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杀人偿命:中美之间的首次交锋

中国历史8个月前 (03-13)681

01 命案

清道光元年(1821年)九月二十三日,广州黄埔港。

是日,晴空万里,水波不兴,美国商船“爱米里”号一早便驶抵黄埔港内。

下午时分,商船停泊于港口洋面,此时的甲板上,意大利籍船员德兰诺瓦正倚栏远望,静静凝视着这个古老而繁华的东方口岸。

码头岸边,打着各色旗帜的外国商船仍在排队装卸货物,不同肤色的船员与工人卖力劳作,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与此同时,港口的繁荣也为周边百姓创造了生计,不少本地百姓划着舢板穿行于各国商船之间,争相向船员兜售各种瓜果蔬菜。

港口碧波荡漾,大小船只往来穿梭,黄埔港呈现出一派繁忙红火的景象。

△广州黄埔港

正当德兰诺瓦沉醉之时,驾着舢板贩卖水果的农妇郭梁氏也看见了这个金发碧眼的外国船员,于是乎,郭梁氏的吆喝声立刻提高了不少。随后,德兰诺瓦向她招了招手,郭梁氏喜笑颜开,更加卖力地朝商船划去。

郭梁氏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干这行久了,倒是掌握了不少外语,因此买卖做得得心应手,很快,双方便谈妥了价钱。

可在郭梁氏将商定的水果称重完毕后,德兰诺瓦却变卦了,原因无他,德兰诺瓦嫌郭梁氏称的水果分量不足,要求她再添几个。

凭啥你一有钱洋人还要薅咱穷苦百姓的羊毛,不行,除非加钱,否则甭想再加。

对于德兰诺瓦的要求,郭梁氏断然拒绝。

就这样,二人你一言我一语,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肯让步,一笔小小的买卖迅速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吵架也是需要天赋的,德兰诺瓦显然不是郭梁氏的对手,凭借语速和声调上的优势,德兰诺瓦在这场口舌之争中迅速落败,被郭梁氏数落得直跺脚。

恼羞成怒之下,德兰诺瓦做出了这辈子最令他后悔的决定:不管三七二十一,德兰诺瓦抄起甲板上的一个瓦罐便狠狠砸了下去。怎料瓦罐不偏不倚,刚好命中郭梁氏的脑门,郭梁氏应声倒下,随后一头栽进了水里,等被人捞上来时,人早就凉透了!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美国船员竟敢犯下命案,这还了得!“爱米里”号船长考布兰、美国领事威尔考克斯为此事深感忧虑,而同样着急的还有另一群中国人。

按朝廷律例,洋商若是违法犯罪,作为担保人的广州行商也将受到严惩,最重可至流刑。正因如此,案发后行商们如临大敌,积极奔走,并向考布兰提议:按老规矩,私下和解,破财消灾。

这边,行商与美方刚刚议定,打算以一万二千至一万五千美元的代价私了此事,但另一边,受害人家属却并不打算给他们私了的机会。隔天一早,死者郭梁氏的家属就抬着尸体来到番禺县衙击鼓鸣冤。

案件迅速传开,一时间,广州群情激奋。民意重压之下,番禺县衙的差役很快找上门来,向船长考布兰索要案犯德兰诺瓦。

眼看受害人一方已告上公堂,事情也因此闹得沸沸扬扬,考布兰原本息事宁人的态度立刻转变。他断然拒绝交出德兰诺瓦,并宣称郭梁氏是失足落水溺亡,矢口否认德兰诺瓦存在杀人行为,态度极为强硬。

至此,原被告各执一词,一时难下定论,而涉外案件又更加棘手,这烫手山芋遂被摆在了广州官员的面前……

02 初审

道光元年(1821年)十月六日,仍是广州黄埔港。

这一天,黄埔港内乌泱泱聚集了大批百姓,今天是美国船员杀人一案公审的日子,大伙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一个结果,就是要看看广州的父母官们是否真的能为本国百姓伸冤做主。

