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外海更受欢迎的沉船——纳粹德国海军油轮“泰拉”
上一篇文章《
死亡人数最多的沉船潜水点——“威廉古斯塔夫”号
》中为大家介绍了人类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沉船“威廉古斯塔夫”号(多达10582人!)以及在这里潜水的情况,今天我们就再来看看她附近的一处同样非常有名的沉船潜水点“泰拉”号。只不过她著名的原因与“威廉古斯塔夫”号正相反——“威廉古斯塔夫”在历史上非常知名,但是今天却很难在水下探索;“泰拉”号恰恰相反,在水下被保存的非常好,仿佛时间胶囊一样记录了该船在二战中被击沉时刻的样子,特别是内部的木质陈设都还一应俱全,因此吸引了无数的潜水员前来一探究竟。
↑ 沉船潜点“泰拉”的位置 来源:小宁标注
波兰沉船潜水
波兰外海更受欢迎的沉船
纳粹德国海军油轮
“泰拉”
(MV Terra)
作者:小宁
沉船概况:
名称:MV Terra
型号:油轮
标准排水量:1533吨
原长 / 宽:74米 / 11米
沉船深度:35-44米
特别看点:餐厅、船长室、引擎舱
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泰拉”号是一艘命运多舛的油轮,她从建成到被击沉总共只有9年的时间,但是却曾经有过3个名字,分别是“油瓦”(MV Oelschindler)、“古斯塔夫辛德勒”(MV Gustav Schindler)以及最后的“泰拉”。说起她的出身,更是与在德国石 *** 业中昙花一现的匈牙利犹太资本家朱利叶斯辛德勒(Julius Schindler)密不可分。
↑ 1945年的劳氏船籍册上记载了“泰拉”号名称的变化过程 来源:劳氏船籍社
辛德勒家族原本在奥匈帝国波西米亚(Bohemia)经营纺织产业,后来该家族的继承人朱利叶斯辛德勒在维也纳的商学院学习期间接触到了石油工业,并于1908年在汉堡创立了自己的石油贸易公司“朱利叶斯辛德勒油矿公司”(Julius Schindler Mineralöle)。他们在同一年获得了俄罗斯帝国里加油田的出口商资格,开始经营从俄罗斯出口机油到美国,同时再将美国的矿物油出口到欧洲的生意。
在之一次世界大战中,虽然跨大西洋的国际油品生意被迫终止,但是辛德勒先生又找到了从奥匈帝国和罗马尼亚进口燃油到德国的生意。由于通过他在战时进口到德国的燃油对于德军来说意义重大,因此凭借着与军方的关系,辛德勒先生又在1917年开始投资德国本土的石油开采,并先后收购了多处油田、奥尔登堡炼油厂(Mineralölwerke in Oldenburg i. O.)以及法尔肯斯坦化工厂(Chemische Fabrik Falkenstein)等相关产业,逐渐在德国石油化工行业里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 朱利叶斯辛德勒与其长子合影 来源:Private archive of the Schindler family
1927年,这位辛德勒先生开始涉足油料航运业务,由他的弟弟伊西多尔辛德勒(Isidor Schindler)创办了“朱利叶斯辛德勒油轮航运公司”(Tankschiff-Reederei Julius Schindler G.m.b.H.)。该公司创办伊始就快速扩张,几年之内旗下便拥有了11艘油轮,我们的主角便是其中的最后一艘。
