贴睦尔逃离大都(1368)的四十年间,元朝宫廷的权力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

一、蒙古帝国内部的纷争

首先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蒙元的黄金家族,与蒙元的外姓贵族之间的对抗。

成吉思汗的四子拖雷,是元朝皇室的始祖,他的子孙被称为黄金家族,他们拥有继承大汗之位的优先权。

然而,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张,拖雷的弟弟窝阔台、察合台、旭烈兀等人也建立了自己的汗国,久而久之,他们的野心和实力,使他们不愿意服从黄金家族的领导。

元朝的历史,就是黄金家族和外姓贵族之间不断争夺大汗之位的历史。

元文宗去世后,元武宗图帖睦尔继位,他任用了一批有才干的大臣,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试图挽救元朝的危局。

然而,元武宗在位时间不长,他于1311年去世,他的弟弟元仁宗英宗即位。

元仁宗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面对王朝的危机,也曾推行“以儒治国”,并在元朝首次实行科举。

9年后,元英宗继承了仁宗的衣钵,继续推行“以儒治国”,又大力推行“助役法”,减轻百姓负担。

但好景不长,1323年元英宗被图帖睦尔发动政变,刺杀于返回上京的途中。

图帖睦尔登上帝位后,继续推行儒政,十分重视文治,他在位期间对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史称元文宗。

文宗死后,元朝的皇位更加混乱,统治者名存实亡,各地的军阀、藩王、蒙古贵族等都自立为王,相互征战,元朝的国力日益衰落。

元朝的内乱,也使得各民族的利益和诉求更加激化,各民族的领袖和势力也趁机崛起,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大夏国的建立。

二、明玉珍建立大夏国

在这样混乱的背景下,大夏国的开国君主明玉珍出生了。

明玉珍并非是贵族出身,相反,他出生于湖北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

湖北是元朝的统治最为腐败和残暴的地方之一。元朝的贵族和官员,对湖北的百姓进行了无情的压榨和剥削,征收重税、强占土地、抢夺财物、奴役人口。

湖北的百姓,饱受了元朝的苦难和屈辱,他们渴望着摆脱元朝的奴役,恢复汉族的尊严。

明玉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353年组织了一支农民起义军,与元朝的暴政进行了抗争。

明玉珍带领着起义军,先后攻占了湖广、湖南等地,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自称陇蜀王。

1363年,明玉珍后受刘桢等人拥立称帝,国号大夏,定都重庆。

他的目标,是要统一全中国,消灭元朝,建立一个汉族的大一统王朝。

明玉珍的建立大夏国,是为了恢复汉族的尊严和荣光。他登基后,立即派出使者,与元朝断绝了外交关系,宣告了两国的敌对状态。

同时,他也与朱元璋的西吴政权建立了友好的联盟,互相支持,共同对抗元朝的侵略。他认为,只有汉族人团结一致,才能推翻元朝的暴政,重建中华的盛世。

元朝的统治者,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计划北迁,建立北元,以避开汉族的反抗。为此,他们逐渐撤走了中原地区的驻军,导致了中原地区的兵力空虚。

而明玉珍和元朝的断交,没有引起元朝的强烈反应,元朝的统治者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安危,而不是大夏国的威胁。

明玉珍和朱元璋的关系更像是一种结盟,双方南北夹击元朝,令元朝势力力不从心。

大夏国建立后,明玉珍依旧积极地对抗元朝势力,他指挥大夏军频频侵犯元朝重地如龙州、兴元、巩昌等,与元王朝将并各宗亲展开激战。

可惜的是,明玉珍并没有在皇位上坐多久,就因病逝世,年仅38岁。

三、大夏国分崩离析

明玉珍死后,年幼的明升继位,可惜他并无父亲明玉珍的才干和声望。再加上其母也是一个软弱的人,母子二人并没有能力撑起来这个新的国家。

久而久之,明升被外姓贵族操纵,罢免了忠诚的刘桢等人,任用人人皆知的奸邪之徒。官员们 *** ,令朝廷腐败,引发国内动荡。

此后,大夏的政权纷争不断,连累着政权走向分崩离析。

元朝灭亡后,朱元璋要做的就是灭掉其他政权,统一全国。

1371年,朱元璋出兵攻打大夏国,派遣汤和、廖永忠、傅友德等将领率军十万推进长江,攻占要塞和城市,与大夏将领及藩王陷入激战。

大夏军终难抵挡明朝大军,国土逐渐失去。六月,明军攻至重庆,包围了大夏首都,无力抵御的明升最终降服,大夏覆灭,其属地归属明朝。

大夏国灭亡后,明升被送往南京,与陈友谅之子陈理常在一起。

朱元璋没有铲除后患,只因为,一方面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仁德和宽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利用他们的影响力,打击其他的反对势力。

然而,陈理和明升在南京的日子并不安逸,他们经常会面,互相诉说自己的不幸和怨恨。

他们虽然都还是十几岁的少年,但却有着不平凡的身份和经历,他们心中都对朱元璋怀有深深的敌意和嫉妒,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和绝望。

朱元璋也察觉到了他们的情绪,他担心他们会受到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日后给大明政权带来麻烦。

