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雍正王朝:看懂王掞的服毒自尽,才明白他为什么一辈子下了两步棋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4-08)610

雍正王朝:看懂王掞的服毒自尽,才明白他为什么一辈子下了两步棋

在《雍正王朝》中,若是问谁最老谋深算,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答案。

而这部剧之所以面世二十多年经久不衰,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乐此不疲的提起,也跟每个剧中人物的精彩演绎离不开。

而相对于康熙帝的大气磅礴,佟国维的旱涝保收,张廷玉的君子不党,还有邬思道的运筹帷幄。废太子胤礽的老师王掞,却给人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是这其中最特别的一个:

他胆大包天,敢在康熙帝宣布废除太子之后,当众痛斥康熙帝是无道昏君;他不怕出丑,在举荐大将军王的时候,竟然跳出来推举废太子胤礽;他更不怕死,在羞辱了一番郑春华后,从容服毒自尽……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系列文章:难怪王掞说一辈子下了两步棋,你看雍正帝怎么报答他的?

一、

王掞作为太子胤礽的老师,在剧中出场次数并不多,但是每次出场都有着不凡的表现,让人记忆深刻。

他的之一次出场,是追缴户部欠款时,给太子胤礽送了一本《大学讲义》,打开后,里面夹着九千两银票。

第二次出场,是在热河事变之后,当时的太子胤礽即将面临被废的风险。所以,在得知皇上哪天回京之后,王掞早早等在城门口,等着康熙帝到来。

按理说,太子胤礽被他教成这个样子,康熙帝没有问当师父的罪就已经算网开一面了。可是等到銮驾到了正阳门后,康熙帝竟然停下脚步,派张五哥把还跪在路边的王掞搀扶到了銮驾中,俩人是共乘天子车驾进宫。

是啊,太子胤礽实在是太让康熙帝失望了,黄河决堤这么大的事,他也不操心,把他叫到身边也是一问三不知。老四胤禛忙前忙后,好不容易在江南赈灾有点起色,他不仅不关心人家孩子生病,还背后拆台。

等到追缴户部欠款之时,太子胤礽的表现更差劲,不仅卖官鬻爵,还误会自己的话,硬是把眼看就要成功的追缴行为给叫停,使得老四胤禛功亏一篑。

这也让不得不给太子胤礽擦 *** 的康熙帝失望至极,默默嘀咕一句:

“这就是大清将来的皇帝?”

再到刑部冤案,太子胤礽的所作所为更是让康熙帝痛苦万分,最后跑到尚书房对张廷玉说了一句:

“你说你的儿子病很难好了,朕这个儿子,他的病只怕也是很难好了!”

随后便是热河事变了,被戴了一顶绿帽子的康熙帝终于忍无可忍,要废掉太子胤礽!

二、

当然,康熙帝要废掉太子胤礽,一方面是他确实做的不好,另一方面,他也想通过这件事来试探出那封伪造的调兵手谕究竟是何人所为?

但是,凭着康熙帝对王掞的了解,自然清楚废太子一事,很难从他那里绕过去。而且,这次突然要废太子,从康熙帝内心来讲,并不坚定,理由也不充分:

“太子不尽职,不修德,深失朕望,为了上不付列祖列宗在天之托,下不负天下臣民之望,朕决意废除胤礽的太子名分! ”

果然,康熙帝原本想通过跟王掞同乘御辇,一来表达自己的内疚,二来表示对王掞工作的肯定,三来也是对其进行安抚,让他能平静接受太子胤礽即将被废的现实。

可惜,王掞并不买账,在康熙帝真就宣布废黜太子胤礽之后,他果然就跳出来反对。认为太子虽然有错,但错不在一人,不能把所有的过错都安到太子胤礽的头上,更不能罢黜他的太子之位。

是啊,你说太子不尽职,那么,六部公卿,有没有人去尽职辅佐太子呢?你说太子不修德,那么尚书房的几位大臣,都有匡正德失的职责,他们有没有对太子赞善匡失呢?还有众位皇子们,皇上挨个重用给安排差事,可是又有几个是真心辅助太子的,不仅暗中使绊子,还有魇镇的呢?

