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六七十年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我认为他简直是扯淡
有人说,六七十年代的中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好像那个时代是个人人自觉、社会和谐的黄金时代。
可我要说,这话听着是挺美,实际上挺离谱。
我是生在六十年代的农村,对那个时代的生活有着切身的记忆和体验,让我来给你讲讲那个时候的真实情况。
首先,让我们说说所谓的“路不拾遗”。
我记得那时候,经济条件非常艰苦。
1960年代中期的三年自然灾害,让无数家庭陷入了生活的困顿。粮食短缺,物资匮乏,如果真有东西掉在路上,那绝对是价值连城的。
我还记得,有一回我父亲在集市上不小心丢了个钱包,里面几乎是我们家半个月的生活费。
他回家的路上愁眉不展,那钱包自然是没能找回来。所以说,“路不拾遗”,在我们那个时候,更多的时候是物资的稀缺造成了人们对任何一点点资源的渴望。
再说说“夜不闭户”。
这个我倒是有些亲身感受。
的确,那个时候,我们村里的人们因为彼此都认识,晚上很少锁门,大家都住得挺安心。
但这并不是因为治安有多好,而是因为大家都穷,家里也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能被偷。
更何况,那个时候的人,一天到晚忙活在田间地头,晚上早早就休息了,也没什么机会去惹是生非。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家家户户为了生计奔波,大人们都忙着种地、养畜、做些小生意补贴家用。
记得1970年代初,我家为了扩大点收入,养了几只鸡,可没几天就被偷了。
后来,虽然村里没什么大的盗窃事件,小偷小摸还是时有发生的。
所以,那种说法,实际上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美化,而不是实际的生活写照。
实际上,那个时代的人们生活节奏很慢,社区关系相对紧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建立在日常的互助和接触上。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和冲突。那时候的法制并不健全,很多纠纷都是村里的老人坐在一起,吵吵嚷嚷地议事解决。这种方式有时有效,有时却也会造成问题的长期悬而未决。
所以,当你听到有人说起“六七十年代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你可能需要理解,这样的描述更多的是一种怀旧情绪的投射,而不是对那个时代真实生活的全面反映。
当然,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美好和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抹黑,但也不能过分理想化。生活总是在各种各样的细节中前行,而这些细节,才是组成我们记忆中家园的真实色彩。
那么,你记忆中的六七十年代真的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