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伯温临终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将出一个奇才,百年后竟然成真

中国历史6个月前 (04-17)540

前言

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刘伯温也是其中之一,也是名气比较大的一个,能够成为开国功臣,在乱世之中,择良主,帮助其打天下,立下创世之功,可见非常有才能。

但是在明朝建立后,却也只是被朱元璋封为伯,在众多的开国功臣中反倒不显眼,只是位居功臣36位。

那么刘伯温又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在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刻,有对儿子的忠告,他曾预言刘家九代后就会出现一个奇才。

那么后来是否真的得到了应验?这个奇才又是谁呢?

一、走上仕途 屡屡受挫

刘伯温可以说是朱元璋身边的一大谋士,正是有他的献计,一点点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朱元璋也一步步夺得天下,登上了帝位,可见刘伯温非常的聪明睿智。

那么刘伯温是怎么走到朱元璋身边的?刘伯温出生于元朝末年,他的聪明从小时候就体现出来了,而且性情上也十分的豪迈。

刘伯温的名字叫做刘基,泰定元年,刘伯温离开家乡,来到了处州府城括城,后进入郡庠接受正规的教育。

在至顺年间,刘基考中进士,担任江西行省瑞州府高安县的县丞,从此便有了一个廉洁正直的名声,当时行省准备提拔他,但是却被刘基拒绝了。

刘基后来担任江浙地方的儒学副提举,准备上奏御史失职的罪名,被台臣劝阻,刘基曾两次上奏对其进行弹劾,最终无果。

见惯了朝廷的黑暗,于是便弃官还乡。刘基虽然不在仕途,也离开了这个黑暗且混乱的名利场,但并不代表他不思进取。

相反,他博学多识,不仅博通经史,而且还极其擅长天文,没有什么书是他不读的,当时西蜀赵天泽在谈论江右的人物的时候,他首推之人就是刘伯温,认为刘伯温可以和诸葛亮相比。

在至正十六年的时候,方国珍在海上起兵,抢劫周围的郡县,其他部门都没办法对其进行控制,于是行省又让刘伯温担任元帅府都事。

在刘伯温上任后,很快就拿出了对应之策,他建议修筑庆元等城池逼迫方国珍,方国珍见此肯定会感到无助,也会见此形势败下阵来。

再等到左丞帖里帖木儿招降方国珍的时候,刘伯温则说方氏兄弟犯上作乱,不杀他们难以服众。

方国珍当时听到这话后感到非常的害怕,于是便决定私下先贿赂刘伯温,好打通关系,让刘伯温放自己一马。

却不料刘伯温并不吃这套,方国珍见此行不通,于是便派人乘船到京都,去贿赂掌权的人,可能方国珍给的挺多,也找到了位高权重的人。

总之朝廷下旨就是要招抚方国珍,并授予他官职,而刘伯温却被当做滥用职权,被派去绍兴。方国珍见此更加骄横,不久后,山寇横行,行省见此只能再次派刘伯温前去围剿,并和当时的行院判石抹宜孙一同驻守处州。

经略使李国凤将刘伯温所做出的功绩进行了上奏,却不料主持政事的是方国珍,如今刘伯温虽然做出了功绩,但却落到了昔日死对头的手中,必定会饱受磋磨。

二、开国功臣 告老还乡

果不其然,方国珍对往昔刘伯温对自己的态度还心存怨念,于是故意压制刘伯温,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对于有功之臣,当然不能进行惩处,毕竟这样很容易落人话柄。

相反他不仅要提拔刘伯温,但却在暗中做一些小动作。授予刘伯温为总管府判,却不让他掌握兵权。

面对官场的黑暗,也令他逐渐心灰意冷,面对方氏的打压还有污蔑,也无人能够证明自己的清白,愤懑之下选择辞官回乡,不再为元朝廷做事。

毕竟这个时候刘伯温即将年过半百,可以说他的人生都已经走过了大半辈子,就算是辞官回乡,也能安享晚年,不用再和朝廷上的小人斡旋。

刘伯温虽然不受朝廷权贵的待见,因为他的正直触碰到了这些人的利益,但却备受百姓的喜爱,毕竟他是真的在为人民做实事,所以他在群众中的呼声还是非常高的。

后来在朱元璋起兵后,失意已久的刘伯温被朱元璋的雄心壮志所打动,同样也非常看好朱元璋,为了能够推翻腐败的元朝统治,让天下百姓能够不再饱受压迫和剥削。

他毅然决定投奔到朱元璋手下,而朱元璋此时也正好缺一名谋士,刘伯温的到来可以说为朱元璋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在朱元璋身边为其献计献策,比如“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等战略,帮助朱元璋一点点拿下大明江山。

刘伯温在朱元璋身边八年,通过他的聪明才智帮助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而刘伯温也成为了众多开国功臣之一。

