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忠心的5个人物,明明可以造反登基,却甘愿辅佐帝王
前言
在封建王朝的时候,
皇帝最担心的一件事就是大臣“功高盖主”
,因为这样一来,自己这皇位就坐不稳,即使不会被挤下皇位,也不会在权臣的操纵下有什么好果子吃。
事实也的确如此,
无数历史故事告诉了我们,当臣子手中的权力达到了一个高度之后就会开始觊觎皇位
,比如王莽,比如曹魏。
然而凡事没有绝对,
历史上还是有一些虽然手中有着重权,却对皇权忠心耿耿的人的
,很多人都想不通,他们明明有能自己自己坐上皇位,为什么就是坚守着忠心呢?
一、蒙恬
蒙恬是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军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开始,蒙恬就是秦始皇手下最得力的大将之一了,为秦始皇的宏图大志出了不少力。
而秦始皇对蒙恬也相当宠信,他们之间不像秦国先王秦昭襄王和白起一样最终落得君臣离心的悲惨结局,而是一直保持着相当和睦的君臣关系
,蒙恬对秦始皇绝对忠诚,而秦始皇也对蒙恬极为倚仗。
秦汉时期,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威胁就是匈奴人的侵犯,于是
秦始皇任命蒙恬为征讨匈奴的大将军,蒙恬没有辜负秦始皇的信任,不仅将匈奴驱逐出境,甚至还收复了大量失地
,为秦始皇建立起来的帝国开疆拓土。
后来秦始皇为保护边疆修筑长城,这项极为重要的工程也是由蒙恬一力监督完成的。
然而这样的君臣相得并没有持续很久,
秦始皇去世之后,胡亥和赵高因为忌惮蒙恬的权势,于是就将他囚禁在了边疆,派人过去杀了蒙恬
。
蒙恬性命垂危,但是即使是这个时候也仍旧忠君,他对来杀自己的使者说:
“我的实力足以发动叛乱,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是因为我不敢忘记先主对我的恩情,我理应遵守道义。”
于是选择了自杀。
二、韩信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趁势起义,当时韩信还是个小兵,刘邦并不认为他能有多大用处,但是
韩信在得到了统领兵马的权力之后很快就将自己的才能表现了出来,在楚汉战争中屡次大败相项羽,让刘邦的汉军逐渐成为了优势方
。
最终,韩信还在垓下之战中给项羽送上了人生最后一场败仗,成功将项羽逼死在了乌江江畔,了结了刘邦的一桩心事。
然而
有着如此功绩的韩信却因为功劳太大能力太强逐渐被刘邦猜忌,忌惮他实力太强地位太高会造反
,于是就剥夺了韩信的诸侯王地位,改封为“淮阴侯”。
这还不算完,刘邦解除了韩信的兵权之后仍旧忌惮他,
正好这个时候有人告发韩信谋反,于是刘邦不管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就和吕雉一起设了一个局,将韩信斩杀在了长乐宫中
。
这是除了越王勾践杀功臣文种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次非常著名的“鸟尽弓藏”事件
,人们对于韩信到底有没有反心千百年来仍旧争论不休。
当时韩信必然是知道刘邦猜忌自己的,但是他仍旧敢赴约,说明他心中并没有鬼,
而刘邦在韩信死后有着
“且喜且怜之”
的表现,
这个“怜”也能够一定程度上佐证刘邦其实是知道并不想造反,而是自己猜忌罢了
。
三、霍光
古代的时候人们都将权倾朝野的权臣称为“行伊霍之事”,这其中的“霍”指的就是西汉时期的权臣霍光。
如果如果说上面两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话,那
霍光就是实实在在的凌驾于皇帝之上,甚至能够以臣子的身份决定皇帝的任免
。
霍光是汉武帝临终前的托孤大臣,
汉武帝重病将逝的时候,太子刘弗陵只有七八岁,没有能力独自当好这个皇帝,于是就将辅佐新皇的任务托付给了霍光等四位顾命大臣
,其中霍光就是四人之首。
刘弗陵登基的时候只有八岁,于是朝政就由霍光等人来处理,并且
随着时间一长,剩下三位顾命大臣不敢与霍光争先,于是大权逐渐就落到了霍光一人手中
。
然而汉昭帝刘弗陵极为短命,去世的时候仅仅只有21岁,还没有后代,于是霍光便有权在宗室中寻找继位者,
他扶持的之一个新皇是昌邑王刘贺,但是刘贺无比昏庸,于是仅仅在位27天之后就被霍光废黜了
。
随后,霍光又扶植了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己登基,是为汉宣帝
,然而即使霍光有这么大的权利,他都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坐上皇位,对大汉江山还是相当忠诚的
。
四、诸葛亮
没有一个皇帝不想要一个像诸葛亮一样既忠诚又能干的臣子当丞相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即使是他的敌人也相当敬佩。
公元220年,蜀汉建立了之后,刘备就将诸葛亮任命为了丞相
,在蜀汉有着相当大的权力和威望。
然而没几年之后,刘备就重病不起了,
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刘备将诸葛亮叫到自己的病榻前嘱托后事
,刘备知道儿子刘禅是个人没有才能的,也没对他有过多期望,于是就对诸葛亮说:
“如果你觉得刘禅能够辅佐,那就辅佐他,如果觉得他不是那块料,那这蜀汉就交付给你了,你可以自己取代刘禅。(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但是即使诸葛亮有着刘备如此宽宏的允许,并且他在蜀汉既有地位又有威望,自己当蜀汉皇帝并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但是诸葛亮始终没有动心过,而是尽心竭力地辅佐着刘禅
。
最终,诸葛亮即使为了蜀汉将自己的生命熬到油尽灯枯,也仍旧忠心耿耿地当着蜀汉的丞相。
五、郭子仪
这最后一位权臣就是唐朝的郭子仪
,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大唐江山时时刻刻都处于危在旦夕的状态,
然而就是郭子仪将大唐江山拯救,保证了李家人能够在皇位上继续坐下去。
郭子仪出生于公元697年武周年间,卒于公元781年唐德宗年间,
一生总共经历了七位皇帝
,这不管在任何朝代都是相当罕见的经历。
安史之乱之后,因为功绩卓越,因此郭子仪的地位越来越高,甚至逐渐连皇帝也不敢轻易动郭子仪
,即使郭子仪屡次被人妒忌,用谣言中伤他,但是
皇帝畏惧他的影响力和权利,因此每每都选择相信郭子仪,甚至和郭子仪道歉
。
唐代宗年间,吐蕃来犯,真是因为有郭子仪才成功抵御住了这次进犯,
加上这层功绩,郭子仪在大唐的地位越来越高。
然而
即使郭子仪就像一个土皇帝一样,连真皇帝也要敬畏他三分,他却始终是忠诚于大唐的
,他的儿子曾和公主吵架的时候大放厥词:“
你仗着父亲是皇帝就为所欲为,可是我父亲却不屑于当皇帝!”
公主非常气愤地将这件事告诉了唐代宗,没想到代宗竟然说:
“他说得没错,如果郭家想当皇帝,我们早就不在这个位置了。”
可见郭子仪的地位之高。
结语
这些人或是维护了国家统一,或是维护了皇权,或是为后人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即使千百年来有很多人对他们的人品提出了质疑,但是不容置疑的是,他们都对历史有着极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