“时至今日,将所有过失归于太子一身,这是不教而诛,不但不能服天下臣民之心,而且对满朝文武百官怎么交代,也难以对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三、

王掞毕竟做了几十年太子的老师,就辩论来讲,他是一流水平。这通话一出,怼得康熙帝是毫无脾气,尴尬的连帽子都摘了,直划拉脑门想对策。

但康熙帝毕竟是皇上,思索片刻后,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然王掞说自己当父亲的没有尽责,是不教而诛,那么你当老师的岂不是犯了同样的错误?

都是千年的狐狸,身上长几根毛一清二楚,王掞早就预料到皇上会用这招。所以直言,自己的棺材都准备好了,决定以死谢罪。

这下子麻烦了!

如果承认了王掞的罪过,那就等于承认自己当父亲的也失职,确实是不教而诛。不承认他的罪过,就等于否定了太子胤礽是失职,是不修德,那就不能罢黜太子。

所以,康熙帝决定恐吓王掞,直接给他扣咆哮朝廷,侮辱君父的大罪,而这个罪恐怕会连累到他的家人。

就问你怕不怕?

可王掞不怕,人家就直言,自己全家老小30多口人,全都愿意跟着老臣一起赴死。

在《宰相刘罗锅》某段相声里面,有一段类似的剧情,说某一天刘罗锅又惹皇上生气了。于是和珅给出主意,让皇上问刘罗锅,他到底是奸臣还是忠臣?

若是刘罗锅回答自己是奸臣,那手起刀落,砍了这个奸臣。若是他回答自己是忠臣,那也简单,就以“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为由,让他自尽。

果然,刘罗锅真就中计了,万般无奈之下,出门打算跳河自尽。结果刚走到河边,又返回来了,说自己跳河时被屈原拦住了:

“我是遇到了昏君才死的,你遇到的是明君啊,为什么也要寻死?”

四、

同样的道理,如果皇上对于我王掞说的话不理睬,不试图教育我,就将我王掞一家满门抄斩,那你就是不教而诛的无道昏君。

如果皇上自认为是明君,那就得考虑我王掞说的话,不能随随便便废掉太子。

这下子康熙帝没脾气了,喘了好几口气,硬是没说出话来。是啊,真把王掞他全家给砍了,总得给个理由吧?

以没有教育好太子为由?

那好了,就像王掞说的那样,在场所有皇子和大臣们,包括皇上在内,都没辅佐好,教育好太子,照这样说,那都得咔嚓了。

不处理王掞吧,那就得承认人家没错,既然王掞说的话没错,那就不能废太子。

就在这个时候,张廷玉跳了出来,大家看啊,这个张廷玉确实有两下子,难怪人家最终能配享太庙。不管辅佐哪位皇上,在关键时刻,人家总能点出问题所在,解皇上的围。

比如刑部冤案时,康熙帝面对老八胤禩的折子,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就是张廷玉拿过折子,一把火给烧了;比如热河狩猎时,在康熙帝慌了手脚,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就是张廷玉指出了调兵手谕有假;比如康熙帝要砍了老十四胤禵时,就是张廷玉喊“小杖受大杖走”,才没有让事态变得更严重……

类似的情况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这次康熙帝被将军在那里,眼看着陷入了被动,也是张廷玉提醒了一句:

“王师傅,你以一死博取忠名,却把一个杀忠臣的罪名,强加在皇上的头上!”

五、

康熙帝这才醒过味来,好家伙,差点中了王掞的“奸计”,王掞这个老小子,竟然跟朕玩这套,看朕怎么反击:

“把王掞送回家去,交给他的儿子看管,倘若有个三长两短,朕就问罪他儿子忤逆,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这下子王掞难过了,坚持真理吧,那自己就不能活。可是,自己去寻死,儿子就成了不孝之人了。子不孝父之过,那自己就成了罪人,也就做不了忠臣。

可是,自己要是不去死,那刚才说的一大通话,全是屁话,胡话,啥用没有。

这下子王掞彻底傻眼了:

“我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我……何以自处,何以自处啊……”

王掞第二次出场,就给大家带来了如此精彩的一场辩论,若不是张廷玉从中打岔,康熙帝当天还真有点下不了台了。

好在,康熙帝这次废掉太子胤礽并非出自真心,主要目的一方面是查出调兵手谕究竟何人所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下一步举荐新太子,摸清众皇子在百官心目中的地位,以便做下一步的安排。

总之,在发现太子胤礽被废之后,老八胤禩一家独大后,他又决定复立太子胤礽。好嘛,张廷玉又是善于揣摩圣意,朝堂之上给皇上解围,举荐了废太子胤礽。

气得佟国维大骂张廷玉是奸臣,废除太子胤礽的时候,你张廷玉举双手赞同,现在复立太子,又是你张廷玉先跳出来,不是奸臣,是什么?