我们今天的主角于1935年在“伦茨堡的诺比斯克鲁格”船厂(Werft Nobiskrug in Rend *** urg)建成,最初通过欧罗巴油轮公司(Europaische Tankreederei GmbH)持有,但租赁给“朱利叶斯辛德勒”油矿公司使用,命名为“油瓦”号。但是她很快便被转入“朱利叶斯辛德勒”航运公司旗下,并更名为“古斯塔夫辛德勒”号,以纪念朱利叶斯辛德勒的父亲。这艘船使用了简易的单船壳结构,两部195马力MAN柴油主机,航速10节。
↑ 建成初期的“古斯塔夫辛德勒”号 来源:Piotr Balazy
作为船队中的最后一位成员,“古斯塔夫辛德勒”号见证了家族的鼎盛时刻,也目睹了它的迅速衰落。随着纳粹党上台执政,深感政治风向变化的朱利叶斯辛德勒决定举家迁往巴黎。果然,1938年德国纳粹 *** 通过一纸命令将“朱利叶斯辛德勒”的石油产业收归国有并进行“雅利安化”改造,创办了航运公司的弟弟伊西多尔辛德勒甚至被送进了集中营,并于1943年死在了波兰的索比堡灭绝营(Vernichtungslager Sobibor)。当德军在1939年入侵波兰的当天,预感到法国也并不安全的朱利叶斯辛德勒辗转加拿大,最终移民美国,并且之后还帮助了很多德国犹太人逃离欧洲。
感谢您支持原创,反对抄袭,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小宁的酱油工厂》(微信号:XiaoningTang)阅读更多文章
公司被收归国有后,“古斯塔夫辛德勒”号也很快便被转交给了“汉莎油轮公司”(Hansa Tank Reederei GmbH)旗下,更名为“泰拉”号。1939年8月,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夕,这条船被德国海军征用,并在基尔军港(Kiel)接受了改装。从1941年起,“泰拉”被分配到驻扎在格但斯克的德军第27潜水艇分舰队(27. Untersee-boots Flottille)作为辅助油轮。
↑ “泰拉”号的结构图 来源:Leszek Legat
在纳粹德国海军中,第27潜水艇分舰队是一支非常特殊的单位,这支分舰队中除了一艘从荷兰缴获、用于训练的小型潜艇“UD-4”号以外,就再也没有编制任何潜艇了,但是它却是德国U型潜艇正式服役前必经的最后一站。当时德军的新建U型潜艇以及艇上官兵在接受过航海和战斗训练之后,都会在真正开始执行任务前先被编入第27潜水艇分舰队,并在这里进行实战化的高级战术训练。
↑ 1945年3月基尔军港内残存的潜艇,UD-4号也在其中 来源:Fotoafdrukken Koninklijke Marine
在第27分舰队训练的内容包括复杂条件下的鱼雷攻击,以及在完全失去艇内照明的情况下盲操所有机械设备等等。通常在接受完所有训练之后,这些潜艇还需要在波罗的海上进行一次8-15天的实战化战斗巡航,找到并伏击一支由飞机和舰艇护航的靶船船队。潜艇及其乘员们只有完成了这次任务,才会有资格被正式分配到战斗部队。
为了支持潜艇的高级战术训练,第27潜艇分舰队旗下除了前文提及的训练潜艇“UD-4”号以外,还有4艘潜艇母船;大型鱼雷艇虎”(Tiger)、“狮”(Löwe)、“花豹”(Leopard)和“黑豹”号(Panther);扫雷舰“M-551”和“M-552”;7艘靶船;以及我们的主角辅助油轮“泰拉”号。作为部队编制内唯一的油轮,“泰拉”除了燃油运输任务以外,也要充当直接为潜艇补给的角色。
↑ 第27潜水艇分舰队在战争最后几年里的指挥官是著名的天才王牌艇长恩斯特鲍尔海军少校(Ernst Bauer), 来源: alifrafikkhan.blogspot.com
