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如果马寅初没提出人口论,也没有计划生育,如今我国会怎么样?

中国历史6个月前 (04-22)500

自古以来,政策的制定,都是为了惠及十代百代甚至千秋万代。

然而,时间会消磨一切事物的意义,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的,再高明的政策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也会不再适用于时代。

建国之初,我国著名经济家马寅初提出了人口论,推动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国家的发展大有裨益。然而,如今我国陷入了人口老龄化的困境。

很多人不禁发出疑问,倘若当初没有实施计划生育,如今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

人丁兴旺 是喜是忧

历朝历代,战争平息之后,国家首先头痛的就是人口问题。

战争是人口减少的罪魁祸首,一场大战过后,每家每户的男丁就会急剧减少。人口少了,生产力就上不来,田没有人种,国家体系也难以维系。

因此,历代统治者在战后基本都会“休养生息”以积蓄力量。

再加上中国的小农经济,一直以来中国人的观念都是多子多福。孩子多了,活有人干,地有人种,生活就会变得更加富足。

新中国成立后,打赢了胜仗的中国人也是如此。因此,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都处于一个人口飞速增长的状态。

按照这个速度,中国很快就会跃升为世界之一人口大国。

但,有人发现了问题。

太多的人口会导致资源没有办法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反而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再者,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化进程加剧,体力劳动大多都有机械代劳,比起更多的人口,国家需要的是更高水平的人才。

但是,多孩家庭往往没有心力精心培养孩子,这就导致孩子的物质生活质量、受教育水平和发展上限都很低。

晚婚晚育 少生优生

1982年9月,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被写入宪法。计划生育主要的内容和目的就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因为家家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将心力全部倾注到孩子身上,再加上国家大力普及义务教育,这就导致80年代开始我国青年的受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当然,这也衍生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难。但是从国家的层面上来看,这是多了许多可以培养和使用的人才。

倘若没有贯彻计划生育,家庭教育绝对不会如此精细,家庭内部甚至可能会根本不重视教育。

孩子那样多,家长哪里管得过来,那么我国青年一代的受教育水平一定没有现在高。

再者就是粮食问题。建国之初,尽管我国人口稀薄,但粮食依然处于一个紧缺的程度,随着人口飞速增长,粮食更是变得入不敷出。直到以袁隆平为首的农业学家研究出来产量高质量好的粮食,中国才逐渐摆脱粮食短缺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粮食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产量增加了1万亿斤。而1949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只有2263.6亿斤。

中国人人都能吃饱饭,更大的功臣是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啊,其次就是计划生育政策。毕竟,倘若不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再高的产量也不够吃。

再者就是土地问题,人口多,需要的住房就多。中国的房价一直高居不下,其中一大原因就是供求关系不平衡。想要买房的人多,房子不够分,便成为了价格高昂的奢侈品。

倘若人口急剧增加,房子完全无法覆盖百姓的需求,不得已时就会侵占土地,土地被侵占,粮食就会变少,更加难以应付庞大的人口。

这就会形成一个恶劣的循环。

人口红利 是福是祸

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一大助力就是制造业。外国人满意于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纷纷选择在中国投资办厂,雇佣价格低廉的中国工人帮他们在流水线制造商品。

廉价的劳动力属于人口红利的范畴,但却不能帮助一个国家真正发展起来。中国近些年科技腾飞,开始钻研自己的技术和第三产业,劳动力成本也上升了。

一些外国人享受不到中国的红利,便开始撤离中国,将制造工厂转向东南亚甚至印度等地。

倘若当年中国不实施计划生育,中国人口疯长,劳动力众多,自然不会出现劳动力成本变高的问题。但这完全不利于中国的发展,基础的密集制造业只是为他人做嫁衣,外国人赚得盆满钵满,中国人得到的只有蝇头小利。

