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历史 > 正文内容

莲花行动——印度尼西亚侵占东帝汶

世界历史5个月前 (05-03)460

印度尼西亚入侵东帝汶,在印度尼西亚本地被称为“莲花行动” (印尼语Operasi Seroja)。1975 年 12 月 7 日,当时印度尼西亚军队以反殖民主义为借口入侵东帝汶以推翻1974年出现的革阵(独立东帝汶革命阵线,简称Fretilin)政权。受欢迎的革阵领导的 *** 被印尼推翻并引发了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暴力占领。其中估计约有 100,000 至 180,000 名东帝汶士兵与平民饿死或被杀死。东帝汶接受,真相与和解委员会记录了 1974 年至 1999 年期间东帝汶与冲突有关的死亡人数至少 102,000 人,其中包括 18,600 人暴力杀戮和 84,200 人死于疾病和饥饿;印尼军队及其辅助部队加起来造成了 70% 的杀戮。

(革阵旗)

东帝汶与帝汶其他地区以及整个印度尼西亚群岛的不同性归因于葡萄牙人而非荷兰人的殖民统治;1915 年,两国签署了一项划分该岛的协议。二战期间,日本人取代了殖民统治,日本人的占领引发了一场抵抗运动,导致 60,000 人死亡,占当时该地人口的 13%。战争结束后,荷属东印度群岛获得了独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和葡萄牙人同时重新建立了对帝汶岛的控制。

根据1974年之前的葡萄牙宪法,东帝汶(葡属帝汶)是一个“海外省”,就像葡萄牙大陆以外的任何省份一样。“海外省份”还包括非洲的安哥拉、佛得角、葡萄牙几内亚、莫桑比克、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中国澳门;并且一直包括葡萄牙印度的领土果阿,直到 1961 年印度入侵并吞并该领土。

1974 年 4 月,葡萄牙军方内部的左翼武装力量运动( Movimento das Forças Armadas ,简称 MFA)在里斯本发动政变反对右翼独裁的新国家(Estado Novo) *** (即所谓的“康乃馨革命”) ,并宣布迅速撤出葡萄牙的殖民地(包括安哥拉、莫桑比克和几内亚,自 1960 年代以来,支持独立的游击运动一直在这些地方进行战斗)。

与非洲殖民地不同,东帝汶没有经历过民族解放战争。土著政党在帝汶迅速兴起:帝汶民主联盟(União Democrática Timorense,简称UDT)是康乃馨革命后东帝汶之一个宣布成立的政治协会。UDT 最初由高级行政领导和种植园主以及土著部落领袖组成。这些领导人出身保守,效忠于葡萄牙,但从未主张与印度尼西亚融合。同时,革阵(独立东帝汶革命阵线)由行政人员、教师和其他“新招募的城市精英成员”组成。Fretilin 很快变得比 UDT 更受欢迎,因为它向民众介绍了各种社会项目。UDT 和革阵于 1975 年 1 月结成联盟,其统一目标是自决。这个联盟代表了几乎所有受过教育的部门和绝大多数人口。第三个小党东帝汶人民民主协会(葡萄牙语:Associação Popular Developa Timorense ; APODETI)也应运而生,其目标是与印度尼西亚融合。该党几乎没有受欢迎的吸引力。到 1975 年 4 月,内部冲突分裂了 UDT 的领导层,洛佩斯达克鲁兹lopes da cruz领导了一个想要放弃革阵的派系。