于是,朱元璋决定把他们送到远方,让他们与大明断绝联系。

他选择了高丽国作为他们的流放地,高丽国是一个位于朝鲜半岛的小国,当时正处于明朝和北元之间的夹缝中,不敢得罪任何一方。

朱元璋派出太监押送陈理和明升,让高丽国的国王李成桂好好照顾他们,不许他们回国。

明升在高丽的第二年,便娶了高丽总郎尹熙王之女为妻,就这样,明升的后代在朝鲜半岛世世相传。

其他明氏直系血亲也相继北上,进入朝鲜半岛,最终在高丽定居下来。

时至今日,这支明氏后代已经成为了韩国的一支大姓。

但他们依旧保持着中原习俗,宗族之间用汉语交流,甚至他们还在特定的时期回中国进行祭祖。

四、明玉珍墓出土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重庆市江北区上横街发生了一件轰动的考古事件,一座元末农民起义领袖的帝陵被意外发掘出土,这就是明玉珍的陵墓。

他的墓葬是重庆地区唯一的帝陵,也是全国罕见的农民起义领导人墓葬,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在明玉珍的墓葬中,有一件文物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那就是“

玄宫之碑

”。

这是一块青色的石碑,高1.45米,宽0.57米,厚0.235米,碑首呈八角形,额上刻有“玄宫之碑”四个篆字,两侧有阴线盘龙纹饰,碑文共24行,每行47字,总计1004字,是一篇记事碑文,由明玉珍的臣子戴寿、刘帧、向大亨等人撰写,刻于明玉珍即位后的第四年,即1366年。

“玄宫之碑”的内容主要是记载了明玉珍的生平事迹,包括他参加元末农民起义,随徐寿辉入川,建立大夏政权,与朱元璋交战,最后投降归顺等等。

这些事迹与史书的记载相互印证,弥补了史书的不足,也纠正了史书的错误,真实地反映了明玉珍和大夏政权的历史面貌和政治态度。

这是研究元末农民起义,研究明玉珍和大夏政权历史的极其珍贵的之一手资料,也是重庆乃至全国的文化瑰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3/585328.html

“元朝和明朝之间,其实还有一朝代,其后人现居海外,坚持说普通话”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于谦是什么形象?史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上于谦是什么形象?史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于谦,明朝著名的政治家、诗人、民族英雄。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里,竭尽忠诚、鞠躬尽瘁者多如繁星,诸葛亮受刘备白帝城托孤之重任辅佐幼主刘禅,六出祁山、五次北伐,为匡扶汉室殚精竭虑;宋人文天祥不受功名利禄诱惑,宁愿赴死也不投降;还有屈原为了国家...

夷陵之战刘备惨败而归 刘备怎么做才能打赢

夷陵之战刘备惨败而归 刘备怎么做才能打赢

刘备怎么才能打赢夷陵之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给蜀汉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在这场毁灭性的败仗中,刘备率领的蜀军几乎全军覆没。不过虽然事实证明刘备攻打东吴是错误的决定,可是在刘备出征的时候,蜀汉上下没有人认为蜀军会失败。这说明刘...

从鱼水君臣到观念分野 刘备和诸葛亮关系为何会这样

从鱼水君臣到观念分野 刘备和诸葛亮关系为何会这样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备与诸葛亮:从“鱼水君臣”到“观念分野”,关键因为他的背叛的故事,欢迎关注哦。(1)刘备迫不及待要称帝小混混出身的刘备中了称帝的心魔。公元221年,曹丕篡汉建魏后,刘备迫不及待地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过去,刘备一直高举匡扶汉室的“招牌”,圈粉无数...

符存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为后唐做出了哪些贡献?

符存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为后唐做出了哪些贡献?

符存审,五代后唐名将,被李克用收为义子并赐国姓。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符存审是李克用十三太保之九太保,在辅佐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对抗朱温、灭后梁的战斗中立了大功,不愧后唐名将。可符存审在死前一直想回洛阳见皇帝李存勖一面,但直到病死幽州也没能完成心愿。为何为后唐立下大功的符存审直到死也没能达成...

宗预: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多次出使孙吴并深得孙权的敬重

宗预: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多次出使孙吴并深得孙权的敬重

宗预(?-264年),字德艳 ,荆州南阳郡安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曾随张飞入蜀助平益州,又受辟为丞相诸葛亮手下主簿,升任参军、右中郎将。诸葛亮逝世后,宗预受命出使孙吴,得到孙权的赞赏。迁后将军,出督永安,又升任征西大将军,并受封关...

有哪些与吕范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吕范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吕范(?-228年),字子衡。汝南郡细阳县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范年轻时为汝南县吏,后避难寿春,结识孙策,此后便为东吴效力。先后随孙策攻破庐江郡 ,攻克陈瑀,平定七县;随周瑜征战赤壁,因功拜裨将军,领彭泽郡太守。吕范对稳固孙氏在江东的统治做...

蜀汉后期人才凋零 曹魏这边为何确实层出不穷

蜀汉后期人才凋零 曹魏这边为何确实层出不穷

你真的了解三国后期,蜀汉人才凋零,曹魏却是年轻人才层出不穷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们,估计都对三国前中期的故事耳熟能详,而到了三国后期,大家都有一种落差的感觉,因为作者是站在蜀汉为主线来开创的故事线,三国后期蜀汉人才凋零,名臣良将的后代很少有出彩的人物,反观曹魏...

安禄山一人之力就毁掉了半个盛唐 安禄山晚年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安禄山一人之力就毁掉了半个盛唐 安禄山晚年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对唐朝的风云将领安禄山,为何晚年死在了自己儿子手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唐朝的风云将领,安禄山是不得不提的一位。出身西域的安禄山长得人高马大,很能打仗,且一人精通六国语言,不要说放在那个时候,就算是放在今天那也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才。让人唏嘘的是,这样一个几乎靠一...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