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2. 明末风云(32):天下归清——中前期清军百战百胜之谜
上百万明军,对阵清军时不堪一击,而他们投降成为清军后,又战斗力爆表,可以回过头碾压原先的同僚,这个现象同样很奇怪,是什么原因导致呢?
除了军事制度的原因,这牵扯到明清的财政问题。
明末的明军之所以军纪涣散,为害地方,重要原因是没钱。
在嘉靖时期,明朝财政已捉襟见肘,要不是张居正改革爆了一波经济,万历三大征都没钱打,大明能撑到什么时候都是个问题。
就这样,到了崇祯照样穷得跟个鬼,迫不得已像叫花子一样向大臣们众筹。
这归因于明朝的制度,老朱定下的制度到了明末已经腐朽,失去了生命力。但崇祯没办法,老祖宗发下来的牌,他只能给什么牌打什么牌。他之前的明朝皇帝们也都是如此,没有魄力也没有能力洗牌重来。
清朝不一样,它上来就把牌给洗了,重新发牌,这是明朝皇帝无法做到的。阶层洗牌通常意味着朝代更替,清朝有这个条件——明朝是残局,清朝是开局。
洗牌的结果是税能收上来了,清朝不给穷人面子,也不给官僚地主面子,收税就是收税,不管穷人富人。
图一:表现八旗军的美术作品
前面提到过,弘光政权的财政收入,大致在每年六百万两白银左右。
这甚至超过了崇祯,看上去还不错。
然而对比顺治,弘光就是个弟弟。
顺治初期清朝的财政收入就超过了1400万两。
再回过头去看弘光,他控制着南直隶、浙江、广东等全国富庶之地,区别可就大了,因为弘光的牌面还是崇祯的遗产,能收上来这么多钱已经算是不错。
不得不佩服清朝搞钱的本事,这就是洗牌的好处。
即便如此,钱还是不够用。
“顺治初年,除明季三饷,两浙、八闽、楚、蜀、两粤犹须征伐,用兵之银岁千三百万。”
——军费就要1300万两,再加上其他开支,顺治还得倒贴将近90万两老本才能抹平赤字。
这时候皇太极时期五入长城的收获就派上用场了,多尔衮下令把以前的存货源源不断从盛京运往北京,就这还不够,又问朝鲜“借”了点大米才把财政赤字抹平。
随着用兵的持久与深入,军费还在不断增加:十三年增加到两千万,十六年增加到两千四百万。
这时清朝已经一口气缓了过来,顺治十六年的岁入已经达到了2566.42万两,虽说总账还是有不少亏空,但十几年的征伐下来,局面趋于稳定,在控制区通过严厉的税赋征管政策使财政情况在逐年好转。
清朝更大的支出是军费,明朝也是如此。
崇祯哪里来钱付什么军费,总之先欠着,实在欠的太多了,就东挪西凑先补上几个月的军饷。
也别都怪崇祯,这是他祖宗留下的债,有些饷从万历中期就开始拖欠,熬死了一代人还没结清。崇祯刚即位时,陕西的兵饷就已经拖欠了30个月,估计他看到账目也是一脸懵的。
到了弘光朝,朱由菘账面上依然有近百万大军,这里面有多少是实数,多少是虚数,就是一笔烂账,谁也没法统计。
顺治初期,把所有兵力加进去,清军满打满算不超过三四十万人,他的军费就要1300万两。弘光的兵力至少是这个数字一倍,那得要多少军费?
但没办法,至少各路总兵报上来这个数,当初是经过朝廷核准的,这是个经过双方妥协的数字,核准了你就得开饷,不然军队就得哗变。
弘光哪怕把自己裤子都当了,都付不起这个军费,何况这位还是个享受之一的主,怎么舍得当裤子。
老办法,开不起就先付一部分,其他打个白条先欠着。
图二 明军剧照
本来明末军队的性质就相当于雇佣兵,当兵吃粮拿饷,天经地义。雇佣兵拿一天钱打一天仗,明朝皇帝们厚着脸皮欠着钱,还要大家干提脑袋卖命的事,这仗还怎么打下去?
“皇帝不差饿兵”,就算不是雇佣兵,也没几个人肯饿着肚子给皇帝卖命。
皇帝不给解决,当兵的不会都等着活活饿死,不打仗的时候,他们会四处抢掠地方。等打起仗来,临阵倒戈就天经地义——别怪哥们不仗义,跟着你打仗不光没银子还有饿死的风险,现在对面确实给粮给钱,有吃有喝——前东家不履行义务,还不许咱换个东家?
