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 英国潜艇战——“三文鱼”号的成功一击
作者:Me410。
作者简介:Me410,江苏南京人,主要撰写近代战争历史。最早在2008年于《战舰》杂志发表了“日本海军阿号作战始末”一文。此后笔耕不辍,迄今已发表各类文章50余篇。
图1. “三文鱼”号潜艇
“三文鱼”号潜艇(
HMS Salmon
)是英国皇家海军于30年代初期设计建造的一艘中型潜艇,属于S级。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该级潜艇总共建造了12艘。“三文鱼”号即为其中之一。
从1940年到1945年,英国又续建了50艘改进型的S级潜艇。由此可见,该级潜艇的总体设计堪称成功。仅就“三文鱼”号而言,该艇长63.63米,宽7.3米。水面排水量690吨;水下可达970吨。水面航速更高可达13.75节。但是水下航速较快,可达10节。鱼雷发射管全部安装在艇艏位置,共6具。连同备用鱼雷总共12枚。
1939年12月2日,英国潜艇“三文鱼”号,在爱德华.比克福德少校的指挥下,启程离开罗赛斯港,朝着挪威海岸驶去,开始新一轮海上巡逻。两天的航程一路太平。到4日下午,“三文鱼”号已经抵达距离挪威海滨城市艾格尔森德外海90海里处。下午1点30分,正在执勤的马丁上尉透过潜望镜发现了一艘德国潜艇。那是德军潜艇U36号。很快,声纳室也传来消息,证实了马丁的发现。这表面,与平时基本处于水面航行状态只有在必要时潜入水下的德国潜艇不同,英国潜艇在白天通常都呆在水下,依靠潜望镜观察,只在晚上浮出水面给电池充电。
发现目标之后,比克福德必须谨慎小心。毕竟,英国潜艇部队已经不是头一次碰到这种事情。早在9月3日英国对德国宣战当天,“渔叉”潜艇就发现了正处于水面航行状态的德国潜艇U20号。接下来九个小时的追踪和攻击最终无果而终。6天后,英国潜艇“厄休拉”号又碰到了德国潜艇U35号。英国人在1000码距离连续发射了四枚鱼雷,全部打瞎。
接连失败的原因并不在于英国潜艇的火控系统存在缺陷,而是特殊的技术困难所致。处于水面航行状态的潜艇,普遍吃水较浅。以当前的“三文鱼”号为例,该艇正常吃水深度只有3.2米。而为了确保在波涛汹涌的北海上不至于被海浪推送至海面,鱼雷的深度设定普遍较大。所以即便所有射击参数全部设定正确,鱼雷也极有可能从目标船体下方横穿而过。
所以当前的状况,对于比克福德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事后提交的报告中比克福德写道:“透过潜望镜,我观察到德国潜艇取350度航向。我全速前进追击目标,最终在110度方位5000码距离,以7秒钟的间隔实施了一次齐射。鱼雷深度设定为8英尺。我看到至少有一枚鱼雷跃出了水面,进而命中目标,导致爆炸。我随后浮出水面试图救助幸存者,但只看到了浮油、残骸和死尸。我担心附近还有其他德国潜艇,遂再次下潜离开。”就这样,“三文鱼”号成为英国潜艇部队中之一个U艇杀手。
图2. U35号潜艇是一艘IIA型潜艇。作战半径有限,只能在北海活动
但是这艘潜艇的好运还没完。9天后的12日早上,该艇又发现了德国大型邮轮“不来梅”号。但是很快,比克福德发现这个诱人的目标的上空盘旋着飞机。那是一架德国海军的Do18型水上飞机,显然正在为“不来梅”号护航。考虑到飞机对于潜艇的威胁,“三文鱼”暂时号无法浮出水面。这也就意味着潜艇无法高速追击,进而占据合适的鱼雷发射阵位。比克福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目标从眼前溜走。但是这不要紧。因为一天以后,新的机会又来了。
13日上午,在赫尔格兰岛以北海域,德国轻型巡洋舰“科隆”号、“莱比锡”号、“纽伦堡”号正准备与5艘驱逐舰会合。后者在昨晚冒险靠近英国东海岸布设了240枚水雷,此时正在高速返航,与接应他们的巡洋舰会合,然后将在这些巡洋舰的引导下穿过德国人自己布设的水雷障碍,返回基地。
但是就在两支舰队相距60海里即将会合之际,“三文鱼”号却鬼使神差地出现了。时机恰到好处。由于将驱逐舰投入布雷作战,这些巡洋舰缺乏反潜护航兵力,只能依靠自身携带的水上飞机执行反潜巡逻任务。但是自从当天黎明时分,三舰携带的水上飞机都已经起飞。现在这些飞机的燃料已经所剩无几。考虑到海上降落回收会令军舰遭到伏击的危险,这些飞机现在全都飞往南方的叙尔特岛降落。按照原定计划,以该岛为基地的He115型水上飞机应该及时抵达巡洋舰上空接班。但是他们却迟到了50分钟。这就是“三文鱼”号的宝贵时间窗口。
