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中国首例“安乐死”:执行人特别后悔,称给100万也不会再干了

中国历史5个月前 (06-14)460

安乐死,顾名思义是通过医学的手段让人在安稳中悄然死去,但鲜有人知的是,目前这种行为在我国仍不合法。

直到目前为止,“安乐死到底该不该被列为合法行为”仍然存在着争议。

多年前,中国曾发生过一次“安乐死”执行案例,执行者很后悔,声称给100万不会再干,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个不寻常的请求

1986年6月,汉中市传染病医院住进了一位名叫夏素文的病人。

这位饱经风霜的母亲被确诊为肝硬化晚期,病情已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

疼痛像一只无形的手,日夜折磨着她脆弱的身躯。

晚上,病房里经常回荡着她凄厉的哀嚎,仿佛地狱中传来的悲鸣。

王明成,夏素文的儿子,是个出了名的孝子。

他本在西安工作,得知母亲病重的消息后,连夜赶回了汉中。

看到母亲痛苦的样子,王明成心如刀绞。

他恨不得代母亲受罪,可面对病魔的力量,他束手无策。

一天深夜,病痛再次侵袭了夏素文。

王明成眼睁睁看着母亲在床上打滚,撕心裂肺地喊叫。

他再也承受不住,跑出病房,来到主治医生蒲连升的办公室。

这位德高望重的医生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王明成跪在他面前,语无伦次地恳求他给母亲实施安乐死,让母亲解脱。

然而,蒲连升却陷入了沉默。

在那个年代,作为一名医生,他太明白安乐死意味着什么。

但他清楚,这是一条不归路,意味着要将自己多年的医德和操守放在一边,意味着要承担巨大的法律风险。

他不是没有同情心,但同情能战胜恐惧吗?

接下来的几天,王明成像一个幽灵般徘徊在蒲连升的办公室。

他苦苦哀求,甚至提出愿意以自己的自由作为交换。蒲连升内心挣扎不已,夜不能寐。

作为医生,他发誓要挽救患者的生命;可眼前的生命,已经被痛苦剥夺了尊严。

终于,在王明成第四次恳求时,蒲连升妥协了。

他请来一位年轻的实习护士,在王明成及其妹妹的见证下,为夏素文注射了大剂量的复方冬眠灵。

几个小时后,夏素文安详地走了,脸上带着解脱的微笑。

病床前,王明成失声痛哭,他不知道,自己的请求会将蒲连升推向怎样的深渊。

在那一刻,他只知道,母亲终于摆脱了痛苦的枷锁,至于代价,那是以后的事了。

从那天起,汉中市传染病医院的某个病房,便成为了中国安乐死史上的一个坐标。

一个医生,出于对病人的同情,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一个儿子,出于对母亲的不舍,做出了一个沉重的请求。

命运的齿轮,就这样悄然转动,一切都将随之改变。

良知与法律的拉锯战

蒲连升万万没想到,他出于医者仁心的决定,竟将他推向了人生的更低谷。

当夏素文的两个女儿得知母亲死于安乐死时,她们勃然大怒,决定将蒲连升和王明成告上法庭。

一时间,这个噩耗像一颗炸弹,在汉中市传染病医院引爆。

很快,警察来了。蒲连升和王明成被铐上手铐,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押上了警车。

从医院到看守所,仅仅几公里的路,却成了他们人生中最漫长的一段旅程。

车窗外,熟悉的街景飞速倒退,可他们的思绪却停留在了那个悲怆的夜晚。

铁窗内,时间仿佛凝固了,蒲连升每天都在问自己:我错了吗?

蒲连升只是想减轻病人的痛苦啊,他回想起自己学医的初衷,回想起当年立下的誓言。

他把手伸向窗外,想要抓住那一缕微弱的阳光,可手腕上的镣铐却无情地将他拉回了现实。

王明成则陷入了无尽的自责,是他害了蒲连升,是他的请求将一个好医生推上了犯罪的深渊。

他多想时光倒流,回到母亲病床前,告诉她要坚强地活下去,可现实却像一个残酷的玩笑,将他狠狠地耍了一通。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酷暑到寒冬,从春花到秋叶,蒲连升和王明成在铁窗内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他们就像两条被遗忘的鱼,在命运的洄游中迷失了方向,律师奔走呼号,家人四处求援,可正义的大门似乎永远紧闭,绝望,开始在狱中弥漫。

终于,在第五个年头,曙光乍现。

在律师团队的努力下,法院宣布了蒲连升和王明成无罪释放的判决。

当狱警打开沉重的铁门时,自由的空气扑面而来,可他们却感到一阵窒息。

因为,他们知道,走出监狱大门,并不意味着真正的解脱。

街头巷尾,人们的目光犹如利刃,将他们的灵魂一次次刺穿。

曾经的荣誉,化为泡影;曾经的尊严,被冷嘲热讽取代。蒲连升和王明成这才明白,五年的牢狱之灾,不仅仅夺走了他们的自由,更夺走了他们的身份和梦想。

可生活总要继续,蒲连升和王明成捡起了砸得粉碎的自尊,试图在废墟中重建家园。

尽管伤痕累累,尽管前路未卜,但他们知道,必须迈出这一步。

只有直面过去,才能拥抱未来,只有从沼泽中挣扎而出,才能重见天日。

从医院到法庭,从狱中到街头,蒲连升和王明成走过了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

这条路,见证了他们的挣扎与彷徨,见证了他们的失落与希望。而在这条路的尽头,正有一个问题在等待着他们,等待着我们每一个人:在生与死的边缘,在法律与良知的交锋中,我们该如何选择?

