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普通人多久才能吃一顿肉?
一、清朝的吃肉问题
近些年,以清朝为背景的影视剧,视线聚焦点都在帝王将相上......
看他们在尔虞我诈的权谋争斗中,有多么身不由己;看他们的感情生活到底是“莞莞类卿”的遗憾,亦或是“兰因絮果”的悲怆。
偶尔镜头给到市井,人头攒动、琳琅满目的街市,无处不透露着烟火气满满的生机勃勃,好似大家伙都过着岁月静好的小日子。
但是,历史上真实的清朝是这样的吗?
且从最接地气的问题,清朝的普通人多久能吃一顿肉来入手探究——毕竟肉吃的频繁,说明饱腹已经不是问题,开始追求更美味营养的食物、味蕾上更丰富的体验。
那么先来细分“普通人”的定义,奴仆成群、穿金戴银的贵族和地主定算不上普通,家有盈余的小康家庭和所获正好够用的是普通人。
因为这两类人群之间的距离不远,前者一场天灾或疾病就会消耗掉积蓄变为将将够用,而后者只要勤劳且节俭,也有迈入小康的那一天。
而他们多久能吃一次肉呢?
——小康之家,逢年过节可以开荤吃肉,将够用的家庭则唯有遇红白之事才能吃肉,这还是一切风调雨顺、没病没灾的情况下,若遇上旱灾、水患,则能活命已经是老天保佑了。
二、清朝一个被人忽视的挑战
之所以会如此,跟清朝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有关。
清朝国祚二百多年,人口呈大指数上升趋势,顺治八年全国人口数为1063万人,待乾隆六年就涨到14341万人,到道光十四年,则突破四亿大关。
且统计方式只算16-60岁的男子,老弱妇孺数量再加上的话,会更是一个让人惊叹的数据。
而人口逐渐激增,土地却没法跟着成比例上涨,摆在清朝普通人面前的,是土地绝对不足和相对不足这两个问题。
前者就是人均耕地太少,粮食产量不足以养活全家老小,后者则是占有不均,10%的大地主占据60%的土地,60%的农民瓜分10%的土地。
剩余农民连自有土地都没有,四处给人当佃农接散单谋生。
至于剩下30%的土地去哪了,清朝奉行八旗制度,满洲亲贵和在编旗人会分享这些土地,可见留给大多数平头老百姓的资源有多么匮乏。
乾隆朝的大学士曾算过账:每人每年4石粮食和四亩地是温饱的基本标准,三口之家的话,就算孩子吃的少,也得10石粮食。
可当时的农民能收获多少粮食呢?康熙末年给出过答案“终岁勤动,计十亩所入,得半不过十石。”也就是披星戴月非常勤劳的农民,风调雨顺之年也不过刚刚支撑三口之家的口粮。
这还是自家有地的小康之家,若是无地只能租种、或给地主当长工的话,日子会过得更捉襟见肘,并且还没算家有老人、孩子再多点的情况......
毕竟清朝前期因才结束战乱百废待兴,各种鼓励大家多生孩子,只生一个的家庭并不多,可老人和小孩都不是劳动力,那所获之粮就更得省着吃了,估计六七成饱就差不多了。
既然米面都可丁可卯,又怎会能常吃肉?
小康之家逢年过节吃肉,已然算生活相当幸福,在够与不够之间徘徊的更没啥大事都难以吃肉。并且吃不上肉这件事,在清朝还有个愈演愈烈的走向。
——分别从清前期、中期和晚期来看原因。
三、清朝三个时期老百姓的处境
清前期,经历数年的兵荒马乱,不仅人口凋零的很严重,土地也因大家都或被抓兵丁或举家逃难而荒废,所以是人少、地也少的状态,普通人虽有大量的机会可以获得土地。
但精力跟时间毕竟有限,再玩命卷,开垦的数量是可计算出来的。
所以家底儿足以天天吃肉是不可能的,可温饱则不成问题,且百姓的幸福度比较高,因为觉得努力就有收获,一年更比一年好,日子有奔头。
壮劳力多的家庭开荒的土地多,有盈余的情况下,逢年过节就会整点肉改善伙食,给家人们补一补打打气,勉强温饱的人家,因对未来抱有希望,红白喜事也会相对大办。
可到了清中期,情况又发生变化......
康熙晚期到雍乾时,土地已被开垦的七七八八,按说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越来越有风险抵御能力,可地多的同时,人口也蹭蹭往上涨,两相对冲,就把优势抵消掉一部分,又落成温饱线上横跳的局面。
再加上地主阶级的出现,官僚和富商为了通过租赁土地获得几十倍的收益,就以各种手段大量收购,一度形成“十年之间,已易数主”的夸张世态。
每一次的交易,土地的身价都会数倍翻番,直到形成普通人终其一生也没法购买的结局,那么为了活下去,就得租赁土地来耕种。
清中期有两种土地租赁形式,分成租和定额租。
前者是跟地主按照比例分成,如五五、 *** 等,北方多采用这种,后者则是约定好一定的量,不管旱涝都是这个价,数额至少跟分成租是持平的,地主怎么会做吃亏的买卖呢,当时南方大多用此种方式。
虽说分成租遇到灾年缴纳的少,但农民所获也少,定额租农民可以起早贪黑多种、费尽心思提高产量。
可但凡颗粒无收,分文不少的租子就会成为压垮一个家庭的重担,并且无论哪一种,普通人的所得都会分出不等给地主,温饱都难以为继,又怎会有盈余吃肉呢?
待到清朝晚期,土地兼并问题越发严重,普通人若想糊口,单靠自己耕种远远为继不了,就开始发展养殖、畜牧及手工业等,靠出售的钱来购买粮食,从而商品经济冒头。
那么除了坐等收租的地主阶级以外,又多了一个“资本阶级”,他们会赶丰收时低价收购,囤着等秋冬或旱涝时翻数倍卖出,导致明明一袋粮食都是自家种出来的,可卖的时候所获微薄,等吃的时候则价值不菲。
或许会有人问,耕种的粮食不卖留着吃不就完事,那租土地的费用从哪出?来年买器具、种子的钱又怎么办?这般极限倒腾几次,难免会遇上凑不上钱的难关,于是印子钱就来了,虽解一时燃眉之急,可利息则相当高昂。
清朝的普通人被重重枷锁扣死,又怎么有多余的钱吃肉呢?
——就像《红楼梦》里,刘姥姥破釜沉舟带着孙儿上贾府打秋风,贾府众人则连茄鲞都吃腻味了,荣国府的王熙凤放印子钱,普通人还不上钱绝望之下只能去死。
这般残酷,也写出清朝时两极严重分化下的对比。
总结
因此综上所述,清朝时的普通人基本吃不上肉。
碰上风调雨顺之时,小康之家逢年过节或许能开开荤,还得是过日子没那么节俭、注重享受的那一拨人,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家,则压根不想肉的事,能活着就已经烧高香了。
待到清晚期,更是大家都过得生不如死,卖儿卖女、形销骨立,是稀松常见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