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毛主席承诺可以三年不进广西,白崇禧何以顽固到底?两大致命误判

中国历史6个月前 (04-12)460

1949年3月30日的深夜,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司令员萧劲光,接到了军委的急电,电文要求先遣兵团,立即发还缴获桂军一团的武器装备。

桂军的这个团是不久以前,在武昌远郊的“下花园”地区,被我40军部队包围缴械的,萧司令对这道命令感到大为不解:

白崇禧所部是我军的大敌,缴了枪还带还的?

萧司令员

及至次日上午,萧司令员收到军委致渡江战役总前委的电报抄件,总算才明白了怎么回事。

原来3月30日的中午,李宗仁、白崇禧的心腹“总参议”刘仲容先生,刚刚抵达北平,他直接代表桂系集团参加“

北平和谈

”,当晚毛主席特意在香山双清别墅接见了他。

刘仲容转达了桂系关于和谈的底线,同时也带来了白崇禧的两个请求:

其一,桂军夏威兵团的一个师,在江北的安庆被二野部队团团包围,挺困难,连吃喝都成了问题;

其二,桂军驻防武汉外围的一个团,在下花园被四野部队包围并缴了械。

白崇禧委托刘仲容,当面向我方高层请求“

缓颊

”,也就是给点面子,以证明我方对”和谈“的诚意。

为了争取桂系,毛主席含笑答应了,表示可以放松对安庆的包围,下花园缴获的武器亦可发还,并请刘仲容转告白崇禧派出参谋人员,在前线与 *** 接洽联系。

刘仲容连连称谢,而前线的二野和四野首长们,也因此之一时间收到了军委的相关电令,萧劲光明白事情原委后,毫不犹豫地执行了命令,不就一个团的武器装备嘛,四野还真看不上!

南京特谈代表团飞抵北平

01

白崇禧的之一个误判

1949年初蒋氏第三次下野后,白崇禧萌生了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以为凭借长江天险和桂军实力,桂系足可取蒋代之而“有所作为”,因此他对于北平和谈的底线,是人民 *** 无论如何也不能过江,还是“

划江而治

”的愚蠢思路。

而我方的原则,是无论和谈成功与否, *** 都必须过江:谈成了,唱着歌过长江;谈不成,就以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应该说,谈判双方还是存有根本性的分歧。

不过为了早日解放全中国,避免更多的生灵荼炭,我方对桂系还是释放了更大的善意。

也是在这次接见中,毛主席谈到白崇禧的出路时,曾经明确表态:

“白崇禧是很喜欢带军队的,他的广西部队只有十来万人,将来和谈成功建立国防军时,我们可以请他继续带兵,请他指挥30万军队,人尽其才”。

白崇禧和陈诚

但毛主席直言:

“白先生要我们的军队不要过江,这办不到”!

为了打消桂系在 *** 渡江以后的顾虑,还承诺:

我们来一个君子协定,只要他不出击,我们三年不进广西好不好?

应该说,我方当时对桂系的态度,堪称是仁至义尽了。

毛主席特别对刘仲容强调说:

“你看,我们是不是煞费苦心呐!这样做不是我们没有力量打赢他们,而是让国家和人民少受损失”!

刘仲容点头称是,随后谈及白崇禧对渡江之战的形势判断,说那位“小诸葛”认为, *** 能够抽出来强渡长江的部队,至多不超过60万人。

白崇禧对我军实力的估计,来源于第二、第三野战军的主力部队规模的情报,其实是严重不准确的,当时二野有28万人、三野有58万人,仅这两个野战军的总兵力即达86万大军,尚不计已经挺进到武汉以北的四野先遣兵团12万人。

渡江先锋

正是基于这样错误的判断,让白崇禧以为,凭借汤恩伯集团和其“华中剿总”所属部队的70万人马,再加上海空优势,是完全有能力阻止 *** 过江的,可见南京方面的军事情报能力,简直差极,居然出现了一半左右的兵力误差!

毛主席对此直截了当回应道:

“不是60万,而是100万,另外还有100万民兵(笔者注:应指各大军区的地方部队),我们的民兵可不像他们的民团,是有战斗力的,这是白先生没有估计到的吧”!