其实这个道理放到崇祯年间也是一样的,官军被拖欠了几年的军饷,该有的战斗力早给拖没了,一投降闯军,吃饱喝足了,战斗力立马又回来了。
同理,投降了清军,军饷有保证,砍一个人还能拿到一份赏金,雇佣军们就又跟打了鸡血一样嗷嗷叫起来。
所以, *** 降兵们焕发战斗力的不是那身制服,而是制服背后的真金白银。
讲到这里,又随之带来新的问题,从降清到反清,人还是这些人,为什么在清朝那边,这些降将战斗力爆棚,碾压原来的同僚。等他们反正后,战斗力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准,再也无力和清军抗衡。
原因自然也有很多,比如战略战术的失误,比如统治层的政治上的差距,但抛开这些因素,从努尔哈赤时代起。后金军到清军保持的一贯强势,也是一大原因。
虽说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但军事也是政治强势的基础。没有军事实力的保证,政治也是谈不上的,并且这与经济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落后就要挨打”只是个伪命题,落后未必会挨打,先进未必不会挨打,蒙古、金、后金,乃至匈奴肆虐欧洲,蛮族入侵罗马,都是落后征服先进的例子。
装备是军队战斗力的基础,在明清交替之际,清军实际上是一支冷热兵器混用的军队。
早在皇太极时代,清朝就吸收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明朝叛将带来的技术和人员,拥有了自造红衣大炮的能力,后金也组建起了自己的重炮部队——乌真超哈,佟养性担任乌真超哈固山额真,也就是汉军都统。
在入关前,清军已拥有红衣大炮不下百门,这些火炮,在之后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比如决定大顺和清朝的国运之战——潼关之战里。多铎早就抵达潼关城下,却固守不战,始终没有进攻,正是等待红衣大炮运到。炮火之下,坚城也无法抵挡,大顺军最终失败,弃守潼关,就此再也无力反击。
伴随着清朝的统一战争,红衣大炮都是战略武器级别。
图三:后金到清前期拥有的红衣大炮
除了大炮,再看看火枪。
火枪上,从后金到清初,确实与明朝有差距,但清朝同样在不断进步。
在努尔哈赤时代,后金军火枪还比较匮乏,努尔哈赤首先在精锐的巴牙喇里提高了火枪的数量,每100人的巴牙喇,配备了43支火枪。
到了皇太极征服朝鲜后,八旗军又拥有了朝鲜火铳手助阵。
“朝鲜之兵,虽无马上之能,然不违法度,长于步战鸟枪,以攻取城池大为有用”。
实际上,从后金到清朝前中期,装备始终在进步。入关后,火枪逐渐与弓矢、火炮一起成为清军装备里的三大武器,鸟铳也成为了清军的常用火器。到康熙年间,清军已经在汉八旗军里建立了成建制的火枪部队,称为火器营。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里就说:
我朝武备整齐,弓矢枪炮最为军营利器,法制精良,百世不易。
并且,清军把火枪进一步更新换代。逐渐淘汰了在明军里最多的三眼铳等火门枪,换装了鸟铳这样的火绳枪。
在武器上,入关后的清军已经不弱于任何一个对手。
图四:中期清军作战画作
战术意志
如果说八旗军是一支意志坚定,纪律严明的军队,许多人可能会嗤之以鼻,但在战场上的表现确实如此。
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体现。
在战场上,八旗军进退有度,调度有方,各部分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比如八旗兵的主力重甲步兵担任的是前锋,“当兵刃相接之际,披重铠执利刃者,令为前锋。”轻甲的射手则隐蔽在后,“披短甲善射者,自后冲击”。八旗的精锐巴牙喇则担当的是战场督战队和预备队的任务,“精兵(巴牙喇)立于别地观望,勿令下马,势有不及处,即接应之”。
八旗军在行军中的表现是“若地广,则八固山并列,队伍整齐,中有节次。地狭,则八固山合一路而行,节次不乱。军士禁喧哗,行伍禁纷杂”。
图五:八旗军甲胄
军纪更体现在八旗军的速度上。
“兵贵神速”,入关后,清军取得的重大战果,无一不体现其速度优势。
在山海关击败大顺军后,多尔衮随即派出八旗军和关宁军,衔尾追击,紧追不舍,在庆都、真定又连续击败大顺军,几个月内,就把占据北方大片土地的大顺赶回了陕西。
速度优势,是能发动突袭战的前提,清军利用速度优势发动的几次突袭,奠定了天下局势。
