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承诺可以三年不进广西,白崇禧何以顽固到底?两大致命误判
1949年3月30日的深夜,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司令员萧劲光,接到了军委的急电,电文要求先遣兵团,立即发还缴获桂军一团的武器装备。
桂军的这个团是不久以前,在武昌远郊的“下花园”地区,被我40军部队包围缴械的,萧司令对这道命令感到大为不解:
白崇禧所部是我军的大敌,缴了枪还带还的?
萧司令员
及至次日上午,萧司令员收到军委致渡江战役总前委的电报抄件,总算才明白了怎么回事。
原来3月30日的中午,李宗仁、白崇禧的心腹“总参议”刘仲容先生,刚刚抵达北平,他直接代表桂系集团参加“
北平和谈
”,当晚毛主席特意在香山双清别墅接见了他。
刘仲容转达了桂系关于和谈的底线,同时也带来了白崇禧的两个请求:
其一,桂军夏威兵团的一个师,在江北的安庆被二野部队团团包围,挺困难,连吃喝都成了问题;
其二,桂军驻防武汉外围的一个团,在下花园被四野部队包围并缴了械。
白崇禧委托刘仲容,当面向我方高层请求“
缓颊
”,也就是给点面子,以证明我方对”和谈“的诚意。
为了争取桂系,毛主席含笑答应了,表示可以放松对安庆的包围,下花园缴获的武器亦可发还,并请刘仲容转告白崇禧派出参谋人员,在前线与 *** 接洽联系。
刘仲容连连称谢,而前线的二野和四野首长们,也因此之一时间收到了军委的相关电令,萧劲光明白事情原委后,毫不犹豫地执行了命令,不就一个团的武器装备嘛,四野还真看不上!
南京特谈代表团飞抵北平
01
白崇禧的之一个误判
1949年初蒋氏第三次下野后,白崇禧萌生了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以为凭借长江天险和桂军实力,桂系足可取蒋代之而“有所作为”,因此他对于北平和谈的底线,是人民 *** 无论如何也不能过江,还是“
划江而治
”的愚蠢思路。
而我方的原则,是无论和谈成功与否, *** 都必须过江:谈成了,唱着歌过长江;谈不成,就以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应该说,谈判双方还是存有根本性的分歧。
不过为了早日解放全中国,避免更多的生灵荼炭,我方对桂系还是释放了更大的善意。
也是在这次接见中,毛主席谈到白崇禧的出路时,曾经明确表态:
“白崇禧是很喜欢带军队的,他的广西部队只有十来万人,将来和谈成功建立国防军时,我们可以请他继续带兵,请他指挥30万军队,人尽其才”。
白崇禧和陈诚
但毛主席直言:
“白先生要我们的军队不要过江,这办不到”!
为了打消桂系在 *** 渡江以后的顾虑,还承诺:
我们来一个君子协定,只要他不出击,我们三年不进广西好不好?
应该说,我方当时对桂系的态度,堪称是仁至义尽了。
毛主席特别对刘仲容强调说:
“你看,我们是不是煞费苦心呐!这样做不是我们没有力量打赢他们,而是让国家和人民少受损失”!
刘仲容点头称是,随后谈及白崇禧对渡江之战的形势判断,说那位“小诸葛”认为, *** 能够抽出来强渡长江的部队,至多不超过60万人。
白崇禧对我军实力的估计,来源于第二、第三野战军的主力部队规模的情报,其实是严重不准确的,当时二野有28万人、三野有58万人,仅这两个野战军的总兵力即达86万大军,尚不计已经挺进到武汉以北的四野先遣兵团12万人。
渡江先锋
正是基于这样错误的判断,让白崇禧以为,凭借汤恩伯集团和其“华中剿总”所属部队的70万人马,再加上海空优势,是完全有能力阻止 *** 过江的,可见南京方面的军事情报能力,简直差极,居然出现了一半左右的兵力误差!
毛主席对此直截了当回应道:
“不是60万,而是100万,另外还有100万民兵(笔者注:应指各大军区的地方部队),我们的民兵可不像他们的民团,是有战斗力的,这是白先生没有估计到的吧”!