洛佩斯担心革阵的激进派别会将东帝汶变成红色主义阵线。而革阵将这一指控称为印度尼西亚的阴谋,因为激进派没有权力基础。8 月 11 日,革阵收到 UDT 领导人终止联盟的信。UDT 政变是一次“巧妙的行动”,在街头展示武力之后,接管了重要的基础设施,如广播电台、国际通信系统、机场和警察局。在由此引发的内战中,双方领导人“失去了对其支持者行为的控制”,虽然 UDT 和革阵的领导人都表现得很克制,但不受控制的支持者却策划了各种血腥清洗和谋杀。UDT 领导人逮捕了 80 多名革阵成员,包括未来领导人Xanana Gu *** ão. UDT 成员在四个地点杀死了十几名革阵成员。受害者包括革阵的创始成员,以及副总统尼古拉洛巴托的兄弟。作为回应,革阵成功地向受葡萄牙人训练的东帝汶军队发出呼吁。UDT 的暴力接管因此引发了长达三周的内战,它的 1,500 名士兵与现在由革阵指挥官领导的 2,000 名正规部队对抗。当接受葡萄牙训练的东帝汶军队转而效忠于革阵时,它被称为Falintil“东帝汶民族解放部队”。到 8 月底,UDT 残余部队正在向印度尼西亚边境撤退。1975 年 9 月 24 日,一支由 900 人组成的 UDT 小组进入西帝汶,随后还有 1000 多人,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革阵控制了东帝汶。据报道,内战中的死亡人数包括帝力的 400 人,可能还有山区的 1600 人。

东帝汶民族解放部队旗

东帝汶游击战士

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和军事强硬派,特别是情报机构和特种作战部队的领导人,将葡萄牙政变视为印度尼西亚吞并东帝汶的机会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的亲密顾问阿里穆尔托波少将和他的门生本尼穆尔达尼准将领导了军事情报行动,并带头推动了印度尼西亚的吞并行动。1970 年代中期的印度尼西亚国内政治因素,不利于这种扩张主义意图;1974-75 年围绕石油生产商的财务丑闻这意味着印度尼西亚必须谨慎行事,以免惊动关键的外国捐助者和银行家。因此,苏哈托最初并不支持东帝汶的入侵。

一代枭雄苏哈托

印尼和西方担心左翼革阵的胜利将导致在印尼边境建立一个红色主义国家,这可能会被对印尼不友好的大国用作入侵印尼的基地,并对西方国家构成潜在威胁。人们还担心,独立的东帝汶可能会在印度尼西亚各省引发分裂主义情绪。这些担忧成功地获得了渴望与印度尼西亚保持良好关系的西方国家的支持,尤其是美国,当时美国正在完成从中南半岛的撤军。军事情报组织最初寻求非军事兼并战略,打算使用“新秩序”计划入侵东帝汶。9 月初,多达 200 名特种部队发动了入侵,美国情报部门注意到了这一点,10 月,常规军事袭击随之而来。10 月 16 日,为澳大利亚新闻 *** 工作的五名被称为巴里博五人组的记者在边境城镇巴里博被印度尼西亚军队处决。

(印尼军队登陆海岸)

约翰泰勒写道,印度尼西亚入侵的主要原因有三个:(1) 避免东帝汶成为某些寻求分裂的省份的“负面例子”,(2) 获得整个帝汶海下石油和天然气(3)在南越沦陷后,印度尼西亚成为美国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伙伴。

Operasi Seroja(莲花行动)是印度尼西亚有史以来更大的军事行动。在对东帝汶首都帝力进行轰炸之后,印度尼西亚海上部队在该市登陆,同时开始伞兵投送。641 名印度尼西亚伞兵率先跳入帝力,在那里他们与 FALINTIL 部队进行了 6 小时的战斗。印尼军舰炮击了海岸建筑物,印尼运输机将部分伞兵降落在撤退的东帝汶部队之上。到中午,印度尼西亚军队以 35 名印度尼西亚士兵丧生为代价占领了这座城市,而 122 名 FALINTIL 士兵在战斗中丧生。

12 月 10 日,第二次入侵导致第二大城镇包考被占领,圣诞节那天,大约 10,000 至 15,000 名士兵在利基萨和莫巴拉登陆。到 1976 年 4 月,印度尼西亚在东帝汶有大约 35,000 名士兵,另有 10,000 名士兵在西帝汶待命。这些部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印度尼西亚的精锐。到年底,10,000 名士兵占领了帝力,另有 20,000 名士兵部署在整个东帝汶。FALINTIL 部队人数众多,逃到山区继续游击战。

(印尼装甲部队入侵)