刘仲容震惊不已,他没有料到 *** 的实力,已经强大如斯,深感白崇禧的错判无异于螳臂挡车,当即表示一定要为和谈的成功而尽力。

两天以后的4月2日,毛主席再次接见刘仲容,委托他回南京一趟,再当面做做李宗仁、白崇禧的工作,刘仲容欣然成行。

刘仲容飞回南京后,单独密会了李宗仁,转达了毛主席的相关意见,旋于4月12日再赴北平。

渡江战役打响后,白崇禧曾电邀其南下,但是刘仲容毅然选择留了下来,后任全国政协常委、民革副主席等职务。

周副主席

02

周恩来希望李宗仁不要离开南京

就在刘仲容飞返南京的当天晚上,周副主席又接见了桂系的另外一位代表:李、白的高级顾问黄启汉(广西壮族人),请他转告桂系的两位首脑:

“不应该对美帝国主义存有幻想,不应该再对蒋氏留恋和恐惧”。

在具体的处理办法上,周恩来也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在北平和谈期间, *** 暂不过江;即便和谈不成,也希望白崇禧的部队让出安庆,桂系主力应撤往“花园以南之线”,不要妨碍 *** 的渡江作战行动。

关于“代总统”李宗仁的出路问题,周恩来希望

“李宗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离开南京,能争取更多的军政人员一同留在南京更好”

,至于李宗仁所担心的,南京蒋系势力遍布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周恩来更是提前考虑到了。

李宗仁

周恩来建议说,白崇禧可就近调动桂军的一个主力师,进驻南京来保护李宗仁和其他人员的安全,一旦撕破脸遭到蒋系军警的攻击,

“只要守住一天, *** 就可以到来支援”

,不得不说,周公的考虑已是非常周到了。

那么桂系的“李、白”两位,能否接受我方的善意劝告和具体安排呢?当时没有人知道,不过在毛主席、周副主席看来,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应该尽更大努力去争取,为此,军委在4月5日连续发出多封指示电,要求前线各部配合争取桂系的行动。

比如电令陈赓第四兵团,在4月15日之前,不得向黄梅、广济以及安庆之敌发起进攻,以便留出时间,让刘仲容通知白崇禧提前撤出部队;

又电令渡江战役总前委“刘陈邓”首长,嘱咐他们在与桂军联络时“

切勿使蒋系守军知道

”,注意保密的意思。

李白黄的黄

甚至还电令太原前线的彭、徐首长:“阎锡山已离太原,李宗仁愿出面交涉和平解决太原问题,我们已告李宗仁代表,允许和平解决,重要反动分子许其乘飞机出走,其余照北平方式解决”。

办法给想了,面子也给了,桂系又是怎么决定的呢?当刘仲容和黄启汉带着我方的诚意,先后回到南京告知后,李宗仁拿不定主意,召集白崇禧、夏威、李品仙等桂系大将们到南京密商,白崇禧听完刘仲容介绍以后,气呼呼嚷道:

“他们一定要过江,那仗就非打下去不可,这还谈什么?他们还有什么别的意见”?

刘仲容谈到毛主席答应他可以继续带兵,白崇禧根本听不进去,不耐烦地说:

“对我个人出处,现在还不是我考虑的时候”!

白崇禧最后的态度是:“能让步的我们尽量让步,不能让步的绝不能让步,过江问题为一切问题之前提,共军如在目前战斗过江,和谈的决裂,那就不可避免”!

白崇禧

03

白崇禧的第二个误判

到这个时间点上,政治形势很明显了,白崇禧坚决不同意 *** 以任何形式过江,这已经逾越了我方的红线,毛主席、周副主席所希望的局面并没有出现,而桂系军权又基本掌握在白崇禧手中,他要顽抗到底,李宗仁也无可奈何。

刘仲容尝试做最后的努力,他提醒说 *** 渡江兵力将达百万以上,长江天堑也并非牢不可破,凭借汤恩伯几十万残兵败将和十几万桂军,是很难阻挡 *** 进军江南的,结果白崇禧暴躁地怼了回去:

“还有什么好商量的,你马上跟北平通话,把我的意思转告他们”!

黄启汉眼见和谈有破裂的可能,于是提出折中的方案:

“更好把桂系部队全部集中到武汉来,只要我们按兵不动,就可以避免和 *** 冲突,必要时全部撤回广西去,静观发展,再做打算”。

百万雄师过大江

至于派兵进驻南京保护李宗仁的建议,白崇禧则干脆不予考虑,他认为当务之急,是联合蒋系军队共同阻止 *** 过江,如果我方坚决过江,那么一切谈判和行动都失去了基础,更谈不上李宗仁留不留在南京的问题。

白崇禧的态度为何如此顽固决绝呢?除了低估 *** 的战力之外,他还有另外一个误判,面对刘仲容和黄启汉的反复劝说,他傲慢地解释说:

“现在还没到此地步,再过一些时候,长江水涨, *** 要想过江,也不那么容易”!