六、

可以说,在复立太子胤礽一事上,王掞比张廷玉更加早一步递了折子。也正是如此,康熙帝才在后来召见他的时候,说他当初说的话不无道理,所以就采纳了他的复立太子建议。

只可惜,太子胤礽再次复立之后,更加的飞扬跋扈,肆无忌惮践踏着作为太子应有的德行,甚至连自己的师父王掞都给气病了。

可以说,王掞把自己的一切几乎都交给了太子胤礽,教他读书,教他写字,教他做人的道理。在太子胤礽陷入了危机之后,他不仅贡献自己的全部积蓄,甚至差点把命都交代了出去。而他所做的一切,都印证了他送钱的时候,说过的那句话:

“我只要你做个好皇帝,九泉之下我也就瞑目了。”

可惜,太子胤礽还是让他失望了,遇到问题根本不跟师父商量,最终起兵造反,再次被康熙帝废掉。

即使这样,他的师父王掞都没放弃他,在举荐大将军王的时候,不忘举荐已经被废的太子胤礽:

“老臣保举一人,必能胜任,兵法云“哀兵必胜”,二阿哥胤礽自获罪以来,痛悔不已,常思戴罪立功,以赎前愆……”

当然,他之所以搞出如此滑稽的一出,你以为是他还对太子胤礽不死心,想再挽救一下?

当然不是,他是故意举荐废太子胤礽出任大将军王,来嘲讽让老八胤禩当大将军王有多荒唐。反正这老头儿每次在朝堂之上,不是被搀出去,就是被架出去,总之不走寻常路。

七、

其实这时候的王掞,已经不再想着怎么拯救一下废太子胤礽了,而是得为自己的后代着想。

事实上,后来他对老四胤禛也讲过,太子胤礽二次被废之后,他就心如死灰,几次想服毒自尽,但都被康熙帝派的人拦住了。而他之所以要自尽,其实就是为了保全下一代,毕竟自己承担了所有罪责,也就祸不及后人了。

之前康熙帝身体还算硬朗,一时半会还死不了,所以以自己的资历在朝中,就算太子胤礽倒了,自己也倒不了。要知道,太子胤礽造反这么大的事,作为老师的他都没受到牵连,足可见康熙帝对其有多信任。

可是,随着他和康熙帝的年龄都大了,自己又被贴上了 *** 标签,那不管谁即位当皇上,难免会被翻旧账,那自己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所以,不管是上朝,还是看戏,亦或者在千叟宴上,王掞的眼光一直在盯着康熙帝看。说白了,他就是在关心皇上的身体状况,看看他到底什么时候立新的储君。

这也是为什么“死鹰事件”发生后,王掞比那群皇子更关心康熙帝的身体,还在门口拦着太医询问皇上的病情:

“你得给我个实信啊,皇上的病,到底怎么样?”

在得到太子模棱两可的答复之后,王掞推断出,康熙帝真的不行了,自己必须抓紧时间行动,于是就有了以下两个举动:

一是他判断出,老四胤禛才是未来皇上人选,也只有他才能为黎民百姓造福,所以登门造访,一来看他有无意愿,二来帮他除掉郑春华。

八、

在确定老四胤禛有当夺嫡的意愿之后,王掞又上了一份折子,依然是建议康熙帝马上立老四胤禛为储君,以备不测。

讲到这里,我们终于就回到题目了,王掞在跟老四胤禛对话时,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我的先祖为保明武宗,九死一生,终于成功。”

王掞出身于名门望族,属于太原王氏,若是往上追溯的话,最早能追到秦朝大将王剪。到了明朝时期,辅佐过太子的,有一个叫王锡爵的,他曾任过太子太保。王掞是王锡爵的曾孙,只不过王锡爵虽然推动了万历三大征,但他却不是明武宗时期。所以,这里的王掞应该说错了,他先祖保的应该是万历皇帝长子明光宗。