在为第27潜艇分舰队的一代代新潜艇忠实的充当了近4年“贴身奶妈”之后,“泰拉”号的生命突然在1944年的10月13日截然而止。这一天,独自在德军控制下的“安全水域”航行的“泰拉”号毫无准备的遭遇了苏联潜艇“C-4”号,并且没有悬念的被两枚533毫米鱼雷直接送入了海底。两枚鱼雷均命中了“泰拉”号的右舷侧,导致的爆炸异常剧烈,不但将右侧近百平米的船壳直接炸飞,甚至还掀翻了部分主甲板并且导致上层建筑垮塌。
这艘终结了“泰拉”号的苏联“C-4”号是一艘苏联在战前引进德国“U艇”技术建造的“C”级潜艇(即“均衡”,“Средняя”的缩写,有时也被翻译为“S级”)。这艘潜艇本身在苏军中的故事也颇为传奇:她从苏芬战争的时候就已经活跃在波罗的海上,曾经先后4次在战斗巡航中重伤。其中发生在1941年的一次更是因为受到了苏联《真理报》等权威媒体的宣传而在苏联广为人知。
↑ 1942年,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正在波罗的海舰队司令特里布茨海军中将等人的陪同下视察维修中的“C-4”号潜艇 来源:sovboat.ru
1941年的那一次受伤是因为“C-4”号在水深仅有20米的浅水区伏击了一艘德军大型油轮,并随即遭到了多艘护航舰艇的围剿。德国军舰在她头上丢下了总共33枚深水炸弹,导致“C-4”的外层艇壳大面积变形破损,舱盖漏水、操纵舵面、电池、主压载水箱和大量艇内设备损坏。攻击之后德国人在“残骸”的艇艏和艇艉各放置了一个浮标,准备第二天派潜水员来打捞艇上的密码本。但是他们却万万没有想到,当天夜里这艘“残骸”竟然就在德国军舰的眼皮底下悄无声息的溜走了。为此波罗的海舰队为时任艇长的阿布罗西莫夫少校(Дмитрий С.Абросимов)申请了“苏联英雄”称号,不过最终仅被核准颁发了1枚“列宁勋章”。
1944年10月的这次战斗巡航是“C-4”号经过1年多大修之后的首次出击。她这次大胆的进入了德军控制区的深处,多次遭遇和攻击了没有防范的德军船只,直到消耗完所有的鱼雷才返航,而我们的主角“泰拉”号便是其中之一个被确认的战果,此次巡航之后,“C-4”的新艇长克柳什金海军大尉(Алексей А.Клюшкин)获得了“二级纳西莫夫”勋章(орденами Нахимова II степени)。然而“C-4”的好运气也就此用光了,在她1945年1月的下一次战斗巡航中,直接在水面近距离遭遇了德军舰队,最后与德国大型鱼雷艇“T-3”号相撞沉没。
↑ “C-4”号的末任艇长克柳什金(追授海军少校) 来源:sovboat.ru
回到我们故事的主角“泰拉”,她被连续命中两枚鱼雷之后迅速沉没,最终掉落在一处最深大约45米深的海底缓坡上。因为这座残骸非常完整,内部的不少物品都生动的体现了沉没时的景象,多年来一直是波兰外海更受欢迎、到访潜水员最多的沉船潜点,被称为是这一水域“最美”的沉船。
↑ “泰拉”沉船的声纳扫描图,可以看到右舷侧的两个巨大破损洞 来源:Leszek Legat
潜水员们如果从船艏方向开始探索这处残骸,首先会被高大的艏楼所震撼,艏楼两侧的锚孔中铁锚也还在原位。翻越到艏楼顶部,可以看到这里相对平整,锚链和提锚机都被隐藏在了艏楼的下层。但是由此向后的前部主甲板却截然相反,非常凌乱。
↑ “泰拉”号的船艏 来源:Leszek Legat
在艏楼后方有一座由管道和步道组成的步桥跨过整个前部主甲板直接通向前部的上层建筑。这座上层建筑仅有两层,其中的上层就是“泰拉”号的航海船桥。这组建筑本身的体积就不算大,而且建筑受损的比较严重,使得潜水员分辨这些金属残骸结构的来源和原本作用并不太容易。
↑ 船艏甲板的输油管道和步桥 来源:Leszek Legat
在前部上层建筑后边就是舯部的主甲板了。这里的甲板已经大面积损坏塌陷,露出了下方复杂的管线设备,以及通向底部油舱的宽阔路线。在主甲板的后方,便是“泰拉”号最吸引人的艉部上层建筑了。这里虽然看起来比较低矮,但是内部却别有洞天!