刘仲容震惊不已,他没有料到 *** 的实力,已经强大如斯,深感白崇禧的错判无异于螳臂挡车,当即表示一定要为和谈的成功而尽力。
两天以后的4月2日,毛主席再次接见刘仲容,委托他回南京一趟,再当面做做李宗仁、白崇禧的工作,刘仲容欣然成行。
刘仲容飞回南京后,单独密会了李宗仁,转达了毛主席的相关意见,旋于4月12日再赴北平。
渡江战役打响后,白崇禧曾电邀其南下,但是刘仲容毅然选择留了下来,后任全国政协常委、民革副主席等职务。
周副主席
02
周恩来希望李宗仁不要离开南京
就在刘仲容飞返南京的当天晚上,周副主席又接见了桂系的另外一位代表:李、白的高级顾问黄启汉(广西壮族人),请他转告桂系的两位首脑:
“不应该对美帝国主义存有幻想,不应该再对蒋氏留恋和恐惧”。
在具体的处理办法上,周恩来也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在北平和谈期间, *** 暂不过江;即便和谈不成,也希望白崇禧的部队让出安庆,桂系主力应撤往“花园以南之线”,不要妨碍 *** 的渡江作战行动。
关于“代总统”李宗仁的出路问题,周恩来希望
“李宗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离开南京,能争取更多的军政人员一同留在南京更好”
,至于李宗仁所担心的,南京蒋系势力遍布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周恩来更是提前考虑到了。
李宗仁
周恩来建议说,白崇禧可就近调动桂军的一个主力师,进驻南京来保护李宗仁和其他人员的安全,一旦撕破脸遭到蒋系军警的攻击,
“只要守住一天, *** 就可以到来支援”
,不得不说,周公的考虑已是非常周到了。
那么桂系的“李、白”两位,能否接受我方的善意劝告和具体安排呢?当时没有人知道,不过在毛主席、周副主席看来,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应该尽更大努力去争取,为此,军委在4月5日连续发出多封指示电,要求前线各部配合争取桂系的行动。
比如电令陈赓第四兵团,在4月15日之前,不得向黄梅、广济以及安庆之敌发起进攻,以便留出时间,让刘仲容通知白崇禧提前撤出部队;
又电令渡江战役总前委“刘陈邓”首长,嘱咐他们在与桂军联络时“
切勿使蒋系守军知道
”,注意保密的意思。
李白黄的黄
甚至还电令太原前线的彭、徐首长:“阎锡山已离太原,李宗仁愿出面交涉和平解决太原问题,我们已告李宗仁代表,允许和平解决,重要反动分子许其乘飞机出走,其余照北平方式解决”。
办法给想了,面子也给了,桂系又是怎么决定的呢?当刘仲容和黄启汉带着我方的诚意,先后回到南京告知后,李宗仁拿不定主意,召集白崇禧、夏威、李品仙等桂系大将们到南京密商,白崇禧听完刘仲容介绍以后,气呼呼嚷道:
“他们一定要过江,那仗就非打下去不可,这还谈什么?他们还有什么别的意见”?
刘仲容谈到毛主席答应他可以继续带兵,白崇禧根本听不进去,不耐烦地说:
“对我个人出处,现在还不是我考虑的时候”!
白崇禧最后的态度是:“能让步的我们尽量让步,不能让步的绝不能让步,过江问题为一切问题之前提,共军如在目前战斗过江,和谈的决裂,那就不可避免”!
白崇禧
03
白崇禧的第二个误判
到这个时间点上,政治形势很明显了,白崇禧坚决不同意 *** 以任何形式过江,这已经逾越了我方的红线,毛主席、周副主席所希望的局面并没有出现,而桂系军权又基本掌握在白崇禧手中,他要顽抗到底,李宗仁也无可奈何。
刘仲容尝试做最后的努力,他提醒说 *** 渡江兵力将达百万以上,长江天堑也并非牢不可破,凭借汤恩伯几十万残兵败将和十几万桂军,是很难阻挡 *** 进军江南的,结果白崇禧暴躁地怼了回去:
“还有什么好商量的,你马上跟北平通话,把我的意思转告他们”!
黄启汉眼见和谈有破裂的可能,于是提出折中的方案:
“更好把桂系部队全部集中到武汉来,只要我们按兵不动,就可以避免和 *** 冲突,必要时全部撤回广西去,静观发展,再做打算”。
百万雄师过大江
至于派兵进驻南京保护李宗仁的建议,白崇禧则干脆不予考虑,他认为当务之急,是联合蒋系军队共同阻止 *** 过江,如果我方坚决过江,那么一切谈判和行动都失去了基础,更谈不上李宗仁留不留在南京的问题。
白崇禧的态度为何如此顽固决绝呢?除了低估 *** 的战力之外,他还有另外一个误判,面对刘仲容和黄启汉的反复劝说,他傲慢地解释说:
“现在还没到此地步,再过一些时候,长江水涨, *** 要想过江,也不那么容易”!
事实如此,长江水位在每年四、五月份便开始上涨,特别是到了五月的汛期,水位猛涨风大浪高,会严重影响木船的航渡,而白崇禧的小心思,跟躲在溪口“下台不交权”的那位不谋而合:
企图在“和谈”的幌子下,加紧强化长江防线,只要把时间拖入汛期, *** 的渡江作战将变得非常困难,那么南京政权就有苟延残喘的可能!
*** 进入南京
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毛主席对蒋、白玩弄的“
缓兵之计
”岂能不知?时间进入四月中旬后,渡江战役总前委也多次急电,汇报长江水位的上涨情况,情况已十分紧急,为了粉碎蒋、白的阴谋,就必须给北平和谈设定一个最后期限。
我方遂于4月15日,正式提出《国内和平协定》共八条二十四款的最后修正案,并以“
4月20日为最后签字日期
”,在北平的南京谈判代表团也全体同意了这份协定,然而当文本送至南京后,李宗仁在白崇禧和溪口方面的强烈反对下,最终选择拒绝签字。
1949年4月21日 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联名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 *** 百万雄师开始强渡长江,汤恩伯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4月23日上午,李宗仁乘机逃离南京,4月24日凌晨,南京解放!
1965年李宗仁返回大陆时,曾在首都机场发表《归国声明》,言及1949年未能接受和谈协议“至今犹感愧疚”,事实上,在蒋、白完全掌握军队的情况下,即便李宗仁当时单方面签了字,似乎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总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