而能对得上明武宗时期的王氏,也确实有一个,叫王守仁,也就是王阳明,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他的心学吧。只是,他跟王掞有没有关系,这个就查不到了,估计没有。

事实上,王阳明的功绩大都是战功,在明武宗时期,他平定了江西数年的民变祸乱,还平定了宁王之乱。之所以王掞提到他是九死一生,除了这种战场上的厮杀以外,他还躲过多次的暗杀。比如大太监刘瑾就恨他,在他谪贬途中派人暗杀,幸亏王守仁聪明,伪造跳水自杀,才躲过此劫。

所以,先祖保明武宗,九死一生,但最终是成功了,等到世宗即位,得以加官晋爵。

当然,王守仁的状元父亲王华,也有可能是王掞口中的这个先祖,因为王华是保明武宗即位的,反而更贴切一些。

只可惜,世宗即位之后,否认了自己皇位继承武宗,还通过大礼议事件清洗了武宗势力,这也是王掞心里难解开的一个结。

九、

而王掞呢,一辈子心血都给了太子胤礽,到头来却铺了一场空,所以他要想保住家族的荣耀,这条路是不能走到黑了,只能改变。

但是,仅凭王掞的几句话,就能让老四胤禛信任,吸纳他当四爷党吗?

当然不行,他必须得拿出投名状了,而这个投名状便是干掉郑春华。而老四胤禛府上藏着郑春华的事,不仅他知道,老八胤禩也知道,恐怕康熙帝也是知道的。

所以,我杨角风猜测,康熙帝大概率是跟王掞通了信儿。在千叟宴开始之前,康熙帝曾经跟王掞有过一段对话,当时他问王掞,吃药了没,有没有见效?

末了又补上一句:

“这个药需要火候,火候不到,药不见效……”

而康熙帝送王掞的药叫“续断”,更深一层的意思便是皇位的续断了,那么,这个药什么时候到火候呢?

那就是王掞上折子举荐储君被打回,还罢免其职务,让他告老还乡的时候。这就是康熙帝所说的火候到了,那王掞收到圣旨后,自然心领神会,跑去除掉郑春华,为老四胤禛上位扫清最后一个障碍。

等到老四胤禛一路找到王掞府上时,一切都晚了,他已经服了毒,并留下这么一句话:

“我这一辈子下了两步棋,一步棋下输了,一步棋下赢了,这一输一赢,我是不输不赢啊!”

那么,王掞为什么说自己这辈子就下了两步棋,不输不赢呢?

十、

王掞所说的下了两步棋,貌似一步是保太子胤礽,结果输了,一次便是这次豪赌老四胤禛了,他觉得赌赢了。

其实不然!

他的这句话,也是表达对先祖保明武宗的一种遗憾,虽然九死一生,但并未提前谋划下一条路,导致明世宗即位后,否定了之前的一切。

为了避免康熙帝驾崩,新皇登位,就是自己王家谢幕之时,他只能选择重新押宝。可是,重新押宝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代价便是自己的性命。

是啊,他为什么在做完这一切后,服毒自尽呢?

很简单啊,他知道太多秘密了,只有自己死了,那么郑春华之事才算彻底了解。表面上看,他仍然是执迷不悟,要替太子胤礽报仇,除掉这个坏女人。其实是为了保护老四胤禛,把事情做到死无对证,让老四胤禛扫除污点,以便顺利即位。

另一方面,以他对老四胤禛的理解,自己就算不死,下场也不会好过雍亲王府那些做秘密事情的人。

所以,他通过自己的死,卖老四胤禛一个人情,待他登基之后,看他的良心了。

是啊,他的族人已经遣散回家了,至于能不能再重回庙堂,那就全看老四胤禛的了。

至此就引出了第三步棋,头两步棋一输一赢,等于不输不赢。第三步棋才是胜负的关键,只不过这步棋不是自己下的,而是雍正帝下的。

大家还记得新朝科举一甲之一名,雍正帝亲自给掌灯的那位王文昭,知道他是谁吗?