走出囹圄,人生却难重来

当蒲连升走出监狱大门时,他以为噩梦已经结束,他期待着回到医院,回到他热爱的工作岗位,继续他治病救人的事业。

然而,现实却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他的脸上。

医院,这个他曾经奉为圣殿的地方,对他关上了大门。

昔日的同事,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如今却用冷漠的眼神回避他的目光。

他的办公室被清空,他的名牌被摘下,仿佛他从未存在过。

曾经的荣誉,那些锦旗和奖状,化为了装裱的废纸,被遗忘在角落里。

走在熟悉的街头,蒲连升感到无比陌生,路人的眼神像刀子一样,在他身上来回剜削。

他们窃窃私语,指指点点,仿佛在说:“看,那就是那个杀人犯医生!”

蒲连升低下头,快步走过,可那些闪烁的目光和飘忽的言语,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失去了工作,蒲连升只能在医院的走廊里摆起了小摊。

他卖些小药品,换取微薄的收入,那些曾经向他求医问药的患者,如今却对他避之不及。

一些人宁愿相信江湖郎中的偏方,也不愿接受一个“杀人犯”医生的治疗。.

蒲连升苦笑着,默默地收起摊子,心中五味杂陈。

有时,蒲连升会在医院的角落里遇到王明成,这个曾经恳求他实施安乐死的男人,如今也沦落到了和他一样的境地。

他们相视一笑,苦涩地打着招呼,只有他们,才能真正理解彼此的处境;只有他们,才能感受到那些不言而喻的伤痛。

日子一天天过去,蒲连升的头发渐渐花白。

他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他想起了那个女儿的控诉,想起了法官的判决词。

良知在他心中呐喊:“你没有错!”可现实却无情地嘲笑:“看看你现在的下场!”蒲连升陷入了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

就这样,蒲连升在医院走廊的阴影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苦涩的日子。

他像一个幽灵,游荡在过去的废墟中,拾起那些破碎的记忆,试图拼凑出一个完整的自己。可是,那些碎片却怎么也拼不回从前的模样。

岁月无情,时光飞逝,蒲连升渐渐习惯了这种半遮半掩的生活。

他不再奢望重获荣誉,不再期待他人的理解,他只是默默地活着,用他仅剩的尊严,撑起一个医者仁心的招牌,尽管这个招牌已经破败不堪;尽管这个仁心已经千疮百孔。

直到有一天,一个年轻的医学生路过蒲连升的小摊。

他停下脚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满头白发的老医生。

蒲连升抬起头,目光与他相遇,在那个年轻人的眼中,蒲连升看到了一丝敬意,一丝善意。

那一刻,蒲连升的心中燃起了一个微弱的希望,或许,他的故事,他的选择,还有被理解的可能;或许,他的人生,他的未来,还有重来的机会。

“就算给100万,我也不会再干了”

当记者的长枪短炮对准蒲连升时,他恍然间有种时光倒流的错觉。

曾几何时,他也是个意气风发的医者,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分享他的医学理念和人生感悟。

可如今,面对媒体的提问,他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满脸愧疚与哀伤。

“蒲医生,请问您现在对当年的决定有什么看法?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您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

记者的问题,像一把尖刀,刺进了蒲连升的心房。

他沉默良久,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他哽咽着说,“就算给我100万,我也不会再那样做了。”

蒲连升的泪水,像一颗颗珍珠,滚落在他的衣服上。

那些晶莹的泪滴,仿佛诉说着他内心的千言万语。

悔恨,如潮水般涌来,将他淹没,他悔恨自己的一念之差,悔恨自己没有坚持医者的操守,悔恨自己因为一时的同情,就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镜头前,蒲连升哭得像个孩子,他不顾形象,任由眼泪肆意流淌。

在那一刻,他不再是一个医生,而是一个伤痕累累的普通人。

他的眼泪,诉说着一个医者的无奈,一个父亲的痛楚,一个丈夫的歉疚。

那些泪水似乎要洗净他灵魂深处的创伤,可伤口却太深,痛楚难以抹去。

采访结束后,蒲连升走出演播室,他看到一群年轻的医学生,正围在电视机前,观看他的采访。

他们或愤慨,或同情,或不解。蒲连升走上前去,拍了拍他们的肩膀。

“孩子们,”他语重心长地说,“记住,在中国,安乐死仍然是一个禁区,无论你们将来面对怎样的困境,都不要重蹈我的覆辙。”

