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为何汉臣很难爬到巡抚这个级别?因为皇帝早已设下三道任职门槛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4-12)640

从清初至道光年间,各省督抚的比例基本维持在满七汉三的左右,如果是乾隆朝的话, *** 出任督抚的比例恐怕还不到30%。而且凡是 *** 出任督抚,一般都会设定很高的门槛。

清代是满洲贵族建立的政权,自建国的那天开始就对 *** 官僚集团心存戒备。及至入关,历代皇帝虽标榜满汉一家,实则满汉藩篱之隔仍很明显。

满汉之分体现在官缺上尤其明显,分满缺、蒙古缺、汉军缺和汉缺,按定例满员可以出任所有职务,而 *** 只能在汉缺中拣选。 *** 官僚不仅无法担任被皇帝认为是最核心的职务,而且仕进的空间也十分有限。

从法律层面上来讲,总督、巡抚的任职资格并没有规定是“旗缺”, *** 同样也在铨选之列。不过,汉臣要想升任督抚十分困难,只有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才能获得皇帝钦点:

其一、出身名门久沐皇恩

不知诸位有没有发现,清代 *** 督抚群体中,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很好的出身。这里所指的出身包括两点,一是科举功名即进士出身;二是家庭背景即生于官宦之家。真正出身寒门的 *** 督抚不能说没有,只是少得可怜,一只手大概就能数的过来。

清代皇帝骨子里都是惧怕 *** 掌权的,而满人数量毕竟又太少,可选择的余地不大。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 *** 官僚集团,对于皇帝来说是不得不用。

一方面是必须要用汉臣,另一方面又要用的放心,那么只能把目标锁定在官宦之家。毕竟地方上的名门望族,都是几代人为朝廷效过力的,他们也是统治群体的一部分,不太可能会反对朝廷。

比如说,山东诸城刘统勋家族,他的爷爷刘必显和父亲刘棨,是顺治、康熙朝进士,在地方为官期间政绩都很突出。刘统勋更不必说,官至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这样的家族岂会对朝廷有异心。

所以当刘墉被乾隆外派地方为官后,升官速度就很快,还提拔为安徽、湖南巡抚。如果说刘墉出生在一个普通百姓之家,没有祖上的政治铺垫,那么毫无疑问,在乾隆朝督抚多选满员的大背景下,他大概率是不会出任巡抚的。

乾隆时期官场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各省 *** 官员的天花板就是布政使、按察使,奋斗一辈子能够混个从二品或正三品,已是到顶了不能再有其他的奢求。

其二、皇帝熟悉且能力、品行俱佳者

清代在京各衙门中,翰林院、詹事府属于清要部门,翰林官中会被挑选出少部分人充当日讲官或是直接进入南书房,成为皇帝的贴身秘书。

这些人品级普遍不高,胜在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接触皇帝的机会很多,所以皇帝对他们的能力、人品也都很了解。尤其是清代皇帝都喜欢提拔青年才俊,只要符合条件这些翰林官们的升迁速度都很快。

按照程序,翰林官们只要在六部历练一段时间,就可以外放为道府,然后按部就班升任按察使、布政使、巡抚以及总督。这一点其实和现在领导的秘书是一样的,只要服务好领导,升官一般都比较快。

还有一类是非翰林出身的 *** 才俊,他们被分发到各部院任职后,因其工作政绩突出,或者说在一些重大事件上表现得十分抢眼,那么也会获得皇帝的重视。一旦时机成熟,也会空降到地方,经过历练之后就是督抚的后备人选。

从咸丰之前的各省督抚任职资格来看,90%以上的 *** 督抚,都不是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爬上去的。基本上他们都有在京任职的经历,由于受到皇帝的认可,以京官外调各省,起步都是知府和道员。

其三、得到朝臣和各省督抚的举荐

朝廷用人一方面是按照吏部现行的人事程序,缺出之后在应升应补官员中进行铨选,此为论资排辈;另一方面是大员与督抚举荐,这类岗位一般都比较重要,属于请旨缺和替缺。

各省督抚作为封疆大吏,皇帝对他们本身就很信任,只要他们向朝廷举荐下属,一般都会被皇帝采纳,同样督抚若是参劾下属,也基本上是一参一个准。

说得直白一点,督抚就是皇帝在地方的代言人,朝廷赋予了他们了一定的人事权。如果连督抚举荐下属没有被采纳,那就说明皇帝对他多多少少已经失去了信任。

前面说了,出身寒门的 *** 地方官,不管政绩有多突出、操守人品有多好,都不太可能爬到巡抚这一级别,因为他们不具备前两个任职条件,唯一的通道就是上司的举荐。

比如说于成龙,他不过是一个副榜贡生,四十多岁才好不容易混了一个罗成知县。我们不否认于成龙的能力和操守,但要是没有他的顶头上司广西巡抚金光祖的极力推荐,于成龙是无论如何也出不了头的。

