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和明朝之间,其实还有一朝代,其后人现居海外,坚持说普通话
元朝和明朝之间,其实还有一朝代,其后人现居海外,坚持说普通话
元朝后期,政局动荡不安,社会危机四伏,另外,皇室内部的连年争斗削弱了国家的综合实力。
从元文宗也孙铁木耳驾崩(1328)到元惠宗妥懽贴睦尔逃离大都(1368)的四十年间,元朝宫廷的权力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
一、蒙古帝国内部的纷争
首先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蒙元的黄金家族,与蒙元的外姓贵族之间的对抗。
成吉思汗的四子拖雷,是元朝皇室的始祖,他的子孙被称为黄金家族,他们拥有继承大汗之位的优先权。
然而,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张,拖雷的弟弟窝阔台、察合台、旭烈兀等人也建立了自己的汗国,久而久之,他们的野心和实力,使他们不愿意服从黄金家族的领导。
元朝的历史,就是黄金家族和外姓贵族之间不断争夺大汗之位的历史。
元文宗去世后,元武宗图帖睦尔继位,他任用了一批有才干的大臣,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试图挽救元朝的危局。
然而,元武宗在位时间不长,他于1311年去世,他的弟弟元仁宗英宗即位。
元仁宗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面对王朝的危机,也曾推行“以儒治国”,并在元朝首次实行科举。
9年后,元英宗继承了仁宗的衣钵,继续推行“以儒治国”,又大力推行“助役法”,减轻百姓负担。
但好景不长,1323年元英宗被图帖睦尔发动政变,刺杀于返回上京的途中。
图帖睦尔登上帝位后,继续推行儒政,十分重视文治,他在位期间对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史称元文宗。
文宗死后,元朝的皇位更加混乱,统治者名存实亡,各地的军阀、藩王、蒙古贵族等都自立为王,相互征战,元朝的国力日益衰落。
元朝的内乱,也使得各民族的利益和诉求更加激化,各民族的领袖和势力也趁机崛起,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大夏国的建立。
二、明玉珍建立大夏国
在这样混乱的背景下,大夏国的开国君主明玉珍出生了。
明玉珍并非是贵族出身,相反,他出生于湖北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
湖北是元朝的统治最为腐败和残暴的地方之一。元朝的贵族和官员,对湖北的百姓进行了无情的压榨和剥削,征收重税、强占土地、抢夺财物、奴役人口。
湖北的百姓,饱受了元朝的苦难和屈辱,他们渴望着摆脱元朝的奴役,恢复汉族的尊严。
明玉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353年组织了一支农民起义军,与元朝的暴政进行了抗争。
明玉珍带领着起义军,先后攻占了湖广、湖南等地,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自称陇蜀王。
1363年,明玉珍后受刘桢等人拥立称帝,国号大夏,定都重庆。
他的目标,是要统一全中国,消灭元朝,建立一个汉族的大一统王朝。
明玉珍的建立大夏国,是为了恢复汉族的尊严和荣光。他登基后,立即派出使者,与元朝断绝了外交关系,宣告了两国的敌对状态。
同时,他也与朱元璋的西吴政权建立了友好的联盟,互相支持,共同对抗元朝的侵略。他认为,只有汉族人团结一致,才能推翻元朝的暴政,重建中华的盛世。
元朝的统治者,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计划北迁,建立北元,以避开汉族的反抗。为此,他们逐渐撤走了中原地区的驻军,导致了中原地区的兵力空虚。
而明玉珍和元朝的断交,没有引起元朝的强烈反应,元朝的统治者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安危,而不是大夏国的威胁。
明玉珍和朱元璋的关系更像是一种结盟,双方南北夹击元朝,令元朝势力力不从心。
大夏国建立后,明玉珍依旧积极地对抗元朝势力,他指挥大夏军频频侵犯元朝重地如龙州、兴元、巩昌等,与元王朝将并各宗亲展开激战。
可惜的是,明玉珍并没有在皇位上坐多久,就因病逝世,年仅38岁。
三、大夏国分崩离析
明玉珍死后,年幼的明升继位,可惜他并无父亲明玉珍的才干和声望。再加上其母也是一个软弱的人,母子二人并没有能力撑起来这个新的国家。
久而久之,明升被外姓贵族操纵,罢免了忠诚的刘桢等人,任用人人皆知的奸邪之徒。官员们 *** ,令朝廷腐败,引发国内动荡。
此后,大夏的政权纷争不断,连累着政权走向分崩离析。
元朝灭亡后,朱元璋要做的就是灭掉其他政权,统一全国。
1371年,朱元璋出兵攻打大夏国,派遣汤和、廖永忠、傅友德等将领率军十万推进长江,攻占要塞和城市,与大夏将领及藩王陷入激战。
大夏军终难抵挡明朝大军,国土逐渐失去。六月,明军攻至重庆,包围了大夏首都,无力抵御的明升最终降服,大夏覆灭,其属地归属明朝。
大夏国灭亡后,明升被送往南京,与陈友谅之子陈理常在一起。
朱元璋没有铲除后患,只因为,一方面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仁德和宽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利用他们的影响力,打击其他的反对势力。
然而,陈理和明升在南京的日子并不安逸,他们经常会面,互相诉说自己的不幸和怨恨。
他们虽然都还是十几岁的少年,但却有着不平凡的身份和经历,他们心中都对朱元璋怀有深深的敌意和嫉妒,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和绝望。
朱元璋也察觉到了他们的情绪,他担心他们会受到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日后给大明政权带来麻烦。
于是,朱元璋决定把他们送到远方,让他们与大明断绝联系。
他选择了高丽国作为他们的流放地,高丽国是一个位于朝鲜半岛的小国,当时正处于明朝和北元之间的夹缝中,不敢得罪任何一方。
朱元璋派出太监押送陈理和明升,让高丽国的国王李成桂好好照顾他们,不许他们回国。
明升在高丽的第二年,便娶了高丽总郎尹熙王之女为妻,就这样,明升的后代在朝鲜半岛世世相传。
其他明氏直系血亲也相继北上,进入朝鲜半岛,最终在高丽定居下来。
时至今日,这支明氏后代已经成为了韩国的一支大姓。
但他们依旧保持着中原习俗,宗族之间用汉语交流,甚至他们还在特定的时期回中国进行祭祖。
四、明玉珍墓出土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重庆市江北区上横街发生了一件轰动的考古事件,一座元末农民起义领袖的帝陵被意外发掘出土,这就是明玉珍的陵墓。
他的墓葬是重庆地区唯一的帝陵,也是全国罕见的农民起义领导人墓葬,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在明玉珍的墓葬中,有一件文物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那就是“
玄宫之碑
”。
这是一块青色的石碑,高1.45米,宽0.57米,厚0.235米,碑首呈八角形,额上刻有“玄宫之碑”四个篆字,两侧有阴线盘龙纹饰,碑文共24行,每行47字,总计1004字,是一篇记事碑文,由明玉珍的臣子戴寿、刘帧、向大亨等人撰写,刻于明玉珍即位后的第四年,即1366年。
“玄宫之碑”的内容主要是记载了明玉珍的生平事迹,包括他参加元末农民起义,随徐寿辉入川,建立大夏政权,与朱元璋交战,最后投降归顺等等。
这些事迹与史书的记载相互印证,弥补了史书的不足,也纠正了史书的错误,真实地反映了明玉珍和大夏政权的历史面貌和政治态度。
这是研究元末农民起义,研究明玉珍和大夏政权历史的极其珍贵的之一手资料,也是重庆乃至全国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