当然,比克福德也有自己的误判。无论潜望镜的性能多么优秀,终究视野有限。观察效果要打个折扣。比克福德至少认出了轻型巡洋舰“莱比锡”号。但是对于另外两艘巡洋舰,则被认为是一艘战列舰和“希佩尔”号重型巡洋舰。无论如何,这样的高价值目标绝对值得冒一次险。当然,他也只剩下一次机会。上一次击沉U36号时的齐射发射了6枚鱼雷。所以当前也只能再做一次齐射。
透过潜望镜,比克福德准确识别出了“莱比锡”号的身影。但是对于其右舷前往的“纽伦堡”号,则被误认为是“希佩尔”号重型巡洋舰。比克福德一开始估测目标的航速有20节,并据此算定了射击参数。但是很快,他就认识到自己低估了目标的速度,并据此做了修正。最终在10点36分,他决定以5000码之外的“莱比锡”号为瞄准点。6枚鱼雷以11秒的时间间隔连续发射,并且各自的角度都有所不同,以此形成一个宽广的扇面。按照比克福德本人的说法,此种分散火力的做法,虽然可能无法击沉一艘敌舰,却也可能同时命中多个目标,从而引发整个舰队的混乱。
一旦射出鱼雷,“三文鱼”号立即收起潜望镜,继续下潜,准备躲避即将到来的深水炸弹。10点40分,该艇的声纳捕捉到了一声巨响。一分钟后,又有两次爆炸声音传来。但是此时已经无法分辨,这是因为鱼雷命中目标所致,还是德国人已经开始投掷深水炸弹。比克福德一度打算回到潜望镜深度,观察战况。但最终还是压制住了这个诱人的想法,继续下潜并且做规避动作。德国人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他们的深水炸弹攻击一直持续到中午才结束。但“三文鱼”号只受了轻微损伤。
图3. “三文鱼”号发动攻击时的德国舰队阵型。3艘巡洋舰构成一个倒三角。彼此间距1200米
随后,为了防止德国人耍诈,比克福德又耐心地在水下等了三个小时,直至当天下午3点钟,“三文鱼”号才再度冒头,浮出水面。比克福德仔细搜索了海面,试图寻找敌舰被击沉的证据。但是除了一滩油渍,一无所获。现在,打光了鱼雷的“三文鱼”号也只能打道回府。
但是失望只是短暂的。等回到基地之后,比克福德很快获悉,他的这次鱼雷攻击的确做到了一箭双雕。“莱比锡”号被命中舰体中部;“纽伦堡”号则是舰艏处中雷。而且这还不算完。
遭袭之后,“纽伦堡”号在“科隆”号的伴随之下先行离开。伤势较重的“莱比锡”号被留下了单独返航。现在,该舰左舷的蒸汽轮机舱已经全部进水。右舷的蒸汽轮机很快也停了下来。舰体进水至少1200吨。好在柴油机舱保住了。当前该舰只能依靠柴油机维持12节航速,蹒跚返航。来自第2轻型扫雷艇中队和第3扫雷艇中队的增援很快抵达现场,将该舰团团围住。再加上两艘驱逐舰,似乎已经可以万无一失。然而事情的发展还是让出乎意料。
14日中午,英国潜艇“厄休拉”号发现了这个以“莱比锡”号为核心的编队。但是接下来的攻击并不顺利。由于距离较近,该艇甚至不敢升起潜望镜,而只能依靠声纳信号发射鱼雷。然而在1000码的近距离,声纳也会失灵。最终,该艇发射了4枚鱼雷,错过了所有巡洋舰,只击沉了F9号轻型护航舰艇。德国人的反潜技能依然不敢恭维。两艘驱逐舰被派去搜捕“厄休拉”号。后者下潜深度只有20米,就成功躲过了深水炸弹的攻击。
图4. “厄休拉”号发动攻击时的德国舰队阵型
最终,“纽伦堡”号经过四个的月修理,得以修复,并重返一线。但是“莱比锡”号就没这么走运了。该舰龙骨受损,从此退出一线,只能作为练习舰躲在波罗的海。
立下功勋的比克福德被授予优异服务勋章,并且晋升中校。海军大臣丘吉尔甚至热情地邀请他前往伦敦,共进晚餐,顺便亲自了解一线部队的状况。随后,丘吉尔就要求比克福德转入训练部门任职,以便向更多的官兵传授实战经验。但是这个建议遭到了拒绝。
图5. 倒霉的“莱比锡”号巡洋舰
图6. 二战结束时,“纽伦堡”号是极少数尚可开动的德国军舰。该舰随后作为赔偿交给了苏联海军,更名为“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号
然而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决定的后果。1940年7月4日,“三文鱼”号在比克福德的指挥下再度出海,地点仍然是挪威南部海域。但从此杳无音信。更大的可能是该艇误入了一个事前未经查明的水雷阵地,导致全员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