↑ 因为爆炸而大面积塌陷的主甲板 来源:Trojan
从底层的舱门进入艉部的上层建筑,然后沿着旁边的楼梯来到下一层甲板,首先便能看到狭长的走廊,走廊两侧则分布着两排独立的房间。在这一层的空间里有很多絮状的白雾,仿佛不愿离去的亡魂一样飘荡着,额外带来了不少神秘色彩,不过其实这些白雾只是原本船内的的燃油经过海水长期浸泡形成的。
感谢您支持原创,反对抄袭,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小宁的酱油工厂》(微信号:XiaoningTang)阅读更多文章
潜水员在这一层探索时比较有趣的房间包括一间餐厅,这里的木质家具都一应俱全。进入餐厅时在房门对面有一排完整的木板长椅,长椅的左侧是一座金属暖气片,再向左边还有一张紧靠舱壁的桌子和桌子上方的吊柜,木质吊柜的柜门还依然可以开合。在房门一侧的舱壁上可以看到用于挂放冬季大衣的挂衣钩等物品。
↑ 餐厅内的长椅、暖气(上),吊柜(中)和挂衣钩(下) 来源:Maciek Marcinkowski
在餐厅隔壁,还有几间舱室显然是船长或者高级军官的房间。在这里除了完好的木质家具,还可以看到舱壁上没有完全脱落的装饰物、紧闭的舷窗,倒在桌面的电风扇,衣柜以及衣柜上依然崭新的金属锁具等等。在其中一间的床铺上,还可以看到军靴和皮鞋。细节之丰富确实是超出不少人的预期。
↑ 船长房间内的衣柜(最上)和床铺上的军靴(上)飘着絮状雾的房间(下)以及桌子上的电风扇(最下) 来源:Maciek Marcinkowski
除了这几间最完好的房间以外,走廊上的其他房间里也都充满了惊喜。有的房间完全用很宽的厚木板装饰,看起来很像北欧的 *** 房;有的房间里可以看到很多破损的木箱,里边还能够看到残留的文件和物品。很多房间里都能找到各种各样的日用物品、鞋帽等文物,甚至还能看到当年船员骸骨。
↑ 散落在房间内的人类大腿骨(上)和木质货箱(下) 来源:Piotr Balazy
从上层建筑朝向船艉的舱门离开,便来到了船艉甲板。在这里潜水员首先可以游动到两侧的船舷边,在这里分别各有一座备用螺旋桨安放在墙壁上。在艉楼甲板的正中间,有一座顶部带有护栏的艉楼,楼顶可以看到固定设备的基座,但是设备却已经不知所终了。在艉甲板的最后方,还可以看到船艉旗的半截旗杆。
↑ 艉部上层建筑与备用螺旋桨 来源:Trojan
在船艉部潜水员还可以在甲板上找到引擎舱的天窗,如果从并不宽敞的天窗进入,首先可以看到一处带有楼梯和舱门的小平台,平台下方则有一个嵌入舱壁的房间,里边放置了很多机械设备。从这个位置继续下潜,便来到了引擎舱的中心,这里除了大量复杂的管线和仪表,还可以看到巨大的MAN引擎。
↑ “威廉古斯塔夫”号(蓝线)与“C-13”号潜艇(红线)的航行路线地图 来源:Piotr Balazy
↑ 沉船的引擎舱 来源:Maciek Marcinkowski
从船艉的最后方翻跃出去,然后沿着船体下潜,很快便能看到两具螺旋桨和船舵正好位于刚刚露出海底淤泥的位置。如果沿着船弦游向右舷侧,还可以在船艉和船舯部上层建筑的下方,看到两处被鱼雷击中留下的巨大破洞,破洞面积之大甚至已经掀翻了上方的主甲板和一部分上层建筑。
↑ 位于船艉底部的螺旋桨 来源:Piotr Balazy
保存完好的内部陈设是沉船潜点“泰拉”的更大看点,不幸的是正式因为慕名而来的潜水员太多,也导致了这处沉船更快的破损。目前“泰拉”号的金属结构已经出现了不稳定的迹象,很有可能几年之后,部分舱室便会开始坍塌。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只能在照片和录像中体验她的惊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