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贵州发现20万明朝遗民,隐居深山600年,只因朱元璋一道命令

中国历史8个月前 (04-11)630

在我国广袤的大西南地区,有一座名为安顺的城市。这里不仅有秀丽的瀑布和精美的蜡染,还有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

20多万自称明朝遗民的“屯堡人”,在深山之中不断延续明朝江南地区的生活习俗,一晃便是整整600年。

而促使他们坚持至今的,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一道命令……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快资讯网《贵州深山发现20万明朝遗民,低调隐居600年,只因朱元璋一个命令》,新浪网《深山发现20万明朝遗民,闭山自守600年,只因朱元璋的命令》),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为稳西南 下令移民

明朝初期,朱元璋称帝为明太祖后,之一件事便是讨伐元朝。大将徐达奉朱元璋之命一路北伐,将明朝国土扩充到了新疆哈密,使得元朝势力被逼退至云南地区。但这样一来,西南地区便也随之产生了隐患。

西南地区不同于中原,地势山高路险,错综复杂。尽管这里拥有极为丰富的水源,但由于长期缺乏和中原的互动交流,西南地区的发展始终处于滞后状态。这很快招来了元朝的觊觎,其中尤以安顺为重。

明朝时期的安顺屯堡分布图

安顺毗邻北盘江与乌江,是连通岭南地区和长江流域的交通要塞,在西南地区具有非比寻常的战略意义。而一旦安顺被攻占,趁虚而入的元朝势力就能从西南地区打进中原,对明王朝政权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朱元璋决定来一招“出其不意”,让军队从贵州出发对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发动征讨。公元1371年,大将汤和奉命率30万大军出征,历时十余年后,西南地区的叛乱被成功平息。

但随着西南地区恢复稳定,又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朱元璋面前,那便是如何治理。叛乱可以通过军队来解决,但若要实现西南地区的长治久安,光靠官员是无法维持稳定的。应当怎么做,才能解决此事呢?

在刘伯温“寓兵于农,有事则战,无事则耕”的建议下,朱元璋对贵州施行屯垦戍边政策,征讨云南的军队原地留守,同时在贵州境内还设置了24个卫所。此外,士兵家属也被一并接来,在贵州垦荒种田。

但在贵州安顺,二十万军民除了士兵家属之外,还有一些是江西商人和被贬官吏。士兵们在这里聚族而居,利用从外来民族手中获得的田地种植庄稼,这便是“屯堡”一词的由来。《平坝县志》有云:

“名曰屯堡者,屯军驻地之地名也……造屯制既废,不复能再以军字呼此种人,惟其住居地名未改 ,于是遂以其住居名而名之为屯堡人。”

明朝时期,在安顺的军民有七成是汉族移民,还有三成是当地驻军。据史料记载,每个参与屯田的军民都能领到14-24亩的田地。这些屯堡人不仅需要垦荒种田,还需要为朝廷守卫西南,责任无比重大。

朱元璋此番“调北填南”之策,主要目的旨在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明朝在西南地区的统治。然而由于少数民族不断发起叛乱,生活在贵州的明朝移民数量锐减,屯田制也在明朝覆灭后彻底走向了没落。

传承百年 延续至今

明朝虽然不复存在,但剩余的二十多万屯堡人,仍选择继续执行朱元璋的命令。当清朝廷撤销所有卫所后,这批人选择遁入深山,以明朝遗民的身份参与反清斗争。直至今天,他们仍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六百年的光阴带走了历史的起伏钩沉,在今天的贵州安顺,屯堡人仍矢志不渝的延续着他们独有的“屯堡文化”。在数百个大小不一的屯堡里,屯堡人的明朝囤居文化随处可见,深深融进了他们的生活里。

当今的屯堡人生活范围约百余平方公里,以安顺市为核心,连接平坝和镇宁两地。这里的屯堡人习惯群居生活,男子从商女子持家,对走亲串友并不热衷。但在生活习俗和礼仪上,屯堡人却是相当讲究。

每逢佳节,安顺都会举行花灯歌舞和灯家戏,此外还有游花灯、开财门等富有明代皖江特色的节目。同时,屯堡还有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屯堡地戏,其古朴高昂的唱腔也同样保留了明朝遗风。

在服饰打扮上,屯堡女性穿宽袍窄袖的“凤阳汉装”,耕作时则身着明朝南直隶地区的农妇服装。已婚妇女还需头包白帕,老妇则包黑帕。至于鞋子,屯堡女性主要穿大脚绣花鞋,鞋尖内还暗藏机关。

“女子未婚者,以红带绕头。已婚者改用白带……男子善贸易,女子不缠脚。一切耕耘,多以妇女为之。家祀祭神,多力善战,间入行伍,衣冠与 *** 无异。”——清《安顺府志·风俗志》

屯堡女性的绣花鞋暗藏的“机关”,是俯在鞋子内层的一把牛耳尖刀,主要为防身而用。这种绣花鞋同外界的略有不同,图案除了鲜花外还绣有蝙蝠。同时,这里的女性普遍戴银耳环,形状有圆形也有鱼形。

安顺有句顺口溜,是“头上罩罩,耳上吊吊,腰间哨哨,脚上跷跷”,形容的就是屯堡女性的穿搭。她们会在后纂上插4块梅花管簪,腰间别上4米长的丝头解腰。而这个丝头解腰,说的正是“腰间哨哨”。

安顺的屯堡是徽派建筑,清一色的合院高墙旁立水流两侧,让人即使身处贵州也能有梦回江南之感。随处可见的绿植花草让青石板路载满生机,尽管这里的屯堡已渐渐破败,但仍能给人以沁人心脾的祥和。

这恰似屯堡人的处世之风,他们不喜社交、不争名利,过着和外面截然不同的慢生活。除了偶尔举行集市贸易,屯堡人平时都处于不问世事的隐居状态。此情此景,倒真和《桃花源记》别无二致了。

黛瓦飞檐之间,群山环映之下,安顺屯堡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极富明朝江淮地区的味道。每当踏入用石块垒成的屯堡,恍若隔世之感便油然而生,仿佛又回到了600年前。历史在这里,似乎并没有停滞。

与世隔绝的生活是孤独的,但就在这600年的漫长光阴里,生活在贵州安顺的屯堡人却创造了灿烂的屯堡文化。他们坚守着初心,一代代的将故乡风情传承下去,这份坚守和毅力无疑是让人感到钦佩的。



参考资料

【1】快资讯网《贵州深山发现20万明朝遗民,低调隐居600年,只因朱元璋一个命令》;https://www.360kuai.com/960424bc756d11fc6?djsource=XsgsZg&hsid=f736a09db62e6ddb&market=pc_def&nsid=fb4e80a8dd7ae4dd2129295d2dd0334f&scene=1&sign=360_36e79513&sv=7&tmprtp=expf%3Dcomindexa2043%2Cto2023%2Copenscreenv3%2Ccube_gw%2Csearch_beta%2Ccube_new2021%26reqid%3Dfb4e80a8dd7ae4dd2129295d2dd0334f&ucheck=6735e321fc7739a95175996060b87c9b&v=1

【2】新浪网《深山发现20万明朝遗民,闭山自守600年,只因朱元璋的命令》https://k.sina.cn/article_6512967238_18433fe4600100k7t9.html?from=history&subch=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4/590817.html

“贵州发现20万明朝遗民,隐居深山600年,只因朱元璋一道命令” 的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