没错,他就是王掞的族人,虽然在电视剧中没有明确说,但是也能推断出来。之前我杨角风也写过分析文章,这里就不啰嗦了,在原著小说中,是明确写了,还是王文昭亲口说的:

“是,王太傅掞是家父三服堂弟。”

看了没有,帮雍正帝解决了一个问题的王掞,就能通过自己的死给后人换个状元当。而当年辅助他登上皇位的邬思道,若是也有后代的话,即使雍正帝不给,那即位的乾隆帝会给什么赏赐呢?

别忘了,邬思道才是弘历的恩师,也是他将其带到了热河狩猎场上,并送到了康熙帝面前。

所以,不要小看王掞,这人精的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4/590360.html

“雍正王朝:看懂王掞的服毒自尽,才明白他为什么一辈子下了两步棋” 的相关文章

司马懿一共有九个儿子 除了司马昭和司马师外其他人是什么结局

司马懿一共有九个儿子 除了司马昭和司马师外其他人是什么结局

对司马懿有9个儿子,除了司马师、司马昭,另外7个结局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因东汉朝廷被曹操所控制,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是,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自此开始,司马懿成为曹操麾下的一...

自从武则天当上女皇之后 中国为何再也没有出现一个女皇

自从武则天当上女皇之后 中国为何再也没有出现一个女皇

还不知道:武则天之后,中国历史为何再无女皇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至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结束了她的统治。在武则天之后,仍然有些女性想要成为女皇,但她们都没有成功,有人甚至已经穿上龙袍,但仍然没有称帝。...

白马之围时,徐晃为何敢迎战文丑?

白马之围时,徐晃为何敢迎战文丑?

白马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建安五年,是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之间的一次战役。 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白马之围时,颜良先后斩杀投降曹操的吕布旧将宋宪和魏续,接着,二十合打败徐晃,曹操手下诸将都吓坏了,最后,曹操被迫请关羽出战,关羽在万马军中,阵斩颜良。而文丑给颜良报仇时,被颜良打败的徐...

项羽当初没有重用韩信 项羽后面为何又主动找韩信了

项羽当初没有重用韩信 项羽后面为何又主动找韩信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一开始不重用韩信,为什么后来主动找韩信,是害怕韩信了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四年,韩信率军攻下齐地,而后被汉王刘邦立为新的齐王。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羽不是西楚霸王吗?不是横扫天下的...

历史上李治在临终前是如何安排朝中大事的?

历史上李治在临终前是如何安排朝中大事的?

李治,大唐开国之后的第三代皇 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公元683年,唐永淳二年,唐高宗李治病逝。皇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李治临终前,为自己死后的朝堂格局作了一定的安排。首先,他让宰相裴炎作为唯一的辅政大臣辅佐新皇。其次,给予自己的妻子、天后武则天仲裁国家大事的权力,“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大懿皇后:吴大帝孙权的宠妃,被全公主痛恨诋毁

大懿皇后王氏(?―245年),徐州琅邪人。王卢九之女,吴大帝孙权的宠妃。又称琅琊王夫人、大王夫人。与敬怀皇后(小王夫人)没有关系。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选秀入宫,黄武年间被宠幸,生孙权第三子孙和,封为夫人。孙皓继位后追尊大懿皇后。人物生平深得宠幸王氏通过选秀入宫...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诸葛亮失败在什么地方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诸葛亮失败在什么地方

还不知道:为什么诸葛亮的北伐失败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宦官专政,权力跌宕起伏,地方长官不听中央号令,俨然成为一股全新的力量,皇帝皇权旁落,毫无威信可言,京城中的守卫力量大都被奸人所掌握,朝政混乱。在这特殊的时期,中国再次如春秋战国时期一般迎来了人才的...

蜀汉第五次北伐损失大将魏延 对蜀汉的影响大不大

蜀汉第五次北伐损失大将魏延 对蜀汉的影响大不大

还不知道:第五次北伐中,蜀汉损失了大将魏延,这对蜀汉而言损失不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34年,诸葛亮率领蜀汉大军进行第五次北伐,当时诸葛亮屯兵于五丈原,与司马懿进行了一百多天的对峙,然而由于司马懿畏惧蜀汉的兵力而畏惧不出,不与诸葛亮交手,导致诸葛亮被司马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