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本战斗机装上德国机炮
前言
对于二战期间的日本战斗机而言,火力不足一直是它们的“心头病”。大量装备7.7毫米机枪的日本战斗机,在面对防御愈发坚固的盟军战斗机和轰炸机时显得十分无力。对于战前并未积累成熟的大口径航空机炮技术的日本陆军航空兵而言,这一问题更为突出。为了有效改善战斗机的火力,从盟友德意志手中获取更大威力的航空机关炮成为了对策之一。那么,当日本战斗机装上德国机炮,在战场上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进口“毛瑟”炮
日本陆军航空兵的主力战斗机:一式战斗机“隼”,虽然有着较为灵活的机动性,但是贫弱的火力(初期型号仅有2挺7.7毫米机枪)在南太平洋前线难以截击盟军的B-17、B-24重型轰炸机,甚至出现了陆军飞行员直接驾机撞击盟军的B-17的战例,足以感受当时日本飞行员的绝望。
而同时期的日本海军航空兵装备的主力战斗机:零式战斗机至少还能依靠自己的九九式20毫米机炮与盟军战机一较高下。陆军内部曾经有过声音:要不我们直接找海 *** 让一批零战和20毫米机炮来用?但这毕竟牵扯到陆军高层的面子问题,最终还是没有了下文。
“飞机是好的,很开门,但对陆军来说没什么用”
(当然,海军比陆军还是厚脸皮一些,看上了陆军比较好用的飞机就会想方设法薅走,这方面的故事我们以后再讲。)
为了改善陆军战斗机火力不足的问题,陆军一方面在加速推进国产20毫米机炮(Ho-5)的开发的同时,也希望寻求外部“供应商”来应急。他们此时想到的,便是德国盟友手中的主力航空机炮:MG 151/20型20毫米机炮。
广泛装备于Bf 109、Fw 190等德国空军主力战斗机型上的MG 151/20,以结构紧凑、可靠性高的优点,以及配套了威力巨大的薄壳弹,在德国飞行员中得到了赞誉。
MG 151/20型20毫米航空机炮
在德国驻留进行航空技术考察的日本陆军军官们将与MG 151/20机炮相关的资料和考察报告发回日本国内后,陆军也很快做出了购买800门MG 151/20机炮和40万发配套弹药的决定。由于盟军已经对海上交通线进行了严密的封锁,这批机炮和弹药最终由日本海军的潜艇突破层层封锁线运输返回日本。由于生产商为毛瑟(Mauser)公司,因此又被日本人称为
“毛瑟”炮(マウザー砲)
。
接下来又是一个问题:买来的德国机炮要安装在哪一型战斗机上呢?
一式战斗机“隼”的机翼内部空间已经无法容纳额外的机炮,因此被否决。
二式单座战斗机“钟馗”续航距离太短,不适合南太平洋前线的作战,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候选机型似乎只剩下了一种:由川崎公司研发、于1943年刚刚投入前线作战的新锐战斗机:三式战斗机“飞燕”。
三式战斗机“飞燕”(Ki-61)
作为日本陆海军中都极为少见的、唯一采用液冷发动机的单座战斗机,“飞燕”上上下下都透着一股“德味”,盟军刚接触它时还以为这是日本仿制的Bf 109,日本人自己也称其为“日制梅塞施密特”(和製メッサー)。“飞燕”的两翼内原本就预定搭载12.7毫米机枪,因而也为改装MG 151/20机炮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为了区分其他配置的“飞燕”,安装MG 151/20机炮的“飞燕”被称为“飞燕一型丙”。1943年9月至1944年7月间,川崎公司使用 *** 的MG 151/20型机炮改装了合计387架“飞燕一型丙”。1943年12月,这批装备德国机炮的飞燕一型丙被分配给了驻扎在新几内亚威瓦克的陆军飞行第68和第78战队,优先配属给经验丰富的精英飞行员驾驶。
正在加注燃料的飞燕一型丙,机翼上突出的20毫米MG 151/20机炮炮管清晰可见,这也是识别飞燕一型丙的重要外观特征
优点与问题
日本飞行员们在体验了MG 151/20机炮之后,很快发现这种德国机炮的性能极为优良:
MG 151/20机炮的弹道性能很好,弹道平直,射击精度高;
配套的薄壳弹威力巨大,飞行员称“炮弹打在B-25的内翼上能够直接把一侧机翼打折断”、“在坠落的敌机残骸上发现了直径1米的大弹洞”,德国机炮的威力已经凌驾于当时日本陆军战机装备的绝大多数机炮武器之上了;
机炮卡弹故障少,即使出现卡弹也能较为轻松地在空中排除故障;
MG 151/20机炮采用的电击发装置在战斗中十分可靠,体验也比液压击发装置更好。
不论新老飞行员,都对MG 151/20机炮的性能达成了一致好评。
1945年2月,地勤人员正在为一架隶属飞行第244战队的飞燕一型丙进行地面机炮校射作业,左翼上摆着MG 151/20机炮的电击发装置
进口的这批MG 151/20机炮虽然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但日本人也面临着两个主要的问题。
首先骂娘的就是地勤人员:位于前线机场的日军地勤整备班并未接受MG 151/20机炮的系统性维护培训,也缺乏相应的维护设备,他们很快发现自己根本玩不转这种结构紧凑且精密的德国机炮,甚至陆军还发出通知,要求前线的地勤禁止拆卸“毛瑟”炮维护(可以猜测是有人拆了装不回去了)。在这样的“禁令”要求下,机炮的长期妥善率和寿命自然也就突出一个悬乎了。
第二个问题来自于弹药。从德国进口的弹药数量有限,在旷日持久的战斗中很快消耗殆尽。而当日本人想要仿制生产机炮弹药时却发现,MG 151/20机炮配套的薄壳弹采用了冲压工艺将钢板冲压成型,让炮弹内壁尽可能变薄,从而让战斗部容纳更多 *** 。而日本当时的金属加工制造技术并不能支持薄壳弹的生产,对德国薄壳弹的仿制量产直到日本战败投降也未能完成。
对日本人而言,德国机炮使用的薄壳弹成为了“卡脖子”的技术
太平洋战争末期,日本陆航的战斗机部队承担了本土防空的任务,数量有限的“毛瑟”炮和“飞燕一型丙”被集中起来,配属给当时负责本土要地防空的飞行第244战队、飞行第56战队等少数精锐部队,在对抗B-29的战场上发挥了最后的一点余热。
日本本土防空战中,陆军飞行第244战队的飞燕一型丙截击B-29
结语
性能和质量均属上乘的德国MG 151/20机炮,成为了日本陆军航空兵改善自身战斗机火力贫弱问题的临时“解决方案”,日本飞行员们也对德国机炮的表现给予了肯定。但是,维护困难、数量和弹药都有限的德国机炮,无法进一步大规模装备更多的日本战斗机,最终成为了昙花一现的高级消耗品。但是,日本陆航从此切身感受到了大口径航空机炮在空战中的威力,加速走上了研制和装备20毫米、37毫米乃至更大口径航空机炮的机载武器升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