不久,印度尼西亚军队开始屠杀东帝汶人。在占领开始时,FRETILIN 电台发出以下广播:“印度尼西亚军队正在不分青红皂白地杀人。妇女和儿童在街上被枪杀。这是一个呼吁寻求国际帮助的时候,请国际做点什么来阻止这次入侵。” 一名东帝汶难民后来讲述了“对妇女儿童和华裔店主的冷血暗杀”。帝力当时的大主教Martinho da Costa Lopes说:“登陆的士兵开始杀戮他们能找到的每一个人。街上有很多尸体——我们只能看到士兵在杀戮、杀戮、杀戮。” 在一次事件中,包括澳大利亚自由记者罗杰伊斯特在内的 50 名男女老少在帝力城外的悬崖上排成一列并遭到枪击,他们的尸体掉入海中。帝力发生了许多这样的大屠杀,当每个人被处决时,旁观者被命令观察并大声数数。除了革阵支持者外,华裔移民也被挑出来处决,仅之一天就有五百人被杀。

“莲花行动”的印尼指挥官达丁卡尔布阿迪上校

尽管印度尼西亚军队进军东帝汶,但大部分东帝汶人离开沿海地区和被入侵的城镇和村庄,前往山区内陆。FALINTIL部队由前葡萄牙殖民军的2500名 *** 正规部队组成,装备葡萄牙精良武器的军队,严重限制了印度尼西亚军队取得进展的能力。因此,在入侵的最初几个月,印度尼西亚的控制主要限于主要城镇和村庄,例如帝力、包考、艾勒乌和萨姆。

整个 1976 年,印尼军方采取的策略是军队试图从沿海地区向内陆移动,以与进一步向内陆空降的军队会合。这一战略没有成功,部队遭到游击队的顽强抵抗。例如,3000 名印度尼西亚军队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攻占了距离海岸仅 3 公里的南部城市苏艾镇。军方继续限制所有外国人和西帝汶人进入东帝汶,苏哈托在 1976 年 8 月承认,革阵“在各处仍然具有一定的实力”。到 1977 年 4 月,印尼军队陷入僵局:军队已经超过 6 个月没有取得地面进展,而这次入侵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负面国际舆论。

(1975 年 11 月,在东帝汶巴图加德,印度尼西亚士兵手持被俘的葡萄牙国旗合影留念。)

1977年初,印尼海军从美国、澳大利亚、荷兰、韩国和台湾订购了导弹巡逻艇,并从西德订购了潜艇。1977 年 2 月,在美国 *** 官方对外军事援助销售信贷的帮助下,印度尼西亚还从罗克韦尔国际公司获得了 13 架OV-10 Bronco飞机。

Bronco 是东帝汶入侵的理想选择,因为它专为在困难地形中进行反叛乱行动而设计。随着新的武器装备 *** ,另外 10,000 名士兵被派往开始新的战役,这将被称为“最终解决方案”。

“最终解决方案”战役涉及两种主要策略:“包围歼灭”战役涉及用飞机轰炸村庄和山区,造成饥荒和地被植物破坏。当幸存的村民下到低洼地区投降时,军队会直接射击他们。其他幸存者被安置在安置营,在那里他们被禁止旅行或耕种农田。1978 年初,靠近印度尼西亚边境的 Arsaibai 村的所有平民在遭到轰炸和饥饿后出来投降,但是因支持革阵而丧生。在此期间,出现了关于印度尼西亚使用化学武器的指控,因为村民报告说,“围剿”运动的成功导致了“最后的清洗运动”,来自重新安置营地的儿童和男子将被迫手牵手在印度尼西亚部队前行进,寻找革阵成员。当革阵成员被发现时,成员将被迫投降或向自己的人民开火。1977 年至 1978 年的印度尼西亚“包围歼灭”运动打破了革阵的主要民兵组织,有能力的东帝汶总统兼军事指挥官尼古拉罗巴托于 1978 年 12 月 31 日被直升机上载运的印度尼西亚军队开枪打死。

(印尼军队)

1975 年至 1978 年期间,从入侵开始到围歼行动成功,这时期被证明是整个冲突中最艰难的时期,在 2,000 印尼人死亡的总数中,在这个时期印度尼西亚就死亡了 1,000 多人。

