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雍正王朝:看懂老八胤禩临终前写的信,才明白他为啥能称八贤王?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4-12)560

《雍正王朝》非常精彩,里面出场的人物也个个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包括每位皇子都各不相同,也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身正气,敢作敢为,侠肝义胆,被称“侠王”的老十三胤祥;有聪慧过人,阴险狡诈,财大气粗,被称“小诸葛”的老九胤禟;有一心为民,心狠手辣,冷血无情,被称“冷面王”的老四胤禛;还有精明强干,温文尔雅,笑里藏刀,人称“八贤王”的老八胤禩……

对,我们今天要说的便是这个“八贤王”,也是“冷面王”,后来的雍正皇帝的死对头。那么,跟“冷面皇上”一向对着干的老八胤禩,究竟有哪些出彩的地方,为什么能获得“八贤王”的美誉?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系列文章:看懂老八胤禩临终前写的信,才明白他为啥能称八贤王?

一、

老八胤禩精心策划的八王议政逼宫事件,最终栽在了老十三胤祥手中,后来他被雍正帝抄家时,曾对弘时说了这么一句话:

“八叔这辈子,吃亏就吃亏在一个‘贤’字上。”

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相对于心狠手辣,一心要把他的家人和随从发配到云南的弘时来讲。他还是太仁慈了些,若是早就像弘时这样狠,也不至于落到如此下场:

“八贤王,八贤王,贤有什么用?百无一用,百无一用啊!”

按照老八胤禩的总结,自己之所以能获得“八贤王”的美誉,是建立在人心和德望之上的:

“什么人心,什么德望,到头来都是一钱不值!”

而他越是贬低这个称呼,也就证明,在这之前他就越在意这两个方面,只是没想到在跟雍正帝的最后一战上,自己会败。是啊,胜者王,败者寇,别说人心和德望了,现在的自己,恐怕连小命都难保。

但是,有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一下,那就是这个八贤王的美誉,是老八胤禩自己给自己封的呢,还是朝野上下早就达成了共识?

其实,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虽然老八胤禩后面跟弘时说的话,有故意坑他的成分在里面。但若是弘时内心没有养着一个恶魔的话,他也不可能三言两语,就把这个恶魔给放了出来。所以,老八胤禩的这句话,并非是自夸,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事实根据的。

二、

事实上,老八胤禩“八贤王”的美誉,最早出现的时候还真不是八爷党们的自夸,而是出自其死对头“冷面王”胤禛之口。

当时是热河八大山庄被围事件发生后不久,康熙帝废掉了太子胤礽,并让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员举荐新太子。又因为张五哥说了几句实话,让康熙帝心情大悦,从而放出了对张五哥有恩的老十三胤祥。

在这个前提下,老十三胤祥劝四哥也去争一下这个太子,不能便宜了八哥!

老四胤禛就说了这么一通话:

“十三弟,你对我的期望过深了,要知道,人家管老八叫‘八贤王’,而管我呢,都叫‘冷面王’!”

要知道剧情发展到这里的时候,老八胤禩不仅没有接下南下赈灾和追缴户部欠款的差事,还处处给老四胤禛使绊子。唯一干了个追查刑部冤案的事,结果案子查没查清楚倒是例外,反而弄了个更大的冤案扣到了太子胤礽头上。

是啊,连一向不耍心眼儿,直来直去的老十三胤祥都能看出来,老八胤禩假仁假义:

“什么‘八贤王’,我就是瞧不过他那假仁假义的样儿!”

是啊,他要是“贤”,为什么脏活累活都不愿意干,而一心去收买人心去呢?

可是,连老十三胤祥都能看出来老八胤禩不是真“贤”,那么,老四胤禛口中的“人家”又是谁,他们为什么却一致认为老八胤禩够得上“八贤王”称号呢?

三、

要想解释这个问题,咱们啊,还得从《雍正王朝》一开篇讲起,老四胤禛为什么要去南方筹款赈灾呢?