在明朝建立后,先是做了御史中丞、太史令等,而刘伯温凭借和朱元璋多年来的相处,对朱元璋的性格了解的非常清楚,就凭朱元璋的性格,自然是容不下他这种直言进谏的人。

若是直言不讳、刚正不阿的处事态度,很容易得罪朝中权贵,所以他便想功成身退,毕竟这个时候刘伯温已经接近花甲之年。

同样令刘伯温感到危险的就是朱元璋处置了许多开国功臣,为了稳固江山皇室根基,这令刘伯温愈发不安,于是在洪武四年,刘伯温便辞官回乡,朱元璋也没有进行挽留。

从这看来,朱元璋大有卸磨杀驴的做法,为此刘伯温对朱元璋的这种心狠手辣避之不及,才不得已告老还乡。

三、临终预言成真

刘伯温为了明哲保身,在回到家乡后,也一直低调行事,就连一些地方官员前来见他,也会拒之不见,见此许多县令也只能换上便服去见,只有这样刘伯温才会见上一面。

但在见面的过程中,一旦县令表明身份,刘伯温的脸色也会大变,自称为小民,又躲起来,可见刘伯温多怕惹上事端。

但偏偏事与愿违,就算他躲着不见,却还是避之不及,因为胡惟庸的设计,被诬告他在家乡强占有“王气”的坟地,引起朱元璋的猜忌。

刘伯温不得已卷入了案件中,为此不得不前往京师,被剥夺俸禄不说,还无法为自己辩解,不敢回家,因此不久之后就生病了。

后来胡惟庸曾带太医来看望刘伯温,并给他开了一些药,刘伯温在吃了太医的药后便感觉胸口有如同石头一般大小的硬物堵在中间。

刘伯温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便趁着空闲时间奏明朱元璋,但朱元璋知道后,却依旧没有过问刘伯温,直到三个月后,刘伯温病情恶化下不了床,朱元璋才派人去过问刘伯温。

这才让刘伯温乘坐传送公文的船回乡,刘伯温在弥留之际将儿子叫到身边,交代了后事,对其说道:“今后不要在朝廷上锋芒毕露,要保全性命,刘家虽然不会昌盛,但到了第九代孙能够光耀门楣。”

说完这句话后刘伯温就离开了人世,后来的他的预言竟然成真,虽然起初他的儿子并没有按照他说的去做,甚至有些人还为此丢了性命。

但后来在想起了他的忠告后,才选择了明哲保身,渐渐淡出朝堂,刘家也一直不显山不露水,才能躲过几次危难。在嘉靖时期,刘伯温的九代孙刘瑜做到了滁州指挥使,并且还承袭了他的爵位。

结语

刘伯温确实是一名奇才,但是作为一名开国功臣,却遭到如此对待,确实令人感到悲叹,但不得不说刘伯温未卜先知的能力非常强,能够庇护自己的后代,同时也让刘家后代延续的同时,还能恢复往昔的荣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4/591662.html

“刘伯温临终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将出一个奇才,百年后竟然成真” 的相关文章

刘备跳槽比吕布还要多 刘备名声为何比吕布还要好

刘备跳槽比吕布还要多 刘备名声为何比吕布还要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跳槽比吕布还勤快,名声为何一直却很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跳槽,对于时下的职业人来说,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了。不论是自身原因,还是环境因素,或者就是心情不好,换个东家,没准就能逆袭上天了。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三国时期,也在频频上演跳槽的戏码,而跳槽特...

历史上张温一家被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张温一家被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张温,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汉末三国时代,虽说中原才是士族聚集之地,但江东地区也有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其中尤以吴郡四姓顾、陆、朱、张最为显赫。顾雍、顾谭,陆逊、陆绩、陆抗,朱桓、朱据都是三国时代鼎鼎大名的人物。那孙权为何要废黜张温,甚至牵连其家...

朱棣为呵会发动靖难之役?与姚广孝有何关系?

朱棣为呵会发动靖难之役?与姚广孝有何关系?

靖难之役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朱棣当年想造反,其实他的心中是十分犹豫的。犹豫的原因,是因为害怕造反无法成功。毕竟他只是一个藩王。从古至今,藩王造反的不少,但获得成功的则寥寥可数。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藩王在用一个小小的...

马岱斩杀魏延后去了什么地方 他为何突然消失了

马岱斩杀魏延后去了什么地方 他为何突然消失了

斩杀魏延后,马岱去哪了,为何后来突然消失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出现了很多人,发生了很多事,也流下了不少特别的故事,比如魏延和马岱之间的恩怨纠葛。魏延,字文长,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县)人,是三国时...

关羽在白马之围时,没有选择收服廖化是因为什么?

关羽在白马之围时,没有选择收服廖化是因为什么?

白马之战又称“白马解围”,发生在东汉献帝建安五年。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关羽在曹操手下时,为曹操斩了袁绍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然后挂印封金,千里寻兄,过五关斩六将,在这期间,关羽遇到了廖化和周仓,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两人都要跟随关羽,而关羽只要周仓,不要廖化,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廖化比周...

张九龄是谁?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九龄是谁?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众多诗人当中,张九龄可谓是官场情商比较高的一位。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张九龄是岭南(今广东韶关)人,自幼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在现代社会刚进学前班的五六岁年龄时,就能够出口成诗,被当地人引为骄傲。当地迄今还流传着他的不少故事。7岁那年他随家人去游览宝林寺,此时恰逢韶州府太守率领本府的官...

崇祯皇帝生前都没有修建陵墓 崇祯是怎么葬在十三陵的

崇祯皇帝生前都没有修建陵墓 崇祯是怎么葬在十三陵的

对崇祯生前并未修建陵寝,他自缢而亡后,是谁将他葬于明十三陵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末帝崇祯皇帝自缢殉国时他并没有给自己修建陵寝,但是他死后还能归葬于明十三陵中,这件事说起来还真得感谢逼得他自缢殉国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和清朝的顺治皇帝。崇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崇祯是...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势力那么大 多尔衮为何迟迟没有称帝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势力那么大 多尔衮为何迟迟没有称帝

还不知道: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为何不称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顺治七年(1650年),清王朝中大权紧握的摄政王多尔衮不慎在打猎途中受伤,一个月后就因伤势过重而撒手人寰。这期间,顺治帝从多尔衮卧床养伤开始就不断派人前去问候,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更是极为哀悼。为了表示自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