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放女囚,来回几千里路,为何衙役却抢着去押送?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九鼎鉴史
编辑 |九鼎鉴史
前言
经常看古代剧的人,应该都听说过剧中皇帝对犯人说的这句话:“来人,把他发往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而犯人听闻后则害怕的哭喊着皇上饶命。
在古代,惩罚犯人的方式基本分为5类:笞、杖、徒、流、死,而流放是属于仅次于死刑的刑罚。按我们如今的想法,流放等于是徒步去外地旅游,为什么会是这么可怕呢?
这是因为古代的流放之地都是边疆、塞外等苦贫之地。这些地方人迹罕至,而且都距离家乡几千里,古代交通不便,这一去就可能再也回不来,终生看不到自己的亲人。这对于落叶归根观念很深的古人,也是一种精神惩罚。
而且罪责越深,流放的地方就越远。古代的交通并不发达,再加上流放之地都很偏远,所以流放的路很难走。路途中还会遇到拦路的劫匪,或者野兽,可以说是危险重重。
同时为了防止犯人逃跑,罪犯还需要带着沉重的枷锁,一路忍受着衙役的打骂、勒索、虐待。很多犯人不堪遭受折磨,在半途就受辱而死,电视剧中那些半路解救的大侠,是一个也没有。所以流放路途对于犯人来说,也是一种长期的精神和肉体折磨。
而且被流放的犯人,有老人,有妇女,也有孩子。朝廷规定被流放的犯人,每日必须徒行50里,如果流放距离是2500里,必须50日以内赶到,如果流放距离是3000里,必须2个月内赶到,否则将受到惩罚。
《唐律疏议》是我国保存至今最早最完整的封建律典,唐代刑罚制度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代刑罚制度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以其宽平和适中成为中国封建刑律的代表。唐初政权刚刚建立,执政者从借鉴历史的教训出发,比较注意调整社会关系,协调阶级矛盾,由于长期大规模战争照成人口大量流亡,为了安抚民心、休养生息,所以唐初的刑罚制度也趋于宽缓、温和。
“诸犯流应配者,三流具役一年”中“三流”即指普通流刑,又称“常流”,根据其刑罚内容的轻重分为三等:流两千里、流两千五百里、流三千里,每一等都服苦役一年。
唐高祖时曾将一部分死刑改为断右趾,太宗时期又以加役流来代替断右趾,“于是除断趾法,为加役流三千里,居作二年。”即流三千里,服苦役三年,以此作为对某些死刑的宽宥处理,又被称为“减死之刑”。
“贞观十四年,又制流罪三等,不限以里数,量配边恶之州。”此处的流刑将罪犯流放至边要地区,并不限制里数之多。
同时这些被流放的犯人口粮,由当地的官府、驿站供养,标准是成年人每人每天8两,15岁以下的孩子4两。这点食物对于需要长途跋涉的犯人是根本不够的,而且就这也不能足额发放。
这也导致大多数老人因为承受不住途中的艰辛,都会死在途中。像女性和孩子,则会被当做奴隶被欺辱,而那些壮年男子只能沦为更底层的苦力。这就导致了很多被流放的犯人宁愿自杀,也不愿被流放千里之外。
我国自古就是疆土辽阔,北方寒冷,南方炎热。在元朝时期,为了惩罚犯人,会把南方人就放到北方的苦寒之地,把北方人流放到南方的烟瘴之地。而这就是让犯人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很多犯人在流放途中因为水土不服,遭受到痛苦的折磨。
不过到了明朝和清朝,南方因为经过多个朝代的发展,变成了经济发达的鱼米之乡。这个时候再把犯人流放到南方就不合适了,所以到了清朝时,流放的犯人基本都是被发配到北方的边疆苦寒之地。
同时清朝还是历朝历代中,流放人数最多的一个朝代,而大多数流放犯人都被发往了宁古塔。这也就有了这句我们所熟知的——“发往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那宁古塔是究竟在哪里呢?而披甲人又是什么人呢?
