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武王墩墓主人基本锁定楚考烈王 多个成语与他有关

中国历史6个月前 (05-19)460

昨天,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基本锁定为战国晚期楚国考烈王。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截至目前,已提取出土各类文物3000多件(组),以及大量动植物遗存。

墓内更大的青铜鼎虽掩埋两千多年,仍保留着最初的吉金色。它有望成为迄今为止出土的,我国东周时期口径、体量更大的青铜圆鼎。

武王墩一号墓北侧椁室虽被盗严重,仍提取出百余组琴瑟等弦乐器。西侧两室遗物极具楚地特色,200余个漆木俑立姿、坐姿各异,佩木剑。

东一室青铜礼器组合保存完整。专家初步判断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的形制、纹饰、组合等具有战国晚期楚文化的典型特征。现已采集整理到的墨书文字、漆木器上的篆刻、青铜礼器铭文,对研究楚国墓葬营建过程、职官制度、名物称谓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楚王酓前簠上的“楚王酓前作铸金簠以供岁尝”12字铭文,让墓主身份呼之欲出。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领队 宫希成:

这座墓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珍贵信息,根据墓葬的规模、结构、出土文物和文字资料,结合文献史料记载,墓主人身份可能就是楚国的考烈王。

用成语故事 打开考烈王的“朋友圈”

我们或许对考烈王本人比较陌生,但围绕着考烈王产生的一系列成语典故,一定耳熟能详,比如毛遂自荐、歃血为盟等等。顺着历史的时间轴,用成语故事打开考烈王的“朋友圈”,认识这位史书中多次提及过的一代楚王。

史书记载,考烈王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60年,秦国攻打赵国。秦军与廉颇率领的赵军对峙于长平。廉颇治军严谨,临敌慎重,但赵国孝成王被秦人离间之计所惑,命赵括代替廉颇。赵括熟读兵书但年少气盛,不谙韬略举措冒失,落进秦国的圈套,纸上谈兵的结局,是赵军投降后被秦军全数坑杀。

直到考烈王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57年,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处于秦军围攻之下。赵国平原君奉书向魏国国君以及信陵君求救。魏王派军10万救赵,但受秦军恐吓按兵不进。

军情紧急,平原君挑选20个门客,准备突围到楚国去求援。此时有门客毛遂向平原君自荐。抵达楚国都城后,平原君向考烈王指陈厉害,考烈王从早晨到中午一直不置可否。于是毛遂提剑上前,以性命要挟,直言楚王不应忘记家国屈辱,使考烈王为之折服,最终以鸡狗马的鲜血宣誓为盟,赵与楚的合纵由此得以缔结。

结盟后,楚国春申君率兵救赵。魏国信陵君窃取虎符后引兵北上。等楚国、魏国援军赶到,秦军迅速撤退。毛遂自荐、歃血为盟、窃符救赵的背后都有考烈王的身影。

公元前238年,在位二十五年的考烈王病亡。

这些成语典故,围绕考烈王,关联着廉颇、毛遂、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等人。战国时代的风云里,这些历史人物,以人生际遇铸就如点点星光般的文化经典,汇进中华文明的江河湖海,润泽后人。

考烈王铸釶鼎 青铜重器现楚文化独特魅力

围绕楚国考烈王衍生的成语典故,让我们对他有了初步印象。受传世资料的限制,考烈王的样貌我们现在还无法得知。不过安徽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精品文物“楚王釶鼎”,经考证,很可能是楚考烈王在祭祀活动中专用的重器。

战国后期,随着秦国对江汉地区的咄咄进逼,楚国的政治中心逐渐东移。楚考烈王二十二年,楚国都城东迁至今天安徽寿县一带。安徽博物院珍藏的许多青铜器便来自这一地区。

这件造型奇特的器物,就出土于安徽寿县的“李三孤堆”高等级楚墓,通高38厘米,口径55厘米,形状似鼎却又在一端留了个开口。《左传》中有“奉釶沃盥”的语句,因此,釶常被认为是古代盥洗用具。而鼎原为食器,用来烹煮或盛放肉食,后逐渐成为祭祀、征伐等活动中陈设的礼器。鼎也是王权的象征,《左传》记载,楚庄王问鼎中原,即有窥视中原王权之意。那么,釶鼎到底是什么呢?