在 1970 年代后期印度尼西亚攻势中幸存下来的革阵民兵选择了夏纳纳古斯芒

后来的东帝汶的国父,东帝汶独立后首任总统夏纳纳古斯芒

作为他们的领袖。他于 1992 年在帝力附近被印度尼西 *** 报机构抓获,之后1993 年由毛霍尼继任,随后由尼诺科尼斯桑塔纳继任。桑塔纳的继任者是Taur Matan Ruak,他于 1998 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一次伏击中丧生。到 1990 年代,山上大约只剩下不到 200 名游击战士(有争议)和分离主义者想法在很大程度上转移到了城市的秘密战线上。印度尼西亚特工的持续逮捕和渗透使秘密运动在很大程度上陷入瘫痪,前景非常暗淡,直到 1998 年苏哈托倒台和哈比比总统突然决定允许东帝汶在 1999 年举行全民公决。

印度尼西亚哈比比总统

1976 年 3 月,UDT 领导人 Lopes da Cruz 报告说,有 60,000 名帝汶人在入侵期间丧生。印度尼西亚救援人员代表团同意这一统计数据。在 1977 年 4 月 5 日接受《悉尼先驱晨报》采访时,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亚当马利克说,死亡人数是“50,000 人,或者可能是 80,000 人”。 *** 组织估计,从 1975 年到 1999 年,东帝汶人口的三分之一,即总共 200,000 人死于军事行动、饥饿和疾病。1979 年,美国国际开发署估计,有 300,000 名东帝汶人被转移到印度尼西亚控制的营地。联合国东帝汶接纳、真相与和解委员会 (CAVR) 估计,在 1999 年的一次占领期间,因饥荒和暴力造成的死亡人数在 90,800 至 202,600 人之间,其中包括 17,600 至 19,600 人的暴力死亡或失踪。人口约 823,386 人。真相委员会认为印度尼西亚军队对大约 70% 的暴力杀戮负有责任。

在采取军事行动的同时,印度尼西亚还建立了一个民政管理机构,使东帝汶与其他省份享有同等地位。该省沿爪哇村庄的结构分为区、副区和村庄。通过在这个新结构中赋予传统部落领袖职位,印度尼西亚试图同化东帝汶人。但是尽管东帝汶被赋予了同等的省级地位,但实际上东帝汶实际上是由印度尼西亚军队统治的。新 *** 建设了新的基础设施,提高了商业农业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咖啡和丁香的产量翻了一番,尽管东帝汶农民被迫以低价将咖啡卖给乡村合作社。

东帝汶民族临时 *** 于 1975 年 12 月中旬成立,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维托里奥温斯皮尔吉恰尔迪试图从澳大利亚达尔文访问革阵控制区,但遭到封锁东帝汶的印度尼西亚军队的阻挠。1976 年 5 月 31 日,由印度尼西 *** 报部门选出的帝力“人民议会”一致通过了“一体化法案”,7 月 17 日,东帝汶正式成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第 27 个省。在许多国家,尤其是葡萄牙,对东帝汶的占领仍然是一个敏感问题,联合国从未承认印度尼西亚人建立的政权或随后的吞并。

帝力融合纪念碑是印度尼西亚 *** 捐赠的,象征着从殖民主义中解放东帝汶。

印度尼西亚 *** 将其吞并东帝汶作为反殖民统一的问题。印度尼西亚外交部 1977 年出版的题为《东帝汶非殖民化》的小册子赞扬了“神圣的自决权” ,并承认 APODETI 是东帝汶多数人的真正代表。它声称 FRETILIN 的受欢迎程度是“威胁、勒索和恐怖政策”的结果。后来,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阿里阿拉塔斯在他 2006 年的回忆录《鞋中的卵石:东帝汶的外交斗争》中重申了这一立场。印度尼西亚在入侵后辩称,该岛最初分为东西两部分,是葡萄牙和荷兰帝国强权实施的“殖民压迫的结果”。因此,根据印度尼西亚 *** 的说法,它对第 27 个省的吞并只是 1940 年代开始的群岛统一的又一步。

印度尼西亚“东帝汶省”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5/593733.html

“莲花行动——印度尼西亚侵占东帝汶” 的相关文章

北宋副宰相英国公夏竦生平简介

北宋副宰相英国公夏竦生平简介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夏郑公。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人。北宋副宰相。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参与编写王钦若的千卷...