康熙晚年,身体和精力也都不比壮年,再加上有点自己的小心思,所以把很多差事交到了太子胤礽和众位阿哥手上。

其中老大胤禔,剧中提到他兼管宗人府,这也是八大山庄被围事件中,他最活跃的原因所在;太子胤礽名义上六部都管,但其实重心却在排六部最末的刑部,也难怪刑部冤案他受牵连;老八胤禩兼管户部,这也是开头老四胤禛去查户部时,老十胤誐突然蹦出来提了一嘴的原因;老四胤禛剧中一开始没讲,但是从他后来到扬州跟任伯安的对话中,大约能猜出来,他兼管吏部。

当时他在扬州召集各路官员见面时,曾经说了一句,看任伯安有点面熟。

而任伯安的回话是:

“四贝勒爷明达,下官曾在吏部衙门供职。”

其他几个部门,复立太子胤礽之后,曾经把兵部给了老十四胤禵,老十三胤祥则兼管了刑部,老四胤禛成了领侍卫内大臣。至于礼部、工部啥的,估计有老三胤祉,和其他皇子们掌控吧。

咱单说户部,这是个肥差,这次黄河决堤,康熙帝想从国库调钱,却突然发现,存银只剩下了五十万两。而后来经过盘查,户部共借出去一千二百万两银子,而这些银子,没有掌管户部的老八胤禩点头,恐怕户部尚书也不敢做主吧?

四、

难道说,老八胤禩“八贤王”的美誉,全都是因为他拿国库的银子收买人心造成的?

不能说全部,至少也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老八胤禩从户部往外借银子,是毫无原则,只要有人来借,他就借,来者不拒!

像老十胤誐,太子胤礽借钱就不用多说了,管他是用来盖戏楼,还是干啥,亲兄弟嘛,借!像魏东亭啊,隆科多啊,一个是前朝老臣,一个曾杀敌立功,管他是不善理财,还是不务正业,借!像桑佩、图伦深、邓元芳,就算不缺钱,故意借钱去做生意,放高利贷,也是一个字——借!

太子胤礽感激不感激老八胤禩,暂且不清楚,至少老十胤誐得知八哥的恩;魏东亭同样得感恩,不然的话,也不会刚听到康熙帝要追缴欠款,就跑去找老八胤禩求助了;像桑佩、图伦深、邓元芳这些人,更是八爷党的忠实粉丝,毕竟老八胤禩可是他们的财神爷,可不得供着点!

还有隆科多,为啥后来举荐新太子时,不愿意听六叔的话去烧老四胤禛冷灶啊?

就是因为在他最落魄,连个官职都没有的时候,老八胤禩违规借给过他钱。要知道那时的他,连六叔佟国维家的一个管家都敢讽刺他,想轰他出去的,他自然得感激。

最重要的是,这些从户部借过钱的人,自然归类,甚至会排挤那些没借过钱的人。像老状元陈文盛,他真缺那一两银子吗,不缺啊,可是不借钱,他怎么在朝堂之上站稳脚跟?

五、

所以说,自从老八胤禩兼管户部之后,官场的风气就被带坏了,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

当然,老八胤禩之所以被他人称为“贤王”,倒不是说他在把户部银子借出去的同时,中饱私囊。若是那样的话,那他跟借钱的那些人也就没啥区别了,自然也获得不了他们的尊重。

老八胤禩要想笼络人,光靠公家的银子是达不到目的的,毕竟这些官员都不是傻子,借花献佛的事,一次两次行,要是每个人拿到的都是借来的花,自然也难以服众。

比如,对待老十胤誐,老八胤禩一开始确实想通过这件事给老四胤禛一个教训,但得知他跑到前门大街卖家当,还打了田文镜后,吓得不行,赶紧跑过去制止。回头还埋怨老九胤禟,说这次老十胤誐犯的错,可以关宗人府半年了:

“我早说了帮他还账,你不听!”