如今的中国,老龄化严重,很多人认为这是当年计划生育的问题,认为倘若没有计划生育,中国如今就不会出现经济停滞等老龄化问题。

但是,倘若当年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中国人的生活质量也未必能比得上今天。

人,是不可以用如今的困境审判当年的政策的。

1957年,马寅初先生观看过之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后忧心忡忡,挥笔写就了《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他在文中提出的理论被称为“新人口论”。

马寅初认为,当时的中国人口增长过快同国民经济发展之间是相矛盾的,应该控制人口数量并提高人口质量。这些理论在后来成为了“计划生育”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马寅初先生早已作古,当年的计划生育为中国迎来了经济腾飞。如今的中国,开始面临新的问题——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既然是新的挑战,自然需要新的政策,需要新的决策者来引领中国发展。

正所谓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4/592367.html

“如果马寅初没提出人口论,也没有计划生育,如今我国会怎么样?”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蜀汉本土的士族、豪门与刘备的关系怎么样?

三国时期蜀汉本土的士族、豪门与刘备的关系怎么样?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俗话说得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是指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在中后期已经无人才可用,只能用廖化这样的老将来冲锋陷阵。这种现象在三国时期,也是蜀汉政权特有的,人才更迭青黄不接。和...

朱元璋是如何诛杀那些拥有免死铁券的大臣的?

朱元璋是如何诛杀那些拥有免死铁券的大臣的?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 年号“洪武”。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朱元璋在开国之初,确实发了很多“免死铁券”出去。《明史》记载:“三年,大封功臣,公六人,侯二十八人,并赐铁券。”获得“免死铁券”的公包括李善长、徐达等六人。获得“免死铁券”的侯包括汤和、耿炳文等二十八...

裴頠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带来了哪些影响?

裴頠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带来了哪些影响?

裴頠(wěi)(267年—300年),字逸民,河东郡闻喜县人。西晋大臣、哲学家,司空裴秀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裴頠出身魏晋士族河东裴氏,为人颇有雅量,见识高远,通古博今。初为太子中庶子、承袭父亲爵位,迁散骑常侍,转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拜侍中、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等官...

历史上的刘邦是用了什么计谋去韩信大营夺取兵权的?

历史上的刘邦是用了什么计谋去韩信大营夺取兵权的?

历史上的刘邦是用了什么计谋去韩信大营夺取兵权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要说到刘邦抢夺韩信兵权,就不得不提及那一段楚汉之争的历史。在那场刘邦和项羽的争夺战里,提到韩信都会想到他是刘邦的下属,著名的兵圣。但其实,这都是从后来人的角度去看的。...

主父偃有何过错,导致最终不得善终?

主父偃有何过错,导致最终不得善终?

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的重要谋臣,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主父偃在历史上是一个很传奇的人物。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的大臣,他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后学《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齐受到儒生的排挤,于是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但都未受到礼遇。到了长安之后,他直接上疏汉武帝刘彻,...

曹操请华佗治病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华佗

曹操请华佗治病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华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华佗死于曹操之手,当年曹操为什么非要斩杀华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中国历史时期有很多的名人都是意外而造就了非凡的人生的,其实他们本心本质并不在此,比如名医华佗。华佗作为中国封建历史时期最为著名的一位医生,他留下了很多的传说...

程秉:三国时期东吴官员、儒学家,孙权对其极为礼待

程秉:三国时期东吴官员、儒学家,孙权对其极为礼待

程秉(生卒年不详),字德枢,汝南南顿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员、儒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起初跟随郑玄,后来北方荒乱而到交州避难,期间与刘熙考究五经大义,因此通绕五经。后来交趾太守士燮任命程秉为长史。吴大帝孙权听闻程秉的名声,于是以礼征召他,程秉到后,被任命为太子太傅。黄武...

巫蛊之祸中最大的受益人是谁?为何是汉武帝?

巫蛊之祸中最大的受益人是谁?为何是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巫蛊之祸,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大悲剧。这场大悲剧中,几万人不幸丧身。太子与皇后、刘姓皇室,以及一众大臣都纷纷被逼自杀或被杀。很多人都陷入了深重的灾难之中,无法自拔。但是,在这场灾害中,...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