俄罗斯帝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简介 叶卡捷琳娜一世生平经历了哪些事情

俄罗斯帝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简介 叶卡捷琳娜一世生平经历了哪些事情

叶卡特琳娜一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语: Екатерина I Алексеевна ;1684年4月15日-1727年5月17日),史称叶卡捷琳娜一世(英语:Catherine I),港澳台地区译为凯瑟琳一世,是俄罗斯帝国皇帝(1725年2月8日—1727年5月17日在位)。她是立陶宛农民塞缪尔·...

英国伊丽莎白一世为何终生不嫁,开创了英国的黄金时代

英国伊丽莎白一世为何终生不嫁,开创了英国的黄金时代

现在的英国女王是伊丽莎白二世。那么,有没有伊丽莎白一世呢?还真有,但和现在的二世女王隔了四百多年。这位伊丽莎白一世,开创了英国的黄金时代。伊丽莎白一世(简称伊一世)生于公元1533年,父亲是英国都铎王朝倒数第二位君主亨利八世。这位亨利八世陛下的名声不太好,被讽刺为戴着王冠的蠢驴。伊一世的即位非常有戏...

约翰霍金斯是怎么成为伊丽莎白的御用商人的 他最后死在了什么地方

约翰霍金斯是怎么成为伊丽莎白的御用商人的 他最后死在了什么地方

御用商人回国后,霍金斯又准备第二次航行。霍金斯的奴隶贸易引起了英国王室浓厚的兴趣。一开始,伊丽莎白一世女王责备霍金斯不该参加这种不道德贸易,但是,当霍金斯向她透露了在这次“贸易”中所获得的巨额利润之后,她很快改变了主意。1564年,霍金斯第二次出航几内亚。女王竟和她的几名枢密院官员联合,对霍金斯第二...

维多利亚时代的三角贸易开创者 英国十六世纪著名的航海家约翰霍金斯简介

维多利亚时代的三角贸易开创者 英国十六世纪著名的航海家约翰霍金斯简介

约翰·霍金斯(John Hawkins 1532—1595),英国十六世纪著名的航海家、海盗、奴隶贩子。维多利亚时代的三角贸易开创者,伊丽莎白时代重要的海军将领,他对英国海军进行的改革是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的重要因素之一。海商世家霍金斯于1532年出生在英国西南部德文郡普利茅斯的一个商人水手家庭。霍金...

美国历史上唯一的皇帝诺顿一世 不是选出来的,而是自封的

美国历史上唯一的皇帝诺顿一世 不是选出来的,而是自封的

美国历史上确实存在这么一个皇帝。不过,美国历史上这个皇帝不是大家选出来的,而是自封的。那么这个人是谁呢?答案是,这个人叫做诺顿一世。有意思的事,许多美国人都承认他是皇帝,还把他载入了美国历史。约书亚诺顿一世在1811年出生于英国,属于英国移民后裔。1820年诺顿一世跟随父母到南非生活,1849年诺顿...

奥莉娅娜法拉奇:意大利女记者,作家,两次获得圣文森特新闻奖

奥莉娅娜法拉奇:意大利女记者,作家,两次获得圣文森特新闻奖

奥莉娅娜·法拉奇(Oriana Fallaci),意大利女记者,作家。1929年6月29日生于佛罗伦萨。她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采访过越南战争、印度和巴基斯坦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两次获得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得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她还获得美...

现代航天之父 德国著名火箭专家冯布劳恩简介

现代航天之父 德国著名火箭专家冯布劳恩简介

韦纳·冯·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1912年-1977年),生于德国,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是德国著名的火箭专家,对V-1和V-2火箭的诞生起了关键性作用。大战结束之际,布劳恩及其科研班子投降美国,1955年他加入美国国籍。布劳恩继续在美国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研究,曾获得一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