之所以那次老十胤誐上门求助,老八胤禩没有之一时间掏钱,其实也是因为当时府前聚集了太多官员,为此老十胤誐还帮八哥抱怨了一句:

“你们谁借给我让我过了这一关,我给谁烧高香。”

是啊,连亲兄弟的钱老八胤禩都没帮着还,怎么可能帮你们这些官员还账呢,钱又不是他花的!

但不管怎么说,老八胤禩拦着老十胤誐,没让他犯更大的错,从内心来讲,是为了对方好,这一点老十胤誐不会不清楚。

六、

可是,太子胤礽想笼络人心,都得向户部借钱,那老八胤禩的钱又是从哪来的呢?

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毕竟,他若是明目张胆的贪财,自然也落不下“贤王”称呼。可是,不贪钱,自己这么一大家子人要养活,还时不时的打赏一下其他官员,怎么也不够花啊。

比如,老四胤禛在前线赈灾,自己的儿子弘时生病,就是老八胤禩带着几位兄弟守了一夜。在凌太医给弘时看完病后,老八胤禩随手就掏出了一千两银子,让他买个好鸟玩玩。可以说,不管背后跟其他兄弟斗成啥样,至少表面文章,老八胤禩还是做到位的。

这样一来,不仅四福晋得说他好话,连凌太医回去汇报康熙帝,都得替“八贤王”美言几句。

事实上,老八胤禩的钱,一方面是朝廷俸禄,另一方面是善于经营,比如那个万永当铺就是他的产业。再有便是老九胤禟的利益输送了,也就是说,自己坐镇背后留名声,打掩护,捞钱的事让老九胤禟去干。

像老四胤禛去扬州赈灾的时候,任伯安手下的那群官员在一起喝酒,就提到手头的一百万两银子是孝敬九爷的。

当然,老九胤禟也不傻,好处都让八哥拿了,黑锅自己背,哪有这么好的事?

所以,老八胤禩要想笼络这几位兄弟,关键时刻就得拿出当哥的样子来。比如刑部冤案爆发后,为啥太子胤礽陷进去出不来,而牵扯更大的老九胤禟却安然无恙?

七、

虽然老八胤禩也数落老九胤禟,说任伯安就是个为富不仁的小人,你老九居然把他当成了心腹。

但他绝不会撒手不管,面对老九没抓没挠的心,他还得安慰对方,最后还是出马拯救了老九胤禟,将其摘了个干干净净:

“我这一辈子,踏踏实实的做一个富翁就是了, *** 嘛要操这么多心啊?”

包括,后来雍正帝即位,老九胤禟、老十胤誐和老十四胤禵跑到伯伦不归酒楼听黄曲,喝小酒。老八胤禩得知后,赶紧跑去把他们几位喊回家,不然的话,以当时雍正帝的气愤程度来看,这三个铁定没好果子吃。

也就是说,老八胤禩对待这几位兄弟还是很够意思的,至少表面文章做得好。就算跟老十四胤禵曾经闹过矛盾,但从他们整体利益来讲,他的出发点也并不错。要是当初老十四胤禵听他的话,不那么早跟西北叛军决战,皇位花落谁家还真说不定。

当然,老八胤禩能获得“八贤王”称呼,并非施舍点金钱,或者只对兄弟好就能实现的。他在外人面前,也永远站在道德制高点,是一个完美无瑕的王爷。

像举荐新太子的时候,他为了避嫌,是谁来拜访都不见的,在得知老十胤誐带了个神秘道士到府上胡说八道后,一出来就是一句:

“哪来的妖道在此妖言惑众?”

事后,他还将这个神秘道士张明德绑了起来,送到了康熙帝面前!

八、

不管背后他怎么使坏,至少在表面上,在朝廷的那些官员看来,老八胤禩是无愧于“八贤王”称号的!

开篇国库空虚,康熙帝都震怒了,问老八胤禩,为什么?

人家都没说这些钱都被下面这些大臣借走了,而是主动承认了错误,说自己有亏职守,请皇阿玛治罪!