案发以来,美方既不愿承认犯罪事实,也不肯交出案犯,当然更不会允许广州官员提审德兰诺瓦,然而,此时的大清国也并非善茬。

一方面,天朝上国的优越感根深蒂固,清廷在处理涉外案件时显然没有轻易妥协的道理;另一方面,此时坐朝的道光皇帝对外态度强硬,前任两广总督就因类似案件对外妥协而遭革职,因此,现任两广总督阮元必定打起十二分精神,对美态度也表现得十分强硬。

在双方反复周旋之下,本着查明案情的目的,中美双方在案发第三天对受害人遗体进行了联合尸检,尸检结果表明郭梁氏头部确有明显外伤,且其帽子有一破洞,与伤口刚好吻合,而现场也发现一受损的西洋瓦罐。

广州当局由此推断,美国船员德兰诺瓦存在重大嫌疑。

凭借这一尸检结果,外加总督阮元的力挺,广州官员底气更足,不断向美方施压。最终,双方协商各退一步,选定在“爱米里”号上进行公审。

此次公审由番禺知县汪云任主理,但审讯尚未开始,美方便试图掌握此案主导权,船长考布兰提议:既然公审在美国商船上进行,审判也理应依照美国法律执行。汪云任自然不会答应,遂一口拒绝了考布兰的无理要求。

公审更先由美方证人进行陈述,考布兰等人仍一口否认德兰诺瓦杀死郭梁氏一事,并言明所谓的凶器——瓦罐是德兰诺瓦递给郭梁氏的。

这显然是个笑话,要知道美国商船与郭梁氏的舢板高度天差地别,在二人均未下船的情况下,当然不可能存在亲手传递的行为。随后,本案目击证人陈黎氏、郭梁氏之女郭亚斗也被带了上来,二人详细供述了德兰诺瓦的杀人经过。

人证、物证俱在,汪云任当堂判定德兰诺瓦杀人罪名成立,并严厉责令考布兰移交案犯。

对于中方的判决及索人要求,美方依旧置之不理,双方在“爱米里”号上一度僵持数小时,美方仍不肯交出德兰诺瓦。汪云任旋即对着考布兰在内的美方人员及一众行商怒斥道:“若再不交出案犯,就先拘捕船长!”

△汪云任

激辩整整一日,双方不欢而散。不久,汪云任的案情报告便送到了两广总督阮元的案头。

阮元阅后大怒,当即下令全行封舱,暂停与美国的一切贸易往来。此外,阮元还将负有担保责任的广州行商黎光远以及翻译蔡懋一并收监。

阮元采取一系列措施,甚至不惜中断两国贸易,以此迫使美方交出德兰诺瓦。但这一次,美方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愣是对广州当局下达的指令置若罔闻。

呦呵,哪怕是牛魔王来了咱大清国也得犁二里地再走,区区洋人竟敢如此张狂,怒不可遏的阮元遂决定采取强制措施。

十月二十三日,奉两广总督之命,广州协副将李应祥带兵突袭“爱米里”号,将正在船上散步的德兰诺瓦缉拿归案。非但如此,清军还在船上搜出美国人走私的大量 *** 。

这下子,自觉理亏的美国人懵了,在广州百姓的一片欢呼声中,考布兰等人不得不眼睁睁看着清军将德兰诺瓦带走。

03 梁子

道光元年(1821年)十月二十六日,广州番禺县衙。

“威……武……”

县衙大堂之上,两班衙役齐声高呼,同时双手持棍朝地板来回敲击,沉闷而富有节奏的咚咚声瞬间响彻大堂内外,而衙门口熙熙攘攘的当地百姓也随之立刻鸦雀无声。

对德兰诺瓦杀人一案的第二次公审依旧由番禺知县汪云任主理,陪同审理的还有广州知府钟英、广州协副将李应祥等地方官员。

刚开始,德兰诺瓦仍然否认一切指控,坚称自己无罪,于是,目击证人陈黎氏、郭亚斗再次上堂作证。在与证人当堂进行反复拉锯之后,德兰诺瓦最终辩无可辩,心理防线随之崩溃,遂承认了一切犯罪事实。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汪云任当堂宣判:德兰诺瓦斗殴杀人,判绞监候。两天后,德兰诺瓦被当众绞死。