安徽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程露:

口沿的外壁是有铭文,对于它的功用,在文献中是没有记载的。但是在实际的出土过程中,它的摆放位置是不固定的,有时候它是跟食器摆在一起,有时候它是跟水器摆在一起。既是食器又是水器也是有可能的。

与楚王釶鼎在同一地点被发现的,还有九件升鼎。造型独具楚国风格的升鼎,体现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

安徽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程露:

看到这个升鼎,就是楚国的那种与众不同,又浪漫又神秘的那种体现。它的这种束腰平底的形制,已经完全打破了中原地区鼎的那种鼓腹圜底的造型,完全不同。它是楚文化的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器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5/595758.html

“武王墩墓主人基本锁定楚考烈王 多个成语与他有关” 的相关文章

蜀汉和东吴联盟利大于弊 孙权为什么还要袭取荆州杀关羽

蜀汉和东吴联盟利大于弊 孙权为什么还要袭取荆州杀关羽

对联蜀抗曹是好政策,为什么孙权要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北伐,一路势如破竹,水淹七军,大败曹军。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关羽父子被东吴俘杀。要知道,东吴和蜀汉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结盟的状...

刘备跳槽比吕布还要多 刘备名声为何比吕布还要好

刘备跳槽比吕布还要多 刘备名声为何比吕布还要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跳槽比吕布还勤快,名声为何一直却很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跳槽,对于时下的职业人来说,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了。不论是自身原因,还是环境因素,或者就是心情不好,换个东家,没准就能逆袭上天了。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三国时期,也在频频上演跳槽的戏码,而跳槽特...

刘备当初认可了诸葛亮的规划 刘备后面为何改编心意

刘备当初认可了诸葛亮的规划 刘备后面为何改编心意

还不知道:隆中对后,刘备为什么一直猜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面对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诸葛亮像其他英豪一样,希望能找到一位能施展自己才华的明主。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因此要找的那位主公,应该是能听取的他计策,以实现自己心中的宏伟蓝图。在刘备三顾茅庐显示出其求贤...

历史上开疆拓土最为厉害的是哪些帝王?

历史上开疆拓土最为厉害的是哪些帝王?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几千年的时光里,有无数的帝王诞生,那么历史上开疆拓土最为厉害的是哪些帝王?历史网小编认为,分别是赵武灵王赵雍,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北魏孝文帝元宏,元世祖忽必烈和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康熙。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缓和了民族关系。在赵武灵王之前,中原王朝一直将周围的少数民族当成...

吕不韦一生传奇,最后却被罢相革职到底发生了什么?

吕不韦一生传奇,最后却被罢相革职到底发生了什么?

吕不韦毋庸置疑是战国末年一位极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我们知道,嬴政13岁在秦国称王。虽然在此之前,吕不韦曾经在赵国有恩于嬴政,但出于诸多政治目的和私人恩怨,嬴政最后还是将吕不韦削官,到头来吕不韦不得已饮鸩自杀。试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吕不韦其人吕不韦是战国末...

刘备和孙尚香如果生下儿子 最后会被立作太子吗

刘备和孙尚香如果生下儿子 最后会被立作太子吗

刘备如果与孙尚香生了儿子,会因为东吴的关系立为太子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备如果与孙尚香生了儿子,一定会被立为太子,原因可能与东吴有关,但却不仅仅因为是东吴。历史记,刘备称帝后,刘禅被立为太子。因为刘备有五个儿子。大儿子没有记载,估计早夭,二...

光绪和慈禧太后的关系到底有多复杂 光绪为什么叫她爸爸

光绪和慈禧太后的关系到底有多复杂 光绪为什么叫她爸爸

还不知道:慈禧与光绪什么关系?为何让光绪称自己“爸爸”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慈禧和光绪皇帝错综复杂的关系慈禧和慈安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后,便登上了最高的地位,虽然表面是两位太后垂帘听政,但是慈安太后无心朝政,所以国家大权还是掌控在慈禧手中。慈禧与咸丰皇帝有一个亲儿子,...

李莲英作为一个宦官  慈禧太后为何如此宠信他

李莲英作为一个宦官 慈禧太后为何如此宠信他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莲英是宦官,为何会被慈禧宠信一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导言有一次,洋人问李莲英“你一个太监,为何慈禧离不开你”,李莲英还没回答,慈禧就对李莲英说道“小李子,哀家需要牙签”。李莲英慌忙从衣兜里掏出来一根牙签,接着慈禧又需要掏耳勺,修指甲的剪刀,还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