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三公的袁绍,凭什么当十八路盟主?他的背景到底有多牛?
东汉末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拥刘协为帝,引得曹操等人联合天下十八路诸侯起兵伐董,而被十八路诸侯推选出的盟主竟然是袁绍,他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够轻而易举就做盟主呢?
袁绍,字本初,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在他祖上的四代人里,便有五人官至三公,被称为“四世三公”。
“三公”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三个官职,另一种是“司徒”“司空”“太尉”三个官职。
在东汉时期,光武帝进行官制变革,正式确立了“三公”制,位同丞相,是当时更高的职位,权力地位尊贵。三国时期被广泛提及的便是后者。
袁绍家族的最早发家史,最早可追溯到汉明帝时期的袁安,他自小学习儒家经典,后被推举得以担任地方县令。
在此期间,袁安在办案时不徇私枉情,深受百姓爱戴。后来因为处理“楚王谋反案”,被汉明帝看中,受到提拔,最终得以担任“司空”一职。
汉和帝时期,大权掌握在窦氏手中,而袁安却能不畏强权,坚决拥护皇权。但可惜的是,没看到汉和帝将窦氏一门扳倒,袁安便去世。
但也因此,为“汝南袁氏”开了个好头,积攒了百年威望。到袁绍上一代,袁逢和袁隗都曾位居三公之一,袁氏门生也遍布天下。
袁绍本是侍女所生,为庶出,但却被过继给了嫡出一脉,从小享尽关爱。袁绍由于性情不凡,也深受袁逢、袁隗的喜爱,年仅20岁就当上濮阳县长。
后来,由于母亲去世,袁绍在家丁忧。直到黄巢起义爆发后,被何进召见,才出山为官。
袁绍在何进麾下身居要职,并给何进出了许多好主意。但何进却被皇后误导,犹豫不决。然而却被宦官骗进皇宫,丢了性命。最后,袁绍等人率军进宫,杀光宫中宦官,为何进报了仇。
继承了何进人马的袁绍,再加上铲除宦官的功劳,是整个朝堂上,唯一敢在废立皇帝一事上和董卓叫板的。
说出“天底下强大的人,难道只有董公你么!”然后出门扬长而去。
公元189年九月,董卓大权在握,拥立刘协为帝,性格残忍,肆意打杀官员等。
再加上其余种种恶行,引起了士大夫们的愤怒,各地反对他的呼声日益高涨。而袁绍,因其家世和不与董卓合作的举动,便成为大家拥护的对象。
此后,河内太守王匡、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曹操、后将军袁术等路诸侯先后响应。当然,在《三国演义》中写十八路,但《后汉书》所载只有十三路。
那么,除了家世背景外,为何将袁绍选为盟主呢?
一、袁氏兄弟手中的权势
在十八路诸侯中,最有权势的是袁绍和袁术两兄弟。袁绍虽然被任命为渤海太守,但仍领司隶校尉,拥有监督京师和周边官吏的权力,而袁术任南阳太守,手中兵马也不缺,而且还是袁绍同父异母的堂弟。
而且响应的那些诸侯大多为何进、袁绍旧时下属,所以,即使檄文是曹操发出的,但在实力上来说,袁绍当上盟主,曹操也不得不服气。
二、袁氏族人的遭遇
枪打出头鸟,在袁氏兄弟起兵后,袁氏在京中的族人,包括袁隗、袁基及其母亲等,皆被杀害。
依附于袁绍的英雄豪杰和袁氏门生,也因为他们一族的悲惨遭遇,倍感愤怒,想着为他们报仇。于是,投奔袁氏和打着袁氏旗号的人数愈多。
只是,袁绍虽为盟主,也难以让各路诸侯齐心协力,共谋大业。最终,葬送自家基业,让汝南袁氏消失在历史中。
“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袁绍可以说开局一副好牌,最后却输得赔了夫人又折兵,实在是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