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孙权使团的辽东历险记

中国历史6个月前 (05-21)620

孙权报聘辽东一事虽然彻底失败,但却有一个意外的收获,东吴不经意间和高句丽取得了联系。而两国间的这次交流,则引出了一次传奇的冒险。

嘉禾二年(233年)三月,孙权派使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虞咨、中郎将万泰、校尉裴潜等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出发前往辽东,对公孙渊进行册封。这支舰队号称万人,实际约七八千人。如此庞大规模的远航,代表了那个时代东亚航海的更高水平。

经过漫长的航行,东吴舰队于七月初抵达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沓县(今大连市金州区一带),在港口沓津停泊。沓津也叫沓渚,就是后来著名的深水良港旅顺港。

东吴使团抵达辽东后,出于防范的考虑没有全体登岸,他们分成两部分,张弥、许晏、万泰、裴潜等人带四百人前往襄平会见公孙渊,贺达、虞咨则率领剩下人则留在船上等待。

其中张弥、许晏负责册封事宜,万泰、裴潜则主要办理另一件大事,即购买马匹。

公孙渊虽然早有不轨之心,但东吴只来了四百人,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吃掉这支小部队。

此时张弥等人见公孙渊似乎不是很情愿的态度,已经察觉到不对劲了,于是公孙渊立刻动手发兵围攻,将张弥、许晏、万泰、裴潜四人杀死。其余士卒无力反抗,只好乞降,于是被流放到边疆。

袭杀吴使是秘密进行的,留在船上的贺达和虞咨毫不知情,于是公孙渊决定将他们骗到岸上一网打尽。

为此,公孙渊命韩起率大队人马前往沓县埋伏起来,长史柳远设宴引诱贺达和虞咨下船,并携带大量马匹等物资,做出互市的样子。

贺达和虞咨为了保险起见,没有亲自带主力下船,而是命五六百人前往互市。

公孙渊看东吴使团戒备心太强,将其全部消灭是不可能了,于是再也没必要遮遮掩掩,埋伏好的大军一举杀出。可怜那五六百士兵,本来是高高兴兴买马,结果遭到了灭顶之灾,三百多人当场被斩杀,还有二百多人被赶到水中淹死,其余则逃亡到深山里不知所终。

这一幕都被留在船上的人看得真真切切,他们庆幸上岸的不是自己,于是立刻返回江东报信去了。最终这次失败的报聘辽东以损失一千多人以及大量财货而告终。

不过事情却没有就此结束,当初被公孙渊流放到边疆的士卒中,有六十人被安置在玄菟郡,这些人以秦旦、张群、杜德、黄疆为首,他们不愿受辱,决心全力死战以报国耻。

可是玄菟郡在今天沈阳市一带,在襄平以北约二百里,这里远离海岸,想要回家谈何容易?或许这就是他们怀着必死决心的原因吧。可他们没想到的是,正因为拼死力战,最终为自己杀出了一条生路。

他们在玄菟郡呆了四十多天,经过观察发现,这里防备并不严密,玄菟太守王赞手下只有三四百人,。于是几人秘密约定在八月十九日夜里起事,对玄菟守军发动突然袭击,先是放火烧城制造混乱,然后寻机杀掉王赞等主要官吏。

然而计划却被打乱了,他们中间出了个叛徒张松,此人将战友们的计划全泄露出去了,于是王赞立刻命人关闭城门对他们进行搜捕。

一番血战过后,众人勉强杀出城去,当时张群膝部生疽,痛得无法行走,杜德坚持扶着他不离不弃。

道路崎岖无比,就这样艰难前行六七百里,张群再也无法坚持,于是对杜德说:“我伤病严重,死期将至,你们宜速速离去,这样陪我落难,最后一并死于荒野之中又有何益?”

可杜德却说:“我们离乡万里,理应生死与共,怎能将你抛弃呢?”一番商议后决定,秦旦、黄疆带人先走,杜德则留下来照顾张群。

接下来的日子里二人相依为命,杜德采集野果为食,二人苦苦支撑。而秦旦等人则找到了高句丽的都城,并见到了高句丽王。

他们相互一合计,认为要想脱离险境必须得依靠高句丽,反正是来册封的,册封谁不行呢?现在公孙渊翻脸了,干脆换成高句丽吧,这样还能得到他们的支援,稳赚不赔。

高句丽王大喜过望,立刻封诏称臣,还派人去接杜德和张群。至此,他们终于脱离了险境。

从高句丽都城沿着鸭绿江向南,即可到达鸭绿江出海口西安平(今丹东九连城),他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经过几个月的奔波,秦旦等四人历尽艰险,回到了江东,孙权没想到竟然还有人能回来,对他们大加褒奖,皆拜为校尉,由此开始了和高句丽的外交往来。

虽然后来高句丽受到曹魏的压力,被迫杀死东吴使者,双方绝交,这次外交行动彻底失败,但是秦旦等人的功绩确是不可磨灭的。

他们的故事虽然在史书中只有寥寥几笔,绝大多数人甚至根本没有听过他们的名字,但这几位勇士身陷异邦而不辱使命,万里奔波而不离不弃,比起当年的博望侯张骞也不遑多让,他们的精神值得千古传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5/595912.html

“孙权使团的辽东历险记” 的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