至此,这场牵扯中美两国的杀人案件终于结案。

首恶伏法,对朝廷亦或百姓都是更好的交代,广州官员因此如释重负,而本着息事宁人的原则,阮元对此案善后事宜也是尽量宽松处置。

“爱米里”号船长考布兰包庇案犯且走私 *** ,官府本已没收其一半货物以示惩戒,但最终放其一马,没收货物全部发还。另外,关押的行商、翻译很快也被释放,未予追责。

在阮元看来,这无疑是皆大欢喜的结果,自己不仅维护了天朝的法度威严,还顺带体恤了美方的感受。除杀人者抵命外,其余人等一概未予追究,甚至审理期间也未按惯例对德兰诺瓦用刑,更是法外开恩,用绞刑替代了斩首。

然而,阮元的“良苦用心”并没有换来美方的丝毫理解,相反,在美方看来,本案的审理充满了不公,对美国是一次彻头彻尾的羞辱。

△广州十三行

终审之后,在华美国商人怨声载道,当即联名向清廷发函 *** 。在函件中,美国商人埋怨道:“这样的审判是存有偏见的,只因在你们的海面上,我们不得不服从你们的法律,尽管它是这样的不公平。”

值得提一句的是,美国人之所以如此愤愤不平,除了坚决反对处死德兰诺瓦以外,对一些审案细节同样存在诸多不满。比如,依据清廷惯例,证人在大堂上始终跪地作证,全程不敢抬头见官,美国人对此深感疑惑,纷纷怀疑证人都是受了官员胁迫,方才被逼上堂作下伪证。

而在美国领事威尔考克斯写给美国国务卿亚当斯的报告中,美国人对这次审判的不满情绪更是跃然纸上。

威尔考克斯抨击清廷以及广州官员:“这个案件的审判令人震惊和厌恶,审判只是流于形式,他们已经违反了尊重和诚信的原则,这样的审判严重违反了美国的法律。吃一堑长一智,我们应该知道所谓的信任是什么了。”

随后,此案在美国掀起一阵舆论风潮,为此,国务卿亚当斯和美国总统门罗分别致函两广总督及道光皇帝,不过最终均未送达。

这一次,美国人在强硬的大清国面前束手无策,一旁作壁上观的全球霸主英国人对此嗤之以鼻,开始说起了风凉话:“美国人就这样卑鄙地将船员扔给清国残酷的法律处置,所有人都应该永远唾弃这种行为。”

对于搅屎棍的冷嘲热讽,美国人颇为不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行你上啊,谁成想,英国人还真不是个嘴把式。

道光二十年六月,中英 *** 战争正式爆发。一仗下来,作为纸老虎的大清国被揍得鼻青脸肿,两年后,清廷被迫签下《南京条约》。

二十年前美国人的教训英国人也不曾忘记,几个月后,英国人再次找上门来。

瞧我这脑子,还有好几件重要的事咋给忘了,大清国,要不咱们再签个约。于是,道光二十三年,中英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其中就有一条:“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英国人一套 *** 操作,把美国人看得目瞪口呆,惊讶之余,美国人立马回过神来。道光二十四年,四艘美国军舰闯入中国沿海,清廷不得不与其签订《望厦条约》。

显然,美国人对当年德兰诺瓦杀人一案始终耿耿于怀,因此,美国人特别在条约中加入了这样一条:“即日起,中国人与美国人有争斗、词讼、交涉事件,中国人由中国地方官捉拿审讯,照中国例治罪;美国人由领事等官捉拿审讯,照本国例治罪;但须两得其平,秉公断结,不得各存偏护,致启争端。”

从此,洋人视中国法律为无物,开启了在中国土地上横行无忌的新时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3/586790.html

“杀人偿命:中美之间的首次交锋” 的相关文章

高韬:西晋时期将领,参与诛杀司马越,事败后被杀

高韬:西晋时期将领,参与诛杀司马越,事败后被杀

高韬,字子远,晋朝官员,官至右卫将军,后参与诛杀司马越,因事情泄漏而伏诛。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人物生平高韬字子远,放纵不检点。高光任廷尉时,高韬收受贿赂,有关官吏奏报此事,而高光不知道。当时的人虽然批评高光不能防备自己的儿子,但因为他平素用心,就不以这件事...