宁古塔和披甲人的来历
其实宁古塔并不是真的是一座塔,而是一个城名,也是满族的起兵龙兴之地。所谓的披甲人就是镇守在边疆的满族八旗军人。古代的宁古塔在如今的黑龙江东部,清朝皇族的6个先祖就在此居住。在满族语言中6为“宁古”,个为“塔”,所以把这个区域称为“宁古塔”。
宁古塔除了是清朝的龙兴之地,也是清朝八旗军队重点驻守的边疆区域。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北方的俄人入侵,另一方面也是害怕清朝被推翻,只要有大军守住这里,也可以做为退路,或者东山再起之地。
在清朝时期宁古塔属于未开发区域,不但人烟稀少,还气候寒冷,可以说是寸草不生,五谷不长。古代并没有如今发达的防寒手段,寒冷对于古人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清朝诗人吴兆骞就曾被流放宁古塔,他给父母写的信中说:
“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清朝把犯人流放到宁古塔也有两个目的。一是惩罚犯人,让他们背井离乡,在苦寒之地接受惩罚。二是让他们为清朝的龙兴之地添砖加瓦,守卫边疆。这些犯人到了宁古塔后,一般会根据罪行分为两种:罪行严重的变成奴隶,罪行轻一些的在底层当差。
成为奴隶就很好理解了,他们到达流放之地后会被当成物品赏赐给在此驻扎的官员和官兵。而且清朝的法律规定,奴隶主有权处死自己的奴隶,并且奴隶生的孩子也是他的奴隶。所以大多数流放的犯人经过种种磨难到达宁古塔后,不是磨难的结束,而且磨难的开始。
另一种罪行轻一些的会被发配到官府、驿站等地从事一些杂役工作。而且犯人身份的不同,也是会有一定的差异,像一些有背景的犯人就会受到一些照顾,干一些轻松一些的工作,而那些没有背景的犯人,只能从事最艰苦的工作。但就是这样也比那些为奴的犯人强很多。
但就是这样苦寒的宁古塔,也不是什么犯人都可以去的。乾隆年间就曾有法律规定:像强盗免死者,抢劫不止一家的犯人,偷盗坟墓不止一次的犯人……只有这些人才能被发配到宁古塔。可以说被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基本都是罪大恶极者。
如果犯罪情节比较轻,在经过路途的磨难,和宁古塔折磨后,还有机会逃离这个地方。因为流放宁古塔的罪犯,一般以10年为期,如果犯人在这10年间表现比较高,又想要回到家乡,在经过审查后可以退回原籍。
如果是被判“与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的犯人,那基本就没有逃离这个地方的机会,除非皇帝特批,或者大赦天下的时候。
那为什古代流放女囚,来回几千里路,路途中也是危险重重,而那些衙役却要抢着去押送呢?
这是因为押送流放犯人的“油水”比较大。古代衙役看着威风,其实收入并不高,再加之上面还会克扣,所以也只能维持一个温饱,如果能够抢到押送流犯的工作,就可以好好赚一笔。
古代的人知道流放途中的折磨,所以被流放的犯人家属,基本都会打点一下负责押送的衙役。对于那种不懂事的犯人,衙役也会重点“照顾”,所以大多数犯人都会想尽一切办法筹钱,只求衙役放他一马。
结论
如果衙役能抢到押送女囚流放的工作,那简直是赚大了。因为古代被流放的女子,大多数都是富贵人家,这些女子身子娇贵,如果按正常的流放方式,是肯定走不到流放之地的。
所以这些女囚家属会给予押送衙役很多银子,让他们在路途中多照顾,甚至有些女囚家属为了不让女囚受一点罪,还会悄悄提供马车。可以说衙役坐着马车,一路好吃好喝,几个月的时间就能赚平常人一辈子赚不到的钱,这样的美差也自然受到争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 ***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之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