举荐新太子时,佟国维惹恼了康熙帝,要被撤职问罪,老八胤禩也是主动站出来,说自己宁愿退出竞争,也不想皇上治佟国维的罪。

后来老十四胤禵跟老十三胤祥在大殿前大打出手,别人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同样是老八胤禩急忙冲上去,试图拉开对方。

也就是说,在朝堂上的这些官员看来,老八胤禩做事的标准就是敢作敢当,勇于承担,牺牲自己,成全大伙。

不仅如此,在外人面前,在笼络其他阵营的人面前,他也做得相当到位:

在年羹尧面前,老八胤禩当众举荐他当四川提督,面对感谢时,人家闭门不见,还说这是替朝廷举贤;在蒙古王公面前,老八胤禩也是一身正气,不仅替皇上宴请大家,在狩猎场上也是不杀生,只抓活的;在八爷党面前,因为一个人嘲笑孙嘉诚长得跟猪八戒一样,老八胤禩转手就是一巴掌,喊一句“士可杀,不可辱”;在清流面前,六部九卿,王公大臣,一个都不敢去祭拜孙嘉诚,人家老八胤禩就敢去……

所以说,人家做事,都是往这些人心里做的,换你,你会不喜欢,不称呼他一声“八贤王”?

九、

当然,如果仅仅是做表面文章,时间久了也会露馅,老八胤禩做事不像其他人,还是有底线的!

比如老四胤禛去南方赈灾,老十胤誐担心任伯安银子丢了,影响到大家的收入。老九胤禟倒是不担心银子,而是担心老四胤禛筹款成功了,会获得皇阿玛恩宠。

只有老八胤禩提了一句:

“这上百万的灾民过冬,怎么办?”

同样,老四胤禛追缴户部欠款,老十胤誐捣乱,回头老九胤禟还暗中叫好,说给老四胤禛点颜色看看。

老八胤禩就说了一句公道话:

“四哥接这个差事也不容易,我们不帮他,也绝不能拉他的腿儿。”

包括雍正帝即位后,没有人比老八胤禩更希望他出丑了,可是面对西北战事再起。老十四胤禵要写信告知曾经的部下,给年羹尧捣乱,让他当不成大将军。老八胤禩就劝他,要以大局为重,不要因为个人利益,伤害了国家利益。

末了,他说了一句话:

“我是先帝的儿子,更是爱新觉罗的子孙,十几万叛军都打到家门口了,我不会因为自己受了一点气,而置列祖列宗的江山而不顾!”

此话一出,气的老十四胤禵也发飙了,说你倒成了贤王,成了雍正帝的忠臣,我们倒自甘下流,成了不肖子孙了。

这也是唯一一次,八爷党内部内讧,连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都给气走了。

十、

老八胤禩就是那种对所有人都很好,对兄弟好,对官员好,对对手也好,甚至失势以后都藏起来一千万两银子分给下人。

即使到最后,他败了,彻底败给了雍正帝,临终前都不忘下一封信,给自己的死对头,也是如今的皇上四哥。

信的开头就是爱新觉罗-阿其那谨上,并称呼对方是皇上四哥,所以,甭管雍正帝多么恨他,骂他,人家该有的礼节还是有的。而且,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既然自己败了,那为了江山社稷,还是劝雍正帝歇一歇。

是啊,他是得歇歇了,因为老八胤禩早就看出来他的身体大不如从前,这个问题他跟弘时说过:

“你以为你皇阿玛还有多长的日子吗,他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他一个人每天干的是五个人的活,甚至是十个人的……”

所以说,他并不希望雍正帝早早倒下,也知道只要自己不死,他还会继续争下去:

“到这一刻,你还不愿撒手吗?”

随后,老八胤禩又说了一句心里话:

“我这一生不佩服任何人,但到今天我才发现,我的心底里只佩服你!”

