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赐刘塘跳河自尽,刘塘接旨后却回家洗了个澡,事后才知真高明
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多年,是清朝最后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他雄才大略,在位期间不仅实现了"康乾盛世",也留下了许多有趣的轶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乾隆赐刘塘跳河自尽"这一事件。当时刘塘作为乾隆最信任的大臣之一,却因一次争执被乾隆赐死,命令他投河自尽。面对生死存亡,刘塘出乎意料地先回家洗了个澡,而后才前往河边。最终刘塘不但没有自尽,反而因此获得了乾隆的赏赐。这背后又有何内情?刘塘为何如此从容自若,乾隆又为何会突然改变主意?让我们一探究竟。
乾隆与刘塘的渊源
刘塘,字子厚,号梦村,江苏常熟人。他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博览群书,为人正直善良。乾隆年间,刘塘以秀才身份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从此步入仕途。凭借过人的才学和高尚的品德,刘塘很快就被乾隆皇帝赏识,屡获重用。
乾隆即位之初,国家陷于战乱之中,朝野混乱。刘塘以直言劝谏的作风,为乾隆拍案而起,指出当前种种弊政,并提出中肯的建议。乾隆十分赞赏刘塘的才干和忠诚,将他留在身边,委以重任。从此,刘塘一路青云直上,先后担任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要职,成为乾隆最信赖的谋臣之一。
两人相识多年,早已建立了深厚的信任。乾隆赞叹刘塘"才高识逾人,操守过人",将他视为"肱股之臣"。而刘塘亦对乾隆皇德有加,虔诚事奉,上下同心,形成了难能可贵的君臣关系。在乾隆执政期间,刘塘屡建奇功,为推行一系列政策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朝野之争从未停歇。和珅作为乾隆另一位重臣,与刘塘素有嫌隙。两人在很多政事上见解不同,时常唇枪舌战,互相攻讦。乾隆虽然信任刘塘,但偶尔也会被和珅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这种矛盾在日积月累之下,终于在一次朝会上爆发了。
金銮殿上的争执
乾隆三十六年的一个清晨,金銮殿上,乾隆皇帝正在主持朝会。当日的议题是关于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务,朝中大臣们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一时间,金銮殿里面就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加强边防,增兵戍边,以确保国家安全;另一派则认为,目前边境地区并无大的威胁,不必耗费太多军费。双方各执一词,你来我往,争论不休。
乾隆皇帝在龙椅上听着大臣们的争论,时而皱眉,时而点头。作为当今皇帝,他需要权衡利弊,做出最终决策。
就在这时,和珅大人开口了。作为乾隆最信任的谋臣,和珅自是精于察言观色之道。他看出乾隆对于这一问题心有疑虑,于是便趁机说话。
和珅首先肯定了加强边防的重要性,但随后又指出,目前国库空虚,粮草告急,如果贸然增兵,恐怕难以为继。他建议暂缓增兵,先集中力量整顿现有军队,待时机成熟再作打算。
和珅的话语犹如一盆冷水,浇熄了朝中争执的火药味。大臣们无不侧目思索,觉得和珅的主张确有道理。就连原本坚持增兵的那派人,此时也暗自动摇了。
然而,就在这时,刘墉却突然开口反驳了和珅的观点。作为乾隆另一位重臣,刘墉向来刚正不阿,从不畏惧和珅的权势。
刘墉直言不讳地指出,和珅的主张是短视近利,忽视了国家长治久安的大计。他认为,边疆关乎国家安危,绝不能等闲视之。即便目前国库告急,也应先行增兵戍边,以固边疆之根基。
刘墉的话一出,朝中立刻又分成了两派。原本支持和珅的那些人,此时也被刘墉的论点说服,转而支持增兵。双方再次唇枪舌战,争执不下。