当了福建按察使以后,于成龙又得到康亲王杰书的举荐,此后他的仕途进入巅峰,继而升布政使、巡抚、总督,称为清代著名的大清官。

无独有偶,乾隆时期著名的封疆大吏李世杰,不过是个落魄生员。后来他捐了一个巡检,得到上司两江总督尹继善、江苏巡抚庄有恭的赏识,在两位封疆大吏的举荐下,李世杰得以华丽转身,跻身督抚之列。

不难看出, *** 地方官员要想做到督抚级别,必须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一个,否则的话就是痴人说梦,甚至可以说往上爬一级都很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4/591008.html

“为何汉臣很难爬到巡抚这个级别?因为皇帝早已设下三道任职门槛” 的相关文章

为什么说明朝亡于万历?他到底做了哪些事?

为什么说明朝亡于万历?他到底做了哪些事?

话说当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那么为什么大家都说明朝亡于万历?他到底做了哪些事?明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

历史上朱棣为什么没有传位给朱高煦?

历史上朱棣为什么没有传位给朱高煦?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根据历史记载,朱棣是一度想传位给次子朱高煦的。说他想传位给朱高煦,是有根据的。在“靖难之役”中,他亲口给朱高煦这样说过。而且为了让朱高煦相信,朱棣还说,当时作为“世子”的朱高炽常常生病,活不了...

演义中刘备入川后就没有再见过关羽 正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演义中刘备入川后就没有再见过关羽 正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对刘备入川后是不是再也没有见过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演义中刘备入川之后,确实再也没见过关羽。而历史上,两人是见过面的。刘备拿下益州之后,曹操也很快就打下了汉中。曹操打汉中表面看起来虽然艰难,但实际上他并没有什么战力损失,因为张鲁最后是选择投降的。也正是因为如此...

曹操孙权刘备作为三国风云人物 三人在世时有见过面吗

曹操孙权刘备作为三国风云人物 三人在世时有见过面吗

还不知道:曹操、刘备、孙权、一代豪杰,开创三国时代,他们有没有见过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孙权、刘备三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三个国家的开创或者奠基人。很多人好奇,他们活着的时候有没有见过面。毕竟,这几个人差不多同一个时代,又都是一时豪杰。其中曹操年...

阎圃:东汉末年将领,随张鲁一同投降曹操

阎圃:东汉末年将领,随张鲁一同投降曹操

阎圃,生卒年不详,是益州巴西安汉人。张鲁割据巴、汉,就以阎圃为功曹。东汉末年人物,本为张鲁部下谋士,后随张鲁一同投降曹操,封平乐乡侯。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一日,有农民从地里得到一个玉印,张鲁的手下就想让他当汉宁王。阎圃劝谏他:“汉川地区的人民,超过十万户,财产富...

推恩令相当于变相削藩 诸侯王为什么不反抗汉武帝

推恩令相当于变相削藩 诸侯王为什么不反抗汉武帝

对明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变相削藩,诸侯王们为什么无人反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的“推恩令”是我国古代最强的阳谋之一,尽管诸侯王都知道“推恩令”的危害,但是却都无法抗拒“推恩令”的实行。因为“推恩令”在损害诸侯王嫡长子利益的同时,也让诸侯王的其他儿子获得了好处...

朱元璋临死前下令让所有妃嫔一律殉葬 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残忍

朱元璋临死前下令让所有妃嫔一律殉葬 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残忍

对朱元璋临死前,为何下了一道殉葬的残忍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398年,建立了明朝的朱元璋病入膏肓,在临终前,他下了一道诏书:“朕死后,所有妃嫔一律殉葬!”就此恢复了残酷的“人殉”制度,为什么朱元璋作为“一代明君”会恢复如此残酷的制度呢?人殉制度是殉葬制度的一种,...

历史上康熙一共有过多少位皇后?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上康熙一共有过多少位皇后?分别是哪些人?

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康熙一生册封过3位皇后,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和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在这3位皇后中,要问哪位皇后最得康熙宠爱,那一定是赫舍里氏,为什么这样说呢?顺治帝去世的时候,康熙才8岁。由于他...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