杨侗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杨侗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皇泰元年(618年),隋炀帝遭宇文化及杀害,王世充于是拥立越王杨侗为帝,延续隋朝。但还不到一年,杨侗就遭王世充杀害,结束了一生悲惨的命运,临死祈祷“不要再生在帝王家”。那杨侗死前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曹操迎接回汉献帝后 曹操又是怎么对待他的

曹操迎接回汉献帝后 曹操又是怎么对待他的

还不知道:曹操是怎么对待汉献帝的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献帝的一生,可以说是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找不出第二个比他更加凄惨的,九岁登基就一直被董卓把控着,天天受到董卓的淫威,汉献帝小时候还真是凄惨,而长大一点之后,董卓更是不把汉献帝放在眼里,甚至说迁都就迁都,都不管...

魏延如果代替马谡镇守街亭 魏延能受得住吗

魏延如果代替马谡镇守街亭 魏延能受得住吗

对魏延替代马谡守街亭能不能守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街亭既好守有不好守,说好守是因为诸葛亮足够重视,给的兵力还算充裕,而且主要任务不是攻城也不是消灭魏军,阻挡魏军不要过境就行;说不好守是因为街亭无险可守。马谡是蜀汉阵营中青代的佼佼者。满脑子兵书,一肚子经典战例,诸...

朱皇后:吴景帝孙休的皇后,她的一生经历了哪些事?

朱皇后:吴景帝孙休的皇后,她的一生经历了哪些事?

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存在“近亲通婚”的现象,孙氏祖孙对近亲通婚的忌讳极少,导致东吴内部的“婚姻无序”。孙休是东吴第三位皇帝,他的婚姻与父亲孙权、弟弟孙亮一样,也是典型的近亲通婚,他的妻子就是景皇后朱氏,野史记载其名为朱佩兰。朱氏出身江南世家吴郡朱氏,她的母亲是孙权幼女孙鲁育,父亲朱据是东吴重要官员及...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诸葛亮失败在什么地方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诸葛亮失败在什么地方

还不知道:为什么诸葛亮的北伐失败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宦官专政,权力跌宕起伏,地方长官不听中央号令,俨然成为一股全新的力量,皇帝皇权旁落,毫无威信可言,京城中的守卫力量大都被奸人所掌握,朝政混乱。在这特殊的时期,中国再次如春秋战国时期一般迎来了人才的...

许诸与马超打成平手 众人为何都认为马超更厉害

许诸与马超打成平手 众人为何都认为马超更厉害

对许褚曾与马超对战,二人明明打成平手,为何大家认为马超更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中,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便是各位武将之间的对决,比如三英战吕布、赵云战文丑。人们常常通过分析各位武将之间的胜负,来判定谁的武功更好,可是为何许诸与马超打成平手,大家却认为马超更厉...

三国时期姜维与赵云二人的实力如何?有何差距?

三国时期姜维与赵云二人的实力如何?有何差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虽然错用马谡,丢失街亭,遭到失败,但是,却有一个很大的意外收获,就是收降了姜维。姜维在投降诸葛亮之前,曾和老年的赵云在战场上交过手,两个人谁更厉害一些呢?从结果来看,谁更占优势?姜维当时很年轻,可以说是少年英雄,因为在魏国不受重...

评论列表

小蓝
小蓝
2个月前 (09-16)

本案反映了清朝在处理涉外案件时的复杂性和挑战,同时也揭示了中外法律文化的差异和冲突,虽然历史背景不同、社会环境各异等因素使得此案难以简单类比现代社会的类似事件处理过程与结果评判标准有所区别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尊重彼此国家的司法主权和法律体系的重要性以及维护公平正义的必要性同时我们也要反思历史事件中的教训并吸取经验不断完善和改进我们的法律制度和社会治理方式以实现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