是啊,你争了一辈子,到头来得罪了那么多人,那肯定留下了骂名:

“其实,输也罢,赢也罢,到头来不过是过眼烟云,你太放不下了。”

所以说,为什么人家老八胤禩能留下“八贤王”美誉啊,甭管他是不是康熙帝临终前说的那样,靠宽仁来收买人心。至少,人家是非常在乎名声的,虽然是假仁假义,背后也没少干不仁义的事。但终归是留下了好名声,而不像雍正帝那样,累死累活一辈子,到头来还落下个残暴名声。

是啊,要知道人家老八胤禩查刑部冤案时,只要凶残一下,刑部的官员一个都跑不掉,而人家呢,怎么汇报的?

他说张五哥是一个特例,而且人犯是有特殊情况才找人顶替,我认为刑部也是被骗了,他们也是受害者。

我认为,老八胤禩“八贤王”的美誉,还是称得上的,至少表面是这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4/591148.html

“雍正王朝:看懂老八胤禩临终前写的信,才明白他为啥能称八贤王?”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北伐如此艰难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穷兵黩武的北伐

诸葛亮北伐如此艰难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穷兵黩武的北伐

对诸葛亮明知北伐艰难,为何宁愿冒着“穷兵黩武”之名,屡屡北伐? 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用五个字道出了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本意,但是实际上,诸葛亮北伐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此,他还有一个不能宣之于口的原因。前《出师表》与《后出师表》初中课本上就学过的...

张翼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张翼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纵观姜维的一生,在诸葛亮去世之后,秉承着继承先主、武侯的遗志,一共有过十一次的北伐记载。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诸葛亮为了恢复汉室,进行了五次北伐,诸葛亮病死之后,而姜维为了继承诸葛亮遗志,也进行了多次北伐,蜀汉有一位大将,曾受到诸葛亮赞赏,但是他却公开反对姜维北伐,甚至在朝堂上和...

朱元璋最终能成功,岳母张氏的作用有多大?

朱元璋最终能成功,岳母张氏的作用有多大?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个草根皇帝之一,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大概齐都会遇到这四类人:高人的帮助、贵人的提携、小人的责难和个人的努力。在这些各色人物里面,高人的帮助、贵人的提携尤为重要的。小到一介布衣,大到一国之君,想要成功...

历史上刘邦称帝之后是如何解决父亲的问题的?

历史上刘邦称帝之后是如何解决父亲的问题的?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刘邦当了皇帝以后,由于他是白衣当皇帝,自古第一例,因此他遇到了一道难题。这道难题是什么呢?要讲这件事,咱们先来讲讲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刘太公是秦朝丰邑枌榆乡的一个农民,生逢群雄并起的战国,战火纷飞的乱世。俗话说“神...

历史上嬴政死后,他是如何被回到咸阳的?

历史上嬴政死后,他是如何被回到咸阳的?

嬴政是中国第一位封建中央集权皇帝。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确切地说,赵高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嬴政的尸体运回咸阳的。有人会说嬴政的尸体是混在咸鱼车周边,才被顺利送回都城咸阳的。其实用鱼车的方法只是一个幌子而已。细说如下:首先,赵高何许人也赵高是秦朝的宰相和出了名的宦官。当然...

吕蒙: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

吕蒙: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

吕蒙(178年-220年),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东汉末年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少年时随孙策为将,累封别部司马,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奋勇抵抗张辽军追袭,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

西晋灭亡之后 司马家族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西晋灭亡之后 司马家族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对西晋的司马氏家族结局如何?几乎全部被灭,远不及曹魏安全下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经营多年都不能完成统一,最后竟然被西晋捡了大便宜。本以为这样的统一大国承接了三国的实力,应该非常强悍,统治的时间也会更为长久,但谁也没想到西晋居然是个短命王朝,而...

历史上魏文帝曹丕是怎么死的?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魏文帝曹丕是怎么死的?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魏文帝曹丕曹操的次子,三国时期魏朝的创建者。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魏国黄初七年(226)五月,迫使汉献帝禅位、建立曹氏魏国的魏文帝曹丕崩殂,年仅四十岁。曹丕从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十月底即位改元做皇帝,至此尚不足六载,那么,是何原因让这位胸怀大志的皇...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