乾隆皇帝见状,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原本倾向于和珅的主张,但刘墉的话也让他动摇了。作为一国之君,他需要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做出最明智的抉择。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和珅再次开口了。他先是夸赞了刘墉的远见卓识,却又指出刘墉的主张过于理想化,忽视了现实的困难。接着,和珅更是将矛头直指刘墉,说他固步自封,罔顾大局,是个"书生意气"。
刘塘接旨后的反常行为
乾隆皇帝一怒之下,下令刘塘投河自尽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作为当朝重臣,刘塘被赐死的消息无疑引起了朝野震惊。
然而,就在众人猜测刘塘将如何面对生死存亡之际,刘塘本人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不但没有惶惶不可终日,反而泰然自若,仿佛这只是一件小事。
当天下午,刘塘便回到了自己的宅邸。一路上,他并未显露半点悲伤或恐惧的神情,依旧从容镇定,就像是要前往一场普通的宴会。
抵达宅邸后,刘塘吩咐下人为他准备热水,要沐浴更衣一番。家人们虽然不解其意,但还是依言而行。很快,一池热水就被备好了。
刘塘脱去衣衫,缓步走进浴池。他仔细地清洗身体上的每一寸肌肤,就像是要为自己举行一场隆重的仪式。洗浴过后,他又换上了一套崭新的长袍,袍服上还淡淡地散发着熏香的味道。
整理完毕,刘塘又吩咐家人为他准备一份丰盛的晚膳,要摆上他更爱吃的那些菜肴。他说,等他从河边回来,就要好好享用这顿大餐。
家人们听后更加摸不着头脑,只得依言而行。很快,一桌子美味佳肴就被摆了上来,香气四溢。
就在这时,一队官兵突然来到了刘塘的宅邸,要将他带往刑场就义。刘塘却丝毫不见惊慌,只是对家人说了一声"我出去一会儿",便跟着官兵离去了。
一路上,沿街的百姓们无不为刘塘送行。他们都知道,刘塘是一位清廉正直、仁爱民众的好官员。如今竟遭此不幸,无不感到痛惜和不平。
刘塘一路微笑着,向沿途的百姓们挥手致意,就像是要前往一场盛大的典礼。直到抵达河边,他依旧保持着从容镇定的神态。
河边已经聚集了大批观众。刘塘环视四周,又整理了一番仪容,这才纵身跃入河中。众人只见他轻盈地落入水中,溅起了阵阵水花,就这样消失在了河面之下。
乾隆改变主意的原因
乾隆皇帝原本对刘墉的所作所为大为光火,一怒之下便下令让他投河自尽。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乾隆的意料。
当乾隆得知刘墉并未真的遵从旨意自尽,反而从河中重新爬了上来时,他的心中不免有些疑虑。一方面,刘墉竟然公然违抗了皇帝的谕旨,这在封建社会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另一方面,刘墉作为乾隆最信任的谋臣之一,他的所作所为想必另有隐情。
就在乾隆心中反复权衡之际,和珅已经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要为刘墉的"抗旨不尊"请罪。和珅一如既往地摆出一副奸佞小人的嘴脸,对刘墉连珠炮般地指责,更是请求乾隆严惩刘墉的罪行。
乾隆见状,却没有立即作出判断。相反,他沉默地等待着刘墉自己的解释。作为一代明君,乾隆深知刘墉的为人,自然不会轻易相信和珅的一面之词。
果不其然,刘墉很快就跪拜在地,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作出了解释。他说,在跃入河中后,竟然来到了一处离奇的所在,那里河水倒悬,人却能在河底行走。就在那里,他遇见了古代诗人屈原的魂灵。
屈原告诉刘墉,自己之所以投江自尽,是因为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辨忠奸,最终酿成大错。屈原不希望乾隆这位一代明君,也重蹈楚怀王的覆辙,因此才将刘墉推下河底,让他重新回到人世。
刘墉说,自己一介草民,生死无足轻重。但若是因为自己一人之命,就让乾隆从英明神武的明君,蜕变为昏庸无道的暴君,那实在是太可惜了。所以,他才不得不暂时"抗旨",以保乾隆的明君之尊。
听罢刘墉的解释,乾隆不禁会心一笑。原来刘墉所作所为,并非是真的违抗皇命,而是出于保全自己的一番深意。乾隆虽然当初一时被和珅的挑拨而怒火中烧,但事后冷静思考,也觉得赐死刘墉这位忠臣实在有些过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