年轻医生们安静下来,凝视着这位饱经沧桑的前辈。

他们看到了他眼中的悲凉,听到了他声音中的颤抖,们似懂非懂,却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

那一刻,他们明白,医者的道路上,有太多的艰难抉择,医者的人生中,有太多的不为人知的苦楚。

蒲连升转身离开,背影略显佝偻,他的脚步,似乎承载着千钧重负。

一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一个选择,给他的人生蒙上了一层阴影。

他付出了自由的代价,换来了良知的拷问,他失去了尊严,失去了地位,失去了他曾经引以为傲的一切。

可是,在内心深处,蒲连升并不后悔帮助一个垂死的病人解脱痛苦。

他后悔的,是自己没能坚持自己的信念,没能勇敢地面对质疑和谴责,他后悔自己在法律与良知的博弈中,选择了妥协和退缩。

夕阳余晖下,橘红色的光芒洒在他的身上,给他疲惫的面容镀上了一层金边。

蒲连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过去的伤痛都吐出。

他知道,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教训,他知道,他必须背负着这个决定的重担,一路前行。

前方的路,还很漫长,蒲连升不知道,自己还要走多久,才能走出内心的阴霾。

但他明白,他必须走下去,因为,在他的心中,还有一盏明灯,那就是医者的初心。

无论前路多么崎岖,无论命运多么艰难,他都要用这盏明灯,照亮他前行的路,照亮他心中的希望。

文渣叔罗影

编辑渣叔罗影

参考资料:

93健康网关于“中国首例“安乐死”执行者坦言:我很后悔,就算给100万也不干了”的报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6/598366.html

“中国首例“安乐死”:执行人特别后悔,称给100万也不会再干了” 的相关文章

甄宓作为曹丕的皇后 她为何斗不过郭女王

甄宓作为曹丕的皇后 她为何斗不过郭女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何身为皇后的甄宓,在宫斗中却败给了郭女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甄宓是三国时有名的美女,原本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在曹操攻打下冀州后,曹丕抢先一步把她娶入家中。曹丕当上皇帝后,甄宓被立为皇后。但是,她不久后就因为曹丕身边的郭女王进谗...

羊琇:西晋时期外戚、官员,研究学问而有智谋

羊琇:西晋时期外戚、官员,研究学问而有智谋

羊琇(236年-282年),字稚舒,泰山南城人。西晋时期外戚大臣,曹魏太常羊耽与才女辛宪英之子,景献皇后羊徽瑜的从父弟,西晋名将羊祜堂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泰山羊氏,研究学问而有智谋。年轻时,与司马炎同门。司马炎任抚军将军后,以为参军,迁左卫将军,封...

历史上司马光是什么人?他一生都没有纳妾是为何?

历史上司马光是什么人?他一生都没有纳妾是为何?

司马光,山西人,和太史公司马迁并称“史家两司马”,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古代休妻有七出之名,第一条就是七出者,无子,一也。在古代,送人新婚礼物,最多的就是石榴,因为石榴象征着多子多福。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都是正常的,甚至妻子还要主动为丈夫纳妾,为了婆家开枝散叶。用现在...

汉末三国时期,东吴都诞生过哪些英雄?

汉末三国时期,东吴都诞生过哪些英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武将方面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有“十二虎臣”;文官方面曹操有“五大谋士”,刘备有“卧龙凤雏”,孙权有“四英杰”。除了“四英杰”“十二虎臣”,东吴还有“五君子”。东吴五君子的出处颍...

郑当时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发迹又是如何落幕的?

郑当时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发迹又是如何落幕的?

郑当时你知道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郑当时,字庄。也被叫郑庄。西汉时期大臣。郑当时乃名流之后,郑桓公二十二世孙,他的父亲郑荣曾做项羽手下的将领,而他本人谦恭好学,乐于助人,是个谨慎小心的人。他在汉景帝时期做的是太子舍人,太子舍人,就是负责监管太子府中的士兵,履行太子的吩咐。到了休...

黄盖: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

黄盖: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

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坚遇难后,黄盖跟随孙策、孙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

刘备作为三国一方霸主 刘备是伪君子还是仁君

刘备作为三国一方霸主 刘备是伪君子还是仁君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是仁君还是伪君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群雄逐鹿,天下三分,天下陷入了魏蜀吴三国竞争的时期。放眼三国的君主中,除了吴国孙家的后代子孙算是封疆大吏的后代,受到了祖辈的福泽,其他两人几乎都是出生卑微。东汉末期宦官把持朝政,曹操背后有着宦官...

周瑜当初要诸葛亮造十万张弓 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

周瑜当初要诸葛亮造十万张弓 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

对草船借箭的典故中,如果周瑜请诸葛亮造一万只弓而不是十万只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这个整不倒诸葛亮。一,周瑜仓促之间给得起一万只弓的材料吗?周瑜要整诸葛亮,只有三个人知道,一个是鲁肃,一对是周瑜和诸葛亮了。他们玩的高级把戏,别人玩不起。所以圈子特别有局限性。万一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