九江之役,就是一场经典的奇袭战,大顺军被阿济格撵得损兵折将,人困马乏。跑到九江,以为终于暂时摆脱了阿济格,可以暂作休整。清军却不会给李自成这个机会,当晚阿济格就带兵杀到。大顺军毫无准备,迅速崩溃,连李自成的御营都被击破,大顺军头号悍将刘宗敏、军师宋献策,还有李自成众多眷属都被抓获,直接导致李自成很快在九宫山身亡。
击败张献忠大西军的决定性一战——凤凰山战役,更是奇袭的代表性作品。满洲之一勇士鳌拜率领清军前锋,人不卸甲马不解鞍,“衔枚疾驱,一昼夜行三百里”,没有同清军交过手,根本无法理解这种速度。
1646年的平定广东之战,是体现清军速度优势的巅峰战役。在李成栋和佟养甲指挥下,仅仅凭借万人左右的兵力,利用绍武帝和永历帝在三水互相交战,广东兵力空虚的机会,闪电般直取广州,灭亡邵武政权,两个多月就平定了广东。
这是一场经典的闪电战,虽然李成栋部下大部分是汉军,但被纳入清军军事体系后,在八旗官员佟养甲等节制下,一样迸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强力的将领
提到清军的强势,不得不提到八旗的领导层。
历史上,北方民族进入中原争霸的事情并不少,从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到契丹、女真、蒙古,许多民族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当起了皇帝。
不过他们的共同点是,出道即巅峰,也就是开国君主那一代人最强,以后逐代递减,并且多数是断崖式下跌,同时,往往由于内乱导致战斗力大减,再也无力进取甚至自相残杀自取灭亡,这几乎成了一条规律。
到了清朝,这条规律失效了。
努尔哈赤强,他的儿子们也都很强,这也就算了,可是,连孙子辈也都这么强,这并不多见。
尼堪、岳托、鳌拜、勒克德浑、博洛、岳乐、费扬古,清军第三代将领够资格领兵成为统帅的,一只手就数不过来,更别说那些能征善战又爵位稍低的。
要知道,从努尔哈赤25岁起兵到顺治七年(1650年)八旗第三代将领勒克德浑攻克广西,已经过去了整整67年。
图六:清军剧照
还有一条,八旗没发生内乱。
历代北方民族建立的帝国,辽、金、元都曾经内乱不止。
清朝也有过内乱的苗头,也是开国雄主死后,儿子们为争位而争斗,但却并没有发展到刀兵相见的地步,为了共同的利益,内乱之火被扼杀在摇篮里。
这可能是清朝最危险的一个阶段,如果内乱真的发生了,那它很可能像辽、金等一样,没有足够的精力再用于完成统一。
代代出名将,又没有内乱危险,在统帅层面保证了军队的稳定和战力。
再看清朝入关后的对手们
大顺军脱胎自农民军,虽然李自成称帝,也并没有摆脱农民军的本质。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施政纲领,也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反应到军事上,就是瞎打,打到哪算哪。打得过就打一打,打不过就退一退,在本质上脱离不了流动作战的习惯。
农民军的特性又决定了大顺军不注重武器的发展,多使用缴获的明军火器,没有专门的火器部队,更没有相关的技术人才,被清军的火器轰得七零八落,一路溃败。
南明各个政权也是如此,在装备上,他们当时或许并不弱于清军,但在军纪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八旗军入关之初,只有十来万兵力,而明朝这时在全国还有高达百万的兵力。
但是这些兵,大部分是已沦为军阀的各地总兵们扩充势力而招募,既无战斗力,更没有军纪可言,与一群土匪也差不了多少。
有人会说南明的内斗。
内斗是事实,但在具体作战中,许多南明将领面对清军,手下的兵力并不少,同样一触即溃,要么逃跑要么投降。
比如左良玉之子左梦庚投降时,手里还有二十多万军队。多铎东下时,江北四镇剩余的兵力加起来也还有20多万之多,却没有一点点战斗力。
而投降的这些明军,经过清朝的沙汰和整编,成了绿营军队,却又表现出了不输于八旗军的战斗力,这同样是军纪导致的战斗力差距。
再从将领层面来看,八旗将帅多是宗室子弟,为清朝打仗就是自己的家事,个个拼尽全力。而不管是大顺还是南明各个政权,宗室里就没有出现过强有力的军事人物,把清朝入关后所有对手加起来,称得上名将的也没有几个,在将领统帅力方面,被清朝完全压制。
图七:清军剧照
有了以上条件,从后金到清朝,出道即巅峰,并且长时间没有滑落,从上到下,清朝的军事力量在当时都是碾压各个对手,并且在战略上即使有失误,也能及时调整。
正视历史才能进步,可能有人不愿意承认,但从战斗力上来看,明清交替之际的清军,成为了这时期中原大地的最强军队,或者说是东亚大陆的最强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