事实如此,长江水位在每年四、五月份便开始上涨,特别是到了五月的汛期,水位猛涨风大浪高,会严重影响木船的航渡,而白崇禧的小心思,跟躲在溪口“下台不交权”的那位不谋而合:

企图在“和谈”的幌子下,加紧强化长江防线,只要把时间拖入汛期, *** 的渡江作战将变得非常困难,那么南京政权就有苟延残喘的可能!

*** 进入南京

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毛主席对蒋、白玩弄的“

缓兵之计

”岂能不知?时间进入四月中旬后,渡江战役总前委也多次急电,汇报长江水位的上涨情况,情况已十分紧急,为了粉碎蒋、白的阴谋,就必须给北平和谈设定一个最后期限。

我方遂于4月15日,正式提出《国内和平协定》共八条二十四款的最后修正案,并以“

4月20日为最后签字日期

”,在北平的南京谈判代表团也全体同意了这份协定,然而当文本送至南京后,李宗仁在白崇禧和溪口方面的强烈反对下,最终选择拒绝签字。

1949年4月21日 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联名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 *** 百万雄师开始强渡长江,汤恩伯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4月23日上午,李宗仁乘机逃离南京,4月24日凌晨,南京解放!

1965年李宗仁返回大陆时,曾在首都机场发表《归国声明》,言及1949年未能接受和谈协议“至今犹感愧疚”,事实上,在蒋、白完全掌握军队的情况下,即便李宗仁当时单方面签了字,似乎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总统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4/591004.html

“毛主席承诺可以三年不进广西,白崇禧何以顽固到底?两大致命误判” 的相关文章

曹操当初实力比刘备还要强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而是刘备

曹操当初实力比刘备还要强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而是刘备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而非曹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选择刘备而非曹操,我认为因素有三,分别是地域,感情和理想。一是南阳的位置关系。三顾茅庐大约在公元207年,当时刘备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依附荆州刘表,驻扎在新野。对当时南阳是属于曹操的势力范围...

潼关之战中哥舒翰最后为何会输?原因是什么?

潼关之战中哥舒翰最后为何会输?原因是什么?

潼关之战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爆发的安史之乱中的一场战争。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是唐朝时期,北境民间对名将哥舒翰的颂歌。意思是说,只要有哥舒翰镇守边将,北方的那些入侵者,连往唐朝的疆域看一眼都不敢。哥舒翰简直就是战神!甚至连大名鼎...

嘉庆死后死因成谜 嘉庆死因到底是什么

嘉庆死后死因成谜 嘉庆死因到底是什么

还不知道:嘉庆皇帝驾崩后,为何他的死因成谜,还被传出4种说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历史第五位皇帝是嘉庆帝,是乾隆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五年被立为皇储。乾隆当了几年太上皇,嘉庆四年驾崩。嘉庆皇帝亲政后,首先把贪官和珅收拾掉,并平息了白莲教起义。嘉庆在位时,勤勤恳...

费袆:三国时期蜀汉四相之一,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

费袆:三国时期蜀汉四相之一,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

费祎(?~253年2月),字文伟,江夏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费祎深得诸葛亮器重,屡次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刁难,而费祎据理以答,辞义兼备,始终不为所屈。孙权非常惊异...

刘备伐吴时诸葛亮是什么表现?没有阻拦是因为什么?

刘备伐吴时诸葛亮是什么表现?没有阻拦是因为什么?

一说到“神机妙算”相信很多朋友的脑海中立马会浮现诸葛亮这个军事家的名字,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夷陵之战,是刘备人生最后一战,也是决定三国历史走向的一场战役。此战过后,魏蜀吴三国进入了一个较为平稳的对峙时期。历来人们对于刘备伐吴,多是批评的,认为刘备不该以怒兴师,招致惨败,把蜀汉精锐丧失殆尽。其实在刘...

黄权: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他为什么降魏?

黄权: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他为什么降魏?

黄权(?-240年),字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人,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黄权年轻时为郡吏,后被益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曾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因而被外放为广汉县长。刘璋败,才降刘备,被拜为偏将军。建计取汉中,拜护军。刘备为汉中王,仍领益州牧,以黄...

刘知几:唐朝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刘知几:唐朝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刘知几(661~721年),字子玄,徐州彭城人。唐朝大臣、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彭城刘氏。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进士及第,授获嘉主簿,迁定王府仓曹参军。长安二年(702年),修撰起居注,成为史官,历任著作佐郎、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侍尧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人物,他其貌不扬,却很有本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侍尧(?一1788年),汉军镶黄旗人,是清乾隆时期的重臣,出身于官宦之家,二等伯李永芳的四世孙,父亲是户部尚书李元亮。李侍尧值得给读者朋友聊聊,他经历了充当朝廷重臣、因贪污受贿判处监斩候、皇帝重新加以重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