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状元和二、三甲进士有何区别?从传胪那天开始,差距就在拉大
文 |万物喵知道
编辑 |万物喵知道
前言
相信许多网友都听到过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大部分父母也都说过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其实在古代就已经如此了。
在古代也是有着类似于今天考试的科举制度了,诸如状元、进士等这些就像是古代的考试名次,这些有什么区别呢?
古代科举是什么样的
首先状元这个词相信并不是什么生僻词,大多数网友也都是听过并且理解状元的意思的,就连许多文具的也都会用状元来命名。
从这样的情况其实也不难看出,状元其实就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之一名,如果要详细的进行解释的话,那就是科举考试中殿试的之一名。
说到这里可能就会有一些网友会感到疑惑,如果说状元是之一名,那进士又算什么呢?从一些书籍故事中还是可以看到许多人考取进士而十分高兴。
还有《范进中举》中,已经上了年纪的范进考中了举人,居然高兴的疯了,这样的情况也是让人觉得举人似乎也是一个很高的名次。
这样的情况也是让不少网友们大脑一片混乱,诸如状元和二、三甲进士有什么区别吗?那秀才、举人什么的又是什么呢?
其实从传胪的那天开始,状元和二三甲进士之间的差距就开始拉开了,并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拉大。
首先传胪这个词相对来说还是有些生僻的,通俗点来讲就是在科举考试完成之后,皇帝到殿内宣布进士名次的典礼。
当然传胪这个词也是随着朝代的更迭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大概意思还是差不多的,比如说在明朝的时候第二和第三甲的之一名称为传胪。
而到了清朝的时候经过区分则是更加准确,仅仅只有第二甲之一名被称为传胪,其中“胪”的本意是陈述、陈列的意思,所以说传胪更多时候还是表达科举殿试揭晓唱名的意思。
说到二三甲这些或许会已经有知情的网友开始头晕了,不过从二三甲这样的称呼中就可以看出,这些二三甲进士还是比不上状元的含金量的。
古代状元和二、三甲进士有什么区别
其实古人在这方面还是很严谨的,就按明清两代的名次来说,进士进入殿试以后按成绩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等级。
而这三个等级其实就是一甲、二甲和三甲,当然这并不是之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意思,在此前提下还是要继续细分的。
比如说一甲,一共有三个名额,而这三个名额也就是科举中成绩更好的三个人,其中之一名就是状元,第二名则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
而二甲的之一名则是传胪了,之后的第三甲就是统称的进士,相信说到这里,就已经有许多网友明白了。
而在这个时候再问古代状元和二、三甲进士有什么区别,想必已经能够明显的看出双方之间的差距了。
首先双方之间是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的,属于一甲的状元自然是要比二、三甲进士的含金量要高上许多的。
而且在清朝的时候,一般一次是会录取360名进士,其中一甲依旧是三个人,而二甲和三甲的人数则是差不多的。
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在古代依旧是存在的,就像是每个人都只会记得世界之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而之后的群山倘若是没有必要的话,则是没有多少人会记得的,双方的差距自然也是不言而喻了。
古代状元的含金量
当然,这也不代表那些二三甲的进士就一无是处了,他们和状元比起来固然是有着许多差别的,但这也只是和状元比起来。
就像是群山虽然比不上珠穆朗玛峰,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是门前的小土丘,他们同样也是一座座大山。
从一些古装剧中的一些称呼中也可以看出进士其实也不算低了,比如说许多对于秀才的称呼都是穷秀才。
事实上秀才只是通过了县试、府试和院试,也就是说仅仅获得了参加举人考试的门槛,能不能考上居然还是一个未知数。
从《范进中举》中从范进发疯和老丈人前后的态度变化也可以看出秀才和举人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而举人和进士的差距则是有些类似于秀才和居然的差距,成为举人才有参加科举考取进士的资格。
已经上了年纪的范进考中了举人人生都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由此也可以看出进士的含金量了。
唐代的孟郊曾吟出过这样一句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就是孟郊四十六岁进士及第所吟出的引起风发的诗句。
从中也是可以看出进士还是非常值得欣喜的,也算是多年寒窗苦读所争取来的,也是得以施展拳脚的媒介了。
关于古代读书科举考取功名的情况还流传着一些说法,比如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现象就是很常见的。
其中明经可以理解为和秀才差不多的情况,大概意思也就是三十岁就已经算是老秀才了,但是五十岁能够考取进士则还算是年轻的。
这样的情况也足以说明其中的含金量,进士一般也都能做官了,而殿试中的榜首秀才的含金量无疑是还要高上许多的。
据说在清朝的时候,一共出现过114名状元,几乎全都是有明确的姓名记载的,状元这种大事也都是会成为老百姓们茶余饭后所乐意谈论的事情。
而他们也往往会得到重用,高管俸禄自然也是不必多说了,可以说除了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因为时代的变迁没能享受到高官厚禄,其余113名几乎是都享受到了的。
甚至就连皇帝一般也都是可以记住状元的名字的,而进士虽然说也有官职俸禄,但是则是充满随机性的,一般来说也是没有什么飞速晋升机会的。
结语
由此可见即使是在古代读书也同样是有用的,成绩等级的分布也还是很用门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