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红军行军至大渡河边,老秀才的一句话挽救2万红军性命
1935年,红军行军至大渡河边,可该如何渡河成了一大难题,谁也没想到,一天深夜,一名老秀才给毛主席说了一句话,直接挽救了2万红军的性命。
这年5月份,毛主席率领着中央红军抵达了大渡河边的紫打地,此时红军的处境并不好,前面是滔滔河水,后面还有薛岳和刘湘的追兵。
大渡河宽300米,深30米,素有“天险”之称,由于其特殊的构造,导致河内有很多漩涡,连当地经验丰富的老渔夫都不敢轻易过河。
站在大渡河边,毛主席想起了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遭遇,想当年,石达开就是因为没有找到渡河的机会,而在此处被清军所俘。
现如今,红军又遭遇了相同的处境,而蒋介石也步步紧逼,试图再次重演那段历史。
如此紧急关头,毛主席却显得异常冷静,他说:“蒋介石想让我做第二个石达开,绝对不可能!”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杨得志将军率领一支部队与敌人在大渡河边的安顺场展开激战,并且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稳住了河两岸的渡口,为接下来的渡河提供了一个和平的环境。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由于船只短缺,战士们根本就没有渡河的工具,仅凭现有的几条木船,好几个月都渡不过去。
一开始,毛主席想到的是强行搭桥,但大渡河水流湍急,再加上连日阴雨,数次搭桥都没能成功。
而就在毛主席一筹莫展之际,政治部主任李富春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原来,当地有一位名叫宋大顺的村民,他是当年的一位老秀才,而且,对石达开渡河失败一事很了解。
“这位老秀才在哪,我们要亲自去拜访一下他才行!”毛主席赶忙询问道。
“离我们这不远,我这就去把他叫过来。”警卫员说道。
天色渐晚,毛主席终于等到了宋大顺,虽然路途坎坷,但宋大顺没有半句怨言,因为他早就听说了, *** 是为天下打抱不平的党。
宋大顺细致地讲述了当年石达开渡河失败的历程,毛主席点头表示同意,接着又问道:“老人家,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渡过这条河呢?”
宋大顺思考过后,给出了回答:“在大渡河的上游,有个地方或许可以渡河,那里有一座铁索桥,名为泸定桥,是康熙年间修建的,只是,距离这里有300多里地,你们赶到那里要吃点苦头!”
那么,根据宋大顺老人家的指引,毛主席又做出了什么决定呢?
“这一路上,红军战士可千万不要在路上停留啊!”宋大顺紧握毛主席的手说道。
带着宋大顺的祝福,毛主席率领战士们踏上了征程,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夺取泸定桥。
1935年5月29日,在毛主席的指示下,红四军派出一支由22人组成的“夺桥突击队”,他们带着冲锋枪、手榴弹和马刀,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开始沿着铁索链冲向了桥东头。
这些人身上除了武器,没人还背着一块木板,他们一只手抓着锁链,另一只手铺设木板。
对面的敌人见无法阻挡突击队的脚步,直接使出了“阴招”,试图在桥东头燃起大火,把桥烧断。
就在这危难关头,二连连长廖大珠站了出来,他带领着战士们向火海进发,一举攻占了桥东头。
飞夺泸定桥战斗仅持续了40分钟的时间,我军用4名战士的牺牲换取了红军渡过大渡河的壮举,这是长征路上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革命能取得胜利,离不开伟人毛主席的雄才大略,离不开我军将领们的足智多谋,离不开千千万万战士的无畏无惧,当然,也离不开那些为革命做出过贡献的百姓,向革命前辈致敬!
编辑: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